Author Archive 谷禾健康

当肠道免疫系统与微生物共舞:了解肠道免疫细胞和肠道菌群互作

谷禾健康

同样暴露在含有致病微生物的环境中,有的人很少生病,有的人却很容易感染并生病。这是因为每个人的机体对潜在的病原体产生的免疫应答不同

★ 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保护着人体

人体的免疫应答分为固有免疫(先天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后天免疫)。

固有免疫是生物在长期进化中逐渐形成的,是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

参与固有免疫的细胞包括白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粒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

适应性免疫,是机体针对外来刺激而产生的免疫反应,包括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其中细胞免疫是指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转化为效应T细胞,当相同抗原再次进入机体的细胞中时,效应T细胞对抗原的直接杀伤作用及致敏T细胞所释放的细胞因子的协同杀伤作用,而体液免疫是指B细胞产生抗体来达到保护目的的免疫机制。

无论是先天免疫还是后天免疫,免疫细胞之间的平衡和协调互作对于每个个体应对感染和疾病的发展息息相关。

肠道微生物,病原体感染以及饮食成分在调节和诱导这些免疫细胞形成和平衡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肠道菌群主要分布在胃肠道,尤其结直肠部位,所以从上面说肠道对于免疫的作用不言而喻。而且肠道还有一个重要功能是感知外部信号并做出反应

肠道具有大量的淋巴组织和大量分散的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细胞。肠道及相关微生物的免疫过程也越来越多地涉及控制身体其他部位的疾病发展。这反应在肠道免疫相关的文章数量的激增。

注意,由于胃肠道沿其长度存在不同的功能和结构差异,每个部分都有不同的生理作用免疫学成分。

小肠的免疫系统侧重于保护表面上皮细胞消化和吸收食物的能力,使其免受感染

这些机制包括: 产生IL-17和IL-22的T细胞和先天性淋巴样细胞;抗菌肽的生产;和具有先天和细胞溶解效应功能的上皮内T细胞。调节性T细胞有助于防止对饮食抗原的超敏反应。

大肠(结肠)不参与消化,但它是大量对健康至关重要的共生微生物的储存库结肠免疫系统将这些微生物识别为潜在的危害,并在不驱逐它们的情况下与它们“保持一定距离”。

这涉及上皮细胞更新,粘液层的产生、IgA 等抗体的产生以及大量调节性T和B细胞的存在。

免疫功能的这些不同方面由不同种类的次级淋巴器官免疫细胞提供服务,并受到局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例如饮食成分细菌代谢物。这其中肠上皮细胞肠道黏膜肠道微生物互作对于肠道免疫和全身健康的重要贡献是普遍得出的共识。

因此,进一步研究肠道微生物群与肠道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对于我们深入了解这种复杂关系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并为免疫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本文主要分享肠道的结构和不同部分的功能,肠道免疫涉及的主要免疫细胞及其来源和能量代谢,还有肠道微生物群在其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及其失调与免疫相关疾病的关联。

免疫中涉及的一些专业术语

Th1/Th2轴:Th1和Th2细胞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辅助T细胞。Th1细胞主要分泌干扰素γ和IL-2等细胞因子,参与细胞免疫应答;而Th2细胞则主要分泌IL-4、IL-5、IL-10和IL-13等细胞因子,参与体液免疫应答Th1/Th2轴的平衡与否,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Th2状态下容易诱发过敏性疾病Th1状态下容易诱发自身免疫性疾病

Th17/Treg轴Th17Treg细胞分别是促炎性和抗炎性的T细胞。Th17细胞主要分泌IL-17等细胞因子,参与炎症反应;而Treg细胞则主要分泌IL-10、TGF-β等细胞因子,参与免疫耐受。Th17/Treg轴的失衡,也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Th1/Th2和Th17/Treg细胞失衡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血管浸润有关。

NK/NKT轴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和NKT细胞都是自然杀伤细胞,可以直接杀伤病原体和肿瘤细胞。NK细胞主要通过分泌细胞毒素杀伤靶细胞;而NKT细胞则通过分泌细胞因子和直接杀伤靶细胞等多种方式发挥作用。NK/NKT轴的失衡,也与多种肿瘤,炎症,感染等有关。

DC/T轴:DC细胞是树突状细胞,是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抗原递呈细胞。T细胞则是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效应细胞。DC/T轴指的是DC细胞和T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调节关系。DC细胞通过递呈抗原激活引导T细胞的免疫应答,从而对抗病原体和肿瘤细胞。

目录

第一部分:肠的解剖学和生理学

①肠道的结构

②小肠具体的结构和功能

③大肠具体的结构和功能

第二部分:肠道内丰富的免疫细胞

①肠上皮细胞——肠道免疫系统的协调员

②巨噬细胞——肠道免疫系统的关键哨兵

③先天淋巴细胞——肠道免疫的重要力量

④肠神经细胞——中心调节者

⑤肠潘氏细胞——肠道守护者,控制易感性

⑥肠杯状细胞——肠道中的前哨和护送者

⑦T细胞——免疫强弱,免疫监视

⑧B细胞——免疫耐受,产生抗体

第三部分:肠道微生物群与免疫反应

①肠是共生微生物的主要来源

②肠道微生物群——免疫系统的调控者

③肠道菌群失调与免疫相关疾病

Part1
肠的解剖学和生理学

肠道的结构

肠道是从口腔延伸至肛门长管状结构,其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和水分以及排泄废物。肠道也是许多病原体的主要进入部位,并且是庞大而多样化的微生物群落家园。

小肠和大肠形成一个连续的管子。小肠始于幽门,止于回盲瓣,回盲瓣是大肠的入口。小肠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十二指肠最靠近胃,然后是空肠,最后是回肠。大肠始于盲肠,然后是升(近端)结肠、横结肠、降(远端)结肠直肠,止于肛门

小肠和大肠的大小明显不同,人类的小肠由多个长度为6-7米的线圈组成;结肠直径更宽且更短(大约1.5m)。

肠粘膜及其免疫装置的解剖结构

Mowat AM,et al.Nat Rev Immunol.2014

在解剖学上,肠组织通常可分为肠系膜、浆膜、肌层、粘膜下层固有层、上皮和管腔

▸ 固有层中有众多免疫细胞

固有层中发现了许多适应性和先天免疫细胞,包括巨噬细胞、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树突状细胞、B细胞和T细胞。

此外,血管、神经、神经胶质突起延伸至整个固有层和粘膜,与这些结构相关的多种细胞和分子对于肠道功能很重要。

▸ 浆膜包裹并润滑胃肠道

肠系膜与浆膜相邻,浆膜是间皮的最外层包裹并润滑胃肠道,使蠕动收缩不受抑制

▸ 肌层是肠组织的最外层

肠组织的最外层统称为肌层。该区域由外部纵向肌肉层内部圆形肌肉层组成,这些层彼此交织,拉伸。

下面详细描述的结构和细胞区室化将为胃肠道中可能发生的大量神经免疫相互作用提供解剖学参考。与这些结构相关的细胞和分子对于肠道功能非常重要。

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

✦小肠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和吸收

小肠的主要功能是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起始于胃的幽门,终止于回盲瓣。在人类中,它的长度达到6-7m,按降序由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组成。

小肠的特征是绒毛的指状突起,它延伸到内腔并增加消化活性上皮的表面积,绒毛的丰富表面积,使得它们能够更充分地接触到食物中的营养分子,并将其迅速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相比之下,表面平坦的盲肠和结肠没有绒毛。

•十二指肠

十二指肠位于胃和空肠之间,是食物从胃进入小肠的第一段。主要功能包括:

•接受来自胃的部分消化食物,继续消化和吸收

•分泌胰液和胆汁,帮助消化食物中的脂肪和蛋白质。

吸收营养物质(如碳水化合物、脂肪和部分氨基酸)。

除了来自胃的管腔内容物外,十二指肠每天还通过胆总管接收0.6-1.0L胆汁。胆汁的主要成分包括胆固醇、卵磷脂、胆红素和胆汁盐,后者对食物中的脂肪颗粒具有关键的洗涤作用有助于吸附脂肪酸、单甘油酯、胆固醇和其他脂质。

•空肠

空肠位于十二指肠之后,是小肠的一段。主要功能包括:

•进一步消化和吸收食物中未消化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

•吸收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分。

•回肠

回肠是消化系统的一部分,位于空肠之后,是小肠中最后一个部分。它具有以下主要功能:

营养物质吸收:回肠是主要的吸收器官之一,通过其表面上的细胞吸收并转运剩余的营养物质。

液体平衡维持:回肠通过吸收水分和电解质维持体内的液体平衡。

•消化废物储存:回肠也起到储存和排泄消化废物的作用。在回肠中,食物残渣逐渐形成粪便,然后被推进结肠,进行最终的排泄。

单糖、二糖和三糖、氨基酸、膳食脂肪、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E和K)或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和C)主要存在于十二指肠空肠中,而回肠吸收胆汁盐维生素B12的主要场所。

小肠上段的损伤(如乳糜泻中所见)会导致严重的吸收不良、蛋白质渗漏和营养不良

✦小肠中有众多的免疫细胞

大多数免疫过程发生在粘膜中,粘膜包括上皮细胞、下面的固有层和粘膜肌层。固有层由松散堆积的结缔组织组成,形成绒毛的支架,并包含粘膜的血液供应、淋巴引流神经供应。它还包含许多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系统的细胞。

淋巴细胞也存在于上皮细胞中,尽管仅被一层薄的基底膜隔开,固有层和上皮细胞形成非常不同的免疫隔室。它们的组成和功能在整个肠道中也有很大差异

✦与小肠相关的疾病

乳糜泻

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食用麸质会引发白细胞攻击小肠内壁。

克罗恩病

一种导致消化道疼痛性炎症的长期疾病。

肠易激综合症

一种与大脑和肠道之间的信号传导问题相关的常见病症,可导致胃肠道症状。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

小肠内菌群数量或菌群种类改变,达到一定程度并引起临床表现者。临床表现包括腹痛、腹胀、腹泻或是吸收不良。

消化性溃疡

是位于胃或十二指肠的开放性溃疡。

小肠憩室

肠腔内压力的影响或胚胎时期发育不良使小肠壁薄弱处向外膨出形成的盲囊。

大肠——盲肠、结肠和直肠

大肠是人体消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为盲肠结肠直肠

•盲肠

盲肠是一个封闭的囊,是大肠的第一部分,长约6~8cm,位于腹腔右下部,与回肠交接处有回盲瓣,有孔与阑尾相连,向上续接升结肠。

它充当共生细菌的大储藏室,这些共生细菌参与无法被小肠酶处理的复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的发酵消化。

盲肠没有绒毛,粘膜主要由隐窝组成,只有短的平面上皮区域。杯状细胞数量众多,遍布整个隐窝。潘氏细胞很少见。盲肠是整个结肠中最宽的部分,大约20%的结肠癌发生在盲肠

•结肠

结肠构成了大肠的大部分,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升结肠(从盲肠向上,位于腹部右下角)

横结肠(穿过腹部)

降结肠(向下到最后的结肠部分)

乙状结肠(结肠的最后部分)

升结肠

升结肠长约10厘米,起始于盲肠的肝曲。它沿着腹部右侧延伸,连接横结肠。

横结肠

横结肠长约50厘米,靠近胃、肝脏和胆囊。它连接到降结肠,即所谓的大肠远端或左侧部分的起点。

降结肠

降结肠长约10厘米,结肠在腺曲转折向下固定在腹后壁左侧的一段为降结肠。降结肠下降至左髂嵴处与乙状结肠相连。

乙状结肠

结肠的一部分,在左髂嵴平面与降结肠相连,至第三骶椎平面续于直肠,位于左腹下部及小骨盆内,呈“乙”状或“S”形弯曲,长约40cm

•直肠

直肠是人体消化系统中的最后一部分,位于盆腔,连接着乙状结肠和肛门。

直肠的壁内有众多的褶皱和粘膜绒毛,这增加了其表面积,有助于吸收水分和电解质。这些特点有助于保持粪便的适当湿润,以便于排泄

!

注意

人类结肠比小肠短得多(约1.5m)且宽。尽管也被单层柱状上皮细胞覆盖,但其表面完全由散布在表面上皮平坦区域之间的隐窝组成。产生粘液的杯状细胞在小肠上皮细胞中所占比例相对较小(≤10%),但在大肠上皮细胞中所占比例≥25%。

小肠与结肠中的主要细胞与结构

Allaire JM,et al.Trends Immunol.2018

尽管大部分膳食成分在小肠中被吸收,但每天仍有约1.5L的肠液通过回盲瓣。这种液体主要由水和电解质组成,以及半消化或未消化的食物,包括植物多糖纤维。其中大部分被结肠上半部吸收,它们是常驻微生物群的重要营养来源

所有结肠癌中约20%至25%起源于远端结肠,而25%至30%的癌症发生在长约15厘米的直肠。

✦与大肠相关的疾病

结肠癌

结肠癌可以始于升结肠。由于它并不总是会引起症状,因此通常直到癌症晚期才被发现

注:当诊断出结肠癌时,病理学家将确定癌症已到达哪一层(例如最内层或最外层),以帮助确定癌症的分期。

结肠息肉

结肠息肉是发生在肠内壁上的茎状生长物。它们伸入结肠内部。如果它们变大,就会阻止废物通过

注:息肉是癌症的先兆,在筛查结肠镜检查过程中,发现的任何息肉都将被切除,这样它们就不会继续生长并带来患癌症的风险

憩室病

憩室病是一种在结肠内壁薄弱部分出现的向外囊状突起。它可能不会引起任何症状,除非被感染,这被称为憩室炎。憩室炎可能导致发烧、恶心、腹痛和腹泻

注:对于40岁以上的人来说,结肠内壁出现这些小袋很常见,大多数50岁以上的人也有这种情况。

炎症性肠病

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和不确定性结肠炎是炎症性肠病的一种。炎症性肠病会引起消化道炎症和溃疡。这可能会导致消化道出血、腹痛和腹泻。

此外,炎症性肠病还可引起肠外并发症,包括疲劳、皮肤病、眼部问题和各种形式的关节炎。

Part2
肠道内丰富的免疫细胞

肠上皮细胞——肠道免疫系统的协调员

肠上皮细胞是位于肠道内壁的特殊细胞类型,它们构成了肠道黏膜的外层。肠上皮细胞具有多种重要功能,包括吸收营养物质分泌消化酶阻止有害物质进入身体内部以及促进肠道免疫响应等。

√大肠与小肠间肠上皮细胞差异较大

肠上皮是单层细胞,但是在小肠和大肠之间的结构和细胞组成上有很大差异

小肠中,上皮延伸到伸入管腔的结构,称为绒毛,从而增加粘膜表面积和营养吸收。结肠中没有绒毛,导致粘膜表面相对平坦,从而限制了半固体粪便通过大肠造成的潜在损害。

√肠上皮细胞内具有不同分化类型的细胞

上皮本身并不是一层直的细胞,而是由被称为“Lieberkühn 隐窝”的内陷组成。肠干细胞位于这些隐窝的底部,并产生短暂的增殖细胞,这些细胞在向上穿过过渡区时分化和成熟,肠上皮细胞最终脱落到隐窝顶端的管腔(或小肠中的绒毛)。

注:肠隐窝经历肠上皮细胞补充和更新的持续循环,在稳态条件下,估计整个隐窝每4-5天更换一次。

在肠道上皮细胞内发现了各种分化的细胞类型,每一种都执行独特和专门的功能。这些细胞类型包括:肠细胞,肠上皮细胞中负责营养和水分吸收的最主要细胞类型;各种分泌细胞,例如分泌粘蛋白的杯状细胞,分泌激素的肠内分泌细胞,以及释放抗菌因子以促进消化的潘氏细胞,保护小肠隐窝底部附近的干细胞。

还有在抵御蠕虫中起关键作用的化学感受簇细胞,以及对免疫系统摄取最终呈递管腔抗原不可或缺的M细胞

√肠上皮细胞在免疫中主要起屏障功能

肠上皮细胞对免疫的主要贡献是屏障功能,可防止肠腔物质与肠道内壁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除了不渗透性、快速更新和蠕动等因素外,上皮层首先受到杯状细胞产生的粘液的保护,其次受到无数抗菌分子的保护,例如隐菌素、溶菌酶、磷脂酶和趋化因子

这些天然杀菌或抑菌化合物会损害多种微生物的增殖,从而阻止入侵粘膜之前大部分正在进行的定植。

尽管在大多数情况下先天免疫足以保护肠道,但适应性免疫系统效应淋巴细胞的记忆特性使病原体在再次遇到病原体时能够更特异、更有效地被消除

因此,消化道是免疫记忆的主要部位,并且确实构成了人体B和T淋巴细胞的主要储存库。已有文献总结了在解剖学上不同的粘膜诱导位点和粘膜效应位点引发适应性免疫。抗原特异性反应的先决条件是通过粘膜上皮取样抗原并递送至下面的MALT或引流粘膜的淋巴结。

上皮细胞的能量代谢

上皮细胞的能量代谢,尤其是结肠中的能量代谢,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肠道微生物群。在生命早期,在适应性免疫系统成熟之前,未知的微生物衍生分子通过 STAT3 磷酸化以IL-23和IL-22依赖性方式激活上皮内淋巴细胞和先天淋巴细胞。

缺乏适应性免疫的情况下,IL-23-IL-22可以控制肠道微生物群,但过度激活的IL-22产生会导致脂质代谢异常,并导致关键脂质转运蛋白的表达减少(例如, CD36、Fabp1/2),以及血清中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的减少

自噬是由能量应激诱导的,以维持结肠细胞的稳态。结肠肠道微生物组产生的丁酸盐确实是结肠细胞的唯一碳源。转化为丁酰辅酶A后,它被动扩散线粒体中,进行β-氧化,并供给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以产生能量并抑制自噬激活。

Allaire JM,et al.Trends Immunol.2018

肠上皮细胞大量暴露于肠道微生物,并产生粘液和抗菌肽以保持安全距离。丁酸盐还通过下调人类肠三批细胞中的IDO1表达和犬尿氨酸途径来促进肠道稳态

IDO1在我们前面色氨酸代谢那篇文章中讲到过:

色氨酸通过犬尿氨酸通路的分解代谢,该通路占整体色氨酸降解的约95%,形成主要最终产物NAD+。

注:犬尿氨酸通路是炎症和免疫反应的重要参与者。

首先,色氨酸被转化为N-甲酰基-L-犬尿氨酸

该反应由三种限速酶之一催化:

TDO(色氨酸 2,3-双加氧酶) -肝内

IDO1(吲哚胺 2,3-双加氧酶 1) -肝外

IDO2(吲哚胺 2,3-双加氧酶 2) -肝外

注:这三种酶都是血红蛋白,并使用分子O2作为共底物,这也使它们能够利用活性氧 (ROS) 并调节细胞内的氧化还原平衡。

IDO和TDO酶在不同的组织中表达,暴露于不同的刺激物时被诱导,表明它们在健康和疾病中具有不同的功能。

TDO在基础条件下催化色氨酸分解,而在免疫调节中具有关键作用的IDO-1受到多种刺激物的诱导和调节,例如炎症信号 。

√肠道微生物群影响肠嗜铬细胞产生血清素

在不同的肠上皮细胞类型中,肠嗜铬细胞负责产生血清素,这对免疫细胞有重大影响。结肠中血清素的产生很大程度上受到肠道微生物群,特别是孢子形成细菌代谢物的调节。

其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已表明,短链脂肪酸(丁酸和丙酸)和一些次级胆汁酸(例如通过微生物生物转化产生的脱氧胆酸)可以上调TpH1表达(血清素生产中的限速酶)。

即使需要进一步研究,这些数据表明,调节肠道微生物群组成直接施用微生物代谢物可以从治疗角度控制血清素的产生

巨噬细胞——肠道免疫系统的关键哨兵

巨噬细胞是一种具有细胞吞噬能力的细胞,源自单核细胞,而单核细胞又来源于骨髓中的前体细胞。

√巨噬细胞在肠道稳态中发挥多种作用

巨噬细胞在维持肠道稳态方面发挥多种作用。与其他组织中的巨噬细胞一样,肠壁中的巨噬细胞也具有强烈的吞噬能力。然而,虽然具有高度杀菌作用,同时还不会导致明显的炎症反应 。

吞噬

肠固有层巨噬细胞具有高度吞噬能力,负责清除凋亡和衰老的上皮细胞。通过表达组织重塑金属蛋白酶和分泌刺激上皮干细胞更新的因子,例如前列腺素E2、肝细胞生长因子和Wnt配体,它们可促进上皮完整性

转移

巨噬细胞可以将获得的抗原转移至迁移性树突状细胞,以呈递给引流肠系膜淋巴结中的T细胞。通过产生免疫调节细胞因子,例如IL10和TGFβ,它们维持并促进局部调节性T细胞的二次扩增

以类似的方式,巨噬细胞通过产生IL1β来支持Th17细胞和ILC3,IL1β是通过暴露于微生物群或其衍生物而诱导的。巨噬细胞也存在于肠壁的更深层,包括粘膜下层外肌层

促炎或抗炎

巨噬细胞是免疫系统的关键介质,几乎遍布整个胃肠道。巨噬细胞对炎症状态具有重要影响,具有促炎和抗炎功能。它们的极化状态与许多代谢紊乱有关,例如炎症性肠病。

注:炎症M1细胞抗炎M2细胞的表型和功能之间的平衡受细胞外和细胞内刺激的调节,从而决定疾病的进展情况。

√肠道微生物诱导巨噬细胞

现在有多种证据表明微生物群在影响粘膜巨噬细胞群动态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首先,微生物定植后,结肠巨噬细胞区室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在断奶时,单核细胞通过单核细胞“瀑布”的分化已经建立。

其次,使用广谱抗生素可以减少巨噬细胞的周转,这进一步表明共生微生物群在控制巨噬细胞周转中的作用。

此外,与正常小鼠相比,无菌小鼠肠壁中发现的巨噬细胞较少。粘膜微环境实际上可能会对巨噬细胞进行招募。

如上所述,微生物群可能构成这种分化的一种刺激因素,其他可能性可能包括饮食代谢物或蠕动产生的持续机械应力。

注:有人建议机械应力可以解释心脏中胚胎来源的巨噬细胞的替换并且除了产生低度“炎症”外,它还可以简单地阻止巨噬细胞的长期停留

巨噬细胞的能量代谢

巨噬细胞在免疫反应过程中处于第一线,但也感知微生物群并对其做出反应以控制微生物群,而不引发有害的炎症反应。

致病反应期间,活化巨噬细胞的代谢特征根据情况而变化。在促炎性M1巨噬细胞中,三羧酸循环被破坏,导致衣康酸和琥珀酸的积累以及糖酵解的转变。

衣康酸是免疫代谢的主要参与者,具有免疫调节抗菌作用。它还参与琥珀酸的积累,因为它通过阻断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来直接抑制其氧化

琥珀酸通过氧化产生线粒体活性氧并导致IL-1β产生,从而表现出促炎作用

Allaire JM,et al.Trends Immunol.2018

相反,M2巨噬细胞具有完整的三羧酸循环,并且主要依赖氧化磷酸化。肠道微生物群是通过短链脂肪酸来调节这些过程。丁酸盐(但不是乙酸盐或丙酸盐)将巨噬细胞代谢重新编程为氧化磷酸化和脂质代谢,从而导致抗炎M2表型

先天淋巴细胞——肠道免疫的重要力量

先天性淋巴细胞家族由自然杀伤细胞、ILC1、ILC2和ILC3组成,它们参与对病毒细菌、寄生生物和转化细胞免疫反应

√先天淋巴细胞对感染和损伤做出免疫反应

有不同类型的先天淋巴细胞,其特征是表达特定的膜标记、转录因子细胞因子特征。在激活过程中,先天淋巴细胞会深刻改变其能量代谢以适应其新功能

先天淋巴细胞,通过产生细胞因子分泌蛋白感染或损伤作出反应,这些细胞因子和分泌蛋白指导和增强攻击前线的免疫反应。

√肠道微生物群影响先天淋巴细胞功能

肠道微生物群影响先天淋巴细胞功能抗生素对ILC1、ILC2和ILC3转录组程序的巨大影响证明了这一点。

ILC3是胃肠道中存在的先天淋巴细胞的主要类型。这些细胞表达RORγt,可以产生IL-17IL-22,是炎症、感染、微生物群组成和代谢的重要调节因子

ILC3功能例如肠上皮防御的维持,依赖于昼夜节律调节器ARNTL介导的昼夜节律信号。但众所周知,肠道微生物群是昼夜节律的影响因素。

肠道微生物群衍生的丁酸盐也调节ILC2功能,抑制其不受控制的激活,从而抑制其在肺部炎症和哮喘中的负面作用。

肠神经细胞——中心调节者

哺乳动物的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神经节,神经节是神经细胞体的聚集体,头部、颈部和内脏中的神经束从神经细胞体中产生。

注:消化道同时受自主神经和管道壁上的肠神经丛的神经支配。

√交感神经直接从大脑连接到胃肠道

从中枢神经系统到肠神经系统的外部连接由交感神经纤维副交感神经纤维组成。离开脑后,副交感神经和交感神经可以直接突触到胃肠道

例如,副交感迷走神经,离开后脑后,沿着食道穿过隔膜,最终突触到胃肠道。交感神经起源于脊柱,并突触到交感内脏神经节,例如腹腔神经节、肠系膜上神经节和肠系膜下神经节。副交感神经和交感神经均可直接突触至肌间神经节、平滑肌和粘膜。

√盆腔神经支配远端结肠和直肠

此外,起源于脊髓并通过骶脊神经离开的盆腔神经支配远端结肠和直肠。盆腔神经传统上被认为是副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对交感神经节的神经支配使胃肠道的神经连接变得更加复杂。

最后,内在的肠神经系统是沿着胃肠道的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扩展网络;这些可以自主发挥作用,但也可以通过肠神经系统与外在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连接进行调节。因此,中枢神经系统和肠神经系统之间的通信是双向的。

√肠神经元上的受体介导重要的胃肠道功能

肠神经元上的受体介导重要的胃肠道功能。机械感受器对粘膜磨损敏感;张力感受器对拉伸敏感;化学感受器对管腔内的各种化学刺激做出反应,例如pH值、渗透压和营养物质。此外,各种受体负责调节肠道内的液体交换

2021年美国一项研究发现肠道神经细胞可以通过分泌细胞因子IL6来调控调节性T细胞的水平。

此外,调节性细胞诱导菌很有可能是通过降低肠道神经系统密度和神经细胞IL6水平的双重作用,来诱导调节性T细胞的。

肠潘氏细胞——肠道守护者,控制易感性

潘氏细胞于19世纪末首次描述为柱状上皮细胞,胞浆内有明显的嗜酸性颗粒。它们在维持肠道稳态调节小肠及其相关微生物菌群的生理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潘氏细胞可调节肠道稳态

潘氏细胞产生的致密颗粒含有丰富的抗菌肽免疫调节蛋白,它们的功能是调节肠道菌群的组成

肠道中的潘氏细胞在小肠中比较丰富,与吸收性肠细胞不同,潘氏细胞寿命长,在从干细胞分化后向下迁移到隐窝的最底部。

√潘氏细胞具有重要的抗菌作用

它们具有重要的抗菌作用,可产生溶菌酶、防御素等抗菌肽并再生胰岛衍生蛋白IIIγ,以响应白细胞介素22或刺激Toll样受体、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2或胆碱能神经。

潘氏细胞是专业的分泌细胞,通常通过将抗菌因子分泌到管腔中来控制肠道细菌,从而在先天免疫系统中发挥作用。潘氏细胞能够感知来自腔内细菌的信号,并通过改变这些因子的产生来做出反应,以保护上皮屏障。潘氏细胞依靠自噬来调节其分泌能力和能力。

潘氏细胞还通过产生表皮生长因子 配体来帮助维持正常的隐窝干细胞活性,它们对于肠道稳态至关重要。

小结

总之,肠潘氏细胞在肠道内稳态的许多方面都起着关键作用,从调节与上皮密切相关的微生物区系,到维持干细胞生态位的健康,再到帮助调节炎症水平。不仅保护自己不受外来入侵,而且促进肠道的生长和发育

这些功能在早产儿未成熟肠道中尤其重要,早产儿的肠道发育中伴随着一个非生物菌群。因此,潘氏细胞破坏与新生儿肠道坏死的发生有机械联系是合理的。对潘氏细胞生物学的进一步了解可能会为理解新生儿肠道坏死的发展提供一条重要的途径。

肠杯状细胞——肠道中的前哨和护送者

我们的肠道和呼吸道中布满了杯状细胞,这些细胞因其杯状外观而得名,它们能够分泌具有保护作用凝胶状粘液,防止肠道内细菌直接侵入肠壁组织而引发炎症反应。

这些黏液的主要成分为肠壁上杯状细胞分泌的黏蛋白。黏蛋白则肠道黏液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胶形成黏蛋白跨膜黏蛋白是目前已知的两种黏蛋白。

√杯状细胞沿着胃肠道逐渐增加

与潘氏细胞相反,产生粘液的杯状细胞的频率沿着胃肠道逐渐增加。杯状细胞在远端结肠中至少占所有上皮细胞的25%,而在小肠上段则为10%或更少。

与此同时,覆盖在粘膜上的粘液层——被称为糖萼,在结肠中最厚,它由两个不同的层组成:一个附着在上皮表面的致密内层一个外层,类似于小肠中发现的松散层。

Kayama H,et al.Annu Rev Immunol.2020

√杯状细胞分泌的粘液具有抗菌作用

粘液具有抗菌作用,形成一种高度带电的凝胶充当物理屏障,并且由对许多细菌有直接毒性的粘蛋白糖蛋白组成。

小肠较松散的糖萼也提供了抗体和抗菌肽可以粘附的基质。粘液合成的缺陷导致共生细菌更多地渗透到结肠的上皮表面,从而增加对结肠炎和结肠癌的易感性。

杯状细胞除了分泌肠道黏液层,形成肠道组织、免疫系统与肠腔微生物群、内容物分离的重要屏障,它其实还有其他意想不到的作用。

√避免一些蛋白引起免疫反应

杯状细胞还可以“护送”抗原到树突细胞。来自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小鼠肠道中鉴定出一种“护送”食物中的抗原或蛋白到树突细胞的细胞,即杯状细胞,这样免疫系统就不会对它们发起免疫。这项发现给科学家提供一种潜在性靶标来治疗炎性肠道疾病、乳糜泻和食物过敏,这些疾病都是由于免疫系统过分活跃而导致的。

√杯状细胞与痛觉感受神经联系保护肠道

2022年,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表明,肠道中的痛觉感受神经在正常情况下能够调节保护性粘液的存在,并在炎症状态下刺激肠道中的杯状细胞分泌更多粘液,从而直接发挥保护肠道的作用。

该研究详细描述了这种复杂信号级联的步骤,显示痛觉感受神经与肠道杯状细胞直接可以进行直接的串扰。

√杯状细胞增加粘液分泌阻止外来的细菌侵入

杯状细胞可以还“自杀”换取结肠的安全

哥德堡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一类新的被称作杯状细胞的岗哨细胞能够冲洗走侵入到保护性的黏液屏障的细菌。一旦发现细菌存在于这种隐窝入口处的迹象,它们就启动一种级联反应,最终导致黏液增多,从而将细菌冲洗走

这一发现可能为解释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如何发生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此前,该团队已证实黏液层作为第一道防线而存在。然后又证实在隐窝入口处存在一部分杯状细胞作为第二道防线阻止进入黏液层的细菌侵入结肠。

T细胞——免疫强弱,免疫监视

T细胞在哺乳动物免疫反应中的核心作用是无可争议的。

根据所产生的细胞因子和效应细胞的生物功能特征,可将其分为辅助型T细胞1(Th1)、辅助型T细胞2(Th2)、调节性T细胞(Treg)和Th17等。

T细胞祖细胞源自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它们迁移到胸腺,在那里成熟为T细胞。随后,T细胞迁移通过次级淋巴器官,扫描呈递其同源抗原的抗原。

√肠道内含有大量的T细胞

肠道是体内最大的T细胞群之一的所在地。粘膜T细胞对于体内平衡保护性免疫至关重要,但也在不受控制的(慢性)粘膜炎症中发挥作用,如乳糜泻或炎症性肠病,甚至可能在肿瘤的发展过程中。

胃肠道的上皮屏障是大量上皮内T细胞的家园。上皮内T细胞在功能上适应粘膜环境,是最早遇到微生物和饮食抗原的适应性免疫细胞之一。

√上皮内T细胞的免疫作用

上皮内T细胞在免疫监视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诱导对非病原性抗原的耐受性,从而保持单层上皮膜的完整性

炎症性肠病乳糜泻的特点是(复发性)胃肠道炎症占主导地位。上皮内T细胞在肠上皮屏障中的寿命长且大量存在,表明上皮内T细胞在这些疾病的复发和缓解过程以及持续的低度炎症中发挥作用。

作为组织特异性和潜在致病细胞,上皮内T细胞是治疗(非系统性)慢性组织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如 炎症性肠病)的理想靶点。

启动的T细胞会长期驻留在肠道中

炎症或感染环境中,已启动的T细胞会暂时从循环中募集到肠道,但大量T细胞会永久驻留在肠道中,并且独立于淋巴和循环记忆群体而维持。

这些T细胞主要由T细胞受体αβ + CD8αβ +和TCRαβ + CD4组成+组织驻留记忆T细胞,但调节性T细胞 (TCRαβ + CD4 + FOXP3 + )、TCRγδ + T 细胞、自然杀伤T细胞粘膜相关不变T细胞也建立长期驻留在肠道

T细胞的能量代谢

T细胞代谢可塑性对于适应永久动态的免疫环境是必要的。肠道微生物群通过活性氧、短链脂肪酸胆汁酸的产生以及氧化还原信号传导的修饰积极参与这一复杂过程。

效应T细胞记忆T细胞具有不同的功能和需求,因此表现出不同的代谢。它在效应T细胞中由有氧糖酵解主导,在记忆T细胞中由脂肪酸氧化和氧化磷酸化 主导。记忆T细胞中存在融合的线粒体网络,效应T细胞中存在点状线粒体

此外,线粒体T细胞激活的关键组成部分,主要通过活性氧产生。通过CD3刺激T细胞会诱导钙内流,从而刺激丙酮酸脱氢酶和三羧酸循环酶的功能。

√短链脂肪酸可以增强T细胞功能

微生物群衍生的短链脂肪酸通过改变细胞代谢增强CD8+ T细胞效应功能。肠道微生物群代谢膳食纤维产生的短链脂肪酸会刺激CD8+ T细胞中的氧化磷酸化和线粒体质量及其糖酵解能力

此外,短链脂肪酸可以扩散到细胞质中并作为脂肪酸氧化的底物,导致乙酰辅酶A的产生,为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提供燃料

活化的CD8+ T细胞中,短链脂肪酸,特别是丁酸,促进胆汁酸的摄取和氧化,导致三羧酸循环与糖酵解输入断开,并通过胆汁酸分解代谢和谷氨酰胺利用有利于氧化磷酸化。这种丁酸盐诱导的细胞代谢适应是分化为记忆T细胞所必需的。

短链脂肪酸对CD4+ T细胞也表现出显著影响,特别是在辅助性T(Th)17、Th1的生成方面和调节性T细胞。其机制涉及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的抑制和mTOR通路(细胞生长和代谢的主要调节因子)的调节。

最近发现了戊酸的这种联系,它可以通过为组蛋白乙酰转移酶提供额外的乙酰辅酶A增强糖酵解和 mTOR 活性来刺激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产生。

短链脂肪酸激活mTOR的机制

短链脂肪酸激活mTOR的机制有两种。短链脂肪酸通过对能量产生途径的作用,诱导ATP的产生和AMP的消耗,它们分别是AMP激活蛋白激酶 的抑制剂和激活剂。因此,AMPK对 mTOR的抑制剂活性被抑制,从而导致mTOR激活。

第二个潜在机制涉及短链脂肪酸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活性。短链脂肪酸与 P300/CBP(E1A 结合蛋白 p300/CREB 结合蛋白)结合,促进核糖体蛋白 S6 激酶 beta-1 (S6K1) 的乙酰化,这是mTOR 的下游靶标,从而更强有力地激活途径

√胆汁酸对T细胞的影响

胆汁酸对T细胞也有重要影响。石胆酸的衍生物3-oxoLCA通过直接与转录因子RORγt相互作用来抑制Th17细胞的分化

相反,石胆酸的另一种衍生物isoalloLCA促进调节性T细胞的分化。该机制涉及刺激OXPHOS和mROS的产生,从而通过增加Foxp3启动子中组蛋白 (H3K27) 乙酰化的水平来增加FOXP3的表达

具体来说,在结肠中,胆汁酸通过胆汁酸受体 Breg 调节 RORγ+ Treg 细胞的功能,这些细胞在维持结肠稳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B细胞——免疫耐受,产生抗体

B细胞是一种在适应性免疫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的淋巴细胞,B细胞及其所生产的抗体,对于免疫系统的正常运行是十分重要的。

√B细胞通过产生抗体阻止外来病原体

B细胞是可以产生抗体的白细胞。这些抗体或免疫球蛋白可以与有害的外来颗粒(如病毒或致病细菌)结合,阻止它们入侵和感染人体细胞。

每个B细胞携带一个单独的B细胞受体,该受体决定它可以结合哪些病原体,就像每个锁接受不同的钥匙一样。

人类肠道中B细胞谱系的两个主要区室是肠道相关淋巴组织和弥漫性淋巴组织中高度组织化的B细胞的聚集地,它们占据了大肠和小肠的广泛肠固有层 。

肠道相关淋巴组织可以以滤泡簇的形式出现,通常被称为派尔氏淋巴结或孤立的淋巴滤泡,分布在整个胃肠道中,是对从肠腔采样的抗原做出长期反应的免疫诱导位点。

研究人员使用专门设计的计算机程序来处理数百万个基因序列,这些序列会比较来自B细胞的抗体库,这取决于这些微生物是留在肠道里,还是进入血液。在这两种情况下,抗体库都改变了,但改变的方式不同,取决于暴露发生的方式

√肠壁与血液中的抗体不同

血液中的抗体(IgM和IgG)相比,肠壁(IgA)中存在不同种类的抗体。通过强大的基因分析,研究人员发现,肠道产生的不同抗体的范围远小于身体中央组织产生的抗体。

这意味着一旦微生物进入人体,免疫系统就有更多的可能去中和和消灭它们,而肠道中的抗体主要结合在任何时候都能看到的细菌分子

B细胞有时会影响受损肠道的愈合

B细胞有时也会好心办坏事。来自瑞典研究组发表研究结果发现,B细胞的数量在肠道损伤后大幅增加,并且阻碍了损伤组织的愈合。这一研究结果对炎症性肠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短链脂肪酸有助于B细胞的能量代谢

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需要大量能量和涉及细胞代谢的整体变化。肠道微生物群衍生的短链脂肪酸有助于在不同水平上为这些过程的细胞能量引擎提供燃料,并促进抗体的产生。

短链脂肪酸转化为乙酰辅酶A,并整合到线粒体三羧酸循环循环中,从而产生ATP。短链脂肪酸还通过mTOR激活刺激B细胞中的糖酵解。短链脂肪酸衍生的乙酰辅酶A也是胆汁酸(特别是棕榈酸)合成的底物,这对于浆细胞分化并刺激抗体产生至关重要

注:最近研究表明,异丁酸异戊酸等分支短链脂肪酸也可以调节B细胞功能。受操纵的小鼠中缺乏分支短链脂肪酸产生导致小肠中 IgA+ 浆细胞的频率增加,以及与先天免疫细胞(如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表面结合的IgA水平增加

此外,B细胞通过产生免疫球蛋白和产生IL-10的调节性B细胞的作用,在对肠道微生物群的耐受性中发挥关键作用。

Part3
肠道微生物群与免疫

肠道微生物群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对于维持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免疫平衡至关重要。

肠道微生物群维持上皮屏障的完整性并塑造粘膜免疫系统,通过微生物代谢物、成分和对宿主细胞的附着来平衡宿主免疫防御和口服耐受性。

为了避免异常的免疫反应,上皮细胞通过构建化学和物理屏障将肠道微生物群与免疫细胞隔离开来,从而建立宿主共生互惠关系。

这是为什么人们努力表征肠道微生物群健康和疾病中的功能。许多研究报告和我们检测实践报告了众多慢病的临床前和临床模型中微生物群的改变。尽管这些改变可能部分是由疾病状态驱动的,但最近的研究强调,改变的微生物群也可以在驱动疾病本身方面发挥核心作用。

大肠是微生物的主要栖息地

我们肠道内的良性微生物数量与我们体内的细胞数量大致相同。这些细菌大多停留在肠道内,而不是渗透到人体组织中

不幸的是,有些渗透是不可避免的,因为肠道只有一层细胞,把我们吸收食物所需的血管和管子内部分开

✦细菌的数量沿着胃肠道逐渐增加

细菌的数量通常会沿着胃肠道增加,从胃的高酸性环境中的每毫升100–1,000个到小肠上段的每毫升约105个,在结肠中高达每毫升1010-1011

然而,回肠末端可能含有比结肠中更多的细菌。这些细菌使用复杂的多糖和粘液的其他成分以及未消化的纤维作为能量来源,产生生物素短链脂肪酸 和维生素等必需的代谢物。

Mowat AM,et al.Nat Rev Immunol.2014

由于结肠大多数物种是专性厌氧菌,难以在体外培养,还有部分种群的组成和分布尚未最终确定。然而,分子技术揭示了几个主要门类中大约200-2000 个物种;它们的相对数量因人而异,但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最为普遍。

也包括少部分古细菌,真菌和病毒。好氧菌在小肠上段普遍存在,而厌氧菌在结肠中占主导地位。

✦不同的疾病会导致肠道菌群分布改变

构成肠道微生物群的物种分布的改变(生态失调)与许多不同的疾病有关,从精神疾病到代谢性疾病、过敏和自身免疫病。其中盲肠中细菌密度相较于小肠较高,该部位肿瘤发生率较高的原因。

肠道不同区域接触各种饮食成分可影响免疫功能的程度也存在显著差异。例如,维生素A只存在于饮食中,也可以通过胆汁输送到小肠,类黄酮和芳基烃受体的其他配体在小肠中的含量也较高。

肠道微生物群——免疫系统的调控者

肠道微生物通过多种机制与肠外器官中的免疫细胞进行交流。

微生物能够通过直接与免疫细胞作用,如粘附到细胞表面或被吞噬细胞摄取,来调节免疫细胞的功能和活性。

其次,微生物通过与肠道黏膜上皮细胞和巨噬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激活免疫细胞,使它们产生免疫应答促炎信号,并进一步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

