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 生姜

从药食同源到微生态健康:中华传统医学养生智慧在肠道菌群中的现代诠释

谷禾健康

自古以来,中医就有“药食同源”的理念,强调食物与药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认为许多食物既可作为日常饮食,又具有调治疾病的作用。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这一古老的智慧得到了新的诠释和应用,逐渐发展成为今天的营养大健康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药食同源的理念,源于对自然界植物、动物等观察和长期实践。在古代,人们发现某些食物特定情况下能够缓解或治疗某些症状,这些食物因而被赋予了药用价值。例如,生姜被用来缓解感冒症状,大枣用来滋补身体,这些实践在现代医学中也得到了相应的科学解释和验证。

然而,药食同源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还涉及到食物与人体之间复杂的相互作,以及食物如何通过影响人体内部环境,特别是肠道菌群,来发挥其健康效益。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肠道菌群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它不仅参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吸收,还与免疫系统、神经系统以及许多代谢过程密切相关。因此,肠道菌群的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到个体的健康状况,而饮食则是影响肠道菌群组成的主要因素之一,这一发现为个性化营养提供了新的视角。

个性化营养的兴起,标志着营养学从“一刀切”的群体指导向“量身定制”的个体化服务转变。在这一过程中,药食同源的概念被赋予了新的生命。通过结合现代营养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数据科学等多学科知识,个性化营养能够更精准地满足个体在不同生理阶段、不同健康状况下的营养需求。这种基于个体差异的精准营养干预,有望提高营养建议的依从性和有效性,从而更好地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

本文从药食同源的基本概念出发,探讨其在现代营养学中的应用,分析肠道菌群与健康的关系,特别是在肠道菌群检测技术日益成熟的背景下,如何将传统理念现代科技相结合,为人们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健康解决方案。这里展示药食同源在大健康行业中的潜力和前景,同时指出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这个营养大健康行业的新时代,我们可以更深入挖掘药食同源的科学意义,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为人们提供更加精准、个性化的营养服务。这不仅是传统智慧的传承和创新,更是对未来健康生活方式的探索和引领。期待能够为营养学界、健康产业等带来相关启示。

本文目录

01 药食同源

药食同源的定义、特点、物质

传统中医中的药食同源理论

现代科学中的药食同源

02 营养基因组学与药食同源:个性化健康新纪元

03 什么原因导致不同个体之间的效果差异?

04 如何实现个性化干预?

肠道菌群参与活性成分的生物转化

药食同源成分调节肠道菌群(多糖、多酚等)

药食同源物质通过肠道菌群影响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肝病、内分泌疾病、

神经精神疾病、心血管疾病、其他

05 药食同源干预和开发的注意事项

药食同源-循证依据

如何监测其效用?

药食同源技术创新

展望

01
药 食 同 源


药食同源的定义

药食同源,这一概念最早源于中国古代的医学典籍,其核心思想是某些物质既可以作为日常食物,也可以作为药材使用,即“药食同源”。

在中医理论中,这一理念体现了食物与药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 中国第一部医学理论专著《黄帝内经》(公元前475年 – 公元前221年)有记载:“空腹食之为食,服之为药”,这应该是药食同源理论最早的字面定义。
  • 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方论》将食物和药物的概念融为一体。
  • 大约公元500年,医学家、药理学家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 中首次系统阐述了食疗理论,全面阐述了食物与药物结合治病的方法。
  • 这一概念在宋元时期得到了进一步阐述,如《太平圣惠方》和《饮膳正要》等,丰富了药膳学。
  • 明清时期,《本草纲目》等进一步完善,推动了药膳学研究。

在现代,药食同源的定义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和科学化。它不仅包括了传统意义上的食疗,还涵盖了食物中活性成分的研究、功能性食品的开发以及营养与健康的密切关系。药食同源的物质通常指的是那些在自然界中既可以食用,又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能够在不造成副作用的前提下,通过日常饮食来维护或改善健康的植物、动物或矿物。

药食同源物质的特点

安全性:这些物质应当是长期被人类食用,且对人体没有明显毒性或副作用的。

功能性:含有能够对人体健康产生积极影响的生物活性成分,如多糖、黄酮、皂苷、挥发油等。

营养性:提供必要的营养素,如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膳食纤维等。

可食性:这些物质应当能够以食物的形式被人体消化吸收,且在口感、风味上能够被接受。

药食同源的物质在中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黄芪、当归、枸杞、山药等,它们既可作为食材加入日常饮食,也可作为药材用于疾病的治疗和调理。

在现代,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药食同源物质被发掘和验证,如大蒜、生姜、绿茶、蓝莓等,其健康益处得到了科学界广泛认可。

药食同源的物质 例如:

  • 生姜:这种温热的草药广泛用于治疗消化问题、感冒、流感。具有抗炎、止吐和增强免疫力的功效,是治疗各种健康状况的理想药物。
  • 枸杞:改善视力、增强免疫系统、有益于长寿。由于它们富含抗氧化剂,它们被认为是一种“超级食物”,经常用于草药补品和茶中。
  • 人参:用于增强身体的能量或气,并提高整体活力。包括增强头脑清晰度、减轻压力和增强免疫功能。
  • 枣:是中药中的一种常用成分,也是常见的食物,具有滋补和镇静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失眠、焦虑、消化问题。
  • 莲子:常用于治疗包括失眠、消化问题、心悸。人们认为它们对身体有镇静作用,因其舒缓特性而常用于凉茶和汤中。

传统“药食同源”理念的智慧和现代营养学、食品技术的进步,使得药食同源材料,如益智仁、川贝母、苦茶、桂皮、灵芝、生姜、银杏、鱼腥草、甘草、百合、枸杞、黑胡椒、紫苏、茯苓、马齿苋、薏仁、枸杞、大枣等在医药、普通膳食、功能食品和保健品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即从2002年的 86 种增加到2021年的 110 种

doi: 10.1016/j.jare.2023.05.011


传统中医中的药食同源理论

在传统中医中,药食同源理论是一种深植于中国几千年文化和医学实践中的核心理念。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整体,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疾病的产生与人体内外环境的失衡有关。因此,中医治疗的目标是恢复和维持身体的平衡状态,即“阴阳平衡”。在这一理论体系中,食物不仅仅是满足基本营养需求的物质,更是调节身体、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天然药物

食物的性味

中医认为食物具有“四气”(寒、凉、温、热)和“五味”(酸、苦、甘、辛、咸),这些特性决定了食物对人体的作用和影响。

– 寒凉性食物通常具有清热、泻火的作用,适合于热性体质或热性疾病的患者;

– 温热性食物则有温中、补阳的功效,适用于寒性体质或寒性疾病的患者。

此外,食物还根据其对人体脏腑经络的作用被归入不同的“经”,如心经、肝经、脾经等,通过食物的归经特性,可以针对性地调节相应脏腑的功能。

传统中医强调“辨证施食”

根据个体的体质、疾病状态和环境因素来定制饮食方案。这种方法体现了中医个体化治疗的特点,认为没有一种食物或药膳适合所有人。因此,中医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饮食结构,推荐适合的食物和药膳,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例如,某些温热性的食物可能对寒性体质的人有益,但对热性体质的人则可能造成不适

传统“药食同源”思想的主要特征是:

药食相隐、辨证施食、阴阳平衡、五脏滋养调理、防治结合、顺应自然、适可而止、适度食用

这些思想体现了一种深度融合医学理论、兼顾个体差异、强调食物与药物功能相辅相成、追求整体平衡自然和谐的饮食观念。这一理念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提高民众健康意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有着积极的影响。


现代科学中的药食同源

现代“药食同源”饮食理念,是在继承和发扬传统“药食同源”思想的基础上,逐步融入了现代遗传学、代谢和营养学理论、生物医学和临床研究成果、先进的工具和技术,以及实际的社会生活经验等。