微生物还通过产生代谢产物,如短链脂肪酸和其他微生物分子,与免疫细胞进行信号传导。这些代谢产物可以直接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功能,影响它们的增殖分化效应物质的产生。

✦肠道微生物群影响免疫系统的发育

首先,肠道微生物群对于免疫系统的发育起着重要的影响。在婴幼儿期,肠道微生物群通过与免疫系统的交互作用,促进免疫系统的成熟和功能发展。特别是在胎儿期早期生活中,良好的肠道微生物组成对于建立免疫耐受预防过敏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非常重要。

微生物群刺激对于产生免疫球蛋白 (IgA) 的B细胞的发育和成熟、通过促进IgA类别转换的记忆浆细胞以及生发中心的发育至关重要。

此外,通过介导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产生I型干扰素,微生物群增强了抗原特异性T细胞反应。

✦肠道微生物可以直接抵抗病原体

肠道微生物群赋予宿主免疫保护的最直接例子是通过对粘膜病原体(如艰难梭菌)的定植抵抗

多样化的肠道微生物群通过各种机制帮助宿主抵抗病原体定植,包括微生物间对营养的竞争、代谢竞争和直接拮抗以及粘膜屏障完整性的强化和局部粘膜免疫防御。

通过这种方式,肠道共生微生物保护宿主免受粘膜感染,以及由于肠道病原体过度生长和转移到循环系统和远端器官中而可能发生的继发性全身感染。

此外,之前也有报道称,病原体入侵是人类代谢失调的一个特征。这些研究进一步说明了在粘膜表面需要良好的宿主/微生物群相互作用。

// 双歧杆菌对免疫细胞的影响

本文以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为例:在小鼠肥胖模型中,给予假链状双歧杆菌通过恢复调节性T细胞B淋巴细胞的平衡状态来减少全身炎症。

类似的免疫稳态特性已归因于双歧杆菌菌株,其通过体外刺激树突状细胞诱导Th17谱增强调节性T细胞从幼稚淋巴细胞的分化。

双歧双歧杆菌DSM 20082裂解物刺激外周T细胞可增加CD8+ T细胞的细胞毒活性,而对CD4+ T细胞活性没有任何影响。

✦肠道微生物通过其代谢物影响免疫细胞

肠道微生物产生的代谢产物能够刺激肠道上皮细胞和免疫细胞,如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促进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增殖

肠道微生物通过膳食分子的修饰(脂肪酸、色氨酸代谢物,氧化三甲胺)、宿主胆汁酸(次级胆汁酸)以及从头细菌代谢物(多胺、维生素、支链氨基酸),可以促进全身免疫反应的调节。

肠道微生物群的免疫调节

Jordan A,et al.Lancet Microbe.2022

// 乙酸盐可以激活免疫细胞

乙酸盐可以激活B细胞、T细胞亚群、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细胞和肠上皮细胞上表达的G蛋白偶联受体43(GPR43),导致固有层调节性T细胞增殖,和调节自身抗体的产生和边缘区B细胞。

// 丙酸盐影响巨噬细胞浓度

丙酸盐诱导小鼠调节性T细胞的分化和增殖以及白细胞介素10的表达。丙酸盐激活GPR15和GPR43还通过降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和9的表达以及抑制 NF-κB信号传导来增加结肠调节性T细胞的浓度。

丙酸盐激活GPR41会改变骨髓造血功能,导致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前体浓度升高,并扭曲Th2分化

// 细菌胞外多糖影响免疫反应

脆弱拟杆菌的表面多糖A可激活巨噬细胞上的Toll样受体2,并诱导调节性T细胞的扩增抗炎白细胞介素10的产生,从而在病毒感染期间促进强烈的抗炎反应。

来自长双歧杆菌BCRC14634的胞外多糖被证明可增强巨噬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与同基因的胞外多糖阴性突变体相比,来自B.longum亚种longum 35624的胞外多糖显示通过抑制促炎细胞因子产生来抑制促炎性Th17细胞的扩增

✦肠道微生物调节神经免疫信号

肠道和肠外器官之间的信号传导也可以通过肠道微生物调节的神经免疫机制来完成。肠道细菌可以合成γ-氨基丁酸等神经递质,并调节各种影响免疫细胞功能的神经递质。

此外,肠道细菌刺激肠内分泌细胞释放神经内分泌肽激素,这些细胞可以进入循环系统并作用于全身

肠道菌群失调与免疫相关疾病

肠道微生物群通过多种途径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包括维持免疫平衡、促进免疫耐受、保护黏膜屏障等。

➤ 自身免疫性疾病

肠道微生物群对免疫耐受的维持至关重要

自身免疫性疾病分为肠道相关疾病非肠道相关疾病免疫特异性疾病

a | 肠相关器官。鸡肠球菌(Enterococcus gallinarum)向肝脏的转移促进了自身免疫性肝炎,并与肺炎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一起,通过包括TH17分化在内的多种机制导致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鸡肠球菌诱导的肝芳香烃受体(AhR)和内源性逆转录病毒(ERV)也参与了小鼠狼疮性肾炎(一种非肠道相关器官)的系统性抗ERV反应。

Leptotrichia goodfellowii 能与小鼠Ⅰ型糖尿病自身抗原胰岛特异性葡萄糖-6-磷酸酶催化亚单位相关蛋白(IGRP)发生交叉反应。在小鼠Ⅰ型糖尿病中,未定义的微生物群易位到胰腺淋巴结并激活NOD2,而来自微生物群的NOD1配体的易位驱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b | 非肠道相关器官。鸡肠球菌和乳杆菌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模型中向肠系膜淋巴结(MLNs)、肝脏和脾脏转移,从而激活先天性(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途径。

鸡肠球菌还刺激狼疮患者滤泡辅助因子(TFH)和自身抗体的产生。Ro60直系表达细菌在狼疮患者中引起Ro60自身免疫反应;肠道中的类泰奥托米克龙杆菌、口腔或肠道中的大量放线菌和阿米巴棒状杆菌,除了狼疮外,还可能导致Sjógren综合征,丙酸假丙酸杆菌与亚急性皮肤狼疮皮损通过交叉反应。

Ruminococcus gnavus在狼疮性肾炎时扩张,可与狼疮双链DNA发生交叉反应。抗磷脂综合征是一种凝血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鸡肠球菌传染性支气管炎也加重了这种疾病,它诱导肝脏中的自身抗原β2GPI。

口腔牙龈卟啉单胞菌、普雷沃氏菌和小肠节段丝状菌(SFB)的TH17偏斜均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有关。同样,粘附性侵袭性大肠杆菌(AIEC)可导致克罗恩病相关性脊柱炎。在关节炎模型(未显示)中,SFB还使CD4+T细胞向TFH细胞倾斜,并通过携带双TCRs的TH17细胞在同一模型中引发间质性肺病。口腔中的放线菌群通过一种也能激活中性粒细胞的毒素,瓜氨酸化类风湿关节炎中的系统自身抗原。

c | 免疫特权器官Akkermansia muciniphila在多发性硬化症中增强TH1反应,并且未定义的微生物群与GDP-l-岩藻糖合酶(一种神经炎症疾病的自身抗原)交叉反应。未定义的小鼠肠道微生物群与TH17细胞交叉反应,识别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的自身抗原——视黄酸结合蛋白(IRBP)。

扩展阅读:

菌群左右下的免疫力天平-免疫失衡疾病背后的新机制

新冠疫情下免疫的重要性以及肠道菌群在其中的作用

➤ 过敏性疾病

肠道微生物群可以影响免疫系统的平衡

肠道微生物群的失调可能导致免疫系统的异常激活,从而增加过敏性疾病的风险。肠道微生物群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免疫系统,包括调节免疫应答的平衡、维持免疫耐受等。

以过敏性鼻炎为例,典型的过敏性鼻炎肠道菌群促进细胞因子的不利变化,从而促进过敏性鼻炎发展中涉及的 Th1/Th2 失衡

过敏性鼻炎患者的肠道菌群失调及其对 Th1/Th2 平衡的影响

Kaczynska A, et al., Nutrients. 2022

肠道菌群的每一次紊乱都会对免疫系统产生负面影响,并破坏先天性和适应性反应。上图解释了改变的肠道微生物群组成与其对过敏性鼻炎患者免疫系统的影响之间的联系。

肠道微生物群失调影响过敏性鼻炎

Li J, et al., Eur Arch Otorhinolaryngol. 2022

肠道微生物群影响ILC2通过肠-肺轴从肠道向肺的迁移。例如,变形菌门显著促进了上述迁移,并促进了IL-33的产生。此外,呼吸道过敏的发展与Ruminococcus gnavus的丰度增加有关联。

扩展阅读:

肠道微生物群在过敏性鼻炎中的作用

微生物群对三大过敏性疾病发展的影响

生命早期微生物接触和过敏风险:如何预防

➤ 肠道炎症性疾病

肠道微生物群对保护黏膜屏障功能至关重要

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或健康受试者相比,克罗恩病患者的变形菌门显著增加。在炎症克罗恩病组织中,埃希氏菌(Escherichia)和志贺氏菌(Shigella)更为丰富,而在非炎症克罗恩病组织里,Pseudomonas更为广泛。

大肠杆菌和梭杆菌能够粘附粘膜,侵入肠上皮细胞,并可能加剧炎症具核梭杆菌通过破坏上皮屏障和诱发异常炎症而加重结肠炎。

相对于炎症性溃疡性结肠炎,拟杆菌门在克罗恩病炎症粘膜中更常见。克罗恩病粘膜活检中最常见的是普通拟杆菌Bacteroides vulgatus),克罗恩病患者中脆弱拟杆菌Bacteroides fragilis)的数量明显高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或健康受试者。脆弱拟杆菌与产生IL-10的调节性T细胞的增加有关,这限制了促炎机制,从而有助于减少炎症

肠道微生物群在调节宿主免疫建立和维持肠道稳态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doi: 10.1038/s41577-019-0268-7

失调可能分为早期晚期两个阶段进行。

早期失调期间,IBD相关的遗传和环境因素可能导致致病菌的积累,这可能先于临床疾病的发展。

晚期失调期间,肠道炎症推动了菌群的进一步变化,包括变形菌的增殖。鉴于肠道微生物群的不同菌群对宿主免疫系统和肠道屏障有有益的影响,某些菌群的缺失可能导致肠道炎症的加剧或消退。特定细菌的大量繁殖,如粘附性和侵袭性大肠杆菌,积聚在IBD患者的炎症粘膜中,可进一步促进炎症反应。

doi: 10.1038/s41577-019-0268-7

扩展阅读:

肠道菌群失调与炎症性肠病的关联

炎症性肠病中宿主与微生物群的相互作用

小结

综上所述,肠道微生物群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维持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免疫平衡至关重要。

良好的肠道微生物组成能够促进免疫系统的发育和成熟调节免疫应答的程度和方向预防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生。

结语

肠道内的免疫细胞在整个机体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作为守卫者,保护着我们免受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并维持着肠道的免疫平衡

肠道免疫细胞与肠道中的微生物密切合作,形成了一种复杂的共生关系。这些微生物通过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功能,帮助我们抵御病原体,促进免疫平衡整体健康

此外,肠道免疫细胞还参与到免疫耐受的调节中,即对自身组织的免疫反应进行限制,避免自体免疫疾病的发生。肠道免疫细胞的失调可能会导致免疫炎症反应过度激活,引发炎症性肠病和其他免疫相关疾病。因此,保持肠道免疫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对于整体健康至关重要。

了解和关注肠道免疫系统的功能及其与微生物群的相互作用对于维持整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Mowat AM, Agace WW. Regional specialization within the intestinal immune system. Nat Rev Immunol. 2014 Oct;14(10):667-85.

Kayama H, Okumura R, Takeda K.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Microbiota, Epithelia, and Immune Cells in the Intestine. Annu Rev Immunol. 2020 Apr 26;38:23-48.

Allaire JM, Crowley SM, Law HT, Chang SY, Ko HJ, Vallance BA. The Intestinal Epithelium: Central Coordinator of Mucosal Immunity. Trends Immunol. 2018 Sep;39(9):677-696.

Yan Y, Ramanan D, Rozenberg M, McGovern K, Rastelli D, Vijaykumar B, Yaghi O, Voisin T, Mosaheb M, Chiu I, Itzkovitz S, Rao M, Mathis D, Benoist C. Interleukin-6 produced by enteric neurons regulates the number and phenotype of microbe-responsive regulatory T cells in the gut. Immunity. 2021 Mar 9;54(3):499-513.e5.

Cray P, Sheahan BJ, Dekaney CM. Secretory Sorcery: Paneth Cell Control of Intestinal Repair and Homeostasis. Cell Mol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21;12(4):1239-1250.

Yang D, Jacobson A, Meerschaert KA, Sifakis JJ, Wu M, Chen X, Yang T, Zhou Y, Anekal PV, Rucker RA, Sharma D, Sontheimer-Phelps A, Wu GS, Deng L, Anderson MD, Choi S, Neel D, Lee N, Kasper DL, Jabri B, Huh JR, Johansson M, Thiagarajah JR, Riesenfeld SJ, Chiu IM. Nociceptor neurons direct goblet cells via a CGRP-RAMP1 axis to drive mucus production and gut barrier protection. Cell. 2022 Oct 27;185(22):4190-4205.e25. 

揭秘肠道微生物群与微量营养素的密切关系:拯救“隐形饥饿”

谷禾健康

微量营养素缺乏或称之为“隐性饥饿”,是目前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会对儿童发育成人健康造成严重后果。

传统的治疗和预防方法,有些时候并是很有效,并且可能产生不良副作用(例如补铁引起的消化问题)。

★ 肠道细菌与微量营养素间存在重要的相互作用

许多研究发现肠道中的共生细菌可以增加特定微量营养素的生物利用度,特别是通过去除抗营养化合物(例如植酸盐和多酚),或通过合成维生素

肠道黏膜抵御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肠黏膜微生物群有助于增强肠上皮的完整性并更好地吸收微量营养素

细菌代谢还依赖于从肠道环境中获取的微量营养素常驻细菌可能会竞争或协作以维持微量营养素稳态。因此,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可以通过微量营养素的可用性来调节

本文汇集了有关微量营养素肠道微生物群之间双向关系的最新知识,重点关注维生素A叶酸(维生素B9),因为这些缺乏症是全球范围内的比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目录

1.微量营养素缺乏

2.微量营养素与宿主健康

3.营养素与细菌的相互作用:以铁为例

4.细菌在锌生物利用中的作用

5.微生物群与宿主叶酸间的关联

6.微生物群与维生素A的相互作用

7.改善人体微量营养素的建议

8.结语

01
微量营养素缺乏

微量营养素,包括矿物质维生素,是每天只需要少量的物质,但对人体代谢至关重要。

许多人缺乏微量营养素

微量营养素缺乏在全世界范围内非常普遍,最新估计表明,3.72亿学龄前儿童和1.20亿育龄非孕妇缺乏一种或多种微量营养素。

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也被称为“隐性饥饿”,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各个国家都存在,特别是低收入中等收入国家的弱势群体。

在全球范围内,三分之二的妇女和儿童(主要来自经济不发达家庭)的饮食中至少缺乏一种微量营养素。全球最普遍的微量营养素缺乏症包括维生素A叶酸

★ 微量营养素缺乏会导致不良健康结果

微量营养素缺乏与多种不良健康结果相关,例如儿童发病率死亡率增加、贫血、发育迟缓和认知缺陷。

虽然存在多种改善个人或人群微量营养素状况的策略,其中主食强化被认为是改善人群微量营养素状况最具成本效益的干预措施。

然而,由于多种原因,应对微量营养素缺乏症的策略并不总是有效。包括可接受性差(例如,孕妇铁补充剂)、强化水平差和质量控制不足(例如,维生素A强化食用油),强化食品未能惠及最贫困人群。

★ 不同营养素的吸收具有差异

微量营养素的吸收主要发生在小肠中,根据微量营养素的不同,具有不同的机制

例如,锌和铁主要通过特定的运输载体十二指肠和空肠中吸收,这些运输载体针对每种矿物质及其形式而异,而叶酸不仅在小肠中被吸收而且在结肠中也被吸收,因为在这两个部位都鉴定出了转运蛋白

微量营养素的吸收差异很大,例如,铁充足的男性成年人吸收的铁摄入量不到5%,而正常条件下摄入的锌吸收量大于30%

注:大部分摄入的微量营养素会到达结肠

★ 微生物群与微量营养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在消化道中,有一个复杂的微生物群落,其浓度和多样性从口腔到结肠不断增加。尽管含有其他微生物(病毒、真菌),但大多数研究都重点关注细菌,其中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变形菌门疣微菌门是最重要的。

粪便细菌组成在个体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并且不仅取决于宿主的遗传学,还取决于包括饮食在内的许多环境因素

注:大多数关于食物对肠道微生物群影响的研究都集中在大量营养素(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上。

然而,细菌需要微量营养素才能生存。例如,细菌需要外部来源的铁,其中一些甚至开发出特定的机制,例如转铁蛋白来竞争铁源。

相比之下,许多细菌可以直接合成维生素,例如叶酸(维生素B9),因此不一定需要外部来源。

细菌影响微量营养素的生物利用度

常驻细菌可能对微量营养素产生直接作用,影响其对宿主的物利用度,或者产生间接作用,例如通过产生能够改善上皮健康的代谢物,从而导致更好的吸收

微量营养素影响肠道细菌的组成和功能

微量营养素的消耗反过来会影响肠道细菌的组成和功能。事实上,事实证明,补充铁可以导致潜在致病性肠杆菌科细菌的增加,以及被认为对健康具有积极影响的双歧杆菌科细菌乳杆菌科细菌减少

02
微量营养素与宿主健康

微量营养素在控制人类健康的新陈代谢组织功能维持中发挥着核心作用。

然而,尽管人们努力通过补充食品和饮食多样化来增加微量营养素的摄入量,全球微量营养素缺乏症患病率仍然非常高,包括工业化国家。

推荐营养素摄入量和摄入上限

Dje Kouadio DK,et al.Crit Rev Food Sci Nutr.2023

上表提出了男性和女性一些推荐营养素摄入量可耐受的上限摄入水

由于维持生长补偿损失(例如月经)的需求更高,儿童妇女受到的影响更大。

★ 缺乏微量营养素的症状多样且大部分在晚期

单一微量营养素缺乏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并且通常是具有微量营养素特异性的,但一般发生在缺乏的晚期阶段。例如缺铁性贫血是缺铁的最后阶段。

缺铁被认为是最常见的微量营养素缺乏症,全世界估计有超过20亿人缺铁。它会导致贫血免疫功能受损、工作能力下降以及内分泌功能受损

导致铁缺乏的因素包括:

(1)血红素铁摄入量低,其生物利用度高于非血红素铁

(2)富含植酸酶或酚类化合物的饮食会降低生物利用度

(3)慢性炎症,导致铁调素水平升高,下调铁吸收

据估计,全球有超过10亿人缺锌,它与儿童生长迟缓相关,但也会降低免疫能力,从而增加儿童对多种疾病的易感性,包括腹泻、肺炎,也许还有疟疾。

此外,锌缺乏似乎会导致其他微量营养素缺乏

叶酸

据估计,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超过20%的育龄妇女缺乏叶酸

怀孕期间叶酸摄入不足与胚胎最初几周的神经发育缺陷有关。在普通人群中,叶酸缺乏还会导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和神经系统症状,这些症状与维生素B12缺乏症的症状部分重叠。

维生素A

维生素A缺乏不仅会导致干眼症失明,还会影响免疫功能的许多方面,导致免疫能力下降以及皮肤和上皮完整性降低

许多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每半年向5岁以下儿童提供高剂量维生素A补充剂,以降低儿童死亡率,但这种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受到质疑

03
营养素与细菌的相互作用:以铁为例

有关细菌宿主的相互作用,参考了最近的研究,下面总结了这种复杂关系的关键要素

铁的吸收和稳态受到严格调节

由于人类无法主动排泄铁,因此铁的吸收在十二指肠中受到严格调节

// 血红素铁

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通过两种不同的途径吸收,血红素铁被十二指肠刷膜边缘的血红素载体蛋白1(HCP1) 吸收。

// 非血红素铁

非血红素铁通常呈三价铁形式,不具有生物利用度,必须通过十二指肠细胞色素b(DCYTB) 将其还原为二价铁形式,然后再由二价金属转运蛋白 (DMT1) 转运到十二指肠刷膜上 。

注:二价金属转运蛋白的存在已被描述,铁也在回肠结肠中被吸收,但这些吸收位点对宿主铁状态的贡献仍不清楚。

铁进入肠上皮细胞后,储存在铁蛋白中,或通过基底外侧铁转运蛋白输出到循环系统中

铁稳态由激素铁调素调节,铁调素通过不同机制抑制铁释放到血浆中。

铁调素是由肝脏合成并分泌的富含半胱氨酸的抗菌多肽,在免疫过程中能够大量表达参与免疫反应;在机体内铁平衡的调节中起到负性调节的作用。

肠道微生物群在铁吸收中的作用示意图

Dje Kouadio DK,et al.Crit Rev Food Sci Nutr.2023

细菌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获取铁

细菌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获取铁,例如使用称为铁载体的铁特异性螯合剂,铁载体是化学性质多样的次级代谢产物,对铁具有高亲和力

由此产生的铁-铁载体复合物通过特定的外膜蛋白(上图中的细菌A)内化。细菌还可以通过产生具有不同配体结合位点的外膜受体来利用其他细菌产生的铁载体(上图中的细菌B)。

铁载体在细菌缺铁的情况下表达

铁载体在细菌缺铁的情况下表达,因此不在铁充足的环境中表达。在厌氧条件低pH值下,铁主要以二价铁的形式存在,可以被细菌直接转运,主要通过专用转运系统Feo,由不同的蛋白质。

细菌可以利用宿主铁化合物

细菌还可以利用宿主铁化合物,例如血红素转铁蛋白,它们通过特定受体转运直接吸收。此外,尽管牛奶中存在的乳铁蛋白具有抑菌功能,但它也可以被具有特定受体的细菌利用

铁吸收的调节对于细菌非常重要,因为铁在较高浓度下有毒。在许多细菌物种中,当铁浓度过高时,铁吸收调节蛋白 (Fur) 会抑制与铁吸收相关的基因转录。

研究细菌有助于揭示新的铁吸收途径

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关于细菌铁吸收的知识来自对病原菌的研究。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一些有益菌,例如乳杆菌科的成员,不需要铁来生长。然而已经在植物乳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和清酒乳杆菌Latilactobacillus sakei)中鉴定出了特定的系统。

研究这些细菌可能会揭示新的铁吸收途径。在铁吸收的主要部位十二指肠中,大约有10个细菌/克,低于空肠(10个细菌/克),并且远低于结肠,结肠中的细菌数量高达1012 个细菌/克

此外,乳杆菌科属的成员在铁吸收最多的小肠中数量众多,因此这些细菌对宿主铁吸收的作用应受到更多关注,以确定它们是否在铁的生物利用度中发挥作用。

铁对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对于许多细菌来说是必需的,它们的生长需要铁。

据计算,结肠中的铁浓度很高,并且远远超过细菌生长的最低要求。但细菌对铁的生物利用度还取决于一系列因素(铁的形式、铁形态、pH值、氧气水平等)。

不同形式的铁可用于补充或强化,例如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或乙二胺四乙酸铁钠。由于铁补充剂中含有的铁明显多于人体可以吸收的铁,因此大量未吸收的铁会留在消化道内腔中

•铁补充剂会导致潜在致病菌水平升高

多项人类研究表明,铁补充剂强化铁导致潜在致病菌水平升高,并导致通常被认为是有益细菌种类减少,例如乳杆菌科成员。

最近一项针对大鼠的研究还表明,出生后补充铁会导致肠道微生物群发生改变,这种改变会持续到成年期。此外,研究表明,抗生素治疗后服用铁剂会导致肠道细菌的组成和功能发生改变。

铁对于致病细菌至关重要,哺乳动物的免疫系统已经具备了通过表达铁结合蛋白(如脂质运载蛋白-2 或乳铁蛋白)来控制细菌对铁的可用性的能力,这种现象称为“营养免疫”

研究了补充铁对肠道微生物群的作用,总的来说,根据所使用的模型(体外、动物或人类),结果似乎有很大不同

事实上,在补充铁期间,乳杆菌科总是减少,这在体外、小鼠和婴儿中均观察到。所用铁的化学形式似乎对细菌组成有不同的影响。此外,出乎意料的是,补充铁的效果与缺铁的效果并不直接相反

肠道细菌对铁生物利用度的影响

对于细菌和人体来说,非血红素铁的生物利用度低于血红素铁的生物利用度,因为它受到食物基质的成分管腔的物理化学成分的影响。

•肠道细菌有助于更好地吸收铁

事实上,许多食物基质中的非血红素铁抑制剂(例如多酚、纤维植酸盐)相连,这些抑制剂可以被专用细菌酶降解,从而导致更好的铁吸收

细菌还可以通过发酵饮食中的不可消化碳水化合物来产生短链脂肪酸,这会降低管腔pH值,从而将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从而提高其被细菌和宿主的吸收。

其他一些有机酸(例如乳酸)是由许多细菌产生的,存在于整个消化道中。酸化的肠道环境还可以降解螯合微量营养素的复合物并促进铁的吸收

扩展阅读:

人与菌对铁的竞争吸收 | 塑造并控制肠道潜在病原菌的生长

应对铁缺乏的创新策略

考虑到补铁的依从性低以及腹泻或便秘等副作用,很多研究已经测试和发现其他改善铁状态的策略。

它们包括使用益生菌、益生元和后生元等

•使用益生菌改善铁状况

例如,将益生菌植物乳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 299v)与铁、抗坏血酸和叶酸一起食用,对健康、非贫血的瑞典孕妇的铁状况是安全的,可减少铁储备的损失并改善铁状况

在另一项研究中,将果胶组装成铁纳米颗粒作为基质,用于植物乳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 CIDCA 83114)的递送。益生菌没有毒性,生存能力没有减弱,这为用替代的铁输送策略对抗缺铁提供了新的视角。

•使用益生元帮助铁的吸收

在大鼠模型中,食用益生元寡糖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强铁吸收。摄入益生元后肠道pH值的降低可以帮助铁的吸收,此外还能以有益的方式改变肠道微生物组成。因此,益生元可以成为改善宿主铁状况的良好选择。

•食用乳铁蛋白增加铁的吸收

在肯尼亚婴儿中,研究表明,与单独服用硫酸亚铁相比,同时食用无铁乳铁蛋白(脱铁乳铁蛋白)和硫酸亚铁能够显著增加铁的吸收

注:考虑到乳铁蛋白对肠道微生物群的影响,一些学者认为乳铁蛋白可能在婴儿铁配方中有用,因为它可以增加铁的吸收,同时可能减轻未吸收的铁对肠道微生物群的不利影响。

•使用富铁微生物

这些预防和治疗缺铁的新策略可能包括使用富铁微生物,除了从益生菌摄入中获益之外,它还可以为宿主提供大量矿物质

在贫血小鼠中已显示,食用在铁存在下生长的酵母能够提高小鼠的血红蛋白浓度。在人类中只进行了一些尝试,其中含有富铁酵母的奶酪的吸收效率不如单独含有硫酸铁的奶酪。

注:还应该进行补充研究来评估富铁微生物人类中的应用的全部潜力。

小结

从上面可以明显看出,肠道细菌调节宿主铁的生物利用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宿主因素可以调节细菌对铁的吸收,例如,在炎症的情况下,脂质运载蛋白将与铁载体结合,从而对抗肠道细菌对铁的捕获。

最近,有人提出,共生细菌不仅使用不同的机制来释放和捕获铁,而且还在它们自己和它们的宿主之间共享铁。事实上,细菌扩散性铁载体生产的例子可以捕获铁,但不能保证这些铁将被生产细菌利用,这表明对可用铁的共同管理

04
细菌在锌生物利用中的作用

迄今为止,人类对宿主肠道微生物群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远少于铁

★ 人体需要每日摄入锌

每日摄入锌补充剂,成人 40 毫克/天,通常被认为是安全的。

锌参与DNA合成转录翻译等重要过程。锌的吸收发生在十二指肠,涉及跨膜锌转运蛋白Zip4。然后,锌通过锌调节蛋白ZnT2-10转运至金属蛋白合成位点,或通过锌转运蛋白ZnT1输出至循环系统

与铁相反,哺乳动物缺乏锌储存机制每日摄入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过量,锌也可以主动排泄,锌通过基底外侧的 Zip5/Zip14 蛋白从循环分配到肠上皮细胞,并通过ZnT5从肠上皮细胞流出到管腔

肠道微生物群在锌吸收中的作用示意图

Dje Kouadio DK,et al.Crit Rev Food Sci Nutr.2023

锌的转运与吸收过程

食物中,锌可以与抗营养因子如植酸盐或多酚络合,从而减少其吸收。未被小肠吸收的锌会到达结肠,并可能被结肠细胞吸收,因为锌转运蛋白也在结肠中表达。

细菌中,锌通过锌伴侣蛋白转运至金属蛋白合成位点。细菌对锌的吸收受锌吸收抑制因子Zur和锌流出抑制因子CzrA的调节。一些病原菌可以通过表达高亲和力转运蛋白(ZnuABC)来克服锌限制条件。

锌浓度过高可能对某些病原菌有毒。与铁的情况一样,宿主和病原微生物之间也存在竞争。事实上,宿主还利用营养免疫来通过产生钙卫蛋白限制锌的生物利用度

例如,钙卫蛋白在消化道中结合锌。

动物模型中的锌状况和肠道微生物群

锌缺乏慢性腹泻相关。补锌对肠道微生物群的影响主要在动物模型中进行研究。它已在家禽和养猪业中以药物剂量用于减少胃肠道感染和腹泻

√锌具有抗菌活性,能够减少腹泻

锌具有抗菌活性,不同的研究强调了高剂量的锌会引起肠道不同部位(从胃到结肠)细菌组成的变化

断奶仔猪中,使用低剂量的锌可以通过改善小肠形态和通透性、增强屏障功能,有效促进生长性能并减少腹泻

此外,锌还能丰富肠道微生物群中的链球菌科Streptococcaceae)和乳杆菌科Lactobacillaceae),并减少芽孢杆菌肠道疾病相关病原体,包括回肠腔中的梭状芽胞杆菌和克罗诺杆菌。

注:如果缺锌小鼠补充锌是有益的,那么过量的锌饮食摄入改变肠道微生物群降低对艰难梭菌感染的抵抗力

√一些菌属可以预测锌的充足性

但研究结果并不一致。事实上,一项针对鸡的研究表明,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可以预测宿主体内锌的充足性。但在一项针对小鼠的研究中,黑色素杆菌(Melainabacteria)和脱硫弧菌属Desulfovibrio)被确定为锌状态的潜在标志物

人体锌状况和肠道微生物群

尽管许多代谢过程都需要锌,但关于锌状态或补充剂对肠道微生物群影响的研究却很少。

√一些细菌可以作为锌缺乏的生物标志物

最近的研究表明,尽管缺锌锌充足的学龄儿童之间的细菌多样性相似,但缺锌儿童个体多样性更高。特别是,粪杆菌(Coprobacter)、醋酸弧菌(Acetivibrio)、副普雷沃氏菌(Paraprevotella)和梭状芽胞杆菌在缺锌组中更为丰富。它们可以用作进一步临床诊断锌缺乏的生物标志物,但需要更多的工作来推广这一结果。

锌的摄入量也会显著增加儿童粪便细菌。在同一项研究中还鉴定出了纳米颗粒抗性细菌的一些代表。

应对锌缺乏的创新策略

由于补锌会改变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和功能,因此许多研究已经研究了锌与益生菌一起服用的效果。

√锌与益生菌一起补充

例如,在大鼠中,施用在富锌培养基中生长的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longum CCFM1195)比单独补充锌更能有效地增加血浆锌浓度

此外,一些细菌群(如乳杆菌科)的丰度随着富含锌的双歧杆菌的消耗而增加。使用富含硒和锌的植物乳杆菌对小鼠进行类似的设计,与对照组或补充硒锌的组相比,能够增加循环锌浓度。这种增加伴随着肠道细菌组成的改变,乳杆菌科Lactobacillaceae)的比例增加

√儿童单独补充锌可能更有效

最近总结了研究中获得的数据,对于24个月以下儿童的治疗,单独补充锌可能比益生菌更有效;在学龄前儿童中同时补充锌和植物乳杆菌并不比单独补充益生菌更有效。因此,锌和益生菌联合给药的有效性需要更多的人体研究。

使用益生元似乎效率较低,因为给猪施用锌和马铃薯纤维对大多数分析指标没有显示出任何交互作用。

注:锌源和纤维补充微生物群生态的影响是独立的

小结

与铁的情况一样,对锌状态宿主微生物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致病条件上,而对细菌在正常情况下的作用知之甚少。

肠道细菌宿主之间的关系值得更深入地研究,尤其是在人类中。事实上,富锌益生菌等有前途的工具正在出现,它们代表了治疗锌缺乏症的替代方案。特别是大剂量、长期补锌可能会干扰铁和铜的吸收,导致铁和铜的缺乏。

05
微生物群与宿主叶酸间的关联

叶酸,也可以称之为维生素B9,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叶酸在蛋白质合成细胞分裂与生长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对正常红细胞的形成有促进作用。

一些共生细菌已被证明可以合成某些维生素,细菌也可以成为宿主叶酸的来源,即使整体贡献的程度不清楚。同时,叶酸的摄入影响肠道微生物群

叶酸的转运与吸收过程

饮食中的叶酸以单谷氨酸盐聚谷氨酸盐形式存在,它们被肠道结合物分解为单谷氨酸盐形式,然后通过特定的转运蛋白偶联叶酸转运蛋白(PCFT)在回肠中吸收。

肠上皮细胞中,叶酸单谷氨酸转化为活性形式5-甲基四氢叶酸(5-MTHF),它可以被运输到循环系统

注:细胞叶酸外排可能由多个耐药蛋白(MRPs)家族介导。在结肠中,已经发现了相同的一种受体。

肠道微生物群在叶酸吸收中的作用示意图

Dje Kouadio DK,et al.Crit Rev Food Sci Nutr.2023

共生细菌对宿主叶酸的贡献

细菌的生长需要叶酸,一些细菌是原养型细菌,可以从环境中存在的前体合成叶酸,而营养缺陷型细菌必须从环境中获取叶酸

✦肠道细菌合成叶酸

大量文献支持细菌叶酸合成宿主叶酸状态的重要贡献。早期研究报告称,人类粪便样本中的叶酸浓度为300-500µg/天,而饮食摄入量低于100µg/天,表明肠道细菌可以合成叶酸

事实上,512个细菌基因组的叶酸生物合成能力预测表明,其中13%的细菌基因组包含所有叶酸生物合成相关基因,而39%的细菌基因组可以在外部来源提供额外的对氨基苯甲酸的情况下合成叶酸

总而言之,这些数据表明肠道微生物群是叶酸的重要来源,并且饮食等不同因素导致的肠道微生物群组成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叶酸的需求

✦肠道细菌可以转化叶酸以便更好地利用

由于纤维消耗而改变肠道微生物群组成可能导致结肠内容物或循环中叶酸浓度增加。此外,尽管结肠中的叶酸吸收比小肠中的叶酸吸收慢100倍,但标记的叶酸被专门包裹在结肠中并在结肠中分解,并被纳入宿主组织

肠道细菌不仅合成可供宿主使用的叶酸,还可以将叶酸转化为更好地被宿主吸收的维生素体,正如秀丽隐杆线虫(Caenorabditis Elegans)模型所证明的那样,其中细菌可以将叶酸转化为四氢叶酸

✦微生物代谢叶酸的能力与宿主生理状况相关

肠道微生物群的代谢能力不仅取决于其组成,还取决于宿主的生理特征。例如,与成人相比,婴儿和幼儿肠道微生物群中更频繁地发现编码参与叶酸生物合成的酶的基因。

有趣的是,受营养不良影响的儿童的微生物组显示,参与B族维生素代谢的多个途径中的基因丰度显著降低。此外,在肥胖女性中观察到叶酸水平较低,同时产生B族维生素的细菌也减少

利用产生叶酸的细菌来丰富食物

许多产生叶酸的细菌被鉴定并成功用于增加发酵食品的叶酸含量。其中一些细菌还能够改善缺乏叶酸饮食的啮齿动物的叶酸状况

✦产生叶酸的益生菌改善叶酸状态并调节微生物组成

使用产生叶酸的益生菌可能是改善叶酸状态调节肠道微生物群的一种方法。在体外发现了有希望的结果,其中产生叶酸的清酒乳杆菌Latilactobacillus sakei)被证明可以增加短链脂肪酸改变粪便细菌组成

在大鼠中,食用使用产生叶酸的植物乳杆菌制备的发酵奶能够恢复正常的叶酸状态,同时广泛改变肠道细菌组成

叶酸状态对肠道微生物群的影响

叶酸摄入量肠道细菌的影响并不一致

✦叶酸缺乏可能影响部分动物的肠道细菌组成

在小鼠身上发现膳食叶酸缺乏不会影响肠道细菌组成,可能是一些细菌可以在缺乏时产生叶酸叶酸摄入量的波动对肠道微生物群的影响较小

然而,在其他动物模型中,叶酸摄入改变了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例如鸡和小猪。

✦叶酸缺乏影响微生物多样性

叶酸缺乏也会影响微生物多样性,因为在限生小鼠中发现,与微量营养素充足的饮食相比,叶酸缺乏的饮食在21天后增加了β多样性,但随后的14天全饮食治疗并没有改变这一趋势。

小结

宿主的叶酸状态、食物或肠道中的叶酸产生细菌之间存在多种关联。这种关联通常是矛盾的,但有利于宿主和细菌区室之间的密切相互作用,这表明需要进行大规模人类研究,以更好地了解与叶酸可用性改善人群叶酸状态的策略相关的宿主-微生物群相互作用

叶酸重要天然来源有:

花生(246微克/100克)、葵花籽(238微克/100克)、芦笋(149微克/100克)、生菜(136微克/100克)、一些绿叶蔬菜和柑橘类水果等。

扩展阅读:维生素B9(叶酸)

B族维生素与肠道菌群互作

06
微生物群与维生素A的相互作用

维生素A免疫调节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包括调节细胞因子的产生和淋巴细胞归巢至粘膜表面。它通过调节肠上皮中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直接有助于维持肠道屏障,并在抵抗肠道病原体入侵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膳食维生素A以视黄醇类胡萝卜素的形式存在,分别存在于动物和蔬菜中。

肠道微生物群在维生素A吸收中的作用示意图

Dje Kouadio DK,et al.Crit Rev Food Sci Nutr.2023

维生素A的吸收过程

视黄醇和类胡萝卜素是膳食脂溶性成分,在被肠上皮细胞吸收之前需要通过胶束溶解 。在胃和十二指肠中发生乳化成液滴的阶段,类胡萝卜素和视黄醇的摄取发生在小肠的上半部

肠上皮细胞中,类胡萝卜素通过胡萝卜素-15,15′-双加氧酶直接转化为全反式视黄醛。视黄醛可被视黄醛脱氢酶不可逆地转化为具有生物活性的视黄酸分子,或被转化为视黄醇酯,储存在肝脏中。

微生物对维生素A生物利用度的影响

肠道微生物群在维生素A代谢中的作用可能依赖于特定酶、脂多糖的产生,脂多糖可能有助于胶束形成直接吸收,以及胆汁稳态

•微生物通过调节胆汁酸有利于维生素A的溶解和吸收

一项以绵羊为模型的研究表明,宿主微生物群通过调节胆汁酸分泌维生素A吸收产生影响。在该模型中,胆汁酸水平降低与维生素A吸收减少相关,并与瘤胃球菌科丰度密切相关。

由乳杆菌Lactobacillaceae)、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拟杆菌Bacteroides)或梭菌属等细菌产生的二级或三级胆汁盐的分泌可能有利于维生素A的溶解并改善其吸收,因为胆汁盐对于胶束化过程至关重要。

•肠道微生物可以直接和间接影响维生素A代谢

肠道细菌的基因组具有在动物和植物中发现的不同酶的类似物,这些酶允许乙酰辅酶A通过甲羟戊酸途径合成类胡萝卜素类维生素A

此外,来自拟杆菌Bacteroides)、肠球菌Enterococcus)和链球菌(Streptococcus)的细菌具有与宿主BCMO基因相似的brp/blh基因,可以将β-胡萝卜素转化为全反式视黄醇。

因此,肠道微生物组对维生素A代谢的影响既包括直接影响(如类胡萝卜素的合成),也包括间接影响(如调节其生物利用度)。

•肠道微生物合成相关蛋白有助于维生素A转运

类胡萝卜素的生物利用度会受到各种食物成分的影响,其中食物基质中蔬菜的细胞壁结构和组成形成物理屏障,从而限制消化酶的作用。

果胶和一些多酚(例如柚皮素)已被证明可以通过结合管腔中的胆固醇胆汁盐降低类胡萝卜素的体外生物利用度,从而抑制胶束的形成。

相反,果胶可以被许多共生细菌降解,并且肠道中的这种降解可能会增加类胡萝卜素的生物利用度。

此外,肠道微生物群合成酶或补体蛋白,例如细菌脂质运载蛋白,这可能有助于将类维生素A转运到肠上皮细胞中。

•肠道细菌调节宿主视黄醇的代谢

肠道微生物群可以消化膳食纤维,从而释放 β-胡萝卜素或其他结合态的微量营养素。

此外肠道细菌群还可以调节宿主视黄醇的代谢,调节驱动免疫反应的视黄酸的产生。梭状芽胞杆菌类细菌可以通过抑制基因Rdh7的表达来调节肠道上皮中的视黄酸浓度,从而启动视黄醇向视黄酸的转化

此外,这项研究表明,共生细菌群落降低了视黄酸的产生,视黄酸的产生通过肝脏储存形式的增加来平衡,并有利于视黄酯途径,而潜在致病菌则促进视黄酸的产生。

维生素A影响微生物群组成:动物模型

肠道中维生素A的状态和类视黄醇的可用性可以调节肠道微生物的组成

•维生素A调节免疫球蛋白的产生帮助保持细菌稳态

类胡萝卜素摄入免疫功能肠道细菌稳态之间相互作用的模型,表明维生素A可以通过调节IgA的产生来有助于保持细菌稳态

在动物中,与未缺乏维生素A的小鼠相比,缺乏维生素A的小鼠的肠道微生物组成中,以下菌属的丰度较低

  • 肠球菌(Enterococcus) ↓↓↓
  • 乳杆菌(Lactobacillaceae) ↓↓↓
  • 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
  •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

另一项研究表明,拟杆菌维生素A缺乏小鼠中的比例较低,维生素A缺乏组和维生素A充足组之间的几个细菌比例不同。在小鼠模型中,维生素A被证明可以调节分段丝状细菌(SFB)的丰度。

分段丝状细菌是一组能够诱导Th17细胞分化的细菌。

维生素A影响肠道微生物群:人群研究

•维生素A的摄入与微生物群多样性相关

类胡萝卜素的摄入量和状态与更大的微生物群多样性有益细菌丰度的增加有关。

例如,在孕妇中,类胡萝卜素的摄入量和血浆浓度与肠道微生物群的α多样性呈正相关

•维生素A影响免疫反应

维生素A对肠道微生物群组成的调节可能作为调节肠道免疫反应的间接途径。

例如,维生素A在体外和体内均被证明可以抑制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最常见的病毒因子)的复制,并且这种抑制似乎是通过微生物组变化直接或间接发生的,特别是肠道中的乳杆菌科

•改善疾病患者的微生物组成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摄入维生素A有益,可导致微生物群组成发生显著变化

在自闭症儿童中,维生素A补充剂增加了拟杆菌目细菌的比例,并减少双歧杆菌属的细菌比例。

有趣的是,一项针对306名孟加拉国新生儿的研究表明,与安慰剂相比,补充维生素A增加了男孩双歧杆菌的丰度,而这种差异在女孩中并未观察到。

对这些婴儿直至2岁的随访表明,女孩中放线菌相对丰度与血浆视黄醇呈浓度依赖性正相关,但男孩中则不然。

此外,阿克曼菌(一种与粘膜相关的细菌)的相对丰度也与女孩的血浆视黄醇正相关

07
改善人体微量营养素的建议

微生物群在肠道中参与了微量营养素的代谢和吸收,并且可以影响宿主的微量营养素状态。在这方面,给出以下一些建议:

➤ 1

多样化饮食

摄入多样化的食物可以为肠道微生物提供更广泛的营养来源,从而促进微生物群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建议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水果、发酵食物、蔬菜、全谷类食物以及富含微量营养素的食物,如坚果和海鲜等。

例如,香蕉钾含量高,还含有大量维生素 B6 和维生素 C。西兰花不仅富含维生素 C,还富含维生素 K、铁、钙和钾。

确保摄入足够的每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一个简单方法就是“彩虹饮食”,彩虹饮食顾名思义就是色彩缤纷的蔬菜和水果,它们含有丰富的微量营养素,是一种健康趋势。每餐可以注意一下,是否有至少三到四种不同颜色的植物性食物,对于孩子,也可以鼓励他们去寻找不同的颜色。

下表列出了常见的维生素的食物来源,可供参考。

2

微量营养素之间的相互促进吸收

维生素D可以增加肠道对的吸收能力,并促进钙的转运到骨骼和其他组织中。

维生素 C 有助于改善植物中铁的吸收,这对于素食者来说尤其重要,可以在菠菜沙拉中添加柠檬汁。维生素C通过提高铁的溶解度或作为十二指肠细胞色素B将铁从铁还原为铁的辅助因子,有助于非血红素铁的生物利用度。

维生素B12叶酸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的关系。维生素B12参与叶酸的代谢和激活,而叶酸则有助于维生素B12的合成和利用。

其他如,维生素E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需要脂肪的存在来促进其吸收。摄入适量的脂肪可以提高维生素E的吸收率

微量营养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复杂的,并且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最好的方式是通过均衡的饮食来获取各种微量营养素,因为食物中的微量营养素通常以复杂的组合形式存在,相互之间的相互作用更加协调和自然。

3

摄入益生菌和益生元

益生菌和益生元是一些有益的微生物和它们的营养物质,可以促进肠道的健康微生物群的平衡

建议摄入含有益生菌的酸奶、发酵食品、益生元的食物如洋葱、大蒜和麦麸等,以支持肠道微生物的生长和活动

益生菌和益生元可能有助于微量营养素的最佳生物利用度,减少负面影响

例如,益生元低聚半乳糖减轻补铁对婴儿肠道的不利影响,而罗伊氏乳杆菌与泻药氧化镁结合使用可以改善儿童的慢性便秘,而不会导致微生物组失衡。

益生元可以改变肠道微生物群,促进产短链脂肪酸的菌产生(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真杆菌等),与钙吸收(在人类和动物模型中)、骨密度和强度(在动物模型中)增加相关。

扩展阅读:

肠道微生物群与健康:探究发酵食品、饮食方式、益生菌和后生元的影响

如何调节肠道菌群?常见天然物质、益生菌、益生元的介绍

如果你要补充益生菌 ——益生菌补充、个体化、定植指南

4

改善食物中的微量营养素含量

一般来说,在小谷物食品的自然发酵中,B族维生素利用率可能会增加,并且可能会产生一些氨基酸,虽然说谷物含有一些维生素,但在小谷物食品发酵过程中添加乳酸菌或酵母可能会提高维生素水平。

例如,添加乳酸乳球菌N8 布拉酵母菌Saccharomyces boulardii SAA655可将 idli 面糊中核黄素和叶酸的浓度提高 40-90%。

注:Idli 是印度的一种传统发酵面包,是一种由大米和脱壳黑豆原料的混合物,经过湿磨和传统发酵制成的糕点。

尽管小米主要用于制造面粉,但其加工(发芽和发酵)会增加谷物的铁含量

5

避免滥用抗生素

抗生素的滥用可能破坏肠道微生物群的平衡,影响微量营养素的代谢和吸收

抗生素还可能导致肠道黏膜的炎症反应,进一步干扰微量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

在使用抗生素时,建议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并且在必要时采取预防措施,如同时摄入益生菌和益生元,以减少对肠道微生物的不良影响。

扩展阅读:

还在滥用抗生素?15种天然抗生素助你调节肠道菌群

6

减少深加工食品,控制糖,管理好压力

过度摄入糖长期的压力和焦虑会对肠道微生物和宿主营养吸收产生不良后果

深加工食品通常经过多道工序,其中许多有益的营养物质可能被去除或破坏。这些食品通常富含添加剂、防腐剂和高糖分,而这些成分可能会对微量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产生负面影响

通过减少摄入加工食品、管理压力等干预措施,可以帮助改善营养吸收维持良好的微量营养素水平。

扩展阅读:

你的焦虑可能与食品添加剂有关,警惕食品添加剂引起的微生物群变化

7

适当运动

运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增加血液流向肠道和其他组织,从而提高微量营养素的输送和吸收

运动还可以提高新陈代谢,提高能量消耗和细胞代谢的速度。这可能会导致对微量营养素的需求增加,从而促进其吸收和利用

8

定期进行体检

定期体检可以帮助发现潜在的营养和健康问题,及早采取措施。

定期进行体检是监测体内微量营养素的一种方法,但它可能无法提供详细的微量营养素水平信息。常规体检通常包括血液检查,可以检测一些关键的营养素水平,如铁、维生素B12维生素D等。对于有些微量营养素,可能需要进行特殊的检测。

9

个体化的营养咨询

由于每个人的肠道微生物群微量营养素状态可能存在差异,个体化的营养咨询和评估可以帮助确定针对个体需求的饮食和营养。

08
结语

肠道菌群微量营养素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和相互作用。肠道菌群中的某些菌种可以帮助合成和吸收微量营养素。这些菌种通过代谢和转化,将食物中的原始形式的微量营养素转化为人体可以吸收和利用的活性形式,提供给宿主机体所需。

同时,适当的微量营养素摄取也对肠道菌群的平衡和健康至关重要。一些微量营养素,如锌、铁等,不仅是肠道菌群的生长和代谢所必需,还能影响菌群的结构和功能。缺乏这些微量营养素可能导致菌群紊乱,而菌群紊乱又可能影响微量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

肠道细菌宿主微量营养素状态的影响是一个急需关注的研究领域。同时对微量营养素代谢的研究应该扩大到包括一般肠道微生物组成,而不仅仅是病原菌。

相关阅读:

全面解析各类营养物质在炎症中的作用

掌握饮食健康:了解你的宏量营养素摄入

深度解析 | 炎症,肠道菌群以及抗炎饮食

根据肠道微生物组重新思考健康饮食

深度解读 | 饮食、肠道菌群与健康

维生素C的功能、吸收代谢、与肠道菌群的关联

药到病除?功能性食品到底有没有用?关键还要看你的肠道微生物

如何解读肠道菌群检测报告中的维生素指标?

主要参考文献

Dje Kouadio DK, Wieringa F, Greffeuille V, Humblot C. Bacteria from the gut influence the host micronutrient status. Crit Rev Food Sci Nutr. 2023 Jun 27:1-16.

Amimo, J., H. Michael, J. Chepngeno, S. Raev, L. Saif, and A. Vlasova. 2022. Immune impairment associated with vitamin A deficiency: Insights from clinical studies and animal model research. Nutrients 14 (23):5038.

Baldi, A. J., L. M. Larson, and S.-R. Pasricha. 2020. Balancing safety and potential for impact in universal iron interventions. Global Landscape of Nutrition Challenges in Infants and Children 93:51–62.

Cuisiniere, T., A. Calve, G. Fragoso, M. Oliero, R. Hajjar, E. Gonzalez, and M. Santos. 2021. Oral iron supplementation after antibiotic exposure induces a deleterious recovery of the gut microbiota. BMC Microbiology 21 (1):1–15.

Kang, S., R. Li, H. Jin, H. Y ou, and G. Ji. 2020. Effects of selenium and zinc-enriched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SeZi on antioxidant capacities and gut microbiome in an ICR mouse model. Antioxidants 9 (10):1028.

Kramer, J., Ö. Özkaya, and R. Kümmerli. 2020. Bacterial siderophores in community and host interactions. 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 18 (3):152–63.

McMillen, S., S. Thomas, E. Liang, E. Nonnecke, C. Slupsky, and B. Lonnerdal. 2022. Gut microbiome alterations following postnatal iron supplementation depend on iron form and persist into adulthood. Nutrients 14 (3):412.

Qin H, Wu H, Shen K, Liu Y, Li M, Wang H, Qiao Z, Mu Z. Fermented Minor Grain Foods: Classification, Functional Components, and Probiotic Potential. Foods. 2022 Oct 11;11(20):3155. doi: 10.3390/foods11203155. PMID: 37430904; PMCID: PMC9601907.

肠道重要菌属——埃希氏菌属 (Escherichia), 肠道炎症和生态失调相关

谷禾健康

—变形菌门

—γ变形菌纲

—肠杆菌目

—肠杆菌科

—埃希氏菌属

埃希氏菌属 (Escherichia),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其中最著名的种是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大肠杆菌是一种厌氧菌,通常生活在人和动物的肠道中。在成人的横断面研究中,大肠杆菌是超过90%个体肠道微生物组的成员,是最早在新生儿出生时定植的细菌之一。

埃希氏菌属细菌是一类适应于肠道环境的细菌,其代谢能力丰富,既可以进行好氧代谢,又可以进行发酵代谢。

大肠杆菌在正常情况下对人体无害,但某些菌株也可能引起感染和疾病。例如,某些毒力菌株的大肠杆菌可引起食物中毒,导致胃肠道症状,如腹泻、呕吐和腹痛。此外,大肠杆菌也可能引起泌尿系统感染和其他感染性疾病。

除了大肠杆菌,埃希氏菌属还包括其他一些菌株,如致病性的Escherichia albertii 和 Escherichia fergusonii。这些菌株在临床上相对较少见,但仍然可能引起感染和疾病。

本文我们来了解大肠杆菌的特性,代谢途径,和其他菌群相互作用等,可以更好地从肠道菌群的复杂性中窥探其在人体健康中的重要角色,并为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提供指导。

01
埃希氏菌属的特点

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是革兰氏阴性细菌中的一类,其中最为知名的是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以下是埃希氏菌属的一些特点:

生存条件

埃希氏菌属细菌主要存在于人类和动物的肠道中,是正常肠道菌群的一部分。

– 适宜温度:埃希氏菌属细菌一般生长在温度范围为20°C-45°C之间,最适生长温度约为37°C

– 厌氧/需氧:大多数肠杆菌属细菌为好氧生物,但也有一些菌株可以在缺氧条件下生长。

代谢需求

– 好氧代谢:埃希氏菌属细菌能够利用氧气进行呼吸代谢,产生能量。

– 发酵代谢:埃希氏菌属细菌也可以进行发酵代谢,利用糖类等有机物产生能量。

常见菌株

埃希氏菌属目前包括:

  • Escherichia coli
  • Escherichia fergusonii
  • Escherichia albertii
  • Escherichia hermanii
  • Escherichia vulneris
  • Escherichia blatae

序列比较表明,E. fergusonii  E. albertii 与大肠杆菌密切相关,而其余三个物种在进化上可能更为遥远。

志贺氏菌菌株在系统发育上与某些大肠杆菌菌株的关系比某些大肠杆菌菌株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

– 大肠埃希氏菌属,又叫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是埃希氏菌属中最为重要的菌株之一,广泛存在于人类和动物的肠道中。大肠杆菌具有多种毒力因子,包括肠毒素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毒素。

– 弗氏埃希氏菌Escherichia fergusonii):是埃希氏菌属的另一种菌株,也存在于人类和动物的肠道中,但其致病性较低。

传播途径

肠道感染的传播途径通常是粪口传播,可以通过人传人直接接触动物或其环境,或者通过食用受污染的食物或水

内源性感染途径也是可能的(例如细菌从肠道转移到血液),导致肠外疾病,并且更常见于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或患有肝硬化接受化疗等基础疾病的人。

肠道感染

最重要的肠道病原体是肠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的某些菌株、志贺氏菌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在急性腹泻期间从粪便标本中分离出的肠杆菌科细菌,可能反映了粪便菌群的剧烈变化,而不是症状的原因。

代表菌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是一种常见的革兰阴性细菌,存在于人类和动物的肠道中。大肠杆菌的大多数菌株对人类无害,但也有一些菌株具有致病性,可以引起不同程度的疾病。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致病毒株和它们的具体信息:

大肠杆菌O157:H7

– 特点:产生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毒素(Shiga毒素),引起严重的肠道感染。

– 病症:可导致急性胃肠炎、腹泻、腹痛、呕吐和血便,严重时可引起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HUS)。

– 传播途径:食物污染(尤其是未煮熟的牛肉)、接触感染(粪口传播)等。

大肠杆菌O26、O45、O103、O111、O121和O145(非O157致病毒株)

– 特点:产生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毒素,与O157:H7类似,但毒力较弱

– 病症:引起类似O157致病毒株的症状,包括腹泻、腹痛、呕吐和血便,也可引发HUS。

–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食物污染(尤其是未煮熟的肉类、生奶和生菜)传播。

大肠杆菌O104

– 特点:产生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毒素,与O157:H7类似

– 病症:引起急性胃肠炎、腹泻、腹痛、呕吐和血便,也可导致HUS。

–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食物污染(尤其是未煮熟的食品和生鲜蔬菜)传播。

大肠杆菌O111

– 特点:产生肠毒素,但不产生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毒素。

– 病症:引起急性胃肠炎、腹泻、腹痛和呕吐。

–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食物污染(尤其是未煮熟的肉类和生菜)传播。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致病毒株,大肠杆菌还有其他致病毒株,具体病症和传播途径可能有所不同。

总体而言,埃希氏菌属细菌是一类适应于肠道环境的细菌,其代谢能力丰富,既可以进行好氧代谢,又可以进行发酵代谢。大肠杆菌作为埃希氏菌属中最重要的代表菌株之一,具有多种致病因子,可能引起胃肠道感染和其他相关疾病。

02
埃希氏菌属的代谢

埃希氏菌属与其他菌群共同维持肠道的稳态平衡,参与食物消化和营养吸收过程。它可以与厌氧菌共生分解单糖、二糖和复杂多糖,为肠道提供能量和营养物质。

此外,埃希氏菌属还参与清除氧气,维持肠道的厌氧环境。埃希氏菌属在婴儿肠道中占据主导地位,可能是因为其具有上述功能,能够适应婴儿肠道的特殊环境。

然而,某些埃希氏菌属梭状芽孢杆菌属的菌株与严重的胃肠道疾病(如炎症性肠病和腹泻)有关,这为肠道菌群成分与宿主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见解。

LPS

肠杆菌其外膜上存在一种叫做脂多糖(LPS)的分子。

LPS由三个部分组成:脂A、核心多糖和O抗原。

  • 脂A是LPS的内部部分,与细菌细胞膜相连
  • 核心多糖是连接脂A和O抗原的桥梁
  • O抗原则是LPS的外部部分,具有高度的多样性

埃希氏菌属通过合成LPS来保护自身免受外界环境的伤害。LPS能够与宿主的免疫系统相互作用,引发炎症反应。

健康的情况下,埃希氏菌属产生的LPS与宿主的免疫系统保持平衡,不会引发过度的炎症反应。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如肠道菌群失调或感染,埃希氏菌属产生的LPS可能会超过宿主免疫系统的调节能力,导致炎症反应过度,对肠道和整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短链脂肪酸

短链脂肪酸包括乙酸、丙酸和丁酸,它们是肠道内的重要能量来源,并对肠道菌群和健康产生影响。

虽然埃希氏菌通常不是短链脂肪酸的主要产生者,但它的存在和代谢活动可以对肠道微生物群落的整体代谢产生影响,并间接影响短链脂肪酸的生成。

神经递质

埃希氏菌属的影响不仅局限于肠道,还可以通过肠-脑轴(MGB)对大脑功能产生影响。研究发现,埃希氏菌属的异常增加与焦虑、抑郁等精神疾病的发生有关。

大肠杆菌可以产生多种神经递质,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和乙酰胆碱。这些神经递质可以通过影响神经元活动和调节情绪、压力反应等方式,对神经系统功能产生影响。

其次,大肠杆菌可以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组的组成,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例如,它可以改变肠道微生物组中产生神经递质的菌株的丰度,从而影响神经递质的水平和功能。

此外,大肠杆菌还可以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组与神经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神经递质的信号传导和神经系统的功能。

与其他菌群相互作用

增强:

  • Bacteroidales
  • Bacteroides
  • Odoribacter
  • Peptococcaceae
  • Bacteroidales
  • Bacteroides
  • Odoribacter
  • Peptococcaceae


抑制:

  • Bifidobacterium
  • Coriobacteriales
  • Adlercreutzia
  • Collinsella
  • Porphyromonas
  • Prevotella
  • Clostridium
  • Clostridiales incertae sedis
  • Clostridiales Family XIII. Incertae Sedis
  • Blautia
  • Coprococcus
  • Dorea
  • Lachnospiraceae
  • Ruminococcaceae
  • Ruminococcus
  • Dialister
  • Campylobacteraceae
  • Erysipelotrichaceae
  • Bifidobacterium
  • Coriobacteriales
  • Adlercreutzia
  • Collinsella
  • Porphyromonas
  • Prevotella
  • Clostridium
  • Clostridiales incertae sedis
  • Clostridiales Family XIII. Incertae Sedis
  • Blautia
  • Coprococcus
  • Dorea
  • Lachnospiraceae
  • Ruminococcaceae
  • Ruminococcus
  • Dialister
  • Campylobacteraceae
  • Erysipelotrichaceae

03
埃希氏菌属与疾病

致病机制

产生肠毒素

某些埃希氏菌株能够产生肠毒素,包括肠毒素A、肠毒素B等。这些毒素能够破坏肠道黏膜细胞,导致腹泻和肠道炎症,引起食物中毒或感染性腹泻。

破坏肠道屏障完整性

大肠杆菌可以通过多种机制破坏肠道屏障的完整性,包括改变肠上皮细胞之间的连接破坏肠上皮细胞与肠道黏膜之间的黏附改变肠道黏膜的结构等。这些破坏作用导致肠道屏障的通透性增加,使得细菌、毒素和其他有害物质能够穿过肠道屏障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引发炎症反应和其他肠道相关疾病。

激活肠道黏膜免疫

大肠杆菌感染会激活肠道黏膜免疫系统,导致炎症反应和免疫细胞的活化。这些炎症因子和免疫细胞的活化会进一步破坏肠道屏障的完整性,加剧肠道屏障功能的损伤。

引发肠道菌群失调

大肠杆菌感染会导致肠道菌群的失调,即有益菌的数量减少,有害菌的数量增加。这种菌群失调会进一步破坏肠道屏障的完整性,增加肠道屏障的通透性。同时,肠道菌群失调还会影响肠道黏膜免疫系统的平衡,导致炎症反应的增加。

在一些重症患者中,肠道菌群失调常常表现为埃希氏菌属的过度生长,同时伴随着其他有害菌的增加和有益菌的减少。这种失衡的菌群状态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包括肠道感染、炎症性肠病、代谢性疾病等。

IBD

埃希氏菌属与炎症性肠病(IBD)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多项研究表明,在IBD患者的肠道中,埃希氏菌属的数量明显增加

埃希氏菌属属于肠道菌群中的一种细菌,它可以在肠道黏膜上富集并与宿主相互作用。埃希氏菌属的增加可能与肠道黏膜的损伤炎症反应有关。埃希氏菌属可以通过黏附侵入肠道上皮细胞,导致炎症反应的加剧。它可以释放一些毒素和代谢产物,损伤宿主细胞膜和上皮屏障,进一步加剧肠道黏膜的损伤。

埃希氏菌属还可以释放细胞毒性扩展底物谱β-内酰胺(ESBL),这种酶可以降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导致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抗生素耐药性的增加可能使得治疗IBD的抗生素疗效降低,从而加剧炎症反应。

结直肠癌

大肠癌与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关联机制是多方面的。

首先,一些致病性的大肠杆菌菌株,如粘附侵袭性大肠杆菌(AIEC)和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分泌的环调素染色质蛋白(colibactin)和效应蛋白EspF与大肠癌的发展和进展有关。

其次,大肠杆菌感染破坏了肠道微生物的微环境,从而诱导大肠癌的发生。

此外,大肠杆菌感染还与慢性炎症相关,而慢性炎症是大肠癌的一个潜在风险因素。大肠杆菌还可以通过多种策略促进结肠癌的生长和发展。

肠道微生物组的失调也被认为是大肠癌发生的因素之一。一些研究还发现,大肠癌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组成与正常人有所不同,大肠杆菌等菌株的丰度增加与大肠癌的发生相关。

溶血性尿毒症综合症

在摄入被致病性产志贺毒素的大肠杆菌(STEC)污染的食物或水后,Stxs可能通过M细胞摄取和胞吞作用或细胞旁转运穿过肠上皮屏障。一旦进入粘膜下层,毒素就会激活先天免疫细胞,如中性粒细胞或单核细胞,它们作为“载体”细胞在血液中输送Stxs,还可能通过局部产生促炎细胞因子进一步加剧组织损伤。

最终,毒素被转移到肾小球内皮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这些细胞富含毒素受体Gb3。对主要靶器官肾脏的损伤会导致腹泻相关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

doi.org/10.3389/fcimb.2020.00273

心脑血管及代谢疾病

一些研究发现,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肠杆菌属的丰度明显增加,而其他一些有益菌群的丰度明显降低。肠杆菌属的增加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埃希氏菌属与糖尿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糖尿病患者往往存在高血糖状态,这为埃希氏菌属等细菌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的肠道菌群组成与健康人存在差异,其中埃希氏菌属的相对丰度较高

埃希氏菌属可以产生多种促炎因子,如脂多糖肽聚糖,从而引发宿主免疫反应,导致不同程度的肠道炎症。埃希氏菌属还可以破坏肠道上皮的完整性,导致低度炎症和自身免疫反应的发生,增加了1型糖尿病的风险

研究还发现,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的改变与炎症、代谢紊乱等病理过程密切相关。

Escherichia与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的使用会导致埃希氏菌属的丰度增加

多项研究发现,二甲双胍治疗后,埃希氏菌属的数量明显增加。这种变化在2型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人群中均有观察到。

埃希氏菌属的增加与二甲双胍的副作用有关

一些研究发现,埃希氏菌属的增加与二甲双胍治疗的胃肠道副作用有关。这可能是由于埃希氏菌属的存在导致了肠道内毒素的合成增加,从而引起胃肠道不适的症状。

埃希氏菌属的增加可能与肠道菌群的失衡有关

研究表明,二甲双胍的使用会导致肠道菌群的改变,包括埃希氏菌属的增加和其他有益菌的减少。这种菌群失衡可能与二甲双胍的疗效和副作用有关。

埃希氏菌属的增加可能与肠道炎症和代谢紊乱有关

一些研究发现,埃希氏菌属的增加与肠道炎症代谢紊乱相关。这可能是由于埃希氏菌属的存在导致了肠道内炎症因子的释放增加,从而影响了机体的代谢功能。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NAFLD)

埃希氏菌属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多项研究发现,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中,埃希氏菌属的丰度明显增加

埃希氏菌属可以产生乙醇,乙醇会破坏肠道屏障功能,导致肠道通透性增加。这可能是埃希氏菌属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发展相关的关键机制之一。

另外,埃希氏菌属的增加也与肝脏炎症肝纤维化的发生相关。研究发现,在NAFLD患者中,埃希氏菌属的数量与肝纤维化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埃希氏菌属可能通过产生内毒素诱导炎症反应,促进肝脏纤维化的发展。

肠道菌群失调肠道屏障功能受损是NAFLD发展的重要因素。埃希氏菌属的增加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衡进一步破坏肠道屏障功能,使内毒素进入血液循环,引发炎症反应,从而促进NAFLD的发展。

多动症(ADHD)

埃希氏菌属与多动症存在相关性。研究发现,多动症患者的肠道菌群中有害菌如肠杆菌、大肠埃希氏菌和梭状芽孢杆菌的丰度显著增加,而有益菌如双歧杆菌、瘤胃球菌丰度显著降低。这些结果表明,某些埃希氏菌属可能与多动症的发展和症状有关。

04
减少埃希氏菌属过度生长的方式

益生菌、益生元

罗伊氏乳杆菌DSM 17938已被证明具有有效的抗菌活性,调节免疫应答、减少肠道炎症。

植物乳杆菌CCFM1143对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具有最明显的保护作用,通过调节炎症细胞因子、再平衡肠道菌群和调节短链脂肪酸生成的方式。

鼠李糖乳杆菌SHA113对耐药大肠杆菌QBQ009感染显示出有效的治疗效果。

短双歧杆菌FHNFQ23M3双歧双歧杆菌FSDJN7O5可缓解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症状。

荷花种子荚中的寡聚原花青素(LSPC)和益生菌(鼠李糖乳杆菌LGG和双歧杆菌Bb-12)对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感染的腹泻小鼠的保护作用。

阿拉伯木聚糖、菊粉罗伊氏乳杆菌 1063 抑制粘膜中粘液的粘附侵袭性大肠杆菌。

其他饮食或补充剂

  • 肉桂皮油
  • 抗性淀粉(III型)
  • 甘草酸
  • 维生素D
  • 石榴
  • 泡叶藻(Ascophyllum nodosum)
  • 鼠尾草(Salvia officinalis)
  • 三果宝(Triphala)
  • 大蒜(大蒜素)
  • 黄芪属
  • 美洲刺人参(Oplopanax horridus)
  • 车前蕉(Plantain bananas)
  • 牛至精油
  • 蔓越莓低聚糖
  • 乳铁蛋白
  • 黄芩汤
  • 苍耳精油

主要参考文献:

Braz VS, Melchior K, Moreira CG. Escherichia coli as a Multifaceted Pathogenic and Versatile Bacterium. Front Cell Infect Microbiol. 2020 Dec 21;10:548492. doi: 10.3389/fcimb.2020.548492. PMID: 33409157; PMCID: PMC7779793.

Mirsepasi-Lauridsen HC, Vallance BA, Krogfelt KA, Petersen AM. Escherichia coli Pathobionts Associated with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Clin Microbiol Rev. 2019 Jan 30;32(2):e00060-18. doi: 10.1128/CMR.00060-18. PMID: 30700431; PMCID: PMC6431131.

Sun J, Marais JP, Khoo C, LaPlante K, Vejborg RM, Givskov M, Tolker-Nielsen T, Seeram NP, Rowley DC. Cranberry (Vaccinium macrocarpon) oligosaccharides decrease biofilm formation by uro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 J Funct Foods. 2015 Aug;17:235-242. doi: 10.1016/j.jff.2015.05.016. PMID: 26613004; PMCID: PMC4657873.

Kim JS, Lee MS, Kim JH. Recent Updates on Outbreaks of Shiga Toxin-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 and Its Potential Reservoirs. Front Cell Infect Microbiol. 2020 Jun 4;10:273. doi: 10.3389/fcimb.2020.00273. PMID: 32582571; PMCID: PMC7287036.

Zhang S, Abbas M, Rehman MU, Wang M, Jia R, Chen S, Liu M, Zhu D, Zhao X, Gao Q, Tian B, Cheng A. Updates on the global dissemination of colistin-resistant Escherichia coli: An emerging threat to public health. Sci Total Environ. 2021 Dec 10;799:149280. doi: 10.1016/j.scitotenv.2021.149280. Epub 2021 Jul 27. PMID: 34364270.

Denamur E, Clermont O, Bonacorsi S, Gordon D. The population genetics of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 Nat Rev Microbiol. 2021 Jan;19(1):37-54. doi: 10.1038/s41579-020-0416-x. Epub 2020 Aug 21. PMID: 32826992.

Leekitcharoenphon P, Johansson MHK, Munk P, Malorny B, Skarżyńska M, Wadepohl K, Moyano G, Hesp A, Veldman KT, Bossers A; EFFORT Consortium; Zając M, Wasyl D, Sanders P, Gonzalez-Zorn B, Brouwer MSM, Wagenaar JA, Heederik DJJ, Mevius D, Aarestrup FM. Genomic evolution of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in Escherichia coli. Sci Rep. 2021 Jul 23;11(1):15108. doi: 10.1038/s41598-021-93970-7. PMID: 34301966; PMCID: PMC8302606.

Khorsand B, Asadzadeh Aghdaei H, Nazemalhosseini-Mojarad E, Nadalian B, Nadalian B, Houri H. Overrepresentation of Enterobacteriaceae and Escherichia coli is the major gut microbiome signature in Crohn’s disease and ulcerative colitis; a comprehensive metagenomic analysis of IBDMDB datasets. Front Cell Infect Microbiol. 2022 Oct 4;12:1015890. doi: 10.3389/fcimb.2022.1015890. PMID: 36268225; PMCID: PMC9577114.

Wang J, Li R, Zhang M, Gu C, Wang H, Feng J, Bao L, Wu Y, Chen S, Zhang X. Influence of Huangqin Decoction on the immune function and fecal microbiome of chicks after experimental infection with Escherichia coli O78. Sci Rep. 2022 Oct 5;12(1):16632. doi: 10.1038/s41598-022-20709-3. Erratum in: Sci Rep. 2022 Nov 18;12(1):19901. PMID: 36198724; PMCID: PMC9534884.

用MiCoNE工具对16S序列数据进行共现网络分析

谷禾健康

微生物群通常由数百个物种组成的群落,这些物种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绘制微生物群落中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理解和控制其结构和功能非常重要。

微生物群高通量测序的激增导致创建了数千个包含微生物丰度信息的数据集。这些丰度可以转化为共现网络,让我们了解微生物组内的关联。

然而,处理这些数据集以获得共现信息依赖于几个复杂的步骤,每个步骤都涉及大量工具相应参数的选择

本文给大家介绍一个标准化流程——MiCoNE,该流程可以从微生物群落的16S序列数据中生成稳健且可重复的共现网络,并使用户能够交互式地探索在每个步骤中使用不同的替代工具和参数时网络会如何变化。

MiCoNE推理出的共现网络结果可以导出为json格式,也可以通过Python包导出为Cytoscape、GML或其他常见的格式。

MiCoNE模块化式的构建使它可以分步骤运行,用户可以随时停止,也可以随时从任一步骤开始。文中使用了真实的实验数据、模拟微生物群数据以及合成的微生物相互作用数据,对MiCoNE的性能表现进行了一些测试和评估。

方 法

下图为MiCoNE的工作流程介绍。

该流程主要由五个模块组成,分别为:

  • SP(数据预处理)
  • DC(去噪和聚类)
  • TA(物种分类)
  • OP(OTU和ESV处理)
  • NI(网络推理)

每个模块下的方框都告知了该模块下包含的进程,以及执行该进程可选的工具或方法

SP模块中主要执行对序列的质检修剪,在MiCoNE中提交单个或多个样本混合的序列都可。

DC模块主要执行去噪和聚类,然后检查并移除序列中存在的嵌合体,该模块的输出是一个计数矩阵,它描述了每个样本(矩阵的列)中存在的特定OTU或ESV(矩阵的行)的读取次数

TA模块主要执行物种分类。可选的参考数据库有:

  • Greengenes13_8 (截至2013年5月)
  • Silva 138 (截至2020年8月)
  • NCBI的16S RefSeq数据库(截至2021年10月)

这些数据库是使用RESERT QIIME2插件下载和构建的。

在分配过程中,代表序列可能会被分配给一个“unknown”属,原因有两个:

一是数据库中与该序列相关联的分类标识符中没有包含给定的属信息

第二个更可能的原因是,数据库包含多个与查询(代表)序列非常相似的序列,而Consensus算法(来自QIIME2)无法以所需的置信度指定一个特定的属信息,也就是说如果数据库中没有该属信息,或者数据库中有多个与查询序列非常相似的序列,那么该代表性序列可能被标记为“unknown”属。

OP模块主要执行OTU或ESV计数矩阵的归一化、过滤和数据转换。默认情况下:

如果一个样本中的总读数少于500,那么过滤掉该样本

如果特征的相对丰度小于1%,则过滤掉该特征

如果特征在所有样本中的出现频率(含有该特征的样本百分比)小于5%,并且所有样本中该特征的计数总和小于100,则过滤掉该特征

换句话说,如果一个样本的数据量太小或者一个特征在样本中的出现频率、丰度都很低,那么它们都将被过滤掉。

NI模块主要执行网络推理,该模块包括四种基于相关性的方法和六种基于直接关联的方法,可以自由组合,对于计算显著性水平P值,根据关联强度和p值过滤后,应用研究人员开发出的共识算法,最终生成共现网络。

MiCoNE中包含的工具和方法在测试集中的表现和差异比较

1. 在DC模块中发现不同的去噪和聚类方法在识别丰度较低的序列方面有差异

使用五种方法处理了FMT研究的16S数据,分别为:

  • OR(open-reference clustering)
  • CR(closed-reference clustering)
  • DN(denovo clustering)
  • D2(DADA2)
  • DB(Deblur)

前三种方法来自QIIME2的vsearch插件OR和CR方法使用的参考数据库为Greengenes

通过计算所有样本的平均UniFrac距离,并在不同方法中进行比较,发现除了Deblur之外,其它方法产生的代表性序列在按其丰度加权时彼此相似差异主要在于分配较低丰度序列时。

哪个工具最能准确地概括样本中的参考序列?

使用相同的步骤处理了模拟数据集(mock4、mock12、mock16),并将预测的代表性序列与真实序列及其分布进行比较

结果如图CD,预测的序列分布与预期的完全不同。数据集之间的差异表明数据集本身在方法性能中有着很大的影响力

总体而言:

DADA2似乎是最可靠的,如图AB,它的加权UniFrac值在所有模拟数据集上都有更高的表现。

其次是Deblur,因为比较而言,OR和DN方法返回的OTU数量要多很多,如果不执行严格的过滤,将影响NI步骤的准确性。

但如果需要对不同16S区域进行测序的研究进行比较CR和OR方法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去噪后,要对序列进行嵌合体检查,在MiCoNE中应用了两种检查方法,uchime-Denovoremove-bimera,经测试这两种方法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图AB用于分析的数据来自FMT研究,图CD中用于分析的数据来自模拟数据的mock 4、mock 12和mock 16数据集。基于以上结果,DC模块中的默认方法是DADA2+remove-bimera。

2. 在TA模块中发现参考数据库在分配目水平以下的分类水平时有较大差异

MiCoNE使用的16S分类参考数据库分别是:

  • Silva
  • Greengenes(GG)
  • (NCBI)RefSeq

对于GGSilva数据库,使用QIIME2的“naive Bayes”分类器,对于NCBI数据库,使用作为QIIME2插件的“BLAST”工具。

这些工具都经过了很好的量化和优化,因此都使用的默认参数

结果如下图所示:

图A展示了三个不同的参考数据库对前50个具有代表性的序列进行的属水平的物种注释,说明了相同的序列是如何被分配到不同数据库中的不同属中的。在GreengenesNCBI数据库中,代表序列的很大一部分被归入一个“unknown”。

图B比较了不同参考数据库之间分配给同一水平的代表性序列的数目(总和是前100个代表性序列),在较高的分类水平上,不匹配较少,但即使在目水平上,也存在超过51%的不匹配,这表明不同数据库的物种注释结果一致性较差

图C比较了模拟数据中不同数据库预测的物种和已知物种之间的Bray-Curtis距离,差异结果表明对于每个数据集,不存在唯一的最佳数据库选择,因为所有的数据库都表现出相似的性能。但由于Greengenes数据库的主流性,它被选为MiCoNE的TA步骤的默认参考数据库

3. 在NI模块中发现不同的网络推理方法生成的网络在边密度和连接性方面表现出显著差异

图A, 对来自FMT研究的健康人群数据使用不同网络推断方法生成了九个网络。每个网络的节点(代表物种)在圆形布局中排列,可以直接可视化比较它们之间的连接差异绿色的连线表示正相关橙色的连线表示负相关

这些网络看起来不同,并且在连接性方面差异很大,值得注意的是基于相关性的方法通常会产生具有更高边缘密度的网络。

而在本文中基于相关性的方法有sparcc、propr、spearman和pearson,设置了0.3的阈值;基于直接关联的方法有flashweave、spieceasi、cozine、harmonies和spring,设置了0.01的阈值。

为了量化网络之间的差异,如图B,使用Upset图展示所有网络中有很大比例的共享或单一节点的分布(68个里有33个是共享的)。

图C边缘重叠Upset图显示,这些连接中的一小部分实际上是共享的(202条里有8条是共享的)。

4. 在基准数据集中,scaled-sum(SS)方法表现出很高的精确度

研究人员开发了两种方法来生成共识网络(consensus network),分别为:

  • scaled-sum(SS)
  • simple voting(SV)

它们将基于相关性直接关联方法计算并过滤后的网络进行组合。基准数据集是计算机合成的相互作用数据,用于比较基于MiCoNE流程中的每种关联方法生成的预测关联的精确度和灵敏度。结果如下图:

图AC精确度的结果,图BD灵敏度的结果。总体而言,θ=0.333的SS方法表现最佳,灵敏度和精确度处在良好的平衡上,因此在MiCoNE工具中默认使用SS方法

5. 不同处理方法对共现网络的影响力比较,其中TA模块最甚

为了分析不同的处理方法对推理的共现网络的影响(在共识估计之前),研究人员使用MiCoNE中所有的方法组合生成网络,并量化每种选择导致的可变性,结果如下图:

图A为在线性模型上使用方差分析(ANOVA)计算MiCoNE流程中的DC、CC、TA、OP和NI步骤所贡献的网络方差百分比(从FMT数据集生成)。

图BPCA图每个点表示使用MiCoNE流程中可用的工具参数的不同组合推理的网络。点的颜色对应于流程中每一步骤(DC、TA、OP和NI)。

数据显示TA步骤对网络方差的影响最大,这意味着参考数据库的变化将导致截然不同的网络,其次是OP步骤的过滤水平和所使用的NI算法。

MiCoNE流程中的默认参数设置

经过上面的测试和分析,研究人员发现工具和参数的选择对最终呈现的网络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提供了一组默认设置,如下表,灰色突出显示的工具是MiCoNE的默认工具,这些工具是基于模拟和合成数据集的基准测试推荐的。

使用上面的默认工具和参数从FMT数据集中分别对自闭症人群(ASD)和健康对照(Healthy)生成的网络进行比较,结果如下图,对照样本的网络中有22个独有的连接,自闭症样本的网络中有12个独有的连接,两个网络之间有7个共同的边。

研究人员认为尽管这些独有的关联并不意味着实际的相互作用,但它们仍然可以作为文献调查和进一步探索菌群失调机制的起点。

结 论

MiCoNE工作流程提供了一个平台,可以轻松评估任何其他感兴趣的数据集在每个工作流程步骤的准确性、方差和其他属性。虽然MiCoNE内包含的工具方法较多,但研究人员基于测试结果也提供了一套默认参数,公开的测试结果也提高了可信度

目前而言,MiCoNE的网络分析主要以属水平为基础,节点的最低分辨率是属水平,如果无法确定到属水平,就会使用上一层分类级别(例如,科水平)。不过,研究人员表示会持续更新和扩大MiCoNE的工作范围。

该项目的github地址

GitHub – segrelab/MiCoNE: The Microbial Co-occurrence Network Explorer

https://github.com/segrelab/MiCoNE

参考文献:

Kishore D, Birzu G, Hu Z, DeLisi C, Korolev KS, Segrè D. Inferring microbial co-occurrence networks from amplicon data: a systematic evaluation. mSystems. 2023 Jun 20:e0096122. doi: 10.1128/msystems.00961-22.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7338270.