在中药材理念的基础上,一条集食品、保健品和药品于一体的紧密产业链已经形成。这条产业链不仅包括中药的生产和分销,还包括药食同源食品和营养补充剂的发展桑葚和枸杞的兴起表明传统和现代健康领域的成功融合。

2022 年,桑葚被创新地用于保健茶,成为药食同源市场中增长最快的成分,价值超过 300 亿元人民币。

枸杞已从中老年人的传统保健选择转变为年轻人中流行的保健元素,预计到 2023 年消费量将达到 138 万吨,市场规模将达到 653 亿元人民币。

由于基因、环境、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差异,同一种药食同源物质在不同人群中可能产生不同的效果

例如,大枣这种药食两用的果实,在传统医学中被用于补气养血、安神益智。然而,现代研究发现,大枣的这些效果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 有些人可能对大枣中的多糖成分特别敏感,表现出更明显的免疫调节作用;而另一些人则可能对其中的黄酮类物质反应更强,在抗氧化和改善心血管健康方面获益更多。
  • 对于某些糖尿病患者或糖耐量受损的个体,可能需要更谨慎地控制摄入量。
  • 一些人可能因为大枣的温补性质而出现上火症状,而另一些人则可以很好地耐受。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追求日益个性化,“药食同源”理念也在不断演变。现代的药食同源不仅包括传统的食疗,还涵盖了功能性食品的开发以及营养与健康的密切关系研究。

然而,这种演变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在保持药食同源物质整体效用的同时,实现真正的个性化应用?

融合东西方饮食文化、借助最新技术

融合东西方饮食文化和医疗实践甚至调和/推进两者的现代“药食同源”饮食在当今世界越来越受欢迎。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基于“药食同源”的个性化营养建议、健康饮食/保健建议、智能饮食生活计划、定制食谱提示、定制膳食建议等远程营养咨询服务应运而生,这将使“药食同源”的体验更具吸引力

科技赋能传统智慧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的进展,包括表观基因组学、代谢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微生物组分析技术(如 DNA 下一代测序)在内的先进“组学”技术等技术突破,使个体营养需求、遗传状况和肠道菌群分布得到全面分析,可以快速识别涉及基因-饮食相互作用的遗传变异及其与各种疾病的潜在联系,从而使“药食同源”饮食更加个性化和精准,从而提高饮食和生活方式建议的有效性

总的来说,现代“药食同源”的主要特征包括:

科学性、循证性、精准性、标准化、功能性、多样性、生态化、可持续化、智能化、数字化、教育普及化、跨学科协作化、跨文化、国际化

换言之,现代“药食同源”是一套将传统“药食同源”智慧与现代智能技术、先进的食物、人类和地球知识深度融合的饮食原则,旨在满足当代社会对健康、营养、精神健康、便利性和环境可持续性以及地球健康的多方面饮食需求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营养基因组学应运而生。这一领域的出现,为我们理解和应对药食同源效果的个体差异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工具。下一章节,我们来探讨营养基因组学如何推动药食同源理论的发展,开启个性化健康的新纪元。

02
营养基因组学与药食同源:个性化健康的新纪元

随着人们对饮食及其影响健康的潜力的认识和了解不断增长,导致了营养基因组学出现

营养基因组学

营养基因组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它研究了基因与饮食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如何通过个性化的饮食干预优化健康

营养基因组学于 2001 年首次提出,旨在研究食物与遗传基因之间的关系,已应用于开发支持健康降低饮食相关疾病风险的食品或饮食

来自世界各地的 1,072 条与营养基因组学相关的研究文献显示,营养基因组学使个性化饮食方法能够恢复体内平衡消除与饮食相关的疾病,提供了一系列工具来深入了解可能影响基因、蛋白质组或代谢组水平的主要途径以及肠道微生物群和相关代谢物对人类健康的潜在贡献,并提供了重要见解。