早期呼吸道感染和免疫发育决定终生肺部健康

谷禾健康

呼吸道感染婴幼儿中很常见,会导致儿童经常出现哮喘呼吸困呼吸窘迫,是5岁以下儿童住院的最常见原因

在生命早期接触各种细菌病毒是不可避免的,这对免疫系统的健康发育至关重要。随着孩子的成长,免疫系统也在发育和成熟,因此,在这段动态变化的时间里,感染的影响可能会产生长期的后果

婴幼儿免疫系统的发育与呼吸道粘膜表面的微生物群具有相互作用。虽然病毒感染似乎是早期喘息/呼吸窘迫发作的关键触发因素,但暴露于某些细菌物种可以起到保护作用

本文重点讲述生命早期呼吸道感染如何影响终生呼吸系统健康,结合了关于婴幼儿免疫成熟自然轨迹的最新数据,以及在这一关键发育时期发生的呼吸道感染的性质和类型如何影响免疫

与呼吸系统疾病有关的术语表

阻塞性肺病——气道收缩或闭塞,使人难以呼出空气。与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支气管扩张、囊性纤维化和细支气管炎有关。

限制性肺病——肺部更硬,使肺部更难扩张以吸入空气。与肺纤维化、神经肌肉疾病和肥胖相关。

肺表面活性剂——由肺泡II型肺细胞产生的特定脂质、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复杂混合物,具有降低肺泡气液界面表面张力的功能。

气管吸入——一种非侵入性方法,从插管和通气的患者中获取含有气道分泌物的深层呼吸样本。

呼吸道吸入物——通常从鼻咽部获得,含有呼吸道分泌物。

支气管肺泡灌洗——通常在支气管镜检查中获得,在注入生理盐水后获得的下呼吸道液体样本。

支气管镜检查——一种微创手术,将一根带有摄像头和光源的细管(支气管镜)通过鼻子或喉咙进入气道,并进入气道进行采样。

毛细支气管炎——一种常见于婴幼儿的疾病,由一系列不同的病原体引起,但通常是呼吸道合胞病毒。伴有呼吸困难、喘息性咳嗽和粘液增多。

气液界面培养——将气道细胞三维培养的技术。培养物的基侧处于培养基中,液体从培养物的上部抽出,这促进了构成气道的不同上皮细胞的分化,包括那些有跳动的纤毛和产生粘液的上皮细胞。

生命早期呼吸道感染是终生肺部健康的一个指标

生命早期的呼吸道感染会对发育中的肺部免疫系统产生深远的影响。

来自全球的各项研究证据表明,对一些儿童来说,生命早期呼吸道感染会导致严重的终生呼吸道疾病,并可能影响其他合并症的发生,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抑郁症

在英国,大约一半的儿童在6岁之前至少经历过一次哮喘,几乎所有的哮喘都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或鼻病毒(RV)引起的下呼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

注:在英国因急性哮喘发作而入院的患者中,6岁以下儿童占75%。至少有三分之一的6岁以下急性呼吸窘迫儿童在童年时有反复发作的喘息。

随着学龄前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不断增加,了解为什么一些儿童对常见的季节性病原体有严重的、异常的免疫反应,以及这些多重感染对儿童及以后的免疫肺部发育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生命早期感染和长期肺功能相关

√早期下呼吸道感染的儿童肺功能降低

来自欧洲150,090名儿童的个体研究数据显示,早期(6个月至5岁)下呼吸道感染儿童的肺功能明显较低,学龄期(中位7岁)患哮喘的风险也较高。

√肺功能模式与相关疾病

在塔斯马尼亚纵向健康研究(n=2422)中,对7岁学龄儿童至53岁的成年人进行了随访,确定了四种终生肺功能模式:

(1)阻塞性肺功能模式,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呼吸道疾病有关(25%);

(2)限制性肺功能模式,通常见于肺间质性和实质性疾病(10%);

(3)阻塞性和限制性混合(3.5%);

(4)肺功能正常(60%)。

53岁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以混合型最高,其次为阻塞性。这种混合模式与儿童呼吸道疾病成人哮喘有关。

限制性模式的非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最高,包括成人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注: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队列中也显示出对早期下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影响。

√低肺功能与反复的喘息和严重的哮喘有关

在成年早期未能达到最大肺功能会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风险增加

英国两个大型队列(n=1046)的肺功能轨迹显示,从学龄前到成年的持续低肺功能可归因于反复发作的喘息严重的哮喘发作;并且来自美国的独立队列显示,在生命的第四个十年中,低肺功能早期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儿童哮喘有关。

!

注意

到目前为止,没有证据表明在生命的前5年过后肺功能会恢复。此外令人担忧的是,现在有证据表明,持续的低肺功能增加早期全因死亡率的风险

从出生到成年的肺功能轨迹

Lloyd CM,et al.Nat Immunol.2023

解读:肺功能发育正常的例子(灰线),在成年早期达到预期的峰值,随后在正常的衰老过程中缓慢下降

成人接触不良环境(如吸烟)可能会加速下降。由于不良的早期生活事件,如复发性呼吸道感染和严重的儿童哮喘(蓝线),未能在成年早期(20岁)达到“正常”肺功能峰值,导致成年肺部疾病的风险增加,即使在成年期间肺功能可能没有任何加速下降。

免疫在生命早期的发育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免疫成熟是在出生后的几天几个月内按照规定的过程发生的。

虽然大部分信息来自小鼠模型,但新方法和技术的出现促进了免疫细胞在非常小的样本中的蛋白质组学转录组学细节,揭示了免疫发育的正常轨迹。

检查这种免疫发育轨迹是至关重要的,以便了解偏离标准如何导致呼吸系统健康状况不佳。

胎儿的胎龄与免疫相关

将早产儿和足月儿纳入研究表明,他们的免疫状况在出生时有所不同

早产儿的促炎信号更强烈

发现早产与强烈的促炎信号有关,其特征是趋化因子CXCL11和CXCL8的表达增强

CXCL11是一小分子的细胞因子属于CXC趋化因子家族,又被称作“干扰素诱导的T细胞a趋化因子”

CXCL8是CXC趋化因子家族的一员,是炎症反应的主要介质编码的蛋白质

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具有更多的个体差异

总的来说,与成年人相比,新生儿免疫系统表现出更多的个体差异,突出了这一关键窗口期免疫的动态性

出生后免疫细胞组成发生变化

此外,出生后免疫细胞组成发生变化,中性粒细胞数量减少,CD4+和CD8+ T细胞比例增加

出生前3个月是B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树突状细胞表型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些表型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当单核细胞在出生后的第一个月扩充和收缩时,B细胞的数量从第一个月开始增加

另一项研究分析了剖宫产足月婴儿血液中的免疫细胞成分。通过刺破脚跟获得的血液与匹配的脐带血进行比较,发现免疫细胞在出生后几小时内就发生了快速变化

胎儿(脐带血)和新生儿(脚后跟刺破)样本的基本免疫表型比例相同。效应T细胞增殖增加,这些效应T细胞表现出增强的细胞因子分泌能力。

免疫细胞与年龄相关的变化

研究人员通过检查器官捐献者的血液、淋巴组织和粘膜组织,绘制了60年来人类T细胞区隔化的空间图。他们揭示了与年龄相关的一些T细胞亚群在体内特定部位的比例变化

淋巴组织中的T细胞发生了动态变化

淋巴结发生了动态变化,而粘膜部位的T细胞表型保持更稳定。表达组织驻留记忆T细胞(TRM)特征的效应记忆T(TEM)细胞亚群主要分布在粘膜部位,而淋巴组织内的效应记忆T细胞亚群在整个生命过程中都有变化

儿童与成人之间的免疫细胞数量不同

对从婴儿器官供体收集的淋巴组织和粘膜组织中收集的T细胞进行的更系统的分析显示,T细胞分化调节功能在生命的前2年进行早期划分。

调节性T细胞在儿童组织中占CD4+ T细胞的比例相对较高(30-40%),而在成人组织中则低得多(<10%)

来自婴儿供体的T细胞可以抑制内源性T细胞活化,并且早期T细胞功能仅限于最低Treg:TEM细胞比率的粘膜部位,这表明早期生活中T细胞反应的局部控制

出生后暴露可增强先天免疫

产后暴露可导致先天免疫训练,从而通过表观遗传组蛋白修饰产生持久的程序,增强或减弱细胞因子反应。

产后暴露不仅包括环境因素,如感染史和污染,还包括生活方式,如营养、压力、吸烟、与兄弟姐妹一起生活等。这些因素一起影响发育中的新生儿免疫系统

粘膜相关不变T细胞对免疫影响巨大

非常规T细胞,如粘膜相关不变T(MAIT)细胞,在生命早期对来自局部微生物群的信号有反应,这对组织免疫的调节具有终身影响。有证据表明,粘膜相关不变T细胞与皮肤局部微生物群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促进组织损伤后的伤口修复至关重要。

尽管我们知道粘膜相关不变T细胞细胞在成人肺中大量存在,并且被认为在控制呼吸道病毒感染中起重要作用,但尚未在儿童肺中进行研究。

由于先天免疫细胞疫苗接种的成功至关重要,并且受每次接触的水平和性质的影响,因此了解这些不同的接触如何影响免疫系统的各个分支,以了解如何促进充分的免疫增强非常重要。

微生物群对肺免疫发育的影响

先进的测序技术揭示了人体是一个由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组成的复杂生态系统。这种微生物群普遍存在于包括肺在内的粘膜屏障部位,尽管其密度远低于肠道。

★ 微生物群与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至关重要

微生物群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现在被认为对免疫发育疾病预防至关重要。局部微生物群落和免疫细胞之间的密切相互作用促进了从对母体和自身抗原的耐受到对促进疾病的因子的保护的转变。

因此,生命早期可能是微生物生态失调破坏免疫发育的关键阶段。

呼吸道的结构

呼吸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分为不同的区域:上呼吸道包括鼻腔、咽部和喉部,下呼吸道包括传导气道(气管和支气管)、小气道(细支气管)和肺泡。

在健康或疾病时,微生物群在呼吸道的不同区域定植

Lloyd CM,et al.Nat Immunol.2023

总的来说,这个大的表面积容纳了一系列不同的微生物群落,其中最高的细菌负荷位于上呼吸道内。

肺部微生物群

一般认为,新生儿在出生时收集了其最初的微生物种类。这些微生物主要来源于母体,由阴道、肛门、直肠和皮肤微生物群组成,其组成取决于分娩方式

根据解剖生态位和环境影响施加的局部选择压力,这种最初均匀的细菌物种“初始包”迅速多样化。在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最初占优势后,鼻咽微生物群迅速多样化,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和狡诈球菌属( Dolosigranulum )的定植和生长。

从6周大开始,莫拉克菌属Moraxella)开始繁殖,并最终在3个月大时占主导地位。微生物群在出生后7周在呼吸道中成熟,并建立了多样性。

▸ 上呼吸道的微生物群

口咽菌群是上呼吸道所有生态位中最多样化的,与鼻咽相比,幼儿和成人的微生物组成相似,由厌氧菌属组成,如链球菌Streptococcus)、普雷沃氏菌Prevotella)、奈瑟菌(Neisseria)和韦荣氏球菌(Veillonella)。

注:最近对出生第一周婴儿样本的分析显示,口咽和鼻腔代表着细菌和真菌的不同生态位。

▸ 下呼吸道的微生物群

下呼吸道环境特别专门化,反映了特定的环境。例如,肺表面活性剂的分泌有助于形成富含磷脂的环境,从而有助于维持更多样化的微生物群。

注:考虑到下气道的不可接近性,对这个生态位进行采样是具有挑战性的,研究使用气管吸入物作为细菌的来源。

虽然下呼吸道的总生物量较低,但健康婴儿的微生物群在出生后的前2个月内发育,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

链球菌是下呼吸道的关键物种

观察到韦荣氏球菌属(Veillonella)、普雷沃氏菌(Prevotella)和梭杆菌(Fusobacterium),并确定链球菌(Streptococcus是下呼吸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关键物种。

肺部微生物群的作用

尽管人们普遍认为肠道微生物群免疫发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对局部肺微生物群的作用却知之甚少。

✦防止不必要的免疫反应

研究认为,生命早期的微生物群在建立耐受原免疫途径中起着重要作用,以防止对自身抗原和无害的吸入抗原(如过敏原)产生不必要的免疫反应。

✦诱导调节性T细胞

对肠道共生体的分析表明,梭菌Clostridia)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在小鼠和人类结肠中诱导FOXP3+Treg细胞,而脆弱拟杆菌Bacteroides fragilis)通过Toll样受体2的参与诱导Treg细胞

普雷沃氏Prevotella)、罗氏菌属(Roseburia)和韦荣氏球菌(Veillonella)在下呼吸道的富集与典型TH17细胞因子谱呈正相关,白细胞介素-1α (IL-1α), IL-1β, IL-6和IL-17增加,并伴有TH17和中性粒细胞在肺部的募集

✦肺部微生物多样性与长期肺部健康相关

对一组出生后最初几个月的儿童气道吸入物的检查显示,1个月时的微生物多样性与6岁时的哮喘有关。

具体来说,韦荣氏球菌Veillonella)和普雷沃氏菌Prevotella)的相对丰度与呼吸道免疫相关,其特征是CCL2和CCL17增加,肿瘤坏死因子和白细胞介素1β减少

CCL2——趋化因子配体2,可招募单核细胞、记忆性T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到组织损伤或感染引起的炎症位点。

CCL17——又称胸腺和激活调节趋化因子(TARC),是一种强大的趋化因子,通常与2型免疫反应相关,其编码基因在人类中位于16号染色体上。

小结

尽管大多数研究使用小鼠模型来检查呼吸道微生物生态系统与发育中的免疫系统之间的关系,但似乎很有可能呼吸道免疫弹性降低肺部微生物群多样性沿着共同的轨迹发展,以促进肺部健康

早期接触传染因子影响免疫发育

生命的最初几周是微生物在粘膜表面定植关键时期。然而,理想的微生物丰富度和多样性可能会被感染抗生素治疗等事件所破坏,这些事件会影响自然发育过程,有时会产生持久的影响

出生时胎龄是微生物成熟和多样性的关键驱动因素,也是出生方式喂养方式的关键驱动因素。微生物群结构的其他重要决定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如兄弟姐妹的存在,环境污染,以及感染史。

肺免疫和微生物组受到一系列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影响

Lloyd CM,et al.Nat Immunol.2023

免疫力微生物组在整个生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因素的影响,但由于婴儿正处于紧张的发育期,他们特别容易受到影响

免疫系统和微生物组之间的局部关系是高度动态的,外部刺激和生活方式的选择可能导致肺生态位内细胞和细菌群落的振荡,甚至可能对肺功能产生终身影响

在生命的第一年导致下呼吸道疾病的两种最常见病原体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人类鼻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导致哮喘增加

许多观察性研究报道,反复出现的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尤其是严重的下呼吸道感染,与儿童反复喘息哮喘发作增加有关。

一项由35项研究组成的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估计,呼吸道合胞病毒下呼吸道感染儿童喘息性疾病具有直接影响

•免疫预防可能改变呼吸道细菌组成

在8项介入研究中评估呼吸道合胞病毒免疫预防对哮喘的保护作用时,虽然观察到保护作用,但效果并不显著

接受呼吸道合胞病毒免疫预防的早产儿在1岁和6岁时的上呼吸道微生物组的特征是:在1岁时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明显减少;在6岁时与更多的嗜血杆菌(Haemophilus)和明显减少的莫拉克菌(Moraxella)。

这表明呼吸道合胞病毒免疫预防与改变呼吸道细菌微生态失调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与疾病保护有关。

早期感染鼻病毒与呼吸道疾病的易感性增加相关

另一个队列包括1304份鼻咽样本,这些样本是从连续11次定期采样中获得的,以及在生命第一年急性呼吸道感染期间获得的。

呼吸道病毒的定量PCR检测显示,早期无症状的鼻病毒与以后呼吸道感染易感性增加和复发相关。

直到最近,鼻病毒被认为是一种只引起上呼吸道感冒症状的病毒,对下呼吸道疾病影响不大;然而,我们现在了解到三种鼻病毒 (RV-A, RV-B和RV-C)可能诱导不同的感染模式和毒力

•个人因素影响呼吸道疾病的严重程度

个人因素,如肺功能免疫,特别是与年龄相关的因素(例如干扰素)反应在幼儿中较低,可能部分解释了这个年龄组鼻病毒疾病的严重程度,并影响鼻病毒感染的下呼吸道结局

鼻病毒的粘膜免疫反应至关重要;伴有变应性炎症的干扰素反应的质量影响鼻病毒喘息的风险。

几种宿主因素导致严重鼻病毒疾病和喘息的风险增加。年轻时易患喘息或发热性疾病,尤其是RV-C感染。遗传因素也会增加鼻病毒相关喘息的风险。17q12-21区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急性喘息哮喘发展相关。

生命早期呼吸道感染与未来的呼吸道疾病相关

在调查生命早期呼吸道感染和未来的喘息/哮喘肺功能影响的研究中,发现与特定病原体(鼻病毒或呼吸道合胞病毒)及细菌(莫拉氏菌、嗜血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之间的关联有关。

•特定病原体和细菌与呼吸道疾病风险相关

与定义肺功能轨迹类似,在出生队列中也描述了微生物组轨迹,并与复发性喘息哮喘的风险相关。

参与哮喘童年起源研究的儿童(N=285)在7个时间点提供了鼻咽粘膜样本,健康时相隔1-3个月,生命的头2年,急性呼吸道疾病期间提供了额外的样本。6岁、11岁、13岁和18岁时的发育微生物群轨迹与哮喘有关。

生命最初6个月的葡萄球菌优势菌群与3岁时复发性喘息和整个儿童期持续哮喘的风险增加有关。在急性喘息疾病中,鼻病毒的检测和莫拉菌的优势与整个儿童后期持续存在的哮喘相关。

病毒、细菌、免疫相互作用影响呼吸道疾病风险

最近,一项包括美国247家医院婴儿的前瞻性研究证明了特定病毒细菌种类免疫反应代谢后遗症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研究对象是因毛细支气管炎住院的婴儿(小于1岁)。

研究过程

在初次急性发作期间收集临床资料和鼻咽样本,以评估微生物组呼吸道病毒、细胞因子和代谢组谱。

随后,对这些婴儿进行随访至5岁,并对病毒和微生物、炎症和代谢组学特征进行无偏见的综合分析,以确定与喘息哮喘持续存在相关的不同感染模式,而不是症状缓解。

对13%经历过鼻病毒相关性细支气管炎的婴儿分析定义了一个特定的RV-C儿童亚组,莫拉菌优势加上2型高细胞因子反应,预测3岁时持续喘息和5岁时哮喘风险增加

住院的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IgE致敏和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共感染比例高、链球菌/莫拉克菌共优势、IFNα和IFNγ反应高的组发生哮喘的风险明显更高

!

注意

从一岁前采集的上呼吸道样本中出现了一种模式,将症状前病毒(鼻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优势)和微生物谱(莫拉克菌、嗜血杆菌、链球菌优势)与随后的喘息/哮喘风险联系起来。

在急性发作期间病原体生态失调,病毒和细菌谱的类似改变也与随后的呼吸道疾病有关。

上、下呼吸道微生态失调的关系

缺乏证据表明上呼吸道微生物群与病毒检测和下呼吸道微生物之间存在关系。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我们知道,长期的有害后果与生命早期出现的下呼吸道疾病密切相关,而与上呼吸道症状无关。

纵向收集儿童下呼吸道样本极具挑战性;因此,数据主要依赖于临床指征手术(如支气管镜检查)期间采集的横断面样本。

将同一患者的咽拭子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微生物组进行比较,发现同一患者的上下气道样本在α多样性(丰富度、均匀度或Shannon多样性指数)方面没有差异,而个体之间的差异大于上下气道样本之间的差异。

进一步支持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样本之间关系的是,在患有严重复发性喘息的学龄前儿童无症状稳定疾病期间,在支气管肺泡灌洗样本中发现了不同的簇

从下呼吸道样本中描述的鼻病毒/莫拉菌属/特应性集群在患有严重喘息的儿童3岁时表现出与第一次下呼吸道疾病期间婴儿队列中发现的非常相似的呼吸道微生态失调,这是哮喘发生的最大风险

生命早期对微生物群的操纵以调节免疫反应

在免疫和肺部发育的关键时期(生命的前5年),外部暴露(环境、病毒和细菌感染)之间的平衡决定了先天免疫反应健康的肺功能,或导致肺功能下降和不可逆且长期预后不良的病理反应。

需要在这一免疫肺部发育时期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便赶上肺部生长和疾病改变。

下图展示了早期呼吸道感染环境暴露宿主免疫反应终生肺部健康之间的相互作用:

编辑​

Lloyd CM,et al.Nat Immunol.2023

特定的环境对儿童哮喘和过敏性疾病有保护

流行病学数据表明,特定的环境暴露对儿童哮喘过敏性疾病提供了强有力的保护,并可能提高对感染性病原体的先天免疫反应的效率。

这种保护作用最好的例子也许是阿米什儿童和哈特派信徒儿童的比较。

阿米什实行传统农业,因此孩子们在整个童年时期,甚至在出生前,都与农场和动物密切接触

相比之下,哈特派人使用工业化农业方法,因此家庭往往与他们的动物和农场分开居住。

阿米什儿童的哮喘和喘息的患病率要低4倍,而哈特派儿童的患病率与北美土著人口相同。

不同环境下儿童先天免疫细胞存在显著差异

值得注意的是,两组儿童在先天免疫细胞的比例、表型功能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与动物接触密切的儿童中性粒细胞较高

具体来说,阿米什儿童有较高的循环中性粒细胞,其独特的表型表现为CXCR4和CD11b的表达减少,这可能是由于持续的环境微生物暴露导致的不成熟的表型。

趋化因子受体CXCR4是趋化因子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CXCL12)的特异受体。

与动物接触密切的儿童T细胞活性较高

对T细胞表型的分析表明,阿米什儿童表现出增强的活化调节性CD4+T细胞表型(CD45RO+ICOS+),而传统的CD4+T淋巴细胞表达较低水平的共刺激和活化标志物。

此外,阿米什儿童的CD28null CD8+细胞比例高于哈特派儿童,这与高T细胞干扰素γ产生和低血清IgE浓度相关。

阿米什儿童在外周血白细胞中也表现出更高的先天基因TNF和TNF诱导蛋白3 (TNFAIP3)的表达,并伴有抑制表型的单核细胞。

总的来说,传统的农场环境可以通过参与和塑造生命早期的先天和适应性免疫反应预防哮喘

农场环境与呼吸道感染和肺功能相关

有趣的是,在农场长大也与呼吸道感染肺功能低下呈强烈的负相关。因此,暴露于动物棚内不同的环境微生物群似乎是预防哮喘的关键。

农场环境下婴儿的肠道菌群与哮喘风险降低有关

在传统农业环境中长大的出生队列中,2至12个月大的婴儿肠道微生物组的成熟已经被建模。12个月大婴儿的估计微生物组年龄与先前的农场接触和学龄前患哮喘的风险降低有关。

微生物组年龄介导了19%的保护作用。粪便丁酸水平、预测丁酸产生的细菌分类群以及编码丁酰辅酶A:乙酸辅酶A转移酶基因的相对丰度与哮喘呈负相关

这些数据表明,农场微生物对哮喘发展的保护机制可能是通过微生物代谢物改变和更成熟的肠道微生物群,以及代谢物通过肠-肺轴影响肺免疫反应。

细菌裂解物有助于预防呼吸道感染

儿童口服混合细菌裂解物的临床试验进一步证明了保护性肠道微生物群预防生命早期下呼吸道感染方面的重要性。

口服或舌下给药混合呼吸道致病菌的裂解物已被用于预防呼吸道感染,以及预防可能由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喘息哮喘加重

一项关于细菌裂解物治疗对学龄前儿童喘息发作哮喘加重效果的系统综述显示,儿童喘息发作(平均减少2.35次)和哮喘加重(平均减少0.90次)均有所减少

// OM-85

细菌裂解液混合物OM-85包括呼吸道病原体混合物的21种细菌菌株的冻干组分。在感染鼻病毒前,对成人健康对照和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培养的原代人支气管上皮细胞进行预孵育,结果显示,所有三组患者的干扰素γ分泌均显著增加

也有体外证据表明OM-85能抑制鼻病毒和流感病毒对支气管上皮细胞的感染,从而增加上皮细胞的存活率

// MV130

MV130是一种灭活的多细菌化合物,人舌下或小鼠鼻内给药,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对小鼠骨髓祖细胞和体外人类单核细胞进行重新编程来诱导经过训练的免疫力,促进细胞因子产生(TNF)的增强,该增强依赖于通过增加乳酸产生的代谢转变。

注:该实验还没有在早期生命模型中进行,也没有在儿童的免疫细胞中进行。

呼吸道微生物组是一个尚未充分研究的治疗靶点,以促进良好的肺部健康结果。细菌代谢产物在调节免疫功能保护过敏和哮喘方面的机制作用已被证明,但仅在肠道微生物组的背景下。

小结

微生物代谢产物,或在改变呼吸道微生物组以提供保护方面重要的特定分子的作用仍然未知。至关重要的是,农场提取物中提供保护的微生物是冻干和灭活的,因此不太可能产生代谢产物

因此,未来干预措施的机制假设需要侧重于研究提供保护的吸入农场微生物的特定分子成分。

此外,与哮喘风险增加相关的共生细菌病原体M.catarrhalis、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更具保护性的微生物(双歧杆菌棒状杆菌)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可能导致呼吸道代谢产物之间的不平衡,从而导致TH2偏斜的免疫反应。

结语

建立健康的呼吸系统,在正确的时间接触正确的微生物是关键。

肺部免疫在生命的最初几个月形成。婴儿通过呼吸道暴露于多种不同的病原体。如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莫拉菌属(Moraxella)、嗜血杆菌(Haemophilus)、链球菌(Streptococcus)都会引起呼吸道感染,进而导致反复的喘息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当然,也有一部分细菌对呼吸系统是有益的,例如普雷沃氏Prevotella)、罗氏菌属(Roseburia)和韦荣氏球菌Veillonella)。

这些不同病原体、发育中的免疫系统和成熟的呼吸系统以及环境之间的关系对于儿童时期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建立具有终身影响的肺部免疫健康轨迹至关重要。

健康呼吸系统分子机制的更深入了解,能够有效防止儿童喘息障碍发展为慢性哮喘和低肺功能直至成年。

相关阅读:

生命早期肠道微生物群与儿童呼吸道疾病之间的关联

生命早期营养不良和微生物群影响大脑发育和行为

生命早期肠道微生物组和疫苗功效

生命早期微生物接触和过敏风险:如何预防

婴幼儿过敏有望改善,与肠道菌群密切相关

肠道微生物群在过敏性鼻炎中的作用

微生物群对三大过敏性疾病发展的影响

真实案例 | 儿童发育迟缓肠道菌群检测的应用

一文涵盖:宝宝大脑发育差异背后肠道菌群的故事

最新研究进展 | 小儿功能性腹痛症

当营养遇上肠道菌群:探究其对儿童健康的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

Lloyd CM, Saglani S. Early-life respiratory infections and developmental immunity determine lifelong lung health. Nat Immunol. 2023 Jul 6.

Sandall, J. et al. Short-term and long-term effects of caesarean section on the health of women and children. Lancet 392, 1349–1357 (2018).

Achten, N. B., van Rossum, A. M. C., Bacharier, L. B., Fitzpatrick, A. M. & Hartert, T . V . Long-term respiratory consequences of early-life respiratory viral infections: a pragmatic approach to fundamental questions. J. Allergy Clin. Immunol. Pract. 10, 664–670 (2022).

van Meel, E. R. et al. Early-life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and the risk of school-age lower lung function and asthma: a meta-analysis of 150,000 European children. Eur. Respir. J. 60, 2102395 (2022).

Bose, S., Pascoe, C. & McEvoy, C. Lifetime lung function trajectories and COPD: when the train derails. Lancet Respir. Med. 11, 221–222 (2022).

Zar, H. J. et al. Early-life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in a South African birth cohort: epidemiology and effect on lung health. Lancet Glob. Health 8, e1316–e1325 (2020).

Ariyakumar, G. et al. Activation of lymphocytes in healthy neonates within hours of birth. Front. Immunol. 13, 883933 (2022).

抑郁症与肠道微生物群有何关联

谷禾健康

抑郁症·肠道菌群

当一个人面临抑郁症时,一切看似平常的事都会变得很有挑战性。上班、与朋友社交,甚至只是起床都感觉很困难。

抑郁症是如今已是世界上最普遍的精神障碍之一,一直是心理学和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抑郁症是一种需要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它并不是软弱或失败的表现。

抑郁症影响着数百万计的人们,造成抑郁症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创伤、生活压力事件、遗传基因、环境因素、药物滥用和其他心理健康问题。

虽然我们目前仍然不完全了解导致抑郁症的原因,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涉及微生物群-肠-脑轴,证明可以控制认知功能。微生物组通过内分泌、免疫和神经活性途径影响肠脑通讯。后者包括微生物源性神经递质(例如,γ-氨基丁酸、血清素)和代谢物(短链脂肪酸和胆汁酸),以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本文我们主要来了解一下关于抑郁症肠道菌群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可能涉及肠脑轴、免疫调节、代谢途径、肠漏、神经炎症、HPA轴等多种途径,同时也列举了较多关于抑郁症的干预措施,希望为抑郁症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正文-

01
什么是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复杂的疾病,有许多影响因素,包括多种生活方式、饮食、遗传和环境因素。

你是否知道自己正在经历抑郁症

据估计,全世界有超过3亿人至少经历过一次重度抑郁症。18-25 岁人群中重度抑郁发作的患病率最高

一开始,抑郁发作的症状可能只是感觉忧郁疲劳或“陷入困境”。因此,学习如何辨别平常的低落一天或只是感到忧郁和抑郁对于知道何时寻求帮助非常重要。

要符合抑郁发作的症状,个人必须在两周内几乎每天、全天经历抑郁情绪或兴趣丧失,以及同时经历其他四到五种症状。

常见的抑郁症状包括

  • 缺乏动力、疲惫和疲劳
  • 过多地认为自己毫无价值或内疚
  • 自杀意念或反复出现死亡念头
  • 自尊心降低
  • 自我封闭
  • 对一般事情都兴趣不大
  • 一些小事就会感到烦躁、烦恼
  • 无法有效决策
  • 难以专注于手头的任务
  • 烦躁、不安和焦虑
  • 认知处理迟缓、缓慢
  • 失眠或过度睡眠等睡眠问题
  • 饮食不足或暴饮暴食导致食欲改变

某些类型的抑郁症还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 像灌了铅一样的瘫痪感,身体沉重、疲劳
  • 被拒绝的敏感性
  • 无法解释的身体或精神疼痛,例如头痛、痉挛、紧张
  • 精神病(妄想、幻觉、思维混乱)

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抑郁症的主要诊断标准包括:

  • 情绪低落或烦躁
  • 对愉快活动的兴趣下降,无法体验快乐
  • 体重显著增加或减少(一个月内变化 >5%)
  • 失眠或嗜睡
  • 精神运动性激越或迟缓
  • 疲劳或失去能量
  • 无价值感或过度内疚感
  • 思考或集中注意力的能力下降
  • 反复出现死亡或自杀的念头

然而,请注意,并非所有症状都必须出现才能被诊断为抑郁症:大多数患者仅具有完整“核心”症状的一部分。

抑郁症的类型

  • 重度抑郁症

包括情绪低落或失去兴趣的症状,大多数情况持续至少两周,影响日常活动。

  • 持续性抑郁症

也称为心境恶劣或心境恶劣障碍,是指持续时间较长(通常至少 2 年)的不太严重的抑郁症状。

  • 围产期抑郁症

指怀孕期间或怀孕后发生的抑郁症。在怀孕期间开始的抑郁症是产前抑郁症,在婴儿出生后开始的抑郁症是产后抑郁症。

  • 季节性情感障碍

是一种随季节变化而出现和消失的抑郁症,症状通常在秋末冬初开始,在春季和夏季消失。

  • 伴有精神病症状的抑郁症

是抑郁症的一种严重形式,患者会出现精神病症状,例如妄想(令人不安的、错误的固定信念)或幻觉(听到或看到别人没有听到或看到的东西)。

其他还有:

  • 双相情感障碍

以前称为躁狂抑郁症或躁狂抑郁症患者,也会经历抑郁发作,在此期间他们感到悲伤、冷漠或绝望,并且活动水平非常低。但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也会经历躁狂(或不太严重的轻躁狂)发作,或情绪异常升高,他们可能会感到非常高兴、烦躁或“兴奋”,活动水平显着增加。

已知的抑郁症危险因素

一些可能增加一个人患抑郁症风险的已知因素包括

  • 风险最高的年龄组是25-30岁之间的人
  • 女性患抑郁症的可能性大约是男性的两倍
  • 与已婚或从未结婚的人相比,离婚、分居或丧偶的人患抑郁症的风险相对较高。
  • 收入低的人可能面临更高的风险,并且随着收入的增加,总体抑郁症发病率往往会降低(但仅限于一定程度)
  • 有亲戚患有早发性重度抑郁症
  • 早期创伤或压力性生活事件
  • 虐待。对于那些可能在生物学上易患抑郁症的人来说,过去的身体、性或情感虐待与晚年的抑郁症有关。
  • 突发事件。因失去亲近的人而感到悲伤痛苦,会增加那些在生物学上容易患抑郁症的人患抑郁症的风险。搬家、失去工作、退休也是如此
  • LGBTQIA+ 群体成员的抑郁症发病率较高,患抑郁症的风险也较高。
  • 其他“共病”,例如心血管疾病、艾滋病、呼吸系统疾病、长期疼痛、癌症、帕金森病,也会增加一个人患抑郁症的总体风险。
  • 某些药物。例如,一些用于治疗高血压或肝病的药物可能会增加患抑郁症的风险。近 30% 有药物滥用问题的人还患有严重或临床抑郁症。

02
是什么引起的抑郁症?

抑郁症真的是由低血清素引起的吗?

神经递质是神经元用来将信号从一个细胞传递到另一个细胞的化学物质。神经递质有 100 多种不同类型,其中最著名的包括血清素、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等。

大多数最常见或广泛使用的抗抑郁药物(例如西酞普兰和许多其他药物)通常通过增加大脑中可用的神经递质血清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量来发挥作用(即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或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或分别为“SSRI”和“SNRI”)。

注:西酞普兰是一种抗抑郁药,属于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SSRI)类药物。是一种流行且用途广泛的处方药,用于治疗许多精神健康状况,包括抑郁、焦虑和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它于 2002 年获得 FDA 批准用于治疗抑郁症(成人和青少年)和广泛性焦虑症(成人)。

然而,其他一些抗抑郁——例如安非他酮(Wellbutrin)——主要作用于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即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再摄取抑制剂,或“NDRIs”)。

尽管如此,低水平的血清素或去甲肾上腺素是否直接导致抑郁症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许多科学尝试证实抑郁症患者实际上具有异常低水平的这些神经递质,但有时未能完全验证其中的联系。

我们理解的抑郁症的另一个主要方法学局限性是,尽管抗抑郁药已经建立了生化机制(例如抑制单胺氧化酶(MAO),或抑制特定神经递质的再摄取),但抑郁症的诊断和治疗很大程度上基于主观报告症状,而不是特定生化标志物或其他“客观”生物指标的任何离散测量。

换句话说,这并不是通过测量一个人这些化合物的水平,然后得出他们是否“患有”抑郁症那么简单。此外,虽然大多数 SSRI 会立即增加大脑中的血清素水平和活动,但许多患者在服用药物数周或数月后才报告情绪有显著改善。

诸如此类的发现表明血清素水平可能只是与抑郁症共同相关的更为复杂的机制和生物变化链中的一个部分。

虽然抑郁症的“血清素缺乏”假说仍然存在争议,并且并非 100% 被所有研究人员普遍接受,但目前根据迄今为止可获得的总体证据和数据,它通常被认为是最佳的工作假说。也就是说与调节情绪、思维和行为的大脑回路故障有关,大脑化学物质对于健康的神经细胞连接非常重要。

抑郁症的遗传学

正如识别抑郁症特定生化“标记”的尝试都失败了一样,许多识别导致抑郁症特定基因或基因突变的尝试也只取得了有限的成功——可能是因为不同的抑郁症病例可能是由许多不同基因的突变以及独特的环境因素综合的。

几项综合研究(包括全基因组关联研究以及家族和双胞胎研究)报告的证据表明,对于某些情况或类型的抑郁症来说,大量个体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这些基因与某些环境因素的复杂相互作用,可能只是部分原因。

例如,一项系统性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报告称,许多与免疫系统功能和炎症相关的基因可能是影响一个人患抑郁症风险的可能遗传因素之一。

据报道,另一项全面的 GWAS 研究确定了许多与血清素功能、昼夜节律和其他神经递质相关的基因可能是抑郁症的遗传风险因素,如下表:

doi.org/10.1016/j.neuron.2014.01.027

对复发性/单相型重度抑郁症(“MDD-RU”)的家庭研究报告称,抑郁症诊断患者的一级亲属可能面临特别高的风险

血清素转运蛋白基因( SLC6A4 ) 也与重度抑郁症相关。SLC6A4和其他参与大脑血清素能系统的基因现在被认为是抑郁症易感性的“候选基因”,这也符合许多最常见的抗抑郁药物被认为主要作用于该系统的事实。

其他五个与抑郁症风险相关的“候选基因”包括:

  • APOE(载脂蛋白E)
  • DRD4(多巴胺受体D4)
  • GNB3(鸟嘌呤核苷酸结合蛋白亚基β3)
  • MTHFR(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 SLC6A3(钠依赖性多巴胺转运蛋白)

肠道菌群与抑郁症

肠道菌群与抑郁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肠道菌群是指人体消化道中的微生物群落,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它们与人体的健康和免疫系统密切相关。

微生物群-肠-脑轴

肠道和大脑之间存在着肠脑轴,通过神经、免疫和内分泌系统的相互作用进行沟通。肠道菌群可以通过产生代谢产物、神经递质和炎症因子等影响大脑功能和情绪调节。

炎症反应

肠道菌群失衡可能导致肠道黏膜的炎症反应,释放炎症因子进入血液循环,进而影响大脑功能。慢性炎症反应与抑郁症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神经递质

肠道菌群可以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和代谢,如血清素、多巴胺和γ-氨基丁酸等,这些神经递质与情绪调节密切相关。

营养吸收

肠道菌群参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的吸收,它们可以合成维生素和其他有益物质,这些物质对大脑和情绪调节有影响。

而肠道菌群又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饮食、抗生素使用、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等。接下来章节,我们就肠道菌群与抑郁症展开了解它们之间密不可分的关联。

03
为什么说肠道菌群与抑郁症有关

抑郁症患者肠道微生物群存在特定生物标志物

一些研究发现,中度和重度抑郁症患者的肠道菌群特征是拟杆菌门富集,而重度患者中瘤胃球菌和真杆菌则减少

抑郁症个体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微生物群变化的总结如下:

Basiji K, et al., Metab Brain Dis. 2023

清除肠道细菌会加重抑郁/焦虑

根据一项早期的动物研究,在没有肠道细菌的情况下生长的啮齿动物(无菌大鼠和小鼠)缺乏成熟的肠内分泌系统(胃肠道的激素产生系统)。

与具有更典型肠道细菌水平的对应物相比,它们的几种不同主要神经递质的水平和活性也有所不同

一项初步的动物研究称,没有肠道细菌的小鼠可能会表现出自发运动的增加,该研究的作者将其解释为表明更加焦虑。他们进一步假设,这些行为差异可能是由于某些神经递质,包括血清素、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在整个大脑中合成和代谢方式的差异造成的。

另一项研究着眼于肠道微生物与早期生活压力之间的潜在关系。在这项研究中,由于早年与母亲分离而经历压力和抑郁样症状的新生大鼠,当在其饮食中添加特定种类的细菌(双歧杆菌)时,其中一些症状会减轻。尽管抑郁相关行为的减少程度小于传统抗抑郁药物西酞普兰造成的减少,但这一初步发现仍然表明,理论上可以通过改变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来“治疗”抑郁症。

其他一些来自动物研究的早期但有趣的证据表明,即使是复杂的行为也可以通过“粪菌移植”从一组小鼠“复制”到另一组小鼠。

一项动物研究报告称,抗生素(通过杀死肠道微生物组中的一些细菌种类来改变肠道微生物组)可能会影响小鼠表现出的“探索行为”的数量,甚至可能会改变大脑中某些重要化合物的水平,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

引入特定的益生菌改善/减轻抑郁症状

您以前可能听说过“益生菌”——这是指将特定菌株(菌种)引入胃肠道的食品或膳食补充剂。

一些初步证据表明,使用益生菌“修改”人类肠道微生物组可能会产生一些心理影响。例如,据报道,某些益生菌补充剂可以降低健康非老年个体以及诊断为重度抑郁症(MDD)的非老年患者的抑郁症状严重程度评分。

同样,另一项早期研究报告称,定期服用含有瑞士乳杆菌和长双歧杆菌菌株的益生菌可能有助于减少健康志愿者的抑郁症。

最后,另一项初步研究报告称,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和两歧双歧杆菌的组合可能有助于部分减轻抑郁症状。

虽然这些作用背后的潜在机制尚不清楚或不明白,但一些研究人员指出,这些“益生菌治疗”可能会导致胰岛素水平降低、胰岛素抵抗和 hs- CRP水平降低,以及谷胱甘肽(一种主要天然物质)水平升高。抗氧化化合物用于重度抑郁症患者。

总的来说,虽然这项早期研究充满希望且令人兴奋,但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充分证实这些效应,并找出哪些机制可能导致这些有趣的效应。

04
肠道菌群影响抑郁症的机制途径

肠-脑轴

“肠-脑轴”是指肠道微生物群与大脑之间假设的“双向”连接。

肠-脑轴可能包括许多不同的潜在机制,包括在许多不同的器官系统和所涉及的单个细菌物种之间产生的各种神经、化学、体液和免疫信号。

虽然许多不同的疾病和健康状况可能受到肠-脑轴的影响,但一些研究人员特别关注肠-脑相互作用在抑郁症发展中可能发挥的作用。

微生物群-肠-脑异常导致抑郁症

DOI: 10.1007/978-981-19-7376-5_10

免 疫 途 径

微生物群-肠道-免疫-神经胶质轴

微生物群对小胶质细胞稳态的重大贡献,无菌小鼠表现出小胶质细胞的整体缺陷,细胞比例改变和不成熟的表型,导致先天免疫特性受损

值得注意的是,复杂微生物群的重新定殖,部分恢复了小胶质细胞的特征,而微生物群衍生的短链脂肪酸调节了小胶质细胞的稳态。

神经胶质细胞,包括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和室管膜细胞,与神经元相互作用,影响大脑健康和疾病(如抑郁症)。

神经胶质功能可能由肠道微生物群通过神经和化学信号途径驱动。肠道微生物群对小胶质细胞从促炎到抗炎的激活状态具有重要意义,小胶质细胞功能障碍可以触发抑郁症中神经炎症的信号级联反应。

脑功能、脑小胶质细胞(Iba1)和外周炎症细胞因子的改变(如TNF-α、IL− 1β 、IFN-γ,IL-12)。通过肠-脑轴调节小胶质细胞激活状态(M1、M2)可能是治疗抑郁症的一种有前途的治疗方法。

脑神经炎症中脑-肠-微生物轴(Th17/Treg)

许多临床前和临床研究表明,Th17 和 Treg 细胞对抑郁症有显著影响。

注:

TH17细胞是一种产生促炎细胞因子的T细胞亚群,TH17细胞的异常活化和功能异常与多种炎症性和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Treg细胞主要通过产生抑制性细胞因子和细胞接触来抑制免疫反应

TH17细胞和Treg细胞之间的平衡是免疫系统正常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当TH17细胞过度活化或Treg细胞功能受损时,可能导致免疫系统失衡,从而引发炎症性和自身免疫疾病。

肠道 Th17 和 Treg 细胞受到肠道微生物群的调节,而大脑相关的 Th17 和 Treg 细胞则维持免疫稳态,以控制怀孕期间的神经炎症、小胶质细胞激活、星形胶质细胞激活和大脑发育。

值得注意的是,Th17 和 Treg 细胞之间的不平衡,或 Th17/Treg 细胞的比例异常,在抑郁症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Th17/Treg 细胞是脑神经炎症中脑-肠-微生物轴调节所特别需要的。受肠道微生物群调节的 Th17 和 Treg 细胞之间的不平衡可能会赋予机体抵抗力和对压力的敏感性。

特定的肠道微生物群,如分节丝状菌、梭状芽胞杆菌、脆弱拟杆菌、罗伊氏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及其代谢产物如短链脂肪酸和ATP,也参与 Th17/Treg 活性,从而形成 Th17 和 Treg 细胞之间的不平衡。

除了脑神经炎症之外,炎症还可以发生在身体其他部位和系统,比如周围炎症,胃肠道炎症等。

炎 症 因 子

抑郁症和炎症的相互作用就像一个互相助长的恶性循环。炎症是抑郁症发展的主导力量之一。长期的神经炎症会影响大脑功能,这可能会决定个人的情绪和行为。

抑郁症的细胞因子假说来自于观察,即抑郁症的几种症状类似于“疾病行为”,例如嗜睡、发烧、食欲下降、对探索行为或性活动的兴趣下降等。

一些研究人员提出,从进化的角度来看,疾病行为可能是有意义的,因为其中许多行为可能有助于治愈或减少疾病的传播。例如,隔离病人可能会降低他们传播感染的几率。

抑郁症相关炎症因子变化

周围炎症与抑郁症密切相关。抑郁症患者的炎症标志物包括:

血清 IL-6、IL-1β、C反应蛋白升高

肠道炎症性疾病患者抑郁行为的并发率很高

根据一些报告,患有胃肠道炎症等健康问题的人抑郁和焦虑症状的发生率在统计上有所增加。一些研究人员估计,高达 50-90% 的 IBS患者还同时患有某种精神疾病。

根据最近的《自然》杂志评论,尽管存在明显的异质性,但 IBD 抑郁症状(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的总体患病率超过 20%。随着时间的推移,抑郁症状加剧与活动性IBD的几率增加有关。

前扣带皮层(ACC)可能是大脑中的一个交叉点,它会感知肠道炎症和不适当的反应,从而增加患抑郁症的风险。

用促炎细胞因子引发炎症的同时诱发抑郁

对人类或动物施用促炎细胞因子进行治疗会诱发抑郁症状。虽然 SSRIs(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通常不会直接减轻“疾病行为”,但据报道,它们可以减少促炎细胞因子,并增加抗炎细胞因子,这一机制也与抑郁症的细胞因子假说一致

给予脂多糖 LPS 会增加细胞因子的血浆浓度,同时诱发抑郁症状。

然而,抑郁症的正式诊断标准(由 DSM 定义)和“疾病行为”本身之间存在一些细微差别,并且关于炎症是否真的导致抑郁症的证据是相互矛盾的。

并非所有炎症患者都患有抑郁症,也并非所有抑郁症患者都具有高炎症标志物,炎症(可能与血清素缺乏相似)可能只是抑郁症的一个诱因,而不是唯一的直接原因。换句话说,炎症细胞因子的异常调节可能只是一个更加复杂的谜题的一部分,并且需要更多的研究来充分探索这些潜在联系所涉及的机制。

肠漏——炎症——抑郁症

肠粘膜屏障粘膜免疫系统是帮助防止肠腔内的肠道微生物直接与肠道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的两个主要机制。如果这些屏障受到损害,细菌可能会易位,激活免疫系统,从而引发炎症。

注:这些屏障受到损害的情况有时非正式地被称为“肠漏”。

一项动物研究报告称,肠道屏障受损的小鼠表现出与焦虑相关的行为增加,并且一旦肠道屏障恢复或引入益生菌后,这些行为就会消退

根据一项针对人类的初步研究的作者,IgA 和IgM等血清抗体通常会被激活以对抗有害的肠道细菌。因此,这些抗体的存在是肠道屏障受损的一种潜在生物指标,一项研究甚至报告称,这些抗体水平升高可用于识别抑郁症患者,准确率高达 90%

尽管这种现象背后的机,但一些研究人员认为“坏”肠道细菌可能通过 TLR4 受体引发炎症

诱发炎症

LPS 与 TLR4 结合激活免疫细胞,激活NF-κB(一种细胞内信号分子),进而促进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包括 TNF-α  IL-1 以及环加氧酶-2

加剧炎症

相同的过程还诱导氧化和亚硝化应激途径,通过进一步激活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来增加诱导型一氧化氮的表达和活性氧 (ROS) 的产生。ROS 超载不仅会激活 NF-κB,还会导致 DNA 损伤和细胞死亡,这两个过程都会加剧炎症状态

促炎循环——抑郁症

包括干扰素-α、IL-6、IL-1β 和 TNF-α 在内的细胞因子以及氧化和亚硝化应激途径可能会导致紧密连接屏障松动,从而在肠道通透性过高和宿主免疫反应之间形成促炎循环。

这个循环至少部分解释了抑郁症患者慢性低度但持续的炎症状态。

总的来说,这些机制及其影响复杂,值得更多的研究来验证这些初步发现。

激 素

影响我们身体功能的许多方面,包括新陈代谢、生长、性健康和生殖系统功能。我们的心理健康受到激素的强烈影响,因为激素在情绪的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里我们来了解几种常见的和抑郁症相关的激素。

皮质醇

皮质醇是一种压力激素,由肾上腺分泌。这种激素负责通过选择使用哪种底物以及应消耗多少底物来调节能量。如果皮质醇水平过高或过低,可能会开始出现抑郁症。皮质醇水平低与过度疲劳、难以处理压力情况、不可预测和不稳定的情绪以及性欲下降有关。

雌激素

雌激素在大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参与调节神经递质的活动,如血清素、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等。这些神经递质与情绪调节密切相关,因此,雌激素的变化可能会对情绪产生影响。

女性患抑郁症的风险要高于男性,这与雌激素和孕激素变化有关。在月经周期、孕期和更年期等生理状态的激素波动可能影响情绪和抑郁症发病风险。

使用雌激素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仍存在争议,因此,使用雌激素治疗抑郁症需要谨慎。

黄体酮

黄体酮有助于平衡体内雌激素水平。它还有助于改善睡眠模式,使人感到更平静。如果黄体酮水平不平衡,可能会变得烦躁或晚上无法入睡,这可能影响抑郁症。

代 谢 产 物

// 短 链 脂 肪 酸

短链脂肪酸在肠腔中具有多种功能,如氧化还原平衡、维持肠屏障完整性、肠道激素产生和表观遗传调节。然而研究表明,短链脂肪酸与抑郁症等精神疾病有关。

短链脂肪酸由肠道微生物群合成,主要由AKK菌、双歧杆菌、粪杆菌、毛螺菌科、乳酸杆菌和瘤胃球菌等物种合成。

短链脂肪酸与抑郁症的关联

已知短链脂肪酸调节神经反应的不同途径,如:

  • 刺激小胶质细胞成熟和稳态或抑制组蛋白脱乙酰酶活性,从而改变基因表达。
  • 乙酸盐可以穿过血脑屏障并降低食欲
  • 丁酸盐通过诱导调节性T细胞分泌IL-10 作为抗炎分子,这对免疫稳态很重要,其耗竭与抑郁样症状增加有关。

短链脂肪酸诱导肠道神经肽的释放,例如YY肽(YYP)和胰高血糖素样肽2(GLP-2)肽,以及参与维持肠道屏障、细胞代谢和饱腹感的激素。

戊酸与抑郁症有关,主要由Oscillibacter产生。缬草酸的结构与GABA,并可与其受体结合,这可能在严重抑郁障碍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抑郁症患者的粪便中发现了更高量的异戊酸,这表明微生物群和异戊酸与抑郁症有关。

在一项针对有抑郁症状患者的研究中,粪便中的乙酸盐水平与这些患者呈正相关,而丁酸盐和丙酸盐水平则呈负相关

在一项针对患有抑郁症的波兰妇女的类似研究中,与非抑郁症患者相比,抑郁症患者粪便中的乙酸盐和丙酸盐水平降低,而异己酸含量增加。这些发现表明,为了保持心理健康,特定的短链脂肪酸水平和微生物群之间必须保持平衡。

// 胆 汁 酸

胆汁中的一种重要成分——胆汁酸,是由肝脏中的胆固醇产生的,它们与肠道菌群协同调节胆固醇代谢,帮助脂质消化和吸收。胆固醇通过肝细胞代谢为原代胆汁酸;之后被输送到胆囊,最终在十二指肠中被释放。到达肠道后,肠道细菌从初级胆汁酸中产生次级胆汁酸(脱氧胆酸和石胆酸)。只有一些细菌,主要是梭菌和真细菌,负责次级胆汁酸的合成。

胆汁酸改变了神经递质受体的功能,如M2和M3毒蕈碱乙酰胆碱、GABA和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在对培养的下丘脑神经元的体外研究中,鹅去氧胆酸抑制GABA和NMDA受体。

胆汁酸与抑郁症的关联

中国的一项研究表明,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重度抑郁症患者的2,3-脱氧胆酸水平较高,而牛磺酸(TLCA)、甘胆酸(GLCA)和3-硫酸胆酸水平较低,这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呈负相关

同样在这项研究中,这些菌Turicibacteraceae、TuricibacterialesTuricibacter与TLCA和GLCA水平呈正相关

在美国的另一项研究中,与不太严重的抑郁症患者相比,严重抑郁症患者的原发胆汁酸鹅去氧胆酸水平降低。因此,肠道菌群可以通过胆汁酸改变诱导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重度抑郁症。

次级胆汁酸合成的减少会导致微生态失调,并改变肠道屏障的通透性,诱导促炎性基调,从而导致抑郁症的发病机制。

神 经 递 质

肠道细菌是血液中化学物质(代谢物)的主要调节剂。其中一些是在大脑中制造神经递质的“成分”或“构件”(代谢前体)

换句话说,这意味着肠道细菌可能能够对某些神经递质的水平和活动产生一些影响,这反过来又可能使它们能够影响大脑活动和行为(尽管是间接的)。

肠道细菌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调节神经递质的产生

首先,肠道细菌可以合成和分解多种神经递质,如γ-氨基丁酸(GABA)、多巴胺、血清素等。这些神经递质可以通过门脉循环影响迷走神经的传入通路,它们在大脑中起到调节情绪、认知和行为的重要作用。

GABA是大脑中的主要抑制性神经递质。

  • 如青春双歧杆菌PRL2019 和青春双歧杆菌HD17T2H 是青春双歧杆菌菌株中独特的 GABA 生产者。青春双歧杆菌的抗焦虑和抗抑郁作用与其减少炎症和炎症的能力有关。
  • 其他还有拟杆菌、真杆菌、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植物乳杆菌等也合成GABA。

谷氨酸是大脑中最丰富的兴奋性神经递质,负责在神经细胞之间发送信号,其在大脑中的合成取决于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之间的合作,肠道中的肠内分泌细胞亚群能够合成谷氨酸,并利用它通过迷走神经将快速信号传输到大脑。关于谷氨酸详见我们之前的文章:

兴奋神经递质——谷氨酸与大脑健康

去甲肾上腺素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发挥作用,同时充当应激激素。它有助于“战斗或逃跑”反应,并与唤醒、注意力和聚焦机制相关。

多巴胺参与奖励处理和动机以及运动控制。

  • 多种菌群参与多巴胺的释放、合成和生物利用度:如普氏菌属、拟杆菌属、乳酸菌属、双歧杆菌属、梭菌属、肠球菌属、瘤胃球菌属等。

肠道微生物群对多巴胺代谢副产物的影响

doi: 10.3390/biomedicines10020436

1) 粪球菌属Coprococcus comesCoprococcus catus与多巴胺合成潜力密切相关

2) 破伤风梭菌对多巴胺具有降解作用,通过多巴胺中间体促进降解为高香草酸

3) 鼠李糖乳杆菌下调MAO

4) 植物乳杆菌DR7下调多巴胺β-羟化酶

5) 梭状芽孢杆菌显示下调多巴胺β-羟化酶

6) 植物乳杆菌PS128给药改善多巴胺代谢并增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

血清素,也称为 5-羟色胺 (5-HT),参与调节情绪、食欲、睡眠和其他身体功能。

  • 一些特定的菌属如念珠菌、链球菌和埃希氏菌可以直接产生5-HT,影响外周和大脑的5-HT水平。
  • 脆弱拟杆菌、均匀拟杆菌的定植会损害海马神经发生并消耗大脑中的血清素水平,从而加剧抑郁状态。

其次,肠道细菌可以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和代谢途径。例如,某些细菌可以产生短链脂肪酸,如丙酸、丁酸和乙酸,这些短链脂肪酸可以促进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

肠道细菌还可以通过与肠道上皮细胞和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间接影响神经递质的产生。肠道细菌可以调节免疫系统的活性,影响免疫细胞的分泌和反应,从而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

肠道细菌、炎症和血清素

氨基酸色氨酸是大脑用来产生神经递质血清素的主要“构件”(代谢前体)之一。虽然色氨酸消耗并不总是导致抑郁症,但一些研究人员认为,血清色氨酸偏低有时可能会导致易感人群抑郁症。根据前面,我们可以看出血清脯氨酸和血清色氨酸与抑郁症的发展有一定关系。

一些研究表明,某些促炎细胞因子(例如 IFN-α、IFN-γ和TNF-α)水平的增加可能会刺激吲哚胺-2,3-双加氧酶( IDO )的活性,从而在转刺激色氨酸转化为神经毒性化合物,包括犬尿氨酸和喹啉酸。

基于此,一些研究人员认为,可能是这些神经毒性物质,而不是色氨酸消耗本身,可能致抑郁症的发生。

肠道细菌和炎症可能会影响血清素代谢:

色氨酸代谢途径的犬尿氨酸

DOI: 10.1038/sj.mp.4001600

扩展阅读:

色氨酸代谢与肠内外健康稳态

应 激 反 应

重度抑郁症患者表现出应激反应系统(例如HPA 轴)过度活跃。它主要表现为腺体反应性增加、激素分泌破坏和负反馈失调。这些疾病可能进一步导致肠道炎症、神经元损伤和皮质醇过度产生,所有这些都与抑郁症相关。

此外,HPA 轴功能障碍的解决与抑郁症的缓解(“治愈”)密切相关,表明它们之间存在某种相互联系。

早期生活压力—肠道菌群—应激反应形成

一项针对大鼠的动物研究报告称,将新生儿从母亲身边带走所产生的压力(母亲分离压力)可能会导致后代肠道微生物组发生巨大的长期变化。母亲分离是早期生活压力的一种模式,它通过改变 HPA 轴、免疫系统和氨基酸代谢以及影响微生物群组成来诱发焦虑和抑郁。

早期生活压力可能使人以后对压力更加敏感。

doi.org/10.3389/fneur.2022.1015175

  • 在健康状况下,正常的迷走神经张力可以保护肠道屏障并抑制巨噬细胞释放前细胞因子 TNF-α。
  • 在应对压力源时,迷走神经张力会降低,从而促进肠道屏障受损并释放TNF-α。
  • 肠道屏障受损会促进细菌移位,从而激活免疫系统并诱导免疫介质。
  • 通过循环系统,肠道和系统炎症最终导致神经炎症。

迷 走 神 经

  • 迷走神经被认为在控制食物通过肠道的运动(蠕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刺激用于在肠道细胞和肠道天然微生物之间沟通的各种化合物的分泌。
  • 迷走神经也可能在肠嗜铬细胞分泌血清素中发挥作用。
  • 该神经连接(“神经支配”)大脑的许多区域,包括中缝核,这是参与大脑其他部分产生和分泌血清素的主要区域之一。
  • 尽管情况并非总是如此,但切断迷走神经通常会减弱益生菌对小鼠抑郁和焦虑的影响,例如在这两项研究中:
  • 引入鼠李糖乳杆菌改变小鼠大脑中的γ-氨基丁酸(GABA) 受体功能,导致小鼠焦虑程度更高,抑郁程度减轻。
  • 患有传染性结肠炎的小鼠也表现出类似焦虑的表型,据报道,通过在饮食中引入细菌菌株长双歧杆菌(NCC 3301)可以使这种表型正常化。长双歧杆菌可以减少类似焦虑的行为,尽管没有报道称它对潜在的结肠炎本身有任何直接影响。
  • 美国FDA于2001 年认可迷走神经刺激(VNS) 作为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潜在治疗方法。根据一项针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小型临床试验,该治疗的长期缓解率约为 44%,治疗一年后缓解率约为29%。
  • 在这项初步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的迷走神经刺激的成功治疗结果表明,迷走神经可能充当肠道和大脑之间沟通的关键调节器,尽管迷走神经控制的其他器官途径也可能对此做出贡献。
  • 另一项追踪抑郁症患者 HPA 轴功能障碍的研究报告称,迷走神经刺激也可以解决 HPA功能障碍以及抑郁症状。

虽然迷走神经无法到达管腔内容物,但它可以通过与肠内分泌细胞的通信间接感知肠道信息。

迷走神经传入将信号从肠道菌群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

doi.org/10.3389/fneur.2022.1015175

肠道细菌、肠嗜铬细胞、迷走神经

肠道微生物组可能用来与中枢神经系统沟通的其他机制之一是通过肠嗜铬细胞(ECC)和迷走神经。

例如,一些研究人员目前认为肠嗜铬细胞迷走神经可能参与肠道细菌和大脑之间的通讯,尽管我们仍然不完全了解如何进行。

肠嗜铬细胞感知肠道细菌并分泌血清素

肠嗜铬细胞(ECC) 遍布整个消化道

  • 它们可能在检测肠道中各种类型的细菌和食物中发挥作用(通过“ Toll 样受体”)
  • 反过来,这些细胞可能会分泌血清素和其他信号肽以响应各种刺激(例如某些食物、微生物因素或细菌毒素)
  • 肠嗜铬细胞分泌的血清素刺激胃肠运动;因此,致病菌往往会增加肠道中的血清素信号,从而引发“潮红”运动,从而可能引起腹泻或呕吐。
  • 肠嗜铬细胞还含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受体,以及各种主要神经递质,如GABA、乙酰胆碱和肾上腺素(肾上腺素)

HPA轴

HPA轴是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的功能紊乱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情绪失调和应激反应的异常。

肠道菌群如何影响 HPA 轴?

肠道菌群失调与炎症之间存在密切关系。这些细胞因子也是 HPA 轴非常有效的激活剂。促炎细胞因子可以干扰皮质醇循环的负反馈,刺激HPA轴的活性。

肠道菌群还可以通过其他能够穿过血脑屏障的介质(例如微生物抗原和前列腺素)刺激 HPA 轴

除了依赖这些介质之外,细菌还可以直接参与干预过程。例如,LPS和肽聚糖可以通过激活先天免疫系统来激活HPA轴,最终诱发抑郁症)。

还有证据表明,肠道菌群可以直接调节肠道和肾上腺中的类固醇生成,从而增强 HPA 轴反应。

肠道菌群衍生的代谢物也通过体液途径参与调节 HPA 轴。例如,慢性吲哚(拟杆菌属、乳杆菌属和梭菌属)可诱导肾上腺髓质 Pnmt 基因过度表达。它可以与去甲肾上腺素一起增加肾上腺素能系统中儿茶酚胺的生物合成途径。这样,吲哚可以增加小鼠在慢性轻度应激下的脆弱性,最终导致抑郁行为

除此之外,肠道菌群还可以通过调节 HPA 轴在抑郁症中发挥积极作用。例如,其下游代谢物短链脂肪酸可以降低HPA轴中一些编码蛋白的基因表达,从而减弱HPA轴的应激反应。

最后,肠道菌群还可以影响膈下迷走神经的信号输入。孤束核通过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激活 HPA 轴。

据报道,单胺再摄取抑制剂(MAO-Is) 可以降低糖皮质激素受体抵抗,从而减少 HPA 轴功能障碍。这使得一些研究人员提出,针对大脑 HPA 轴的药物可能是治疗重度抑郁症的潜在有效方法。

05
如何降低抑郁症形成和发展

1. 尽早判别

如果发现抑郁症的迹象,请及时进行身体检查,帮助确定症状是否可能与抑郁有关,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进行抑郁症的诊断和治疗干预。

诊断抑郁症是一个多步骤的过程,通常当有人注意到己感觉不太像自己时就开始了。在某些情况下,一个人的朋友和家人可能会首先注意到抑郁症的微妙迹象。相关判别方式有:

// 量表

医疗和心理健康专业人员使用既定的、研究支持的指南、筛查工具、检查表和其他标准来帮助他们诊断抑郁症。

DSM-5

心理健康专家可能使用美国精神病学协会出版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 中列出的抑郁症诊断标准。

注:《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DSM)是一本为诊断精神疾病的临床医生提供指南的手册。对每种情况进行分类,并给出一套明确的标准,必须满足这些标准才能做出诊断。

DSM-5 包含了评估自杀风险的新量表:一种针对成人,另一种针对青少年。

要诊断为重度抑郁症,一个人的症状必须符合 DSM-5 中概述的标准。悲伤、情绪低落和对日常活动失去兴趣的感觉必定标志着一个人以前的状态发生了变化,并且持续了至少两周

这些感觉还必须伴有至少五种其他常见的抑郁症状,包括:

  • 食欲改变、体重减轻或增加
  • 睡太多或睡不好(失眠)
  • 大部分时间感到疲劳和精力不足
  • 感到毫无价值、内疚和绝望
  • 无法集中注意力,可能会干扰家庭、工作或学校的日常任务
  • 动作异常缓慢或激动(这种变化通常会被其他人注意到)
  • 思考死亡和临终;自杀意念或自杀企图

这些症状必定会导致个体出现临床上显著的痛苦或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领域的损害

这些症状不能归因于药物或物质滥用,也不能是由其他身体疾病引起的。

除了DSM-5,还有一些常用的抑郁症量表,用于评估抑郁症的严重程度和症状表现。常见的抑郁症量表包括:

  • Beck抑郁量表(BDI):

用于评估抑郁症状的程度。

  • Hamilton抑郁量表(HAM-D):

临床评估工具,用于评估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

  • 心境障碍问卷(MDQ):

用于评估双相情感障碍,包括抑郁症和躁狂症。

这些量表可以帮助医生更全面地评估抑郁症的症状和严重程度,以指导治疗计划的制定。

抑郁症的诊断主要是基于临床评估和心理评估,其他也包括一些实验室测试来辅助判别

// 实验室测试

用于识别生物标志物并应用于诊断重度抑郁症的基因组、蛋白质组和代谢分析仍处于起步阶段。

炎症标志物

严重抑郁症与细胞因子或其可溶性受体升高有关,包括:白细胞介素IL-2、可溶性 IL-2 受体 (sIL-2R)、IL-1b、IL-1 受体拮抗剂 (IL-1Ra)、IL -6、可溶性 IL-6 受体 (sIL-6R) 和 γ-干扰素

一项病例对照研究发现,血清抵抗素(一种细胞因子和代谢标志物)水平与非典型抑郁症症状相关,抑郁症受试者的脂联素水平低于对照组。

BDN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与对照组相比,抑郁症受试者的血清水平通常较低,并且血清BDNF水平在抗抑郁治疗后升高。血清BDNF可以作为区分单极性和双极性抑郁症的生物标志物。

皮质醇

HPA轴功能障碍已在抑郁症的病因中得到观察。抑郁症患者的高皮质醇血症表现为24小时平均血清皮质醇浓度升高和24小时尿液皮质醇排泄增加。

新型血液测试

一种新的血液测试被描述用于重度抑郁症的诊断。该测试由9种生物标志物组成,包括α-1抗胰蛋白酶、载脂蛋白CIII、BDNF、皮质醇、表皮生长因子、髓过氧化物酶、催乳素、抵抗素、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αII型,均通过标准免疫测定进行测量。

促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TSH)被纳入并单独报道,用于评估抑郁症的总体评估中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内源性抑郁症患者的基础血清TSH水平通常较低,从基线到峰值的TSH变化也较低。抑郁症可能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或轻度甲状腺功能衰竭有关。

肠道菌群健康检测

某些菌群的异常与抑郁症之间可能存在相关性。肠道菌群检测可以在抑郁症的早期进行风险提示,当临床症状不明显存在疑难病例时,结合肠道菌群检测结果,可以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辅助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

2. 生活方式

有时候,我们口头说的“抑郁症”很多情况是短暂的抑郁情绪,还不是重度抑郁症,可以趁抑郁症在早期阶段,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对其进行干预和管理。

// 饮 食

饮食选择显著影响其他身体系统,例如内分泌、免疫和胃肠道系统。

避免不健康饮食

限制摄入食品添加剂、糖、饱和脂肪酸和精制碳水化合物等。

近年来,研究表明,西方饮食中富含加工或油炸食品、糖、精制谷物和酒精,与抑郁和焦虑症状呈正相关。2020 年的一项研究发现,食用加工食品会引发体内炎症,并对免疫系统产生连锁反应,可能会增加出现抑郁症状的风险。

富含脂肪的饮食可能促进焦虑和抑郁的发展或持续。高脂肪摄入不仅会导致肥胖,还会引起身体系统广泛的炎症。肠道微生物组可能会改变高脂肪饮食的有害影响,改善情绪和行为。

通过避免受污染的食物,改善饮食质量,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并有助于抑郁症的治疗和康复。环境重金属污染的食物可能会含有铅、汞、镉等有害物质,海鲜也是需要格外关注的食物类型,因为海产品往往容易受到汞等重金属的污染。抑郁症患者需要特别留意,避免摄入这些污染物。

高脯氨酸食物与抑郁症相关

来自西班牙巴塞罗那赫罗纳生物医学研究所 (IDIBGI) 和庞培法布拉大学 (UPF) 的研究人员发现,较高的脯氨酸摄入量与抑郁症的发展有关。这项研究的结果发表在《细胞代谢》杂志上。

为了更多地了解饮食是否会导致抑郁症的发生,IDIBGI 研究人员将大约 100 名受试者分为三类非抑郁症、轻度抑郁症和重度抑郁症。从那里,他们分析了抑郁症诊断与肠道微生物组组成之间是否存在关系。

通过对氨基酸的代谢物分析,研究人员能够将体内脯氨酸与抑郁症评分最紧密地联系起来。

为了了解这种脯氨酸从何而来,研究人员依靠包含参与者饮食信息的调查问卷。脯氨酸再次成为对抑郁症影响最大的饮食因素。

在健康的受试者中,脯氨酸的摄入量是与抑郁评分最相关的项目。在进一步确定小鼠体内脯氨酸/抑郁症的联系后,研究人员试图通过将人类受试者的肠道细菌移植到小鼠体内来证实他们的发现。接受脯氨酸含量最高的细菌的小鼠表现出更多的抑郁症状。

什么是脯氨酸?

我们体内的蛋白质由 20 种特定氨基酸的各种组合组成,其中 9 种被认为是“必需的”。身体无法自行制造这九种氨基酸,我们需要通过饮食摄入它们。

脯氨酸是一种非必需氨基酸,这意味着我们的身体在生命的大多数阶段都可以产生足够的量。然而,在压力、康复或成长时期,这种氨基酸变得至关重要,因为我们的需求量超过了我们身体的制造量。

富含脯氨酸的食物

脯氨酸主要存在于许多动物源食品中。“脯氨酸最重要的来源是明胶和动物皮,这些食物富含胶原蛋白,是这种氨基酸的天然来源。

事实上,脯氨酸约占胶原蛋白总氨基酸的 10%。因此,含有胶原蛋白的食物,如骨头汤、鸡翅(带皮)、猪皮和明胶,是这种氨基酸的丰富来源

大多数肉类、鱼类和乳制品也含有脯氨酸。

需要避免脯氨酸来降低抑郁风险吗?

根据这些结果,看起来有必要从饮食中去除任何含有脯氨酸的食物,以降低患抑郁症的风险。

根据研究作者和我们经验还是不要那么绝对。毕竟许多富含脯氨酸的食物,包括肉类、鱼类和奶制品,都富含对正常生长、发育和免疫支持至关重要的营养素。

在建议减少饮食中这部分食物之前,我们认为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

当然,关于抑郁症的饮食干预不只是避免某些食物的摄入,而是要建立一个全面健康的饮食习惯

健康饮食

2019 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富含水果、蔬菜、鱼类和瘦肉的健康饮食有助于降低抑郁症的临床水平。

有研究发现西班牙护理学生坚持地中海饮食与心理健康问题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坚持地中海饮食的参与者比没有坚持的人的焦虑和抑郁分数要低得多

地中海饮食(主要是纤维、鱼和全谷物),已被证明可以通过增加产短链脂肪酸菌丰度来调节肠道菌群组成,从而减少抑郁症的发作

也有研究发现强有力的证据表明,适度限制热量的健康饮食有助于改善抑郁症状。

多酚还被证明可以通过抑制参与氧化应激和炎症的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途径来改善抑郁症状。多酚还作为益生元为微生物提供营养,两者相辅相成。

一项干预性随机临床试验表明,富含类黄酮的橙汁可以通过增加BDNF和毛癣菌科Trichophyton来缓解抑郁症。

总的来说,富含 omega-3 多不饱和脂肪酸 (PUFA) 的食物,大量摄入蔬菜、水果、鱼、橄榄油、大豆、全谷物的健康饮食模式可能与降低抑郁风险相关。

相关阅读:

饮食与抑郁症密不可分,一文涵盖多种生物学机制

深度解析 | 炎症,肠道菌群以及抗炎饮食

// 动起来

缺乏身体活动是抑郁和焦虑的常见危险因素。在治疗重度抑郁症方面有大量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已被证明有助于预防、缓解和治疗症状。

定期锻炼对身体有好处,有助于增强力量和健康,而且对大脑和神经系统也有帮助。在剧烈运动期间,身体会释放内啡肽和多巴胺等神经递质,这有助于增加愉悦感和幸福感。

// 注重睡眠质量

睡眠质量是幸福感的重要指标。80% 的抑郁症患者自我报告存在睡眠障碍。晚上适当的休息(不要太多或太少)是控制抑郁症和保持精力充沛的好方法。为了达到最佳健康状态,建议七到八小时

除了适当的休息之外,充足的睡眠还有助于注意力、认知、记忆形成和情绪调节。

如果有睡眠问题,请持续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比如收起电子产品,睡前写日记,并制定一个轻松的睡前习惯来放松身心。

如果睡眠无法改善,请寻求医生的帮助。

// 冥想正念

当您处于抑郁状态时,很容易陷入消极的想法和情绪中。正念、冥想和呼吸练习可以成为抵御压力和焦虑、让你的大脑专注于当下的一种方法。还可以将正念应用于创造性追求,其中可能涉及日记、绘画、唱歌、玩耍、跳舞等活动。

从生物学角度来看,冥想对某些生理功能具有积极、显著的影响。练习冥想可以影响大脑结构、大脑网络,保持自主神经系统的稳态,甚至影响我们基因的运作方式。

练习正念也可以导致知觉转变。你的想法和情绪不再被视为压倒性的事件,而是一个有助于洞察和平静的时刻

// 走出去,感受新鲜空气

抑郁症的症状之一是很难起床,完成基本任务可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如果忽视户外活动而更多地待在室内,可能会扰乱睡眠和昼夜节律,并导致维生素D 不足。

维生素D 水平下降与抑郁症之间可能存在关联。尽管研究仍然很少,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维生素D 可以在缓解抑郁症方面发挥治疗作用。然而,它在促进免疫功能健康、细胞生长和维持骨骼健康方面的益处是众所周知的。

为了摆脱抑郁症,充足的自然阳光照射有助于满足每日维生素D。拥抱自然疗法,感受皮肤上的阳光,并在街区周围散步以改变环境。

// 依靠爱的人

当你感到沮丧时,你很容易孤立并拒绝与人交往的尝试。或者你可能在人群中却仍然感到孤独。然而,人类天生就是社会性动物。如果你的社会支持质量下降,它可能会加剧抑郁症状,并产生更多的孤独、内疚、羞耻和疏远感。

建议适当社交,是提高自尊、适应力、爱的途径——所有这些都有助于产生积极的心理健康结果。数十年的研究证明,与社区的较高社会关系质量与降低压力水平和抑郁症状有关。

哈佛大学成人发展研究对幸福进行了一项长期研究,发现人际关系可以产生精神和情感刺激(情绪助推器),并有助于抵消孤立感。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指出,人际关系是幸福和生活满意度的有力预测因素

// 尽可能寻找感激之情和欢笑

有可靠的科学证据表明,感恩可以改善认知和情感健康。研究的一项感恩干预措施是使用感恩情,在其中列出几周内每天让你感激的三到五件事感恩练习有助于增加积极情绪、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并减少抑郁症状。

研究发现幽默可以成为对抗抑郁症状和焦虑的重要应对机制。当你沮丧时,很难从任何事情中找到乐趣。即便如此,寻找令人愉快的活动仍然是件好事,比如观看搞笑的单口喜剧、拥抱宠物、沉迷于一部让人感觉良好的电影听音乐、犒赏自己一个热水澡,或者点你最喜欢的饭菜。做任何你喜欢做的事都可以带来快乐。

// 尝试摆脱情绪低落的小技巧

-简化生活,管理时间

列出日常任务清单,使用提醒便签,或者使用计划表有助于保持生活有条不紊。尽可能减少责任,为自己设定合理的目标。当感觉情绪低落时,允许自己少做一些事情。当感到沮丧时避免做出重大决定。

-写日记

作为治疗的一部分,可以通过表达痛苦、愤怒、恐惧或其他情绪来改善心情。

-阅读

阅读知名的自助书籍和网站。医生或治疗师会推荐书籍或网站以供阅读。

-战胜拖延

抑郁症的症状,例如疲劳和注意力不集中,很容易拖延。拖延事情会加剧抑郁。它会导致增加内疚、担忧和压力。制定短期目标并努力首先完成最重要的事情。成功完成的每一项任务都会帮你打破拖延的习惯。

-尝试社交或找到有用的团体

尝试参加社交活动,定期与家人或朋友聚会。许多组织支持联盟,提供教育、互助组、咨询和其他资源来帮助治疗抑郁症。参加各种心理小组也可以为心理健康问题提供帮助。抑郁症患者互助组可以与其他面临类似问题的患者建立联系并分享经验。

-避免酗酒

酒精似乎可以减轻抑郁症状,但从长远来看,它们通常会加重症状,使抑郁更难治疗。

3. 基于肠道菌群的干预

可以通过肠道菌群检测,了解整体菌群结构和异常指标,进行个性化干预。

如果发现核心菌属丰度低,有害菌丰度高菌群结构紊乱,那么可以配合使用抗生素或益生元等抑制过多有害菌,加以改善。

或者通过粪菌移植的方式适当改变菌群结构,从而有效改善。

发现异常菌群,可以针对缺乏菌群,通过补充益生菌,功能性补充剂等方式加以改善。

// 益生菌 & 益生元

益生菌

最近的荟萃分析和系统综述证实了益生菌在临床研究中的抗抑郁功效。相关动物研究也表明,这种作用与肠道菌群结构的调节有关。

研究人员使用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 )干预CUMS小鼠,发现只有恢复乳杆菌水平才足以改善与应激相关的代谢变化和行为异常。

在另一项研究中,热灭菌的短双歧杆菌可以调节肠道菌群成分,从而预防慢性社交失败压力引起的抑郁症状。这种具有功能性食物成分的菌株可以用作新的疗法。

编辑​

doi: 10.7759/cureus.40293

益生元

每天 5 克的低聚半乳糖和 1 克或以下的二十碳五烯酸可以有效缓解抑郁症状。虽然 EGCG 具有潜在的抗抑郁特性,但可能需要 3 克/天的较高剂量才能产生显着效果。

doi.org/10.3389/fnut.2023.1206468

益生菌和益生元联合给药

研究表明,益生菌和益生元的联合给药可以达到更大的抗抑郁效果。益生元的显著营养作用可能会提高益生菌的存活率,从而增强益生菌的抗抑郁能力

没有相关研究报告益生菌引起的戒断反应和副作用等问题,这似乎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抑郁症干预措施。益生菌菌株、剂量和方法的最佳组合尚不精确。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更多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来解开这个谜题。

//  粪菌移植

一种直接干扰肠道菌群的方法是粪便微生物群移植(FMT)。它在抑郁症和微生物结构紊乱方面的优异表现使我们看到了新的治疗方向。

在一项动物研究中,NLRP3 KO菌群移植显著改善了受体小鼠的抑郁样行为。在他们的研究中,FMT机制主要依赖于抑制抑郁小鼠中circHIPK2的表达

在人类受试者中,FMT也显示出类似的效果。在一份FMT作为抑郁症辅助治疗的病例报告中,入选的患者表现出抑郁症状的改善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增加以及胃肠道症状的缓解

然而,这种影响并不持久,他们推测FMT的疗效与供体和受体的微生物相似性有关。FMT面临的主要挑战是提高成功率、最佳交付途径、捐赠者选择和其他需要探索的问题。

4. 治疗

// 药物

N-乙酰半胱氨酸(NAC)

NAC 通过其抗氧化、抗炎和谷氨酸调节活性,可能在多种精神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作用。

身体使用N-乙酰半胱氨酸(NAC)来制造自身的抗氧化剂。医学上,NAC用于治疗对乙酰氨基酚中毒;只要在服药过量后的前 8 小时内服用,几乎 100% 有效。

根据对多项单独研究数据(包括 574 名抑郁症患者和健康参与者的数据)的一项审查,据报道,NAC 在使用 3-6 个月内有可能改善抑郁症状和整体日常功能。此外,据报道,抑郁症患者的情绪在 3-4 个月后得到改善。

NAC 还可以通过减少大脑的氧化应激来平衡情绪。例如,一项针对 76 名抑郁症患者的研究报告称,服用 NAC 的患者大脑抗氧化水平较高。

以上益处仅得到有限的小规模临床研的支持。在 NAC 推荐临床之前需要进行更长时间、更有力度的研究。

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SSRI)

医生通常会先开一种 SSRI 药物。通常认为这些药物更安全,所产生的不适副作用一般少于其他类型的抗抑郁药。SSRI 药物包括西酞普兰(Celexa)、艾司西酞普兰(Lexapro)、氟西汀(Prozac)、帕罗西汀(Paxil、Pexeva)、舍曲林(Zoloft)、维拉佐酮(Viibryd)

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

SNRI 药物包括度洛西汀(Cymbalta)、文拉法辛(Effexor XR)、地文拉法辛(Pristiq、Khedezla)和左米那普仑(Fetzima)

非典型抗抑郁药

这些药物不太适合归入其他任何抗抑郁药类别。这些药物包括安非他酮(Wellbutrin XL、Wellbutrin SR、Aplenzin、Forfivo XL)、米氮平(Remeron)、奈法唑酮、曲唑酮和伏硫西汀(Trintellix)。

三环类抗抑郁药

例如丙米嗪(Tofranil)、去甲替林(Pamelor)、阿米替林、多塞平、曲米帕明(Surmontil)、地昔帕明(Norpramin)和普罗替林(Vivactil)等这些药物可能都很有效,但是副作用往往比新型的抗抑郁药更严重。因此通常不会开三环类药物,除非您已经用过 SSRI,却没有起色。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

反苯环丙胺(Parnate)、苯乙肼(Nardil)和异卡波肼(Marplan)等 MAOI 药物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因此,一般在其他药物没有疗效的情况下才会开这些药物。使用 MAOI 时需要严格控制饮食,因为这类药物会和某些奶酪、泡菜、葡萄酒等食物以及某些药物和草本补充剂发生相互作用,危险甚至致命。司来吉兰(Emsam)是一种新型 MAOI,可以作为垫片贴在皮肤上,副作用少于其他 MAOI 药物。这类药物不能和 SSRI 药物联合使用。

鼻内艾氯胺酮

新药物,例如鼻内艾氯胺酮,可以快速发挥抗抑郁作用,特别是对于难治性抑郁症患者。以鼻喷雾剂的形式提供,通常在几个小时内迅速起效,缓解抑郁症状。使用艾氯胺酮的人通常会继续服用口服抗抑郁药以维持症状的改善。

多种药物

有时候可能需要尝试几种药物或联合用药,然后才能找到有效的药物。这需要耐心,因为对有些药物而言,完全起效及其副作用随着身体调整而缓解,需要数周或更长时间。

突然停药的风险

抗抑郁药需要一段时间(通常需要 4-8 周)才能发挥作用,睡眠、食欲和注意力问题通常会在情绪好转之前得到改善。

咨询医生前,请不要停止服用抗抑郁药。抗抑郁药一般不会上瘾,但有时会产生身体依赖性(这与上瘾不同)。突然停止治疗或多次漏服药物可能导致类似戒断的症状,突然放弃治疗可能导致抑郁症恶化。配合医生,逐渐安全减小剂量

// 中药类

早在中国汉代,张仲景就记载了治疗抑郁症的经典方剂,但其具体药理机制尚不清楚。在最近的研究中,一些中药的抗抑郁作用已被证明与肠道菌群相关。

例如,舒肝颗粒可以显著改善慢性约束应激小鼠的异常行为和海马炎症。后续的机制研究表明,其给药丰富了小鼠肠道中的丁酸单胞菌和节疣念珠菌,降低了拟杆菌的丰度,并与PI3K/Akt/mTOR途径密切相关。

五味子可以通过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来减轻抑郁小鼠的肠道微生态失调。

除了调节炎症,中药还在调节神经递质水平方面发挥作用。

莲心碱治疗可以缩短抑郁小鼠的不动时间海马中的DA、5-HT和NE等神经递质。同时,小鼠结肠中乳酸杆菌的相对丰度也有所增加

在另一项研究中,特异性抗抑郁药中药的靶点可以集中在嘌呤代谢的调节上。与中药相关的动物研究,如肉苁蓉藏红花酸,表明它们的抗抑郁作用与肠道菌群的调节密切相关。

除了动物研究,临床研究也提供了相应的证据。对患有抑郁症的癌症患者使用中药复方小柴胡汤进行干预。给药后,受试者的抑郁症状减轻,肠道微生态失调得到部分逆转(特别是减少副拟杆菌、Blautia和瘤胃球菌科细菌的丰度)。有趣的是,这种抗抑郁的草药也表现出一些抗肿瘤作用,其潜在机制涉及TLR4/MyD88/NF-κB信号传导。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途径在涉及微生物群的抑郁症发病机制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最近的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也表明,与抗抑郁药相比,中药可以减少不良事件。鉴于目前的研究数量有限,准确总结中药治疗抑郁症的益处和风险还为时过早。

// 专业治疗

一旦注意到抑郁症的迹象或症状,与心理健康专家交谈将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值得信赖的治疗师可以识别模式,帮助情绪调节。

心理治疗

几种类型的心理治疗(也称为谈话疗法或咨询),可以通过教抑郁症患者新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以及如何改变导致抑郁的习惯来帮助他们。

治疗抑郁症的循证方法包括:

  • 认知行为疗法(CBT)

一种谈话疗法,旨在帮助改变任何可能导致或恶化抑郁症的消极思想或行为模式。这种疗法通常也是短期的,重点是解决当前的问题并学习新的应对技巧。

  • 人际关系疗法(IPT)

治疗师通过帮助个体识别和处理与人际关系有关的困难,以及改善与他人的交流方式,来促进情绪上的积极变化。 解决几个常见的人际问题,包括失去、冲突、角色变化和人际孤立感。个体可以增强情感的稳定性和归属感,提高应对人际问题的能力。

心理健康服务远程医疗的发展提供了面对面治疗的替代方案,在某些情况下使人们更容易、更方便地获得帮助。对于过去可能对寻求心理健康护理犹豫不决的人来说,远程心理健康服务可能是比传统心理健康服务更容易的第一步

脑刺激疗法

如果药物或心理治疗不能减轻抑郁症状,脑刺激疗法可能是一种值得探索的选择。

拥有最多证据的脑刺激疗法包括:

  • 电休克治疗 (ECT)
  • 重复经颅磁刺激 (rTMS)
  • 迷走神经刺激 (VNS)
  • 磁癫痫治疗(MST)
  • 深部脑刺激(DBS)

ECT 和 rTMS 是使用最广泛的脑刺激疗法,其中 ECT 的使用历史最长。

替代疗法

每日晨光疗法是季节性情感障碍患者的常见治疗选择。光疗设备比普通室内照明明亮得多,被认为是安全的,但患有某些眼病或服用增加对阳光敏感性的药物的人不建议。

06
结 语

抑郁症不仅仅是一种精神疾病,还具有生理和解剖学改变,本文我们了解了抑郁症相关的基本知识,以及肠道菌群在抑郁症发展和症状表现中的重要性。深入了解抑郁症和肠道菌群之间的相互影响将有助于未来开发更有效的治疗策略,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我们应该全面认识抑郁症,意识到其不仅仅是一种心理问题,而是一个涉及多个身体系统的综合性障碍。除了对心理状态的影响外,抑郁症还可以引起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以及睡眠障碍等多方面的变化。

目前对于微生物组在口腔-肠道-脑轴中的作用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这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从病理生理学到调节肠道微生物组对精神疾病产生影响。关于口腔微生物群与精神疾病的关联详见本次推文第二篇:

口-肠-脑轴与精神健康的关系

这些身体系统的紊乱可能进一步加剧抑郁症的症状,并对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产生负面影响。

在临床实践中,针对抑郁症的治疗需要不同科室的医生共同合作。未来更多需要整合心理治疗、药物治疗、营养治疗和包括菌群检测在内的综合性健康管理等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与技术,实施多学科联合治疗,为抑郁症的治疗提供全新的视角,并为未来研究和改进抑郁症治疗策略提供宝贵的经验。

吾日三省吾身:

每天给予自己足够的关怀和爱吗?