通过营养基因组学的研究,可以发现不同人群对药食同源物质的代谢和反应差异,从而为个性化营养提供依据。例如,某些人群可能对某种药食同源物质的代谢能力较弱,需要适当调整摄入量;而另一些人群可能对某种药食同源物质的反应较为敏感,需要谨慎使用。

个性化营养理念与现代人的健康需求不谋而合

现代人更加意识到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来预防疾病。人们需要安全、营养充足、身体、精神和情感健康、环境可持续、经济公平和负担得起、文化可接受的食品和饮食。

近年来出现的“个性化食品/饮食”、“个性化营养”、“主动健康”和“天然功能性食品”等术语都反映了人类对基于个人基因、微生物群和生活方式的特定饮食/食品的需求日益增加

因此,具有特定健康促进特性和定制产品形式的超级成分功能性食品产品的普及预计将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增加。

药食同源物质的机会

自 2023 年以来,人们寻求从方便食品/餐食中获得有意识的享受,这进一步模糊了正餐和零食之间的界限。这为药食两用材料/物质提供了巨大的机会,它们可以作为额外的“补充”加入/强化各种零食类消费食品/餐食,提供维持/促进健康、预防/治疗疾病和延长寿命的效果。

科学知识、现代加工技术和生物技术、组学技术和创新的生物信息学工具的进步,为实现”为人类生命和健康量身定制食品/饮食”提供了可能。这与中医”药食同源”理念的智慧不谋而合,后者强调了”预防”高于”治疗”的首要地位,强调了人与自然的相互影响,以及每个人健康的独特性

这些理念的现代体现就是”主动护理“或”主动健康”的趋势。

“主动护理”的趋势,重塑可持续健康管理

主动护理(也称为主动健康)是 2019 年疫情以来的主导趋势,在 2020-2021 年成为更为重要的服务模式。在新冠疫情期间和之后,“食物作为药物提供天然的功能”再次得到强调,并得到了显著加强。

人们希望在早期阶段增强对生活压力和不可预测疾病和状况的抵抗力,改善全身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延迟和减少进一步医疗和住院治疗的需求,并建立更可持续、更高效的卫生和社会护理体系,从而推动主动护理的转变

“更安全、温和”的趋势

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更安全、更温和的治疗。预防保健应运而生,以促进生活质量和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倡及早发现健康问题。

当然它也有缺陷,包括不同社会经济群体之间资源可及性的差异、个人的依从性以及不可预见的健康风险和疾病的风险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草药为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提供了初级卫生保健的基础食物和传统药物的综合使用(例如“人体阴阳平衡和气调”的思想),而不是单独使用药物/药物,已成为古代和现代正常人和亚健康人群预防保健的趋势

药食两用的水果举例:龙眼

龙眼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是一种药食两用的水果。龙眼在中国和日本传统医学中用于补心健脾、养血安神,以及治疗健忘、失眠、气血不足等症状。

现代研究表明,龙眼通过抑制NF-κB 和 AP-1 信号通路来抑制脂多糖刺激的巨噬细胞一氧化氮的产生,其多糖能提供免疫调节作用

在小鼠实验中龙眼能够增强学习和记忆能力(部分由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和未成熟神经元存活介导),并改善认知能力、减轻病理损伤 [部分通过抑制RAS/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E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介导]。

药食同源理论和个性化营养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健康管理视角。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有些人可能对龙眼的免疫调节作用特别敏感,而另一些人则可能在认知功能改善方面受益更多。

这不仅关系到药食同源理论的实际应用效果,也是个性化营养和精准医疗领域的核心挑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导致个体差异的多种因素,包括遗传背景、生活环境、饮食习惯、肠道菌群等。

03
什么原因导致不同个体之间效果差异?