对自己的身心健康变化是否警觉并感兴趣?

是否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并且能够充分处理和接纳它们?

希望大家都能健康快乐,远离抑郁。

注:本账号内容仅作交流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相关阅读: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来自肠道菌群的解释

环境污染物通过肠脑轴影响心理健康,精神益生菌或将发挥重要作用

饮食与抑郁症密不可分,一文涵盖多种生物学机制

抑郁症,恐惧,压力和肠道微生物群脱不开的关系

肠道微生物组在人类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

柳叶刀:肠道微生物群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

行为和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肠道微生物分子

深度解读 | 肠道菌群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关系

自闭症,抑郁症等与维生素缺乏有关

阿尔茨海默病de饮食-微生物-脑轴

肠道微生物与帕金森以及相关影响因素

肠道微生物群在多发性硬化中的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Basiji K, Sendani AA, Ghavami SB, Farmani M, Kazemifard N, Sadeghi A, Lotfali E, Aghdaei HA. The critical role of gut-brain axis microbiome in mental disorders. Metab Brain Dis. 2023 Jul 12. doi: 10.1007/s11011-023-01248-w.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7436588.

Chang L, Wei Y, Hashimoto K. Brain-gut-microbiota axis in depression: A historical overview and future directions. Brain Res Bull. 2022 May;182:44-56. doi: 10.1016/j.brainresbull.2022.02.004. Epub 2022 Feb 11. PMID: 35151796.

Bradlow RCJ, Berk M, Kalivas PW, Back SE, Kanaan RA. The Potential of N-Acetyl-L-Cysteine (NAC) in the Treatment of Psychiatric Disorders. CNS Drugs. 2022 May;36(5):451-482.

Chen Y, Xu J, Chen Y. Regulation of Neurotransmitters by the Gut Microbiota and Effects on Cognition in Neurological Disorders. Nutrients. 2021 Jun 19;13(6):2099. doi: 10.3390/nu13062099. PMID: 34205336; PMCID: PMC8234057.

Smith KM, Renshaw PF, Bilello J. The diagnosis of depression: current and emerging methods. Compr Psychiatry. 2013 Jan;54(1):1-6. doi: 10.1016/j.comppsych.2012.06.006. Epub 2012 Aug 15. PMID: 22901834; PMCID: PMC5502713.

Joe Cohen, BS. How Depression May Be Linked To Gut Microbes. 2022.12.selfhacked.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Working Group of the Psychiatric GWAS Consortium; Ripke S, Wray NR, Lewis CM, Hamilton SP, Weissman MM, et al., A mega-analysis of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 for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Mol Psychiatry. 2013 Apr;18(4):497-511.

Zeng Y, Navarro P, Xia C, Amador C, Fernandez-Pujals AM, Thomson PA, Campbell A, Nagy R, Clarke TK, Hafferty JD, Smith BH, Hocking LJ, Padmanabhan S, Hayward C, MacIntyre DJ, Porteous DJ, Haley CS, McIntosh AM. Shared Genetics and Couple-Associated Environment Are Major Contributors to the Risk of Both Clinical and Self-Declared Depression. EBioMedicine. 2016 Dec;14:161-167.

Sharma A. Systems Genomics Support for Immune and Inflammation Hypothesis of Depression. Curr Neuropharmacol. 2016;14(7):749-58.

Flint J, Kendler KS. The genetics of major depression. Neuron. 2014 Feb 5;81(3):484-503. doi: 10.1016/j.neuron.2014.01.027. Erratum in: Neuron. 2014 Mar 5;81(5):1214.

Brundin L, Sellgren CM, Lim CK, Grit J, Pålsson E, Landén M, Samuelsson M, Lundgren K, Brundin P, Fuchs D, Postolache TT, Traskman-Bendz L, Guillemin GJ, Erhardt S. An enzyme in the kynurenine pathway that governs vulnerability to suicidal behavior by regulating excitotoxicity and neuroinflammation. Transl Psychiatry. 2016 Aug 2;6(8):e865.

Lohoff FW. Overview of the genetics of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Curr Psychiatry Rep. 2010 Dec;12(6):539-46.

González-Arancibia C, Urrutia-Piñones J, Illanes-González J, Martinez-Pinto J, Sotomayor-Zárate R, Julio-Pieper M, Bravo JA. Do your gut microbes affect your brain dopamine? Psychopharmacology (Berl). 2019 May;236(5):1611-1622. doi: 10.1007/s00213-019-05265-5. Epub 2019 May 17. PMID: 31098656.

Qin J, Li R, Raes J, Arumugam M, Burgdorf KS, Manichanh C, Nielsen T, Pons N, Levenez F, Yamada T, Mende DR, Li J, Xu J, Li S, Li D, Cao J, Wang B, Liang H, Zheng H, Xie Y, Tap J, Lepage P, Bertalan M, Batto JM, Hansen T, Le Paslier D, Linneberg A, Nielsen HB, Pelletier E, Renault P, Sicheritz-Ponten T, Turner K, Zhu H, Yu C, Li S, Jian M, Zhou Y, Li Y, Zhang X, Li S, Qin N, Yang H, Wang J, Brunak S, Doré J, Guarner F, Kristiansen K, Pedersen O, Parkhill J, Weissenbach J; MetaHIT Consortium; Bork P, Ehrlich SD, Wang J. A human gut microbial gene catalogue established by metagenomic sequencing. Nature. 2010 Mar 4;464(7285):59-65.

Bercik P, Collins SM, Verdu EF. Microbes and the gut-brain axis. Neurogastroenterol Motil. 2012 May;24(5):405-13.

Mayneris-Perxachs J, Castells-Nobau A, Arnoriaga-Rodríguez M, Martin M, de la Vega-Correa L, Zapata C, Burokas A, Blasco G, Coll C, Escrichs A, Biarnés C, Moreno-Navarrete JM, Puig J, Garre-Olmo J, Ramos R, Pedraza S, Brugada R, Vilanova JC, Serena J, Gich J, Ramió-Torrentà L, Pérez-Brocal V, Moya A, Pamplona R, Sol J, Jové M, Ricart W, Portero-Otin M, Deco G, Maldonado R, Fernández-Real JM. Microbiota alterations in proline metabolism impact depression. Cell Metab. 2022 May 3;34(5):681-701.e10.

David LA, Maurice CF, Carmody RN, Gootenberg DB, Button JE, Wolfe BE, Ling AV, Devlin AS, Varma Y, Fischbach MA, Biddinger SB, Dutton RJ, Turnbaugh PJ. Diet rapidly and reproducibly alters the human gut microbiome. Nature. 2014 Jan 23;505(7484):559-63.

Bailey MT, Dowd SE, Galley JD, Hufnagle AR, Allen RG, Lyte M. Exposure to a social stressor alters the structure of the intestinal microbiota: implications for stressor-induced immunomodulation. Brain Behav Immun. 2011 Mar;25(3):397-407.

Diaz Heijtz R, Wang S, Anuar F, Qian Y, Björkholm B, Samuelsson A, Hibberd ML, Forssberg H, Pettersson S. Normal gut microbiota modulates brain development and behavior.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11 Feb 15;108(7):3047-52.

Desbonnet L, Garrett L, Clarke G, Kiely B, Cryan JF, Dinan TG. Effects of the probiotic Bifidobacterium infantis in the maternal separation model of depression. Neuroscience 170: 1179-1188

Bercik P, Denou E, Collins J, Jackson W, Lu J, Jury J, Deng Y, Blennerhassett P, Macri J, McCoy KD, Verdu EF, Collins SM. The intestinal microbiota affect central levels of brain-derived neurotropic factor and behavior in mice. Gastroenterology. 2011 Aug;141(2):599-609, 609.e1-3.

Huang R, Wang K, Hu J. Effect of Probiotics on Depress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Nutrients. 2016 Aug 6;8(8):483.

Akkasheh G, Kashani-Poor Z, Tajabadi-Ebrahimi M, Jafari P, Akbari H, Taghizadeh M, Memarzadeh MR, Asemi Z, Esmaillzadeh A. Clinical and metabolic response to probiotic administration in patients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Nutrition. 2016 Mar;32(3):315-20.

Macpherson AJ, Harris NL.. Interactions between commensal intestinal bacteria and the immune system. Nat Rev Immunol 4: 478-485

Bailey MT. Influence of stressor-induced nervous system activation on the intestinal microbiota and the importance for immunomodulation. Adv Exp Med Biol. 2014;817:255-76.

García Bueno B, Caso JR, Madrigal JL, Leza JC. Innate immune receptor Toll-like receptor 4 signalling in neuropsychiatric diseases. Neurosci Biobehav Rev. 2016 May;64:134-47.

Nugent NR, Tyrka AR, Carpenter LL, Price LH. Gene-environment interactions: early life stress and risk for depressive and anxiety disorders. Psychopharmacology (Berl). 2011 Mar;214(1):175-96.

Ait-Belgnaoui A, Durand H, Cartier C, Chaumaz G, Eutamene H, Ferrier L, Houdeau E, Fioramonti J, Bueno L, Theodorou V. Prevention of gut leakiness by a probiotic treatment leads to attenuated HPA response to an acute psychological stress in rats. Psychoneuroendocrinology. 2012 Nov;37(11):1885-95.

Cryan JF, Dinan TG. Mind-altering microorganisms: the impact of the gut microbiota on brain and behaviour. Nat Rev Neurosci. 2012 Oct;13(10):701-12.

Bercik P, Verdu EF, Foster JA, Macri J, Potter M, Huang X, Malinowski P, Jackson W, Blennerhassett P, Neufeld KA, Lu J, Khan WI, Corthesy-Theulaz I, Cherbut C, Bergonzelli GE, Collins SM. Chronic gastrointestinal inflammation induces anxiety-like behavior and alters central nervous system biochemistry in mice. Gastroenterology. 2010 Dec;139(6):2102-2112.e1.

Bravo JA, Forsythe P, Chew MV, Escaravage E, Savignac HM, Dinan TG, Bienenstock J, Cryan JF. Ingestion of Lactobacillus strain regulates emotional behavior and central GABA receptor expression in a mouse via the vagus nerve.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11 Sep 20;108(38):16050-5. doi: 10.1073/pnas.1102999108.

Bercik P, Denou E, Collins J, Jackson W, Lu J, Jury J, Deng Y, Blennerhassett P, Macri J, McCoy KD, Verdu EF, Collins SM. The intestinal microbiota affect central levels of brain-derived neurotropic factor and behavior in mice. Gastroenterology. 2011 Aug;141(2):599-609, 609.e1-3.

Mayneris-Perxachs J, Castells-Nobau A, Arnoriaga-Rodríguez M, Martin M, de la Vega-Correa L, Zapata C, Burokas A, Blasco G, Coll C, Escrichs A, Biarnés C, Moreno-Navarrete JM, Puig J, Garre-Olmo J, Ramos R, Pedraza S, Brugada R, Vilanova JC, Serena J, Gich J, Ramió-Torrentà L, Pérez-Brocal V, Moya A, Pamplona R, Sol J, Jové M, Ricart W, Portero-Otin M, Deco G, Maldonado R, Fernández-Real JM. Microbiota alterations in proline metabolism impact depression. Cell Metab. 2022 May 3;34(5):681-701.e10.

Lopez MJ, Mohiuddin SS. Biochemistry, Essential Amino Acids. 2023 Mar 13. In: StatPearls [Internet]. Treasure Island (FL): StatPearls Publishing; 2023 Jan–.

Mokhtari V, Afsharian P, Shahhoseini M, Kalantar SM, Moini A. A Review on Various Uses of N-Acetyl Cysteine. Cell J. 2017 Apr-Jun;19(1):11-17.

Ershad M, Naji A, Vearrier D. N-Acetylcysteine. [Updated 2023 Feb 19]. In: StatPearls [Internet]. Treasure Island (FL): StatPearls Publishing; 2023 Jan-.

Fernandes BS, Dean OM, Dodd S, Malhi GS, Berk M. N-Acetylcysteine in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functionality: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 Clin Psychiatry. 2016 Apr;77(4):e457-66.

Berk M, Dean OM, Cotton SM, Jeavons S, Tanious M, Kohlmann K, Hewitt K, Moss K, Allwang C, Schapkaitz I, Robbins J, Cobb H, Ng F, Dodd S, Bush AI, Malhi GS. The efficacy of adjunctive N-acetylcysteine in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 double-blind,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J Clin Psychiatry. 2014 Jun;75(6):628-36.

Fernandes BS, Dean OM, Dodd S, Malhi GS, Berk M. N-Acetylcysteine in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functionality: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 Clin Psychiatry. 2016 Apr;77(4):e457-66.

Hasebe K, Gray L, Bortolasci C, Panizzutti B, Mohebbi M, Kidnapillai S, Spolding B, Walder K, Berk M, Malhi G, Dodd S, Dean OM. Adjunctive N-acetylcysteine in depression: exploration of interleukin-6, C-reactive protein and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Acta Neuropsychiatr. 2017 Dec;29(6):337-346.

Das P, Tanious M, Fritz K, Dodd S, Dean OM, Berk M, Malhi GS. Metabolite profiles in the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of depressed patients differentiate those taking N-acetyl-cysteine versus placebo. Aust N Z J Psychiatry. 2013 Apr;47(4):347-54.

Fekadu A, Demissie M, Birhane R, Medhin G, Bitew T, Hailemariam M, Minaye A, Habtamu K, Milkias B, Petersen I, Patel V, Cleare AJ, Mayston R, Thornicroft G, Alem A, Hanlon C, Prince M. Under detection of depression in primary care settings in low and middle-income countri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Syst Rev. 2022 Feb 5;11(1):21.

Wickham SR, Amarasekara NA, Bartonicek A, Conner TS. The Big Three Health Behaviors and Mental Health and Well-Being Among Young Adults: A Cross-Sectional Investigation of Sleep, Exercise, and Diet. Front Psychol. 2020 Dec 10;11:579205.

Yates BE, DeLetter MC, Parrish EM. Prescribed exercise for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in a college population: An interprofessional approach. Perspect Psychiatr Care. 2020 Oct;56(4):894-899.

Belvederi Murri M, Ekkekakis P, Magagnoli M, Zampogna D, Cattedra S, Capobianco L, Serafini G, Calcagno P, Zanetidou S, Amore M. Physical Exercise in Major Depression: Reducing the Mortality Gap While Improving Clinical Outcomes. Front Psychiatry. 2019 Jan 10;9:762.

Peirce JM, Alviña K. The role of inflammation and the gut microbiome in depression and anxiety. J Neurosci Res. 2019 Oct;97(10):1223-1241. doi: 10.1002/jnr.24476. Epub 2019 May 29. PMID: 31144383.

Basso JC, Suzuki WA. The Effects of Acute Exercise on Mood, Cognition, Neurophysiology, and Neurochemical Pathways: A Review. Brain Plast. 2017 Mar 28;2(2):127-152.

Worley SL. The Extraordinary Importance of Sleep: The Detrimental Effects of Inadequate Sleep on Health and Public Safety Drive an Explosion of Sleep Research. P T. 2018 Dec;43(12):758-763.

Shen H, Chen M, Cui D. Biological mechanism study of medit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mental disorders. Gen Psychiatr. 2020 Jul 13;33(4):e100214.

Hölzel BK, Carmody J, Vangel M, Congleton C, Yerramsetti SM, Gard T, Lazar SW. Mindfulness practice leads to increases in regional brain gray matter density. Psychiatry Res. 2011 Jan 30;191(1):36-43.

Ljungberg T, Bondza E, Lethin C. Evidence of the Importance of Dietary Habits Regarding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Depression.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20 Mar 2;17(5):1616.

Francis HM, Stevenson RJ, Chambers JR, Gupta D, Newey B, Lim CK. A brief diet intervention can reduce symptoms of depression in young adults –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PLoS One. 2019 Oct 9;14(10):e0222768.

Wong SK, Chin KY, Ima-Nirwana S. Vitamin D and Depression: The Evidence from an Indirect Clue to Treatment Strategy. Curr Drug Targets. 2018;19(8):888-897.

Kaveladze B, Diamond Altman A, Niederhausen M, Loftis JM, Teo AR. Social relationship quality, depression and inflammation: A cross-cultural longitudinal study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okyo, Japan. Int J Soc Psychiatry. 2022 Mar;68(2):253-263.

Matthew Solan.The secret to happiness? Here’s some advice from the longest-running study on happiness.Harvard Health.

Cunha LF, Pellanda LC, Reppold CT. Positive Psychology and Gratitude Interventions: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Front Psychol. 2019 Mar 21;10:584.

Menéndez-Aller Á, Postigo Á, Montes-Álvarez P, González-Primo FJ, García-Cueto E. Humor as a protective factor against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t J Clin Health Psychol. 2020 Jan-Apr;20(1):38-45.

Reyes-Martínez S, Segura-Real L, Gómez-García AP, Tesoro-Cruz E, Constantino-Jonapa LA, Amedei A, Aguirre-García MM. Neuroinflammation, Microbiota-Gut-Brain Axis, and Depression: The Vicious Circle. J Integr Neurosci. 2023 May 8;22(3):65. doi: 10.31083/j.jin2203065. PMID: 37258450.

口-肠-脑轴与精神健康的关系

谷禾健康

在个体中,每个微生物栖息地都表现出独特的微生物种群模式。迄今为止,关于微生物组相关疾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器官特异性微生物组上。然而,器官间的微生物网络正逐渐成为生理功能和病理过程中的重要调节因子和治疗机会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维持动态平衡,各个身体部位的微生物可以通过直接相互作用或间接作用于系统循环中的炎性物质、细胞因子和代谢物来相互影响。在这其中,口腔和肠道是人体中两个最为重要的微生物栖息地,它们在微生物组相关疾病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对心理健康产生了极大关注,同时精神类疾病也面临巨大挑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治疗率低。许多患者无法获得及时有效的救治,导致病情日益严重。药物治疗只能暂时缓解症状,容易出现复发,甚至形成对药物的依赖,带来更加严重的后果。因此,对于人体微生物与精神健康之间的研究越来越多,尤其是以肠道菌群为研究靶点,探索和验证以肠道菌群为靶点治疗精神疾病的潜力

此外,大量高质量的研究证据以及实践检测发现,精神疾病往往与功能性胃肠病共存,并可能相互影响和形成负向循环,其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是“菌-肠-脑轴”的异常互动。例如,精神疾病患者通常会出现胃肠道症状,特别是腹疼痛、饱胀、恶心、反酸、消化不良和腹泻等,以至于他们会在消化内科或外科咨询就诊。反过来,功能性胃肠疾病患者则伴随着睡眠障碍、社交障碍、焦虑和抑郁等症状,他们将前往心理科寻求帮助。同时,研究也发现患有精神类疾病的人除了胃肠道症状外,常常还伴有口腔问题,如牙周病或口臭,而患有牙周炎或牙周病的人更容易出现认知或精神障碍

目前,在功能性胃肠病、口腔疾病与精神疾病的临床诊疗中存在一些问题,医患双方对于其临床表现的认知和重视程度不高,对病理生理机制的理解不够全面,对干预方式的整体观念和综合视角不足,导致目前该类疾病的疗效不理想。急需让精神疾病患者和医务工作者了解这些相关联系,并在治疗过程中予以关注。

在讨论和传播关于脑肠轴与精神疾病相关的知识和科普的基础上,本文主要拓展了对于口-肠轴或口-肠-脑轴在精神健康障碍中的重要性的理解,尤其是探讨了基于口肠微生物群的联合治疗神经精神疾病的解决方案和预防措施等。

01
口腔和口腔微生物

口腔是继肠道之后微生物组的第二大定植区。此外,它还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门户。口腔微生物群的改变可能导致或预示各种口腔和全身疾病

口腔和口腔结构

食物的消化很少发生在口腔中。然而,通过咀嚼或咀嚼的过程,食物才能很好的通过上消化道运输到胃和小肠。咀嚼是食物经历的第一个机械过程。咀嚼时下颌的运动是由咀嚼肌(咬肌、颞肌、翼内肌、翼外肌和颊肌)。包围和支撑牙齿的牙周膜的敏感性,而不是咀嚼肌肉的力量,决定了咬合的力量。

理论上来说,咀嚼对于充分消化来说并不是必需的,但是咀嚼对于吞咽和运输又有很大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咀嚼确实有助于消化,因为它可以将食物切成小颗粒并将其与唾液腺分泌的唾液混合。唾液润滑和润湿干燥的食物,而咀嚼则使唾液分布在整个食物团中。舌头抵住硬腭和脸颊的运动有助于形成圆形的食物团。

嘴唇和脸颊

嘴唇是围绕嘴的两个肉质褶皱,外部由皮肤组成,内部有粘膜。粘膜含粘液分泌腺,它们与唾液一起确保言语和咀嚼的充分润滑。

脸颊,即嘴的两侧,与嘴唇连续,具有相似的结构。脸颊的皮下组织(皮肤下的组织)有一个明显的脂肪垫;这种垫对于婴儿来说特别大,被称为吸吮垫。在每个脸颊的内表面上,与第二上臼齿相对的地方有一个轻微的隆起,标志着腮腺管的开口,从位于耳朵前面的腮腺唾液腺引出。在这个腺体的后面有四到五个分泌粘液的腺体,其导管在最后一颗臼齿的对面打开。

口腔顶部

口腔顶部呈凹形,由硬质和软质形成上颚。硬腭由两块腭骨的水平部分和上颌骨或上颌的腭部分形成。硬腭覆盖着厚厚的、略显苍白的粘膜,该粘膜与牙龈连续,并通过坚固的纤维组织与上颌骨和腭骨结合。软腭与前面的硬腭是连续的。其后面与覆盖鼻腔底部的粘膜连续。软腭由坚固、薄的纤维片、腭腱膜、舌腭肌和咽腭肌组成。

口腔底

只有当舌头抬起时才能看到口底。中线是一个突出的、升高的粘膜皱襞(舌系带)将每个嘴唇与牙龈结合在一起,其两侧都有一个轻微的褶皱,称为“舌系带”舌下乳头,下颌下唾液腺导管从中开口。从每个舌下乳头向外和向后延伸的是一个脊(舌下皱襞),标志着舌下(舌下)唾液腺的上边缘,该腺体的大部分导管都通向此处。

牙龈

牙龈由粘膜组成,粘膜通过厚纤维组织与颌骨周围的膜连接。牙龈膜上升,在每颗牙齿的牙冠基部(暴露部分)周围形成一个颈圈。牙龈组织富含血管,接收来自牙龈的分支肺泡动脉;这些血管由于与牙槽或牙槽的关系而被称为牙槽,也供应牙齿和上颌和下颌的松质骨,牙齿位于其中。

牙齿

牙齿是口腔中坚硬的白色结构。不同脊椎动物的牙齿通常用于咀嚼,有时是专门化的牙齿。咀嚼对于食肉动物来说并不像对于草食动物那么重要。人类是杂食动物(吃植物和动物组织),其牙齿在功能和结构上属于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的牙齿所达到的极端专业化之间。

每颗牙齿有牙冠和压根。它们具有不同的功能。口腔的不同部位以及不同动物的牙冠和牙根的形状各不相同。下颌一侧的牙齿本质上是另一侧牙齿的镜像。上牙与下牙不同,但又互补。

舌头

舌头是位于口底的肌肉器官,是一个极其灵活的结构,是言语、咀嚼和吞咽等运动功能的重要辅助器官,也是口腔微生物聚集的地方。它与脸颊一起,能够引导和保持食物在上牙和下牙之间,直到咀嚼完成。舌头的运动有助于在口腔内产生负压,从而使婴儿能够吸吮。作为一种外周感觉器官,舌头尤其重要,它含有一组特殊的上皮细胞,称为味蕾,将刺激从口腔传送到中枢神经系统。此外,舌头的腺体会产生一些吞咽所需的唾液。

舌头由大量交织的横纹肌组成,其中散布着脂肪。覆盖舌头的粘膜在不同区域有所不同。舌头通过其外在肌肉附着在下颌、舌骨(下颌和喉部之间的U 形骨)、颅骨、软腭和咽部。它与口腔底部和口腔相连会厌(作为喉盖的一块软骨板)由粘膜褶皱形成。

唾液腺

食物被品尝并与几组腺体分泌的唾液混合。除了许多分泌唾液的微小腺体外,还有三对主要的唾液腺: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唾液腺是最大的一对,位于面部侧面、每只耳朵的下方和前方。腮腺被包裹在鞘中,当发炎时,如腮腺炎,腮腺可以限制肿胀的程度。下颌下腺呈圆形,位于下颌骨内侧附近,位于胸骨乳突肌(下颌突出的肌肉)前面。这舌下腺直接位于覆盖舌头下方口腔底部的粘膜下方。

唾液腺中含有很多分泌细胞,分泌细胞在圆形囊中呈簇状排列,称为腺泡,附着于导管的自由分支系统。分泌细胞可以是浆液型或粘液型。后一种类型分泌粘蛋白,粘蛋白的主要成分粘液; 前者是含有淀粉酶的 水状液体。

腮腺的分泌细胞为浆液型;颌下腺,有浆液性和粘液性两种类型,浆液性细胞与粘液性细胞的数量为四比一。舌下腺的腺泡主要由粘液细胞组成。

唾液腺由自主神经系统的两个部分(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控制。这副交感神经 供应调节腺泡细胞的分泌并导致血管扩张。受规管的职能交感神经包括腺泡细胞的分泌、血管的收缩以及可能的肌上皮细胞的收缩。

正常情况下,无论口腔中是否有食物,唾液的分泌都是恒定的。24小时内分泌的唾液量通常为1-1.5升。当有东西接触牙龈、舌头或口腔内壁的某些区域时,或者咀嚼时发生时,唾液分泌量增加。刺激物质不一定是食物——嘴里的干沙,甚至在空嘴时移动下巴和舌头都会增加唾液流量。这种对口腔粘膜的直接刺激与唾液分泌增加的结合被称为无条件唾液反射。当一个人了解到特定的视觉、声音、气味或其他刺激通常与食物相关时,仅该刺激就足以刺激唾液流量增加。这种反应被称为条件性唾液反射。

唾液

唾液溶解一些咀嚼的食物并充当润滑剂,促进后续食物顺利通过消化道。唾液还含有一种称为淀粉酶(ptyalin)的淀粉消化酶,它可以启动酶水解过程;它将淀粉(一种含有许多连续链结合的糖分子的多糖)分解成双糖麦芽糖分子

许多食肉动物,例如狗和猫,其唾液中没有淀粉酶;因此,他们的天然饮食中含有很少的淀粉。物质必须处于溶液中才能刺激味蕾;唾液的成分各不相同,但其主要成分是水、与血浆中常见的无机离子,以及许多有机成分,包括唾液蛋白质、游离氨基酸以及溶菌酶和淀粉酶。尽管唾液呈弱酸性,但其中所含的碳酸氢盐和磷酸盐可充当缓冲剂,并在正常条件下保持唾液的pH 值或氢离子浓度相对恒定。

唾液中碳酸氢盐、氯化物、钾和钠的浓度与其流速直接相关。碳酸氢盐浓度与血液中二氧化碳分压之间也存在直接关系。血液中氯化物的浓度从低流速时的 5 毫摩尔/升到高流速时的 70 毫摩尔/升不等。类似情况下的钠浓度从每升 5 毫摩尔到每升 100 毫摩尔不等。血液中钾的浓度通常高于血浆中的浓度,每升高达 20 毫摩尔,这就是唾液在快速流动时产生尖锐金属味的原因。

唾液的持续流动使口腔和牙齿保持湿润,并且相对清除食物残渣、脱落的上皮细胞和异物颗粒。通过去除可用作细菌培养基的物质,唾液抑制细菌的生长。唾液具有保护功能,因为溶菌酶具有溶解或溶解某些细菌的能力。因此唾液的分泌与口腔菌群构成和变化紧密。

唾液的分泌还提供了一种机制,使某些有机和无机物质可以从体内排出,包括汞、铅、碘化钾、溴化物、吗啡、乙醇以及某些抗生素,如青霉素、链霉素和金霉素。虽然唾液不是生命所必需的,但唾液的缺乏会导致许多不便,包括口腔粘膜干燥、细菌过度生长导致口腔卫生不良、味觉大大减弱以及言语困难。

口腔微生物群

与牙周炎有关:

如普氏菌属、卟啉单胞菌属、密螺旋体属、聚集杆菌属、梭杆菌属等。

与龋齿有关:

如变形链球菌 、乳酸菌、奈瑟菌属等。

精神障碍潜在相关的主要口腔细菌种类如下:

doi.org/10.3390/microorganisms9071450

口腔和肠道之间存在密切的解剖和生理联系。口腔和肠道都是消化系统的一部分。由于胃酸的pH值较低,恶劣的化学环境使得许多口腔细菌难以在肠道内定殖。然而,疾病、药物、衰老等各种情况都会促进口腔细菌在肠道中的定植。

口腔微生物群如何迁移到肠道?

研究人员已经提出了细菌从口腔转移到肠道的两种可能途径:

  • 胃肠道途径
  • 血液途径
  • 免疫细胞迁移路线

胃肠道途径

人类每天要吞下大约1.5升唾液,这些唾液富含口腔细菌。来自牙周炎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唾液微生物可以在小鼠肠道中存活至少 24 小时,暗示口腔菌群影响肠道菌群的重要途径。然而,胃酸和碱性胆汁对口腔微生物群在肠道中的定位构成了很大的瓶颈,关于口腔微生物群是否可以通过肠内途径定植肠道存在激烈争论。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没有证据表明口腔细菌在健康成人的远端肠道中定植。相反,另外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至少三分之一的口腔微生物群可以解决健康成年人的肠道问题,肠癌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比健康人有更多的口腔到肠道微生物传播。胃炎、炎症性肠病、结直肠癌等肠道疾病,使易位的口腔细菌在肠道内定植和扩张

由上所述,唾液含有粘液(由水、脂质和蛋白质如粘蛋白组成),可以保护微生物群免受胃酸影响,从而在胃肠道中存活。口腔管饲与牙周炎相关的唾液可加重小鼠糖尿病模型、结肠炎、精神症状、老年痴呆症和骨质疏松症。据估计,患有严重牙周炎的患者每天会吞咽大约大量的牙龈卟啉单胞菌 (P. gingivalis),如果进入肠道定制会改变肠道菌群 。

然而,由于胃肠道的屏障功能胃的酸性,摄入的口腔细菌很少到达并定植在健康的肠道中。但是这两道屏障也可能受损,以下三种情况下,口腔菌群可以趁机进入肠道。

方式一:肠道微生物群破坏

我们知道,肠道微生物群作为一个重要的屏障,可以阻止摄入的口腔细菌在肠道中定植,一旦健康肠道微生物群被破坏,则会导致口腔细菌在肠道的定植增加。例如,抗生素万古霉素用于治疗细菌感染,扰乱肠道微生物组成,从而为口腔细菌在肠道中定植和扩张提供便利。

方式二:胃功能不全

由于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而导致胃功能不全的患者,其口腔细菌如嗜血杆菌属、链球菌属、韦荣氏球菌属的肠道定植显著增加

胃炎和胃手术也可能导致摄入的口腔细菌暴露于胃液的减少,研究表明,患有胃炎或接受过胃手术的人的肠道微生物组成发生了改变,特定口腔微生物组分类群的相对丰度在肠道中显著增加,如链球菌属、韦荣氏球菌属、肠杆菌科等。

方式三:某些菌耐酸

某些口腔细菌,如牙龈卟啉单胞菌,具有耐酸性,因此可以通过胃屏障进入肠道。

血液途径

当一个人患上牙周病时,牙周袋表皮的撕裂、日常的口腔卫生习惯(激烈刷牙/用牙线)、侵入性的牙齿手术等情况,都可能导致口腔细菌传播至全身循环(菌血症)。

此外,日常牙科活动(如用力咀嚼、刷牙)和牙科手术(如洗牙和牙根平整、牙齿矫正、拔牙)造成的口腔机械损伤可能会使口腔细菌扩散到体循环中。此外,牙周炎导致牙周袋血管化和牙龈溃疡,使牙周病原体很容易进入血液。血液途径可能是口腔梭杆菌到达结肠肿瘤的首选途径,而不是肠道途径。

研究表明,牙周炎引发口腔细菌传播至肝脏和脾脏。此外,口腔细菌具有入侵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并在其内部存活的能力,这就好像口腔细菌能够利用宿主免疫细胞作为特洛伊木马,从口腔传播到肠道粘膜。

以上是口腔菌群进入肠道的几种方式。研究发现,绝大多数口腔细菌可转移到肠道。

免疫细胞迁移路线

一些口腔细菌可以在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内存活,表明口腔细菌可能劫持宿主免疫细胞作为“木马”从口腔粘膜传播到肠道粘膜。此外,来自口腔淋巴结引流的免疫细胞可以迁移到其他淋巴组织,包括但不限于肠道。口腔致病菌反应性 T 辅助细胞 17(Th17) 可以迁移到发炎的肠道。在肠道中,口腔来源的 Th17 细胞可被易位的口腔致病菌激活并导致结肠炎的发展。

以上我们了解到口腔-肠道传播是影响肠道微生物组成的重要过程,因此可能通过改变肠道微生物群间接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我们在下面展开阐述。

口腔微生物群如何影响肠道微生物群?

口腔-肠道轴在正反馈回路中具有引发全身炎症的倾向。失调的口腔微生物群不仅直接引发炎症,还可以改变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功能和微生物代谢产物,从而导致促炎级联反应,进一步加剧口腔炎症。

口腔微生物群也有可能通过代谢产细菌素的释放影响肠道微生物群。在自然环境中,细菌产生具有抗菌活性的细菌素和肽,以便与其他细菌争夺营养物质。

唾液微生物组影响肠道微生物群

将重度牙周炎患者的唾液灌胃移植到小鼠体内可改变肠道菌群,肠道菌群的β多样性与对照组有显着差异,卟啉单胞菌和梭杆菌增多,阿克曼菌减少,表明唾液微生物群可以通过肠道途径改变肠道微生物群。

通过灌胃将牙周炎患者的唾液移植到患有结肠炎的小鼠体内可以加速结肠炎,并改变与炎症性肠病相关的微生物群,如Blautia幽门螺杆菌和瘤胃球菌

牙龈卟啉单胞菌影响肠道菌群

牙龈卟啉单胞菌是牙周炎最重要的致病菌之一。它也是研究最多的影响肠道菌群的口腔致病菌。研究牙龈卟啉单胞菌对肠道菌群的影响,首先要明确以下问题:

  1. 牙龈卟啉单胞菌能否在动物模型中定植口腔?
  2. P. gingivalis可以在肠道定植吗?
  3. 牙龈卟啉单胞菌对肠道菌群有何影响?

下面将从这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牙龈卟啉单胞菌定植于小鼠口腔并影响口腔微生物群

一般认为牙龈卟啉单胞菌可以在小鼠口腔内定植。接种P. gingivalis 7 天后,小鼠口腔内可检测到P. gingivalis 。在小鼠牙龈停止外用牙龈卟啉菌4周和8周后口腔内仍可检测到牙龈卟啉单胞菌DNA,提示牙龈卟啉单胞菌可在小鼠牙龈内定植增殖。

在小鼠口腔中接种牙龈卟啉单胞菌会导致可培养的共生细菌总量增加,并改变口腔微生物群的质量组成,增加口腔微生物多样性并允许潜在的机会性物种的定植。

牙龈卟啉单胞菌可以在肠道定植吗?

由于胃液和胆汁的恶劣环境,牙龈卟啉单胞菌能否在肠道定植尚不确定。为了模拟体外胃环境,将牙龈卟啉单胞菌暴露于人工胃液 (AGJ) 中。在 pH 5 下暴露于 AGJ 2 小时后,只有 1% 的牙龈卟啉单胞菌浮游细胞存活,这相当于饭后立即的 pH 值。牙龈卟啉单胞菌生物膜的形成显着提高了存活率。几乎 100% 的细胞在 pH 5 下存活。因为牙龈卟啉单胞菌在口腔内与多种细菌形成复杂的生物膜,所以这个体外实验的结果不能推导到体内

有的研究人员试图通过使用无菌小鼠来解决这个问题。他们通过在无菌小鼠口中擦拭人类唾液,开发了人类口腔微生物群相关小鼠模型(HOMA),还通过灌胃无菌人类粪便悬浮液开发了人类微生物群相关小鼠模型(HMA)老鼠。然后,他们cohoused HOMA 和HMA 模型。与 HMA 模型相比,同居模型显示小肠中的卟啉单胞菌增加,Turicibacter减少这个结果表明卟啉单胞菌在与肠道微生物群竞争小肠定植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牙龈卟啉单胞菌影响肠道菌群

大量研究表明,牙龈卟啉单胞菌可以改变肠道菌群组成, 持续时间范围P. gingivalis口服灌胃后 2 天一次到 10 周的重复应用P. gingivalis

大多数研究使用口服管饲,而有些人将P. gingivalis应用于口腔,一项研究使用静脉注射。三项研究报告α多样性没有显著变化,并且有两个报告称 α多样性降低。五项研究表明β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一项研究表明β多样性没有差异。

P. gingivalis 属于拟杆菌门,在门水平上,一些研究显示拟杆菌的比例增加,而有些人则相反。厚壁菌门是肠道微生物群中的另一个主要门,一项研究显示厚壁菌门的丰度增加,以及其他显示厚壁菌门减少的研究。

有趣的是,牙龈卟啉单胞菌在野生型小鼠 (WT) 和链脲佐菌素诱导的小鼠 (STZ) 中诱导了一些肠道微生物群的相反变化。乳酸杆菌的丰度在 WT 小鼠中减少,但在 STZ 小鼠中增加。Turicibacter的丰度在 WT 小鼠中增加,但在 STZ 小鼠中减少。这表明高血糖可能会影响细菌生长并改变小鼠肠道菌群的组成。

具核梭杆菌影响肠道菌群

据报道,具核梭杆菌( F. nucleatum ) 参与牙周病和根尖病变的发展会影响肠道微生物群。具核梭杆菌感染牙髓诱发大鼠磨牙根尖周炎后, 2周时可在肠道中检测到具核梭菌,并改变肠道菌群,证实大肠感染

伴放线放线杆菌影响肠道菌群

伴放线放线杆菌Aggregatibacter actinomycetemcomitans (A. actinomycetemcomitans )经常在严重牙周炎中检测到,并与局部侵袭性牙周炎有关。在管理A之后。给小鼠灌胃 6 周伴随放线菌,肠道中的Turicibacter属显着减少。该属与丁酸的生产有关,丁酸盐的减少与胰岛素抵抗有关。

肠道微生物群影响口腔微生物群

由于口腔与肠道在物理上相连,一些研究人员报告说,肠道微生物群的变化也会影响口腔微生物群。发现不同类型的肠道微生物群与不同类型的口腔微生物群相关。经过长期富含脂肪的饮食,小鼠的肠道微生物群概况可分为三种类型:糖尿病抵抗型、中间型和糖尿病敏感型。只有糖尿病敏感小鼠的牙周微生物群显示出丰富的普氏菌属和坦纳氏菌属,它们是主要的牙周病原体,表明肠道微生物群和口腔微生物群存在相互作用。同样,糖尿病导致口腔微生物群变得更具致病性。高血糖发作后,口腔微生物群中肠杆菌科、气球菌、肠球菌和葡萄球菌的水平升高,这些菌群通常与牙周炎有关。

02
口-肠轴如何影响大脑?