要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有哪些食物或者说药材及其成分。


药食同源的成分

2020年,国家卫健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的《于开展党参等9种按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指出:

众多药食同源的中药材中含有当归、八角、豆蔻、丁香、小茴香、白芷、地茯苓、火麻仁、人参、人参果、人参叶、山楂、马苋菜、刀豆、甘草、人参、木瓜、梅干、白果、山药、木薯等84种成分。

这些药食同源物只要使用得当,几乎没有任何危险的副作用,且含有生物碱、长链脂肪酸、多酚、多糖、蛋白质、三萜类化合物、有机酸和维生素等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抗癌、抗高血压、增强免疫力和保护肾脏等多种生理功能。

例如,枸杞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E、矿物质和多糖,具有增强免疫力抗氧化能力,促进患者康复的功效。

现代科学研究:药食同源物质中的活性成分

现代科学研究揭示了许多传统药食同源物质中的活性成分,如多酚类、黄酮类、皂苷类、生物碱等,这些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抗病毒等多种生物活性。例如:

  • 绿茶中的儿茶素、蓝莓中的花青素、大蒜中的蒜素等,都已被证实具有显著的健康益处。
  • 富含黄酮类的食物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 番茄中的番茄红素可降低某些癌症发病率;
  • 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对大脑健康和认知功能有积极作用。


什么原因导致不同个体之间的效果差异?

正如我们所了解的,药食同源物质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这些成分对健康有着广泛的影响。然而,这些成分在不同个体中的作用效果会有差异。这种差异性主要是由以下因素造成的:

遗传差异

药食同源物质含有多种成分,个体基因的不同会影响这些成分的代谢途径。例如,某些人可能有更高效的酶来代谢这些成分,从而影响其效果。有些人可能对某些药食同源物质更敏感,即使是很小的剂量也可能产生显著效果。例如,某些人对大蒜中的蒜素特别敏感,可能会有更强烈的生理反应。

健康状况

个体的健康状况,特别是肝脏和肾脏功能,对药食同源物质的代谢和排泄至关重要。例如,肝脏功能不佳可能会影响甘草中甘草酸的代谢,进而影响其抗炎效果。

年龄和性别

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可能对药食同源物质有不同的反应。随着年龄的增长新陈代谢减慢可能会影响某些成分的效果。

生活习惯

饮食、运动、睡眠和压力管理等生活习惯也会影响药食同源物质的效果。例如,高脂肪饮食可能会影响绿茶中儿茶素的吸收,而规律运动可能增强黄芪的抗疲劳效果。

剂量

药食同源物质的剂量也会影响其效果,不同个体可能需要不同的剂量以达到最佳效果。例如,不同个体对人参的敏感性不同,所需的最佳剂量也会有所不同。

药食同源成分——相互协同作用

中医认为这些同源植物具有“四气”(寒、热、温、凉)和“五味”(酸、苦、甘、辣、咸),有助于调节人体各方面的机能和阴阳平衡,相互促进和制约促进脏腑功能和气血协调,从而预防或治疗疾病。例如:

  • 黄芪可以为人体提供增强的抗疲劳作用,从而帮助患者恢复体力;
  • 鲤鱼与山药相配,可补肾益精,滋补强身;
  • 猪蹄、黄芪、当归相配,能保护人体脏腑,增强人体免疫力。

张锡纯在《中西医结合》一书中指出:“食疗既治病又充饥,既充饥又可口,对症下药,病自然会慢慢好,即使不对症下药,也不会有其他问题。”

这些思想强调食疗与药疗的协同作用,在现代依然适用,比如说:

  • 环磷酰胺(CTX)是临床上常见的肿瘤化疗药物,大剂量使用可引起免疫抑制和肠黏膜损伤,党参多糖能调节这种失衡。党参多糖对免疫抑制,特别是对CTX引起的黏膜免疫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是先天免疫调节的潜在来源。

药食同源物质/成分中的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是可靠的,在人类治疗某些健康状况或疾病方面有着悠久的安全历史,副作用较小,尤其适用于慢性病的长期治疗。这些药食同源物质/成分的组合应经过量身定制,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对人体阴阳平衡和免疫力的调节作用,以达到治疗某些疾病或在药物治疗过程中起到辅助作用。