在了解口腔微生物群是如何影响精神障碍类疾病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口-肠轴是如何影响大脑的。

这部分内容我们分成几个部分来详细阐述:

  • 口腔微生物群如何影响大脑?
  • 肠道微生物群如何影响大脑?
  • 口腔和肠道微生物群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何影响大脑?

doi.org/10.1016/j.jdsr.2022.11.003

口腔微生物群如何影响大脑?

1

血液途径(细菌或其产物破坏血脑屏障)

口腔微生物群的改变可能导致炎症反应的增加,破坏血脑屏障,使得炎症介质和细菌代谢产物进入大脑,从而影响神经元的功能和存活。

如牙龈卟啉单胞菌通过血流迁移到冠状动脉和股动脉的内膜层。这种迁移可能会在体内产生急性炎症状态,导致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这些细胞因子可以通过特定的细胞因子转运蛋白,穿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

2

神经途径

  • 神经连接(三叉神经节)

迷走神经三叉神经复合体是口腔与大脑之间的重要神经连接。口腔微生物群的变化可能通过这些神经连接与中枢神经系统进行交流,影响大脑的功能和健康。

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三叉神经节海马中发现了一种口腔细菌,即齿状密螺旋体Treponema denticola)。这一发现在另一项针对小鼠的临床前研究中得到了支持,其中口腔T. denticola感染诱导了海马中淀粉样蛋白-β的产生。目前尚不清楚这些细菌是如何迁移到海马体的,人们认为口腔细菌可能是通过三叉神经途径到达大脑的。

  • 神经炎症(激活小胶质细胞)

牙周炎会诱发全身炎症,促炎细胞因子可以激活表达 TNF-α  IL-1 受体的内皮细胞,进而向紧邻脑内皮细胞的血管周围巨噬细胞发出信号。这些血管周围巨噬细胞随后与小胶质细胞通讯,从而导致小胶质细胞激活和随后的神经炎症

牙周细菌细胞外囊泡,如外泌体,是免疫系统的有力刺激物,增加炎症负担。外泌体存在于大多数体液中,包括唾液,一项研究发现唾液中 CD9/CD81 外泌体水平降低与牙周病的发病机制有关。

因此,牙周细菌具有多种机制,可以将包括牙周炎在内的周围炎症转化为神经炎症,从而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和行为。

  • 神经激素/神经递质

牙周血管系统的渗透性增加导致脂多糖“泄漏”。脂多糖可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从而增加应激激素和/或神经递质。这会影响肠道生理、栖息地、微生物组组成和细菌基因表达。

肠道微生物群的改变可能导致全身炎症,这不仅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而且加剧其他炎症病理。

口腔微生物群影响和促进神经精神疾病结果的机制

doi.org/10.3389/fpsyt.2022.810008

以上是口腔微生物群影响神经精神疾病的一些机制,口腔微生物群还可以通过肠道间接和大脑产生交流

肠道微生物群如何影响大脑?

肠道作为“第二大脑”影响情绪和行为,大脑和肠道直接通过迷走神经和脊髓中的自主神经系统进行沟通。细菌通过迷走神经和肠神经系统传入神经元的刺激,在大脑和胃肠道微生物群之间建立直接的神经联系。

肠-脑轴的相互作用对我们的情绪和行为产生影响。肠道微生物的失衡和肠道疾病与焦虑、抑郁等精神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微生物群与大脑之间通过肠脑轴的分子通讯途径

Sorboni SG, et al.,Clin Microbiol Rev. 2022

肠-脑轴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到肠道微生物群、肠道黏膜屏障、免疫系统、神经递质和代谢产物等多种机制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这些在我们之前的很多文章已经详细阐述,此处就不展开,详见:

肠道微生物组在人类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

柳叶刀:肠道微生物群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

深度解读 | 肠道菌群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关系

口腔和肠道微生物群之间的相互交流如何影响大脑?

doi.org/10.1111/prd.12452

1) 牙周病原体可以通过血液和受损的血脑屏障直接到达大脑。

2) 促炎细胞因子激活内皮细胞可以间接影响中枢神经系统。

3) TNF-αIL-1内皮受体的表达激活小胶质细胞,导致炎症。

4) 牙周血管系统通透性的增加导致脂多糖的“渗漏”。

5) 脂多糖可以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从而增加应激激素和/或神经递质。

6) 这会影响肠道生理、栖息地、微生物组组成和细菌基因表达。

7) 肠道微生物组的变化可能导致进一步的全身炎症,从而增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8) 此外,它可能通过增加炎症负担来影响牙周病。

9) 口腔细菌通过唾液传播到肠道也可能影响肠道微生物组的组成和功能。

10)激素途径,例如,神经肽Y (NPY)、糖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样肽-1 (GLP-1)、食欲素-A、瘦素,口肠菌群的变化导致这些激素稳态或受体响应,进而影响精神系统。

以上,我们可以看到,口-肠轴对于大脑,也就是心理健康来说非常重要。这也就说明了口腔健康和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很大关联。

值得注意的是,口腔-肠道微生物组轴改善了胃肠道系统的发病机理和预后的预测。荟萃分析表明,口腔微生物组的变化与胃肠道癌的风险有关,包括CRC,PDAC和HCC,这可能是早期发现的潜在指标。已经验证了PDAC特定的口腔微生物模式作为PDAC生物标志物。两种口腔细菌物种长奈瑟菌Neisseria elongata和 轻型链球菌Streptococcus mitis),同时富集可以将PDAC患者与健康受试者区分开来。

03
口腔健康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联

龋齿、严重牙周病、牙齿脱落是主要口腔疾病。口腔健康是一个全球被低估的健康问题。

口腔健康问题带来的经济负担

2017年,全球每年所有口腔疾病的负担达到了1830万,较1990年增加了19.9%;而全球经济负担为5440亿美元,其中1870亿美元是由生产力损失造成的。

间接成本,如生产力损失,可能归因于口腔健康对社交退缩和孤、疼痛和咀嚼功能减弱、自尊心、缺乏口腔健康意识,对口腔医生的不信任所产生的影响。

口腔健康带来的健康问题与心理障碍并存

口腔健康一般健康有影响,有证据表明口腔健康与冠心病、呼吸系统疾病、中风和糖尿病密切相关。这些疾病在患有心理障碍的人群中常见并存。

口腔健康问题和心理问题之间关联

  • 饮食失调(厌食症和贪食症)——牙齿侵蚀
  • 焦虑和抑郁——灼口综合征
  • 高糖消耗——龋齿
  • 不良卫生习惯和过度吸烟——牙周病发病率增加、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的风险增加

据报道,与普通人群相比,严重的精神障碍导致缺牙的风险高2.8倍。口腔健康不佳的预测因素和决定因素涉及心理障碍和生活方式因素,说明了心理和口腔健康中影响因素的复杂相互作用

口腔健康状况不佳的预测因素

doi.org/10.1016/j.jobcr.2023.06.003

口腔健康状况不佳的决定因素

doi.org/10.1016/j.jobcr.2023.06.003

诊断口腔疾病时发现异常,应考虑是否存在精神障碍

常见的情况,如牙齿表面物质的损失,可能归因于许多基于其表现的精神障碍

  • 38%的饮食失调患者会出现牙齿侵蚀
  • 腭齿表面通常是由于自我诱导的呕吐而受到影响
  • 常见的唇侧侵蚀是由于外源性饮用酸性饮料引起的
  • 磨牙症,俗称磨牙,很可能患有焦虑或抑郁。磨牙病会导致牙齿物质的垂直流失,而由于疯狂刷牙导致的唇面脱落,往往与强迫症有关。
  • 口干症、口干的感觉、唾液分泌不足与抗抑郁药和精神病药物有关。例如,三环类抗抑郁药可以使一个人的流涎率减半。口腔干燥会增加龋齿的风险,削弱义齿的固位力,并增加念珠菌感染的风险。

以上我们了解了口腔健康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联,接下来进一步深入探讨精神障碍与牙科疾病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精神障碍患者更容易出现牙科问题,而牙科疾病也可能与精神健康问题相关联。

04
精神障碍和牙科疾病

精神障碍涉及一个人的行为或心理模式;基于 DSM-5 中的标准。

最常见的疾病是抑郁症和焦虑症,影响世界人口的约 3.8%。最近,全球青少年抑郁和焦虑的患病率估计为 25-31%。心理健康状况不佳是全球日益严重的负担。这不仅仅涉及药物和住院等直接成本,还包括因失业或迅速退休而导致生产损失的收入损失。

常见的精神障碍包括抑郁症、焦虑症、躁郁症、精神分裂症、痴呆症、酒精和药物滥用障碍等。

常见的心理健康障碍及其常见症状

doi.org/10.1016/j.jobcr.2023.06.003

牙周炎常见且危害较多

牙周炎是一种慢性疾病,影响牙齿结构周围的组织,伴有炎症障碍、退化,最终导致牙齿脱落

除了牙齿脱落和随后的咀嚼功能障碍,牙周炎还影响整体健康。在全球范围内,牙周炎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有20-50%的人口受到影响。随着人口老龄化和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保留天然牙齿,牙周炎的患病率预计将增加

牙周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

牙周炎会使宿主全身长期暴露于促炎细胞因子和急性期蛋白中,中度至重度牙周炎患者的全身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评估牙周炎全身炎症影响的研究表明,前列腺素E2、IL-1β、IL-6和TNF-α水平升高,牙周炎产生的炎症介质可以通过系统和神经途径延伸到大脑。牙周袋为大量牙周细菌进入系统循环和神经组织提供了独特的机会。

精神障碍及其与口腔疾病,特别是牙周炎的关系,在研究界越来越受到关注。其中一些关系被认为是双向的,这为未来的治疗、诊断和预防措施开辟了道路。

阿尔茨海默病

牙周炎和阿尔茨海默病之间存在显著关联

许多研究支持这种联系,并提出了几种解释,细菌移位导致全身炎症的机制似乎是合理的。

牙龈卟啉单胞菌(牙周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的DNA以及针对几种牙周炎相关细菌的抗体支持了这一点。

口腔微生物组通过血管、炎症/免疫、神经毒性和葡萄糖代谢途径,在已建立的生活方式因素和阿尔茨海默病风险之间是一个合理的因果中介:

Loughman A, et al.,J Alzheimers Dis. 2023

牙周炎的严重程度与阿尔茨海默病之间存在关联

对这一证据的进一步支持归功于动物研究,其中小鼠受试者被给予活的牙龈卟啉单胞菌或其内毒素脂多糖给药导致动物海马中学习和记忆功能明显下降淀粉样蛋白-β斑块(一种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典型组织学发现)减少

这些发现激发了抑制牙龈卟啉单胞菌蛋白酶的银杏蛋白酶抑制剂的开发。抑制剂导致斑块形成、细菌体积减少,并对海马细胞产生保护作用。

注:一个例子是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银杏蛋白酶抑制剂COR388,目前正处于2/3期临床试验中。

总之,文献表明,牙周炎是痴呆症的一个可改变的风险因素(特别是阿尔茨海默病),因此可以作为治疗和预防措施的目标。

抑郁症

细菌可能在牙周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中挥作用

抑郁症患者的口腔微生物组存在显著差异

一项16s高通量测序研究比较了符合 DSM-IV 抑郁症标准的年轻人 (n = 40) 和匹配对照 (n = 43) 的唾液微生物组的结构和组成,健康受试者和抑郁受试者之间的分类群在丰度上不同奈瑟菌属(Neisseria)和变黑普雷沃氏菌(Prevotella nigrescens)的水平升高

Wingfield B, et al.,Sci Rep. 2021

动物研究支持这样一种观点,即:

口服脂多糖活的牙周炎相关病原体会导致包括大脑在内的系统炎症标志物升高抑郁样行为。

有人提出了一种遗传关系。一项研究调查了串扰基因神经肽在这两种疾病中的作用。

神经肽肾上腺髓质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强啡肽原和抵抗素在牙周炎抑郁症相互表达,也在识别抑郁症中发挥作用。

牙周炎和抑郁症共病

抑郁症受到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牙周炎症状,如口臭、口腔卫生不良、缺牙、牙龈退缩,可能会出现社会孤立、羞耻、自尊下降等,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导致抑郁。

  • 流行病学数据显示,与健康人(38.86%)相比,牙周炎患者的抑郁症共病率为62.5%。
  • 另一项研究对60000多名受试者进行了10年的跟踪调查,发现牙周炎患者的抑郁发病率较高。

种植体周围炎也可能是抑郁症的危险因素

当牙齿丢失时,可能会被种植牙替代,然而,种植牙也可能发展为种植体周围炎,类似于牙周炎。最终,植入物可能会丢失。从牙周炎到种植体周围炎,可以推断出几种影响和疾病关系。牙周炎和种植体周围炎可能是抑郁症的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果是这样,简单的牙周干预口腔卫生指导可以预防或帮助治疗抑郁症。

双相情感障碍(躁郁症)

慢性炎症是双相情感障碍的一个因素。

2001年-2012年对双相情感障碍牙周炎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 对于双相情感障碍,与非牙周炎受试者相比,牙周炎受试者的风险较高。
  • 与患有牙周炎但精神健康的患者相比,患有牙周炎和双相情感障碍的受试者的牙周炎相关病原体的细菌载量更高(如放线菌聚集菌Aggregatibacter actinomycetemcomitans和牙龈卟啉单胞菌)。

这些研究支持了双相情感障碍和牙周炎之间的可能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帕金森病

一些研究报告了帕金森氏症患者牙周炎患病率的升高

帕金森病会导致运动障碍认知障碍,这是由于大脑黑质中产生多巴胺的神经元的神经元细胞死亡所致。

手抖僵硬是常见的症状,这就很难保持足够的日常口腔卫生。这种疾病本身可以说是牙周炎的一个危险因素,然而,流行病学证据支持牙周炎会增加患帕金森病的风险。

与完全没有接受治疗或连续5年没有接受治疗的患者相比,在连续5年接受牙周治疗的患者中观察到了对帕金森病的保护作用。作者推测:

牙周炎相关病原体进入大脑,引发和维持的炎症最终会导致帕金森症

进一步研究其机制关系,以及牙周治疗对已确定的帕金森氏症的影响,可能是未来的方向。

精神分裂症

关于牙周炎和精神分裂症之间关系的支持性文献很少。

一些研究报告称,精神分裂症患者患牙周炎的风险较高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患牙周炎风险更高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D等位基因是对抗精神分裂症和牙周炎的保护因子,并可能被证明是一种生物学联系。

口咽微生物组唾液微生物组和牙周炎的作用被认为可能与精神分裂症有关,牙周炎强化了炎症在精神分裂症病理生理学中的作用。

口腔微生物群与精神分裂症之间的联系

doi.org/10.3390/ijms23020846

唾液是一种对多种疾病具有诊断意义的体液,也可能用于精神分裂症的诊断,目前的证据仍然有限,还需更多研究。

精神分裂症患者唾液牙龈卟啉单胞菌较多

一项横截面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唾液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数量显著更高。此外,牙龈卟啉单胞菌细胞的数量与精神分裂症的精神病理学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牙龈卟啉单胞菌可能导致神经炎症状态。

患有精神病发作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中炎症细胞因子的浓度升高,包括IL-12干扰素 γ肿瘤坏死因子α 和 C反应蛋白。低度慢性炎症状态可能会导致免疫系统异常,从而使精神分裂症患者易患全身性疾病。

精神分裂症患者口腔菌群在肠道定植

口腔常驻细菌口腔乳杆菌(Lactobacillus oris)、唾液链球菌(Streptococcus salivarius)可能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肠道中定殖,导致口腔常驻细菌显著富集。

也有宏基因组研究发现,与精神分裂症相关的肠道细菌之间的共现相关性,大多数物种起源于口腔,口腔常驻细菌可能以协同的方式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肠道定植。

与口腔疾病相关的精神障碍的管理

精神健康障碍患者应接受全面的口腔和牙周健康信息卫生指导、教育和定期随访,以提高患者的意识、习惯。

多学科干预可以进一步改善依从性、牙齿恐惧、口腔健康和习惯,并有助于更积极的预后

科医生应接受有关精神障碍的教育,以便更好地管理、沟通和识别这些患者,并与其他卫生专业人员合作。牙科应与现有的精神康复和预防计划相结合,实现一个全面、方便的多学科计划,将人体内部的整体关联考虑在内。

05
基于肠道微生物群干预和治疗神经精神疾病

“胃肠精神病学”涉及两大系统,涉及的病种、症状均较多,而且各个病种间可能交互出现,因此症状也可能隐匿、多变,这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巨大的困难,因此需要包括消化系统内外科、精神心理、营养及影像科的多学科讨论。

医生应该了解当前的研究状况,在治疗过程中应该详细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和肠道健康状况对患者的发病原因进行综合评价,并就基于肠道菌群的干预措施向患者提准确而明智的建议,将改善饮食、生活方式等改善肠道健康的方式纳入患者的治疗方案之中。以下给大家一些在选用常见的菌群改善或营养饮食方面的简单建议。

1. 饮食和生活方式的干预

肠道菌群作为治疗精神疾病的潜在靶点,一直是近年来精神病学研究的热点。肠道细菌通过影响神经、免疫和内分泌,在肠道和大脑的交流中发挥关键作用。

微生物-肠-脑轴为精神病学的研究和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范式。一项大规模的人群研究证实,许多精神疾病患者,特别是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和重度抑郁症等重度精神疾病患者,比一般人群摄入的致肥胖营养物质和炎症性饮食更高。自闭症患儿也大多存在严重的偏食和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

虽然关于肠道菌群在精神类疾病发生中的具体作用还有待发现,但是营养和肠道健康领域已经成为精神疾病整体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在自闭症儿童中,存在严重的食物过敏现象,限制麸质饮食和酪蛋白饮食有助于自闭症症状的改善;诸多精神类疾病也存在偏食症状,如偏食促发自闭症的发生发展。IBS患者可能有与饮食成分消化不良相关的腹胀,如可发酵的低聚糖、双糖或单糖和多元醇饮食有关。因此,建议精神障碍人群的精准个性化的营养饮食。

2. 益生菌

益生菌无论是在精神性疾病或者胃肠功能性疾病都表现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且存在双向调节作用。近年来,关于肠-脑轴的研究则提供了更加充分的理论支持。因此,肠-脑-菌群轴被认为是能为精神病患者提供创新疗法的基础,其重点是在临床层面上系统性鉴别出精神益生菌(psychobiotics)。在临床前研究中发现,精神益生菌对行为、肠道通透性、神经活性有益处和减少促炎性及应激反应。

在啮齿动物中的实验表明,精神病益生菌可通过迷走神经、脊髓、神经内分泌系统起到抗抑郁及抗焦虑的作用。精神病益生菌在IBS患者中被广泛研究,他的作用包括缓解抑郁症状及慢性疲劳综合征等,可能与益生菌的抗炎及减少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活性相关。

虽然领域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许多挑战,但是鉴于目前已有的初步证据,在精神类疾病的治疗中,补充益生菌或加入一些营养配方是合理且具有极大潜力的。

3. 益生元

临床报道益生元对于慢性便秘、腹泻、IBS及焦虑、抑郁、自闭症等具有良好的疗效。益生元是被宿主微生物选择性利用以促进健康的物质,发挥抵抗病原体、调节免疫、增加矿物质吸收、改善肠道功能、影响代谢和饱腹感等作用。

益生元与益生菌还存在协同和互养的作用,如果聚糖、低聚半乳糖、抗性淀粉、维生素、植物多酚、海藻等益生元可通过不同机制维持益生菌在肠道中的活性,包括增强益生菌对氧气及活性氧的抗性、增强其对胃酸和胆汁酸的抗性。益生元可通过多种机制增强益生菌在肠道菌群中的益生功能,包括发酵产生的短链脂肪酸促进益生菌的定殖、与致病菌竞争性结合宿主上皮细胞上的受体。

4. 肠道菌群移植

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临床研究均表明,肠道菌群移植在治疗胃肠功能的同时,对肠道外疾病如精神神经系统包括焦虑和抑郁症、自闭症、帕金森病、阿尔兹海默症等均有良好的疗效。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在《Lancet Gastroenterol Hepatol 》杂志上发表成果显示,8547例菌群移植治疗肠道功能合并自闭症、焦虑和抑郁等疾病的成果,均表现出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此外,在对IBS的5年长期随访中发现,菌群移植在改善胃肠功能障碍的同时,对精神心理也有很好的疗效。

菌群移植通过纠正肠道菌群的失衡,增加菌群的多样性,促进有益菌的定殖等,在改善胃肠道功能的同时,肠道内环境的改善,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可以通过自主神经系统、免疫系统调节中枢的活性,从而改善精神行为的异常症状。近年来,人源化的无菌动物模型的构建,更进一步证明肠道菌群移植对精神神经系统的干预作用,即将自闭症、焦虑或者抑郁症患者的粪便移植至无菌小鼠内,无菌小鼠产生临床类似的精神症状,而通过健康小鼠共喂养或者将健康人群的粪便移植至模型小鼠,其症状可以得到明显的改善

无锡第二人民医院柳老师团队前期的研究结果显示,对菌群移植可以显著改善睡眠障碍合并抑郁症的患者,菌群移植治疗后,睡眠和抑郁症同时得以明显的改善。因此,菌群移植在功能性胃肠病合并精神症状的机体中,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为该类患者提供了整体治疗思路。

5.心理认知干预

对于复杂胃肠疾病,心理医师的介入是非常关键的,需要心理医师,参与筛查、评估、诊断、治疗和随访。

同时患者家庭,亲属和朋友对“胃肠精神共病”需要有充分的认知和参与,认知越高参与越积极,治疗效果越好。如父母因素在儿童慢性便秘的病理生理和预后中有重要作用,神经质和存在抑郁症状的父母及父母的养育态度和培养行为与便秘严重程度相关;在这种情况下,基于家庭的认知干预也许有好处。

06
基于口腔微生物群治疗神经精神疾病的解决方案和预防措施

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是我们对抗病原体感染的第一道防线,致力于消除特定物种(即噬菌体治疗),或整个微生物群(即抗生素治疗)。

去除与神经精神疾病相关的微生物,可能是未来解决神经精神疾病症状或严重程度的新方法。口服抗生素已被证明对口腔微生物群影响很小,在口腔中局部或直接施用抗生素可能更有效

饮食

一项关于饮食与牙周炎之间关系的10000名NHANES参与者的横断面研究发现,富含水果、蔬菜、沙拉、水、茶的饮食模式,一定程度限制摄入可发酵碳水化合物、脂肪酸、蛋白质和高糖饮料的摄入,患牙周病的程度较低

益生菌

益生菌作用的主要益生菌机制包括:

  • 改善对细菌定植位点的粘附
  • 病原微生物竞争
  • 产生抗菌物质
  • 调节宿主的免疫反应

体外和体内证实了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对调节与精神障碍相关的口腔微生物群(动物双歧杆菌、副干酪乳杆菌、嗜酸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德氏乳杆菌)的作用。细菌竞争排除了一些病原体而不破坏生物膜结构(具核梭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等)。

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属可以帮助控制口腔中致龋链球菌的生长。

  • 口服卷曲乳杆菌四周后,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数量也有所减少。
  • 服用罗伊氏乳杆菌片剂 28 天可减少龈下微生物群中中间假单胞菌和牙龈假单胞菌的数量。口服罗伊氏乳杆菌DSM 17938 可能是牙周炎治疗中龈上洁治的一种有用的辅助治疗。
  • 每天食用干酪乳杆菌商业发酵奶一个月,可减少牙龈卟啉单胞菌、A. actinomycetemcomitans和慢性全身性轻度至中度牙周炎患者中的中间P. intermedia。
  • 服用唾液乳杆菌L. salivarius片剂八天后 4 周,龈下菌斑中伴放线放线杆菌A. actinomycetemcomitans、中间普雷沃氏菌属P. intermedia、牙龈卟啉单胞菌、T. denticola、T. forsythia的数量显着减少。
  • 口服L. salivarius作为漱口水 28 天,可对A. actinomycetemcomitans产生抗菌活性。
  • 连续四周每天食用鼠李糖乳杆菌和动物乳杆菌结合的益生菌含片,可以降低唾液和菌斑中伴放线放线杆菌A.actinomycetemcomitans和F. nucleatum的细菌负荷。食用也会减少牙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数量。
  • 动物双歧杆菌可抑制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假单胞菌、具核梭菌、伴放线放线杆菌的生长。
  • 短双歧杆菌通过多种机制发挥抗抑郁样作用,例如解除过度活跃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调节。
  • 长双歧杆菌可以降低边缘反应性,从而削弱大脑对负面情绪刺激的反应。

益生元

使用各种益生元化合物(硝酸盐、β-甲基-d-半乳糖苷、N-乙酰基-d-甘露糖胺等)对口腔微生物组进行营养刺激,可能会诱导牙齿生物膜的组成和有益口腔细菌的生长,减少致病菌(P.gingivalis、A. actinomycetemcomitans、F.nucleanum)。

虽然益生菌的使用可能作为精神障碍患者的补充治疗手段,但有必要注意口腔微生物组稳态的多因素特征。

有研究发现,海藻提取物、n-3 PUFA、海参提取物和海洋细菌代谢物等海洋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抑制口腔致病菌、消除炎症和抗肿瘤的作用。这一发现为通过使用这种生物活性成分(例如以口香糖或无糖片剂的形式包装)来预防和稳定精神障碍开辟了有趣的研究前景。

口腔微生物移植

来自健康捐赠者的微生物群被移植或播种到接受者体内。口腔微生物移植(OMT)可能能够作为预防龋齿的第一道防线或用于治疗牙周病,但这尚未在人体中进行过测试。未来应探索 OMT 在缓解神经精神疾病等全身性疾病症状方面的应用。

口腔卫生产品

牙膏和漱口水等口腔卫生产品通过限制某些物种的生长来管理口腔微生物群落,并且可能是促进所需口腔微生物定殖的一种方法。

例如,当前的牙膏采用具有抗菌特性的化学物质(例如氟化物)配制,除了促进牙釉质健康之外,氟化物已被证明可以降低总体微生物负荷和多样性。许多漱口水含有酒精来杀死微生物。

虽然这些是日常卫生习惯中用于预防和减少口腔疾病的工具,但它们也可能是帮助调节与神经精神疾病相关的微生物的工具新的研究正在检查其他化合物,它们可以在不破坏微生物群共生平衡的情况下保持口腔卫生

考虑生物膜的重要性

在研究口腔疾病的预防措施和干预措施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微生物群产生的生物膜

生物膜是口腔微生物在牙齿坚硬表面形成的细胞外基质。这些生物膜附着在牙齿表面将微生物群包裹在分泌聚合物的保护层中,使微生物能够抵抗环境变化

微生物群还能够通过基因表达模式改变生物膜表型以响应变化。正因为如此,口腔微生物生物膜能够抵抗去除和抗生素或用于抗菌治疗。因此,生物膜可能在移植成功或抗菌产品功效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可能在神经精神疾病的发展和治疗反应中发挥潜在作用。

生活方式

口腔微生物群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或饮食来调节,或者可能通过改变环境暴露来调节。

通过饮食和水源将环境微生物引入口腔是优先的,尽管这方面的研究有限。环境暴露可能在我们如何考虑调节口腔微生物群以解决系统健康问题方面发挥作用

例如,城市规划通过引入自然“绿地”来增加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可能有助于增加对有益微生物的接触,因为接触这些环境微生物可能在神经精神疾病的治疗中发挥关键作用。

具体而言,暴露于土壤细菌分枝杆菌已被证明对宿主具有抗焦虑作用,因为宿主的免疫反应释放抗炎细胞因子,对减少身体和大脑中的炎症具有积极效果,这在焦虑和抑郁中是一个重要因素。

然而,通过口腔微生物群促进的机制尚未确定。尽管如此,实施提供健康和环境暴露的社会政策(例如,要求儿童在上学期间每天安排一点时间接触这些空间),可以进一步确保人们能够受益于环境微生物多样的地方。

07
结 语

口腔健康与精神障碍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从微生物群-口肠-脑轴的几个角度进行解释,包括微生物群失调、细菌迁移和神经炎症等。目前对于微生物组在口腔-肠道-脑轴中的作用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这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从病理生理学到调节肠道微生物组对精神疾病的临床影响。进一步了解微生物组与精神疾病的发展和预后之间的紧密联系,还需要探究地理、种族、饮食模式、过往医疗状况、口腔护理以及胃肠道手术等因素如何改变微生物组的情况。

口肠微生物组还可被视为精神疾病潜在治疗的目标之一。例如,通过改变饮食习惯、使用益生菌或抗生素等手段来调节口肠微生物组,可能对精神疾病的治疗产生积极的影响。谷禾正在整合口腔和肠道微生物组数据,在提高检出率等方面获得了更全面的视角

总的来说,人体微生物群检测有望为精神疾病的早期辅助诊断、辅助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方法和策略。在一些细分疾病领域中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来推动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相关阅读:

抑郁症,恐惧,压力和肠道微生物群脱不开的关系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来自肠道菌群的解释

饮食与抑郁症密不可分,一文涵盖多种生物学机制

环境污染物通过肠脑轴影响心理健康,精神益生菌或将发挥重要作用

肠道微生物组在人类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

柳叶刀:肠道微生物群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

深度解读 | 肠道菌群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关系

主要参考文献:

Skallevold HE, Rokaya N, Wongsirichat N, Rokaya D. Importance of oral health in mental health disorders: An updated review. J Oral Biol Craniofac Res. 2023 Sep-Oct;13(5):544-552. doi: 10.1016/j.jobcr.2023.06.003. Epub 2023 Jun 19. PMID: 37396968; PMCID: PMC10314291.

Wingfield B, Lapsley C, McDowell A, Miliotis G, McLafferty M, O’Neill SM, Coleman S, McGinnity TM, Bjourson AJ, Murray EK. Variations in the oral microbiome are associated with depression in young adults. Sci Rep. 2021 Jul 22;11(1):15009. doi: 10.1038/s41598-021-94498-6. PMID: 34294835; PMCID: PMC8298414.

Loughman A, Adler CJ, Macpherson H. Unlocking Modifiable Risk Factors for Alzheimer’s Disease: Does the Oral Microbiome Hold Some of the Keys? J Alzheimers Dis. 2023;92(4):1111-1129. doi: 10.3233/JAD-220760. PMID: 36872775; PMCID: PMC10200234.

Ball J, Darby I. Mental health and periodontal and peri-implant diseases. Periodontol 2000. 2022 Oct;90(1):106-124. doi: 10.1111/prd.12452. Epub 2022 Aug 1. PMID: 35913583; PMCID: PMC9804456.

Maitre Y, Mahalli R, Micheneau P, Delpierre A, Guerin M, Amador G, Denis F. Pre and Probiotics Involved in the Modulation of Oral Bacterial Species: New Therapeutic Leads in Mental Disorders? Microorganisms. 2021 Jul 6;9(7):1450. doi: 10.3390/microorganisms9071450. PMID: 34361886; PMCID: PMC8306040.

Maitre Y, Micheneau P, Delpierre A, Mahalli R, Guerin M, Amador G, Denis F. Did the Brain and Oral Microbiota Talk to Each Other?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 Clin Med. 2020 Nov 28;9(12):3876. doi: 10.3390/jcm9123876. PMID: 33260581; PMCID: PMC7760025.

Scassellati C, Marizzoni M, Cattane N, Lopizzo N, Mombelli E, Riva MA, Cattaneo A. The Complex Molecular Picture of Gut and Oral Microbiota-Brain-Depression System: What We Know and What We Need to Know. Front Psychiatry. 2021 Nov 2;12:722335. doi: 10.3389/fpsyt.2021.722335. PMID: 34819883; PMCID: PMC8607517.

Bowland GB, Weyrich LS. The Oral-Microbiome-Brain Axis and Neuropsychiatric Disorders: An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 Front Psychiatry. 2022 Mar 30;13:810008. doi: 10.3389/fpsyt.2022.810008. PMID: 35432038; PMCID: PMC9005879.

Martínez M, Postolache TT, García-Bueno B, Leza JC, Figuero E, Lowry CA, Malan-Müller S. The Role of the Oral Microbiota Related to Periodontal Diseases in Anxiety, Mood and Trauma- and Stress-Related Disorders. Front Psychiatry. 2022 Jan 27;12:814177. doi: 10.3389/fpsyt.2021.814177. PMID: 35153869; PMCID: PMC8833739.

Paudel D, Uehara O, Giri S, Yoshida K, Morikawa T, Kitagawa T, Matsuoka H, Miura H, Toyofuku A, Kuramitsu Y, Ohta T, Kobayashi M, Abiko Y.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stress on the oral-gut microbiota and the potential oral-gut-brain axis. Jpn Dent Sci Rev. 2022 Nov;58:365-375. doi: 10.1016/j.jdsr.2022.11.003. Epub 2022 Nov 17. PMID: 36425317; PMCID: PMC9678961.

Tan HE. The microbiota-gut-brain axis in stress and depression. Front Neurosci. 2023 Apr 14;17:1151478. doi: 10.3389/fnins.2023.1151478. PMID: 37123352; PMCID: PMC10140437.

Martin S, Foulon A, El Hage W, Dufour-Rainfray D, Denis F. Is There a Link between Oropharyngeal Microbiome and Schizophrenia? A Narrative Review. Int J Mol Sci. 2022 Jan 13;23(2):846. doi: 10.3390/ijms23020846. PMID: 35055031; PMCID: PMC8775665.

肠道菌群报告更新说明20230701

新增17页,将没有包括在核心菌属、有害菌属、其他重要菌属的病原菌属单独列表

从20-33页,替换更新了原来的健康相关菌的部分,一方面是大量更新和增加了已有研究和谷禾队列数据发现的相关菌,并详细标注了具体的机制。

目前与报告中的核心菌属的正常范围进行升级,并给出相关性以及证据强度和改善方式。

用户可以对应查看具体症状相关的异常菌,了解机制和干预方式。后续会陆续更新增加症状相关菌。

无法坚持运动?解密肠道菌群影响运动积极性

谷禾健康

运动可以说是最有效和可行的生活方式因素,个人可以利用它来保护自己免受各种疾病的侵害,包括代谢性、心血管、神经退行性和肿瘤性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周进行150-30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

运动的好处具体不用多说了,我们大家都知道,但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只有一小部分人能坚持呢?

让我们挪不开腿的除了以上理由之外,有没有可能存在什么生理瓶颈,阻止了我们进行定期的体育活动呢?

由Lenka Dohnalová领导的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始使用一大群基因多样性的野生小鼠来回答这个问题。

结果发现,肠道微生物组占据了很大的因素,也就是说,“不想运动”这个想法很可能不是因为懒,而是与肠道微生物群相关。

肠道微生物群是如何影响到我们的神经系统,促进运动的进行呢?

本文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01
人与人之间运动能力的显著差异与什么相关?

研究人员观察到,个体间运动能力的显著差异表现最好的动物最弱的动物快10倍以上

为了探索这些差异的原因,研究人员对这些小鼠进行了深入的分子和生理学分析。神奇的是,研究人员发现:

肠道微生物组的因素位居榜首。

我们来看一下研究人员的探索过程。

– 研究人员首先关注基因组,发现遗传对运动能力个体间变异的贡献很小。

– 转向非遗传参数并评估它们对运动表现的影响。动物队列中的血清代谢组、肠道微生物组组成和代谢参数差异很大

– 使用机器学习方法来识别对运动表现有很强预测作用的变量

– 发现 仅基于肠道微生物群 16S rDNA 测序结果的预测所达到的准确度与血清代谢组或所有测量参数组合所实现的准确度几乎一样高

Dohnalová L, et al., Nature. 2022

02
肠道菌群在运动表现中的功能有多重要?

研究人员探究了肠道菌群在运动表现中的功能重要性,并在无菌接受抗生素治疗的小鼠中进行了运动测量实验(即在确定的微生物群落环境下)。

Dohnalová L, et al., Nature. 2022

发现在无菌或接受抗生素治疗的小鼠中(也就是缺乏微生物群的小鼠),自愿运动和耐力运动能力降低了50%左右

与特定菌群相关——丹毒丝菌科和毛螺菌科

研究人员使用 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 (SHAP)评估了预测模型中各个微生物组特征的贡献。

所有微生物群特征的SHAP值排序有助于预测DO小鼠的运动表现

Dohnalová L, et al., Nature. 2022

研究人员确定,这一影响是由特定菌群引起的,包括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和丹毒丝菌科(Erysipelotrichaceae)的成员。

这些实验证明,肠道菌群可能是个体运动能力差异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03
肠道菌群如何对身体活动产生影响?

与研究人员的预期不同,肠道菌群对身体活动的影响并不是通过与运动经典相关的组织,如骨骼肌来介导的。相反,肠道菌群似乎根本上影响了运动对大脑的影响

剧烈的体育活动会在大脑中引起多种神经化学反应,包括纹状体中多巴胺释放的激增。有趣的是,在没有肠道菌群的情况下,这种激增严重减弱了。

我们知道,多巴胺的释放会导致愉悦、动力和奖励感,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在剧烈运动后所经历的“跑步快感”现象。

基于这些发现,推测:

微生物群通过调节运动诱导的多巴胺反应来增强运动能力

通过一系列药理学和化学遗传学的介入实验,发现多巴胺缺乏确实是导致微生物群消失动物运动能力降低的原因。与此一致的是,恢复多巴胺信号完全恢复了它们的运动能力

04
微生物如何通过肠道控制大脑的神经递质呢?

微生物群与大脑之间的通信可以通过微生物分子进入全身循环,或者通过肠道和大脑之间的直接神经连接进行。

研究人员没有找到证据表明微生物群通过全身介质影响运动能力。相反,抑制与肠道神经传导相关的感觉神经元,可以重现微生物群消失对运动的影响,而刺激感觉神经元则可以在没有微生物群的情况下恢复运动能力

为了确定微生物群在运动过程中如何影响感觉神经元的活动,研究人员结合了微生物遗传学、代谢组学和神经元记录技术。

结果发现,微生物通过合成脂肪酸酰胺,增强感觉神经元的活动,通过内源性大麻素受体CB1介导。这种神经元活动的增加进而增强了运动过程中的多巴胺信号(见下图)。

Thaiss CA. Science. 2023

这种途径可以通过胃肠道干预来调节运动表现

例如,用基因工程产生脂肪酸酰胺的细菌定植无菌小鼠,或用含有脂肪酸酰胺的饮食喂养抗生素治疗的小鼠,可以恢复它们的运动能力

然而,使用外周CB1抑制剂或中枢多巴胺受体阻断剂时,这些干预的积极效果就会被取消掉

05
结 语

该研究的重要发现:

微生物群代谢产生脂肪酸酰胺,由肠道神经支配神经元上的内源性大麻素受体CB1感知,这增强了它们在运动中的活性。感觉神经元的激活,反过来增强了纹状体中的多巴胺信号,从而推动了运动表现。

这项发现有几个重要的启示:

– 胃肠道信号作为大脑中运动反应神经元活动的调节因子,有可能促进“跑步快感”的产生

这种肠-脑途径的进化目的尚待确定,推测它可能将动物决定长期进行体育活动胃肠道的营养状况联系起来。无论是精英运动员还是业余跑步者,心理状态在运动参与和表现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微生物组依赖性途径,可能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促使某些个体达到巅峰表现的因素

微生物组及其代谢产物的可塑性,为在全球范围内增加运动参与及其健康益处提供了一条潜在途径。

– 纹状体多巴胺是运动以外的动机行为的关键介质

这项发现开启了利用这一途径影响其他多巴胺依赖性大脑功能的可能性,如习、情绪、成瘾等领域都可能应用。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肠道微生物与运动之间关系的窗户,为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的启示。对影响神经元活动的微生物组衍生分子的广阔宇宙的进一步探索,将为胃肠道塑造思维的潜力提供有价值的见解。

当然,这也让我们看到了肠道菌群检测在个体运动能力评估中具有巨大潜力,通过微生物群干预,为提升运动积极性发展个性化的运动方案和训练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能性。

参考文献:

Dohnalová L, Lundgren P, Carty JRE, et al., A microbiome-dependent gut-brain pathway regulates motivation for exercise. Nature. 2022 Dec;612(7941):739-747. doi: 10.1038/s41586-022-05525-z

以肠道微生物群为新视角的研究和治疗癫痫

谷禾健康

在漫长的历史中,一种神秘而令人不安的疾病一直困扰着人类,那就是癫痫

癫痫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影响着全世界近7000万人。它会导致突发性的不可控制的反复发作痉挛意识丧失

突如其来的发病行为,不仅让患者和他们的家人感到恐惧和困惑,也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不便和影响

虽然二十世纪以来出现了大量抗癫痫药物,但许多的癫痫患者对药物治疗没有反应,并且病情仍然不受控制。

近年来,动物研究和人类病例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群癫痫有关。

本文将带大家初步认识癫痫这一疾病,并阐述了肠道微生物群如何在癫痫患者和动物模型触发加重调节这种疾病的病程。

此外,肠道微生物群可以用作癫痫诊断和预后潜在生物标志物以及难治性癫痫患者的新治疗靶点

目录

Part1
初步认识癫痫

癫痫(epilepsy)是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短暂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

癫痫的类型

▸ 根据发病特点分类

•全面性癫痫

涉及到整个大脑的神经元异常放电。这种类型的癫痫通常会导致全身抽搐意识丧失

常见的全面性癫痫包括肌阵挛性癫痫失神癫痫等。

•局灶性癫痫

起源于大脑的一部分区域,只涉及到局部神经元的异常放电。这种类型的癫痫可能会导致局部肌肉抽搐、感觉异常或意识丧失。

常见的部分性癫痫包括颞叶癫痫顶叶癫痫等。

▸ 根据病因分类

•继发性癫痫

继发性癫痫是由已知的病因或病变引起的。这些病因可以是脑部的结构异常脑损伤、感染、代谢紊乱、中毒、药物副作用等。

注:继发性癫痫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

•特发性癫痫

特发性癫痫是指没有明确病因或病变可以解释的癫痫。在这种情况下,癫痫发作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遗传因素、发育异常或其他未知因素引起的。

注:特发性癫痫通常在儿童青少年时期开始,且没有明显的脑部结构异常。

癫痫的症状

由于异常放电的神经元在大脑中的部位不同,而有多种临床表现

✦全面性发作

这种类型的癫痫患者,往往在发作初期就会失去意识,完全意识不到自己发生了什么。

如下细分不同类型还会有各自对应的特点:

•强直-阵挛性发作

患者在发作早期,不仅失去意识,而且还会跌倒。此时患者大多会尖叫一声,全身抽搐,持续10~20秒后,发生阵挛。每一次的阵挛都会有一个间歇期,发作频率逐渐变慢、间歇期也越来越长。

在一次剧烈阵挛后,发作停止。这时候会观察到患者的瞳孔散大唾液分泌物等增多,以及呼吸停止。之后患者会慢慢恢复,上述体征逐渐恢复正常,整个过程大概5~15分钟,有些患者在发作期还会发生牙关紧闭大小便失禁

患者醒来后,一般会觉得头痛全身酸痛,很想睡—觉。

•强直性发作

此类型的患者多见于弥漫性脑损伤的患者。发作时可能是局部或全身的骨骼肌强烈而持续的收缩,能将患者固定于某一个特殊的姿势

•阵挛性发作

此类型主要多见于新生儿婴儿,发作时患儿会意识丧失

•失神发作

意识丧失突然发生并迅速终止,是本类型癫痫发作的主要特征。患者可能会突然间活动停止,发呆、手上拿着的东西滑落到地板上,对旁人的呼叫无应答。也有些患者可能机械重复原有的简单动作。

•肌阵挛性发作

这是—种突然发生的类似于触电—样的不自主运动,发作时间一般比较短暂

•失张力发作

这一类的患者往往会突然跌倒,也有些不太严重的患者会突然间低头,以及胳膊突然间下垂

•伴有或不伴失神的眼肌阵挛性发作

此类患者的发作主要与眼部相关,大多在持续的光线下眼睑闭合后发生,间歇性的闪光刺激也可能诱发癫痫发作。发作时,患者的眼睛看起来半开半闭,有时候还会伴有手部的抽动

✦局灶性发作

这—类的患者在癫痫发作时神志清楚,发作后能描述刚刚自己发生了什么

一般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局灶性运动性发作

患者癫痫发作时,主要是某一个身体部位不自主抽动,大多是一侧眼睑、口角、手或者足趾,也可能是一侧面部或肢体。严重的话,患者在发作过后可能发生短暂性的肢体瘫痪

有些患者还会出现与人体的运动系统相关的异常动作,诸如不自主地重复发作前的单词或者单个音节,伴有身体或眼睛的旋转等。

•局灶性感觉性发作

这—类患者发作时,往往存在感觉异常。诸如味觉、嗅觉、听觉的异常,出现幻觉等。

•自动症

这一类的主要特征是患者出现存在意识障碍,会做一些看起来有目的,但实际上没有目的的动作,比如反复咀嚼、反复搓手或无目的地开门、关门等,发作后无法回忆起发作细节。

提醒

癫痫发作期千万不要强行约束患者,以免自己被误伤,也避免造成患者骨折、脱臼

癫痫的发病率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全球范围内都有发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有超过6500万癫痫患者。癫痫的发病率不同地区人群之间有所差异。

★ 中低收入国家癫痫发病人数较高

在高收入国家,癫痫患病率约为每1000人6.4例,年发病率为每100000人中出现67.8例。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 ,这些数字几乎翻了两倍。其中约80%的患者生活在中低收入国家。

中国癫痫的发病率在5‰~7‰之间,全国有650万~910万患者。每年,我国会有40万~60万人被新确诊为癫痫患者。

★ 青少年和老人易发癫痫

癫痫可发生在各个年龄人群,但儿童患者老年患者比较常见。儿童青少年是癫痫的高发人群,其中大约有一半的癫痫病例在20岁以下发病。

此外,在孕期女性中,癫痫发作的比例约为0.3%~0.7%

癫痫的风险因素

✦结构性病因

结构性病因是指神经影像学上的异常发现,合理推断导致患者癫痫发作,并与电子临床评估或临床发现一致。

结构性病因的原因包括缺氧缺血性脑病中风外伤感染。在结构性病因中,值得注意的是在内侧颞叶癫痫发作中相对频繁地发现海马体硬化

✦遗传性病因

癫痫被认为受到遗传的影响。一项研究发现977个基因与癫痫有关。

这些基因包括癫痫基因(引起癫痫或以癫痫为核心症状的综合征的基因)、神经发育相关的癫痫基因(与大脑发育畸形和癫痫相关的基因)、癫痫相关基因(与身体或其他方面相关的基因)。

与此相关的基因有SCN2A、SCN8A、SCN3B、KCNJ3、KCNJ10、KCNN3、KCNMB3、CACNA1H、AQP4。

基因如CACANA1A、CACNG3、CACNB4、CHRNA4、GRM4、LGI1、ASIC1a、STX1B、SYN2、SLC12A5 ME2、ALDH5A、Il-1β和IL-1RA以及GABA-A和GABA-B受体基因直接或间接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或释放,导致兴奋性和抑制性神经递质的不平衡,导致神经元过度兴奋

影响癫痫的一些基因

Thakran S,et al.Int J Mol Sci.2020

✦感染性病因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癫痫的主要危险因素,也是世界某些地区最常见的癫痫病因。据报道,发达国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幸存者人群中无端癫痫发作的风险为6.8%8.3%,中低收入国家的风险更高

例如囊尾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巨细胞病毒、弓形虫、结核分枝杆菌和恶性疟原虫等都会感染中枢神经系统。

✦代谢性病因

一些代谢性疾病可表现为细胞变性和髓鞘形成障碍以及神经元迁移障碍,通过对细胞或器官功能产生负面影响而间接促进癫痫发生

尽管大多数代谢性癫痫都有遗传基础,但有些可能是后天获得的,例如吡哆醇依赖性癫痫发作和脑叶酸缺乏症

✦免疫性病因

当不明原因的癫痫患者神经特异性抗体血清呈阳性并且有自身免疫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炎症的证据时,可以怀疑其免疫病因

根据基于人群的研究,自身免疫性癫痫的发病率约为所有癫痫的5-7%。这种病因的识别具有治疗意义,因为自身免疫性脑炎引起的癫痫发作应该通过免疫疗法而不是传统的抗癫痫药物疗法来治疗。

免疫反应也与癫痫的诱发癫痫的发展有关。癫痫脑中的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反应均由常驻免疫细胞及其分泌的介质以及从外周渗透的白细胞激活。致病性神经炎症过程可以是外周起源的,也可以是中枢起源的。外周炎症通过离子和谷氨酸稳态的变化以及促炎分子从外周炎症灶迁移到血脑屏障来增强癫痫放电

Part2
肠道微生物群与癫痫

回顾了越来越多的临床前和临床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群影响癫痫

Amlerova J,et al.Int J Mol Sci.2021

动物实验

// 肠道菌群失衡增加了癫痫的易感性

研究人员发现,将肠道微生物群长期应激的老鼠身上移植到幼年老鼠身上会促进癫痫的发作。这表明肠道菌群失衡,尤其是在慢性压力的影响下,增加了对癫痫的易感性

实验结果表明,接受来自癫痫动物的微生物群的小鼠比对照组更容易出现癫痫持续状态,这表明微生物群介导了癫痫发作易感性

还有研究人员预测,移植癫痫小鼠的微生物群可能会通过增加健康小鼠的大脑兴奋性诱发癫痫

// 肠道炎症会增加癫痫发作

肠道炎症癫痫之间关系的进一步研究表明,肠道炎症会增加癫痫小鼠的癫痫发作活动。由此推断:肠道炎症可能是癫痫控制的有效目标,也可能是癫痫易感患者癫痫发作的一个因素。

// 益生菌降低了癫痫的严重程度

研究了益生菌混合物对大鼠戊四氮触发的大脑攻击活动、认知能力以及总脑组织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结果表明,益生菌大大降低了癫痫发作的严重程度。同时,口服益生菌也部分改善了大鼠的空间学习和记忆。

虽然神经递质的抑制/兴奋以及抗氧化剂和氧化剂之间的失衡是癫痫发作的主要原因,但益生菌治疗增加了γ-氨基丁酸活性并改善了大鼠抗氧化剂和氧化剂之间的平衡。

微生物群-肠-脑轴与癫痫

微生物群-肠-脑轴中枢神经系统 、肠神经系统和 肠道微生物群构成,通过向上传导和向下传导进行通信。

// 健康的肠道菌群会产生良好的代谢产物

不良的肠道菌群会上调促癫痫代谢物的产生、炎症因子的分泌等,导致γ-氨基丁酸/谷氨酸比例异常,进而诱发癫痫。

慢性压力可能是这一过程的触发因素。

健康的肠道微生物群可以产生良好的代谢产物,例如短链脂肪酸血清素,可以抑制癫痫的发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肠神经系统和迷走神经系统也参与肠道菌群癫痫之间的相互作用。

癫痫中的微生物群-肠-脑轴

Ding M,et al.Front Immunol.2021

重点来了

具体地说,对于癫痫癫痫发作癫痫发生可能会受到肠道微生物群通过以下方式的影响:

1) 肠道产生神经递质,如γ-氨基丁酸、谷氨酸和血清素;

2) 通过免疫系统介导的促炎作用,释放细胞因子趋化因子,以及脂多糖水平的增加,导致肠和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和神经炎症增加;

3) 通过改变肠道源性代谢物的量,例如主要以中枢神经系统保护作用而闻名的短链脂肪酸

此外,神经和神经内分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以及内源性大麻素系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水平可以受肠道微生物群干扰癫痫发作机制的影响。

癫痫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群

已经有多项关于癫痫患者和健康对照之间肠道微生物群差异的临床研究。

但目前人体临床研究主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癫痫患者肠道菌群与健康人的差异,二是癫痫患者服用益生菌或粪菌移植后症状的改善

本文主要采用了华西医院神经内科的研究,该研究的样本量较大,纳入55名被诊断确认超过三年的癫痫患者和46名来自同一家庭的健康对照。

与不生活在同一家庭的人相比,夫妻之间的肠道细菌群落往往更加相似。因此,我们在研究的探索和验证队列中纳入了健康配偶作为对照。仅包括一起生活并饮食相似至少10年的夫妇。

Gong X,et al.Front Microbiol.2020

此外,该研究中还排除了一些可能影响癫痫的风险因素,使结果的可信度更高。

癫痫患者和健康对照的排除标准如下:(1)最近3个月内接受过抗生素、益生菌、益生元或合生元治疗;(2)近3个月内有胃肠炎病史;(3)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史(多发性硬化症、视神经脊髓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1型糖尿病等);(4)肠道手术史;(5) 怀孕或哺乳期;(6)有神经或精神疾病史(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焦虑症、抑郁症、自闭症谱系障碍、精神分裂症等);(7)6个月内除抗癫痫药物外的其他方案摄入史(维生素、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等);(8) 严重营养不良或感染或吸毒或酗酒。

研究结果

// 癫痫患者的肠道微生物α多样性下降

通过使用 16S rDNA 测序,发现癫痫患者组的α多样性指数远低于健康对照组。最近,相对较低微生物多样性儿童药物难治性癫痫以及与中枢神经系统改变相关的其他疾病有关,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多发性硬化症和帕金森病。

// 梭杆菌等具有致病性作用的菌群在癫痫患者中过度生长

结果表明,一些细菌门,包括梭杆菌(Fusobacteria)、疣微菌(Verrucomicrobia)和硝化螺旋菌(Nitrospirae),在疾病组中生长过度。而厚壁菌门Saccharibacteria在疾病组中数量较少

梭杆菌

现有研究表明,梭杆菌对脊椎动物具有致病性,在人类结直肠癌发炎的肠道粘膜中普遍存在。一些研究人员将梭杆菌属物种描述为病原体,因为它们具有侵入性,并且能够转移到血液中并导致全身疾病状态。

疣微菌

疣微菌门以大量产生短链脂肪酸粘蛋白降解的微生物而闻名。疣微菌可以降解粘蛋白,这可能会扰乱肠道屏障的完整性以及随后的细菌易位

硝化螺旋菌

硝化螺旋菌可以增加亚硝酸盐的毒性,最终可能导致血脑屏障功能障碍和通透性增加,并有助于癫痫的作用机制。

拓展:A. muciniphila过高的危害

在我们的检测中发现一名56岁女士肠道内该菌的丰度占比超50%,菌群构成如下:

过量的Akkermansia过度消耗粘液蛋白而存活下来,这是大多数其他细菌所缺乏的生存优势。

在这种情况下,非粘液消耗物种的数量显著减少,导致物种多样性减少 Akkermansia增殖异常,从而可能导致肠道屏障损伤,诱发肠道炎症、脂多糖进入血液的增加、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有关。

// Blautia、双歧杆菌等菌属丰度增加

预后不良的患者中,经黏液真杆菌属Blautia)、双歧杆菌属Subdoligranulum、普雷沃氏菌(Prevotella)、戴阿利斯特杆菌属 (Dialister)和Anaerostipes增加

较高丰度的普雷沃氏菌会引发炎症

普雷沃氏菌为肠道核心菌,但是较高丰的普雷沃氏菌会促进炎症。较高丰度的普氏菌可能导致肠道中持续产生IL-6,从而引发炎症反应。此外,据报道,普雷沃菌属会改变肠道通透性

扩展阅读:肠道重要基石菌属——普雷沃氏菌属 Prevotella

癫痫患者碳水化合物代谢增加可能导致双歧杆菌丰度较高

此外,我们研究中的功能分析还显示,疾病组的碳水化合物代谢显著增加。已经确定碳水化合物代谢物的紊乱可能在癫痫发生机制中发挥潜在作用。双歧杆菌消化复杂的碳水化合物并表现出最大的预测糖生物组之一。

// 耐药性癫痫与药物敏感性癫痫患者的肠道微生物也不同

此外,耐药性癫痫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组可能与药物敏感性癫痫患者不同。

与药物敏感性癫痫患者相比,耐药性癫痫患者的α多样性和主要属于厚壁菌门的细菌的相对丰度有所增加

注:在难治性癫痫组中,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longum)和迟缓埃格特菌Eggerthella lenta)是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还有一些关于癫痫患者肠道微生物群的其他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展示在下表:

Ding M,et al.Front Immunol.2021

小结

这些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群癫痫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可能会影响癫痫的易感性

需要注意的是,癫痫患者之间的差异以及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存在局限性。考虑到影响肠道微生物组的变量较多,如年龄饮食和生活环境等的差异,需要在合理控制变量的基础上进行更大样本的分析

Part3
微生物群-肠-脑轴与癫痫的相关机制

免疫和炎症途径

癫痫的发病机制与神经免疫神经炎症有关。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脑肠轴免疫和炎症通路可能参与癫痫的发病机制

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主要的炎症细胞,其炎症状态会促进癫痫的发生。

√肠道微生物群通过调节免疫影响癫痫

肠粘膜的淋巴组织含有体内所有免疫细胞的70%–80%

肠道微生物群会影响免疫细胞:例如,无菌小鼠表现出免疫异常,T细胞和B细胞数量减少,细胞因子产生减少

此外,肠道微生物群似乎是小胶质细胞成熟以及星形胶质细胞激活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肠道微生物群调节先天免疫、适应性免疫和炎症机制,以调节癫痫的发展。

√肠屏障和血脑屏障损伤影响大脑

肠粘膜屏障血脑屏障共同作用,防止肠道微生物群及其分泌物进入大脑。

“肠漏”综合征的特点是肠道通透性增加,导致细菌、有毒代谢物和小分子转移到血液中。在肠道炎症下,细菌可以直接将因子释放到体循环中,从而激活外周免疫细胞,改变血脑屏障完整性,从而改变转运速率,甚至可以诱发“漏脑”。

压力增加肠粘膜通透性,管腔内的脂多糖和其他细胞因子进入血液循环刺激Toll样受体,产生炎症细胞因子,增加血脑屏障通透性损害大脑

√神经免疫与癫痫的发生

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通过释放过量的细胞因子参与癫痫的发病机制,并相互作用。

星形胶质细胞是大脑中最丰富的神经胶质细胞,具有多种功能,包括调节血脑屏障的完整性神经递质的循环利用以及参与免疫反应。

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常驻巨噬细胞,介导先天免疫反应

小胶质细胞和星型胶质细胞相互作用的机制

小胶质细胞可以调节星形胶质细胞的表型和功能,例如小鼠小胶质细胞可以通过VEGF-B(促进星形胶质细胞的致病反应和炎症反应)和TGF-α(促进相反的反应)来调节星形胶质细胞的行为。

肠道微生物膳食色氨酸代谢为芳基碳氢化合物受体激动剂,并与其受体相互作用,控制小胶质细胞活化以及TGF-α和VEGF-B表达,从而调节星形胶质细胞的致病活性

星形胶质细胞释放的炎症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增强小胶质细胞的活性,包括迁移、凋亡细胞的吞噬作用突触修剪

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易引起神经炎症

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和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从而导致外周血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渗入中枢神经系统,以及随后的慢性神经炎症

无菌和抗生素处理的动物也改变了小胶质细胞的形态以及成熟、激活和分化方面的缺陷,导致对多种病原体的免疫反应不足,而这种免疫反应可以在肠道微生物群重新定植后修复,这表明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对于小胶质细胞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至关重要。

肠道微生物群通过先天免疫诱发癫痫

肠道微生物群可以通过先天免疫途径诱发癫痫。在无菌小鼠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血脑屏障通透性不断增加,这与内皮细胞中occludin和claudin-5蛋白表达的降低有关。

肠道微生物群失调会减少紧密蛋白的产生并增加肠壁的通透性,导致微生物、代谢物和毒素从肠腔中逸出。肠道微生物群失调还会减少短链脂肪酸,从而增加血脑屏障通透性并促进神经炎症

如果这两个屏障被打破,微生物群释放的免疫细胞炎症因子就会进入大脑并诱发癫痫发作

肽聚糖是细菌细胞壁的成分,主要存在于人体肠道中。肽聚糖作为慢性脑炎的驱动因素,也在大脑小胶质细胞中检测到。因此,我们得出结论,肽聚糖可能通过促进肠漏脑漏从肠道转移到中枢神经系统,导致慢性炎症诱导癫痫的发生。

肠道微生物群通过适应性免疫促进癫痫的发生

肠道微生物群还通过诱导适应性免疫促进癫痫的发生。肠道微生物群可以诱导免疫细胞产生细胞因子,通过肠粘膜和血脑屏障进入大脑,激活大脑免疫细胞参与免疫反应。

辅助T细胞17(Th17)是是适应性免疫的关键组成部分,IL-17是由Th17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可以通过特定的肠道微生物群(例如拟杆菌门)进行调节。

最近发现,癫痫患者的脑脊液和外周血中IL-17水平高于对照组,并且与癫痫发作的频率严重程度高度相关。因此,肠道微生物群可以通过介导IL-17影响癫痫的发生。

此外,共生微生物群的缺失会下调IgA和IgG1,并上调 IgE,从而导致疾病易感性增加

因此,肠道微生物群可以通过肠-脑轴诱导免疫反应,从而导致癫痫发生。

然而,只有少数研究直接关注肠道免疫反应癫痫之间的关系,许多问题仍有待探索。

神经系统

大脑肠道之间传递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是通过自主神经纤维

√肠道刺激通过自主神经系统调节大脑活动

给小鼠口服空肠弯曲杆菌会导致脑干迷走神经感觉神经节和初级感觉中c-fos表达增加,表明道刺激可以通过自主神经系统调节大脑活动

√神经足细胞与迷走神经元接触影响神经系统

迷走神经刺激已成为癫痫的常规治疗方法。据报道,迷走神经传入纤维的电刺激可以改变大脑中血清素、γ-氨基丁酸和谷氨酸的浓度,从而解释了其在癫痫中的用途

以前,肠道内分泌细胞和脑神经被认为只能通过激素进行交流;然而,最近发现称为神经足细胞的肠内分泌细胞可以与迷走神经元突触,以转导肠腔信号,使用谷氨酸作为神经递质将肠腔连接到脑干。

神经足细胞的发现为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肠内分泌信号和微生物代谢物

√肠内分泌信号和神经递质与癫痫密切相关

神经递质失衡癫痫密切相关。癫痫病灶存在神经递质失衡,如γ-氨基丁酸活性低下、谷氨酸活性亢进、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活性亢进、血清素活性低下。

肠道微生物影响神经递质的产生

在胃肠道中,神经递质可由肠道微生物群直接分泌或由胃肠细胞在肠道微生物群代谢物的刺激下产生。

不同的肠道微生物群可以产生不同的神经递质(肠球菌属、链球菌属和埃希氏菌属产生血清素;乳杆菌属和双歧杆菌属产生γ-氨基丁酸;埃希氏菌属和芽孢杆菌属可以产生多巴胺)。

肠道微生物群产生的各种神经递质可以通过肠粘膜,但很少通过血脑屏障,γ-氨基丁酸除外。在海马损伤或癫痫状态下,肠道微生物群产生的γ-氨基丁酸会导致γ-氨基丁酸和谷氨酸系统之间的不平衡,从而引起癫痫发作。

一些肠道菌群调节氨基酸水平从而影响癫痫

嗜黏蛋白阿克曼菌(Akkermansia muciniphila)和Parabacteroides定植可以改变血清和肠腔中的氨基酸水平,从而调节海马中与癫痫发作相关的神经递质(例如 GABA 和谷氨酸)的水平,从而为小鼠提供保护性抗癫痫作用

血清素可以改善癫痫患者的发作

肠嗜铬细胞产生大约90%的血清素。在小鼠中,某些肠道微生物群,例如形成孢子的梭菌类群,可以通过上调结肠色氨酸羟化酶1(一种血清素生产的限速酶)来促进肠道中血清素的生物合成。

先前的研究表明,颞叶癫痫患者存在血清素缺乏症。增加血清素的药物组合,例如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可以改善癫痫患者的癫痫发作控制。

去甲肾上腺素对癫痫发作具有双重作用

去甲肾上腺素癫痫发作具有双重作用,具体取决于其含量,低剂量的去甲肾上腺素具有促癫痫作用,而高剂量的去甲肾上腺素可以抑制癫痫

√短链脂肪酸癫痫密切相关

短链脂肪酸包括乙酸盐、丙酸盐和丁酸盐,可以由一些肠道细菌(主要是拟杆菌属和厚壁菌门)通过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发酵产生。

短链脂肪酸在小胶质细胞成熟、肠脑神经系统血脑屏障通透性以及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的应激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有这些都与癫痫密切相关

不同短链脂肪酸对癫痫的保护作用

在癫痫小鼠模型中进一步研究了不同短链脂肪酸癫痫的保护作用和机制。

丁酸盐可能通过减轻肠道炎症氧化应激,表现出抗癫痫作用。丁酸盐还可以通过Keap/Nrf2/HO-1途径改善线粒体功能障碍并保护脑组织免受氧化应激和神经元凋亡的影响,从而提高癫痫阈值降低癫痫强度

丙酸盐治疗可以通过减少线粒体损伤、海马细胞凋亡和神经缺陷来减轻癫痫发作强度延长癫痫发作潜伏期

这些研究表明,短链脂肪酸癫痫模型中减少,并且通过不同的机制对癫痫具有保护作用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压力促进癫痫的诱发,癫痫患者糖皮质激素水平较高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是应激反应的核心,包括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以及随后糖皮质激素和儿茶酚胺下游途径的释放。

不同的激素可能有不同的作用:例如,大多数脱氧皮质酮是抗惊厥药,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和皮质酮可诱发癫痫发作

√肠道微生物调节HPA轴影响癫痫

尽管HPA轴肠道微生物群之间存在相关性,但具体机制尚未阐明。慢性压力可能会上调糖皮质激素,从而增强谷氨酸信号传导并诱发癫痫发作。肠道微生物群可以通过改变循环细胞因子水平或其他途径影响下丘脑的功能,从而调节HPA轴

小鼠的应激反应表明,肠道微生物群调节应激依赖性垂体和肾上腺激活,并改变结肠中调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途径的基因表达。慢性压力可能通过肠道微生物群影响HPA轴并促进癫痫

注:HPA轴肠道微生物群癫痫之间的具体关系仍需进一步研究。

Part4
癫痫的代谢标志物

健康人和不同类型癫痫患者之间的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物差异使其成为癫痫鉴别诊断、预后和治疗监测的潜在代谢标志物

这里将讨论一些涉及癫痫或是神经活性的物质。

1

短链脂肪酸

使用啮齿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检验了短链脂肪酸对宿主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短链脂肪酸调节多种受体,包括普遍存在的多效性G蛋白偶联受体,不仅存在于肠上皮细胞上,而且还存在于脑组织中。

▷调节G蛋白偶联受体影响神经系统

G蛋白偶联受体参与激活抑制性调节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1和辅助性T细胞17,增强FOXP3转录因子的基因表达并下调促炎细胞因子,例如IL-12,肿瘤坏死因子和核因子-κB(NF-κB)。

短链脂肪酸还能够通过将乙酸盐转化为细胞营养和能量代谢所需的乙酰辅酶A来激活整合mTOR途径。

▷调节组蛋白去乙酰酶影响癫痫

此外,乙酸盐、丙酸盐和丁酸盐可能通过抑制组蛋白去乙酰酶 (HDAC) 或触发乙酰化来引起表观遗传修饰

组蛋白去乙酰酶已被证明参与神经发生、突触传递、可塑性、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调节、神经胶质细胞发育、与学习和记忆相关的高级脑功能以及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等神经系统疾病

最近的研究已经证实了组蛋白乙酰化在失神性癫痫啮齿动物模型中癫痫发生相关精神疾病中的作用。在这项研究中,在早期长期给予丁酸盐和丙戊酸(单独或联合)后,大鼠表现出致癫痫活动的数量和持续时间显著减少

此外,组蛋白乙酰化的增强可以改善抑郁样行为和记忆表现等症状。这些发现强调了组蛋白去乙酰酶抑制剂作为癫痫治疗新策略的能力。

▷促进血清素和儿茶酚胺的合成

短链脂肪酸还可以促进色氨酸羟化酶1和酪氨酸羟化酶基因的转录,从而分别促进肠道血清素血清儿茶酚胺(即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的生物合成,这些血清素具有通过自主受体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关键作用。

小鼠下丘脑的谷氨酸γ-氨基丁酸水平在暴露于醋酸盐鼠李糖乳杆菌长双歧杆菌的特定菌株后会发生变化,表现出抑郁和焦虑样表型的减弱

综上所述,短链脂肪酸作为癫痫的生物标志物,通过影响神经信号传导血脑屏障免疫系统等多个途径参与癫痫的发病机制。

2

胆汁酸

胆汁酸是胆汁的主要有机成分,可作为胆固醇、胆红素和异生物质的生物洗涤剂

胆酸和鹅去氧胆酸是肝脏产生的初级胆汁酸,一旦进入肠道,肠道微生物群就会通过脱羟基作用将胆汁酸转化为次级胆汁酸,包括脱氧胆酸和石胆酸。

在小鼠中,已证明次级胆汁酸是法尼醇X受体的内源性配体,法尼醇X受体是调节肝脂肪生成胰岛素敏感性葡萄糖稳态的重要传感器。法尼醇X受体的激活还可以通过增加抗菌基因的表达和阻止细菌易位来抑制肠道微生物的过度生长。

法尼醇X受体在肝脏、肠和皮质神经元中表达。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法尼醇X受体影响γ-氨基丁酸、去甲肾上腺素和血清素的神经传递

▷胆汁酸与癫痫的炎症程度和发作频率有关

一些研究发现,癫痫患者胆汁酸代谢存在异常。具体来说,癫痫患者的胆汁酸合成转运过程可能受到影响,导致胆汁酸浓度的改变。

此外,胆汁酸肠道微生物群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微生物群可以通过代谢胆汁酸来影响其浓度代谢途径

一项发表于2020年的研究发现,癫痫患者的血液和脑脊液中的胆汁酸水平明显降低。此外,胆汁酸的降低与癫痫的严重程度发作频率呈负相关。

这些发现表明,胆汁酸可能在癫痫发生和发展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胆汁酸作为癫痫标志物的研究仍处于初步阶段,尚需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这些发现,并深入探索其在癫痫发病机制中的具体作用。

了解胆汁酸癫痫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癫痫的病理生理过程,并为癫痫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3

色氨酸及其代谢物

色氨酸是一种重要的氨基酸,它在人体内起着多种生物学功能。它是各种激素、维生素、某些脑神经递质以及抗菌活性所需蛋白质的前体。最近的研究表明,色氨酸代谢异常可能与癫痫有关。

▷色氨酸及其代谢物参与抗癫痫作用

一项对16名难治性癫痫儿童进行的研究表明,色氨酸代谢物可能参与抗癫痫作用

马吲哚胺2,3-双加氧酶1的激活(分解谷氨酸代谢物)通过改变犬尿氨酸/谷氨酸比例与慢性颞叶癫痫大鼠模型中的抑郁样行为直接相关。

另一项在两种癫痫小鼠模型中进行的重要研究指出,α-乳清蛋白通过提高血浆和大脑中色氨酸的浓度来发挥抗惊厥活性,从而通过微生物群和血清素能受体改善神经传递

在不同的啮齿动物模型中长期使用α-乳清蛋白治疗可以保护抑制癫痫发作

此外,据推测,色氨酸代谢物可作为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的拮抗剂,从而抑制兴奋性途径

Part5
肠道微生物群导向的癫痫治疗策略

肠道微生物群的调节可能是癫痫的潜在治疗方法。一方面,调节肠道微生物群可以通过调整与癫痫相关的机制来减少癫痫的发作

另一方面,药物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被肠道微生物群转化为代谢物。对于癫痫患者来说,调整肠道微生物组的组成可能会促进药物代谢和吸收提高抗癫痫药物的反应性

肠道微生物群在癫痫中的假设机制和作用

Iannone LF,et al.Neurobiol Dis.2022

在本节中,谷禾将阐述一些基于肠道微生物群的癫痫潜在疗法。如生酮饮食,施用抗生素、益生菌、益生元以及抗癫痫药物和粪便移植癫痫的影响

Ding M,et al.Front Immunol.2021

生酮饮食

饮食,尤其是生酮饮食,可以通过塑造肠道微生物群调节癫痫的发生,生酮饮食是一种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和充足蛋白质的饮食,自1921年以来一直用于治疗难治性癫痫患者。

注:生酮饮食对其他神经系统疾病也有积极作用,如多发性硬化症、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和偏头痛。

关于癫痫发作频率,在生酮饮食治疗期间,10%的患者没有癫痫发作40%的患者癫痫发作频率降低至50%。

生酮饮食对癫痫发作活动的可能影响

Ułamek-Kozioł M,et al.Nutrients.2019

生酮饮食中脂肪与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经典比例为4:1,这会引发代谢模式从葡萄糖代谢转向脂肪酸代谢

经典的生酮饮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缓解癫痫,包括调节神经递质、脑能量代谢、氧化应激、离子通道和肠道菌群

•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抗癫痫作用

在生酮饮食中,饱和脂肪一直是主要使用的脂肪;然而,动物和人类研究已经证明多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Omega-3脂肪酸具有抗癫痫作用

膳食Omega-3存在于亚麻籽、坚果、深海鱼和海洋哺乳动物中。 Omega-6主要来源于动物产品和植物油,构成现代西方饮食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大部分。

二十二碳六烯酸是大脑中主要的多不饱和脂肪酸,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神经功能的调节,例如与离子通道的相互作用和神经递质的释放。一项病例对照研究表明,癫痫儿童血清Omega 3/Omega 6 比率低于健康儿童。

体外和体内研究都表明,富含Omega 3脂肪酸的饮食有利于癫痫控制,2021年七项临床试验研究的荟萃分析表明,补充Omega-3可显著降低癫痫发作频率,并且对成人比儿童更有效

•肠道菌群对生酮饮食抗癫痫治疗具有促进效果

一些临床和实验研究探讨了肠道微生物群生酮饮食抗癫痫疗法的作用。

通过使用 16S rRNA 测序方法,分析了接受生酮饮食治疗一周的中国儿童耐药性癫痫患者的分类肠道微生物群变化

生酮饮食调节了不同肠道微生物群的相对丰度

结果表明,生酮饮食增加了特定门的相对表达,包括拟杆菌门普雷沃氏菌门,同时降低了克罗诺杆菌属、丹毒杆菌属、链球菌属另枝菌属Alistipes)、瘤胃梭菌属(Ruminiclostridium)、Barnesiella和肠球菌属的相对表达。

研究人员将这些改变与癫痫发作减少联系起来,因为21%的患者没有癫痫发作43%的患者癫痫发作减少了 50%

这些结果得到了后续临床研究的证实。检查了接受生酮饮食治疗的中国儿童耐药性癫痫患者的粪便样本。发现经过六个月的生酮饮食治疗后,β多样性与基线水平有所不同。生酮饮食后,拟杆菌门相对丰度增加厚壁菌门放线菌的比例显著降低

有趣的是,在对生酮饮食反应较少的剩余50%患者中,梭状芽胞杆菌、瘤胃球菌科、毛螺菌科、另枝菌属和文肯菌科(Rikenellaceae)的相对丰度较高

这些研究虽然规模较小,但却强化了这样一个假设:通过生酮饮食调节肠道微生物群可以对癫痫患者发挥治疗作用

生酮饮食对癫痫的影响

Mejía-Granados DM,et al.Seizure.2021

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高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比例对于癫痫的治疗并不是必不可少的。低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比例的新组合饮食,包括中链甘油三酯、多不饱和脂肪酸、低血糖指数碳水化合物和高支链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比例,也可减少兴奋性驱动并防止啮齿动物模型中的癫痫发作

饮食干预控制癫痫有效且有前景的方法,特别是生酮饮食。对微生物群-肠-脑轴的进一步研究将有助于开发更有效饮食疗法

微生物群与抗癫痫药物

•肠道微生物群影响抗癫痫药物的功效和毒性

肠道微生物含有丰富的药物代谢酶,可能会影响其药理学,导致药物功效毒性存在人群差异

例如,氯硝西泮是一种抗惊厥和抗焦虑药物,被肠道微生物群还原和代谢,导致药物毒性

•抗癫痫药物会改变微生物群组成

非抗生素药物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肠道微生物群。在一项涉及1197种非抗生素药物对肠道微生物群影响的大型研究中,24%的人类靶点药物在体外抑制了菌株的生长。

抗癫痫药物,如卡马西平、丙戊酸和拉莫三嗪影响肠道微生物群组成。小鼠怀孕期间丙戊酸治疗导致粪便微生物群改变,厚壁菌门增加拟杆菌门减少,这可能与后代的自闭症谱系障碍行为有关。而拉莫三嗪可能通过抑制细菌核糖体生物合成来减少大肠杆菌的生长。

抗癫痫药物或生酮饮食治疗的患者肠道微生物群变化

Amlerova J,et al.Int J Mol Sci.2021

进一步研究抗癫痫药物肠道微生物的关系,将有助于开发基于肠道微生物调控原理的新型抗癫痫药物。调整肠道微生物成分可以改变抗癫痫药物的代谢过程,从而提高其疗效减少副作用

施用抗生素

由于肠道微生物组似乎在包括癫痫在内的几种神经病理性疾病中发生了改变,使用广谱抗生素已成为恢复肠道微生物群生态的可行替代方案,在病理生理学方面显示出有益的结果

•抗生素治疗可以阻止部分患者的癫痫发作

一些报告表明,抗生素治疗,可能有助于阻止癫痫患者和动物模型的癫痫发作

地塞米松(4毫克/天)和米诺环素(50毫克/天)治疗一名患有星形细胞瘤的53岁耐药性癫痫患者,使患者在长达2个月的时间里没有癫痫发作。当地塞米松或米诺环素治疗停止时,癫痫发作频率突然增加至每周7次癫痫发作

对六名接受抗生素治疗难治性癫痫患者的回顾性研究表明,某些抗生素可以在短期内减少癫痫发作的频率

抗生素治疗对癫痫的影响

Mejía-Granados DM,et al.Seizure.2021

•部分抗生素可能也会诱发癫痫

抗生素可能通过干扰肠道菌群肠-脑轴来诱导癫痫发作或降低癫痫发作频率。然而,某些抗生素也会诱发癫痫:例如,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和碳青霉烯类,最有可能引起癫痫发作

一些青霉素如第四代头孢菌素、亚胺培南和环丙沙星,可能会导致症状性癫痫发作的风险增加

因此,在这些患者中使用抗生素时应密切监测血清水平脑电图。未来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明确各种抗生素癫痫的具体作用和机制。

补充益生菌

最近研究了补充益生菌癫痫发作和癫痫中的效果。一项临床试验中,由43名西班牙耐药性癫痫患者组成的队列接受了益生菌补充剂的治疗。

益生菌补充剂包括每日两剂乳杆菌(嗜酸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瑞士乳杆菌、短乳杆菌和乳杆菌)、乳双歧杆菌和唾液链球菌,持续4个月。

•补充益生菌降低了部分癫痫患者的发作频率

研究报告称,补充益生菌可使28.9%的患者癫痫发作频率减少高达50%。其中76.9%的改善患者在停药4个月后仍保持较低的癫痫发作频率。然而,48.9%的患者对补充益生菌没有反应。

此外,益生菌反应组的生活质量得分显著改善。有趣的是,补充益生菌似乎可以使γ-氨基丁酸血清水平升高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降低

•益生菌还可以减轻癫痫发作的严重程度

在戊四氮诱导的化学点燃小鼠模型中,益生菌补充组没有表现出完全点燃,并且小鼠脑组织中的γ-氨基丁酸增加,这表明补充益生菌可以显著降低癫痫发作的严重程度

化学性点燃是用亚惊厥剂量的兴奋剂连续间隔投药逐渐诱发癫痫发作

在治疗戊四氮诱导的小鼠癫痫发作时与生酮饮食、合生元或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 MSK 408) 合用可以减少生酮饮食的副作用,而不影响其抗癫痫作用

生酮饮食和Lactobacillus fermentum MSK 408均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增加γ-氨基丁酸代谢。

补充益生菌对癫痫的影响

Mejía-Granados DM,et al.Seizure.2021

这些研究是补充益生菌治疗难治性癫痫的初步观察,还需要在更大规模的安慰剂对照试验和更严格的动物实验中进行进一步的理论验证和机制探索。

益生菌有潜力成为难治性癫痫的补充治疗,并可与生酮饮食疗法联合使用以减少副作用

扩展阅读:如何调节肠道菌群?常见天然物质、益生菌、益生元的介绍

粪菌移植

粪便微生物群移植包括将健康捐赠者的粪便微生物群溶液注入接受者的肠道中,以恢复正常的肠道微生物群落

粪菌移植已广泛应用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自闭症、多发性硬化症和癫痫,对这些疾病均显示出有益的作用

•粪菌移植后癫痫发作频率和症状缓解

一些研究评估了粪菌移植对癫痫患者和动物模型的影响。对一名患有慢性病和癫痫的17岁女孩进行3次粪菌移植治疗后,癫痫发作频率得到了有益的影响。粪菌移植20个月后,患者癫痫发作完全缓不再需要抗癫痫药物

此外,衡量这种疾病严重程度的疾病活动指数也从361点显著下降至131点。粪菌移植治疗前(约70天)失调的月经周期在粪菌移植治疗后(约30天)也得到恢复。

粪菌移植对癫痫的影响

编辑​

Mejía-Granados DM,et al.Seizure.2021

扩展阅读:粪菌移植——一种治疗人体疾病的新型疗法

注意

尽管有证据表明健康的粪菌移植对癫痫有益,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在进一步的研究中解决。例如,粪菌移植发挥其抗癫痫作用的机制、其有益作用的持久性以及参与此类结果的细菌属或门

此外,粪菌移植可能会破坏基线微生物群多样性,导致对多种有害微生物的定植抵抗力崩溃。因此,在大规模临床应用之前,还需要更长期的随访研究来确定粪菌移植癫痫患者有效性安全性

结语

随着研究的深入,肠道微生物群癫痫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逐渐被揭示,人们对它们的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目前,一些临床研究已证实难治性癫痫患者、药物敏感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肠道菌群存在差异。同时,肠道菌群还在癫痫的治疗中影响生酮饮食抗癫痫药物等的治疗效果。

总体而言,未来微生物组特异性治疗可能是治疗癫痫的有效选择。发现肠道微生物群癫痫之间的关系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癫痫的发病机制,从而高癫痫患者生活质量

相关阅读: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来自肠道菌群的解释

肠道微生物组在人类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

肠道微生物群在多发性硬化中的作用

饮食与抑郁症密不可分,一文涵盖多种生物学机制

一文了解渐冻症发病机理及相关干预措施

环境污染物通过肠脑轴影响心理健康,精神益生菌或将发挥重要作用

肠道微生物与帕金森以及相关影响因素

阿尔茨海默病de饮食-微生物-脑轴

主要参考文献

Wang Y, Zhuo Z, Wang H. Epilepsy, gut microbiota, and circadian rhythm. Front Neurol. 2023 May 18;14:1157358.

Iannone LF, Gómez-Eguílaz M, De Caro C. Gut microbiota manipulation as an epilepsy treatment. Neurobiol Dis. 2022 Nov;174:105897.

Liu T, Jia F, Guo Y, Wang Q, Zhang X, Chang F, Xie Y. Altered intestinal microbiota composition with epilepsy and concomitant diarrhea and potential indicator biomarkers in infants. Front Microbiol. 2023 Jan 11;13:1081591.

Zeng Y, Cao S, Yang H. Roles of gut microbiome in epilepsy risk: A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study. Front Microbiol. 2023 Feb 27;14:1115014.

Ułamek-Kozioł M, Czuczwar SJ, Januszewski S, Pluta R. Ketogenic Diet and Epilepsy. Nutrients. 2019 Oct 18;11(10):2510.

Dahlin M, Prast-Nielsen S. The gut microbiome and epilepsy. EBioMedicine. 2019 Jun;44:741-746.

Mejía-Granados DM, Villasana-Salazar B, Lozano-García L, Cavalheiro EA, Striano P. Gut-microbiota-directed strategies to treat epilepsy: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evidence. Seizure. 2021 Aug;90:80-92.

Ding M, Lang Y, Shu H, Shao J, Cui L. Microbiota-Gut-Brain Axis and Epilepsy: A Review on Mechanisms and Potential Therapeutics. Front Immunol. 2021 Oct 11;12:742449.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