基于这些药食同源物种的特点,对食物和药物进行个性化选择,可以使两者共同发挥作用提高药物的疗效和生物利用度,同时抵消部分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

肠道菌群不仅参与消化过程,帮助我们分解食物中的营养素,还参与了药物和食物成分的影响其生物利用度和效果。

因此,当我们考虑药食同源物质对每个人效果的差异时,必须将肠道菌群作为一个关键因素纳入考量。

个性化的营养和健康管理策略应当考虑到个体的肠道菌群组成,以及它们如何与药食同源物质相互作用,从而优化这些天然资源的健康效益。

04
如何实现个性化干预?

不同的厨师用同样的食材,可以做出不同口味的菜肴,那么同样,不同人的身体体质基础条件,代谢能力等都不一样,药食同源物质活性成分发挥的效果就不一样。这些差异不仅体现在生理和遗传层面,还涉及到很重要的——肠道微生物群。不同的肠道菌群可能通过不同的代谢途径处理相同的活性成分,产生不同的代谢产物。

  • 一方面,肠道菌群参与药食同源物种中有效成分的生物转化,从而影响其生理和药理特性。
  • 另一方面,药食同源物种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的菌群结构,维持肠道微环境稳态和健康。


肠道菌群参与活性成分的生物转化

肠道菌群会分泌出一些酶,这些能够改变这些天然材料的结构。一旦结构被改变了,这些天然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生物活性也会跟着变化,这样的变化能让它们在身体里发挥更好的治疗效果。

肠道微生物群转化,比化学合成有什么优势?

与化学合成对这些天然产物的修饰相比,肠道菌群的生物转化具有独特的优势

1) 能干

肠道菌群分泌的催化酶驱动的大多数反应,难以通过化学合成完成

2) 精准

酶促反应选择性强,也就是特别挑,只对特定部位下手,不用担心误伤到不用改变的部分;

3) 温和

生物转化反应条件相对温和,不会像高温、高压那样粗暴,这样能更好地保护那些珍贵的活性成分不受损。

下面具体来看,一些药食同源的成分经过肠道菌群代谢后,如何产生更容易吸收的或者更有益于人体的物质。

呋喃香豆素—经黏液真杆菌属—更容易吸收代谢

白芷里就含有多种呋喃香豆素,比如花椒毒素、佛手柑内酯、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等等。

呋喃香豆素是一种在食物和草药里常见的活性成分,抗炎、抗癌、保护神经。但是,如果我们吃了含有呋喃香豆素的东西再去晒太阳,可能会有光毒性,就是皮肤对光特别敏感,容易发炎。

呋喃香豆素还会影响肝脏里的一种叫做CYP3A的酶,这种酶负责代谢药物,一旦被抑制了,药物在身体里待的时间就会变长

肠道菌群是怎么发挥作用的?

肠道菌群中的经黏液真杆菌属(Blautia),能产生一种叫做 Co O-甲基转移酶MRG-PMF1,裂解甲基芳基醚,这种酶能把花椒毒素香柠檬烯这些成分变成花椒毒醇香柠檬醇,重要的是,异戊二烯基芳醚基团以相同的方式裂解。

去甲基化和去异戊烯化

doi: 10.1016/j.jare.2023.05.011

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经肠道微生物转化脱异戊烯基化也产生了上述产物。

这些溶解性更好的脱甲基和脱异戊烯基酚代谢物可以迅速随尿液排出

也就是说,肠道内经黏液真杆菌高的人,可能更有效地代谢和排出体内的某些毒素,减少因体内毒素积累引起的炎症反应,从而降低慢性炎症性疾病的风险。

人参皂苷—双歧杆菌——抗癌、抗疲劳效果↑

人参皂苷的生物利用度通常约为给药量的 0.1% ~ 0.5%。某些肠道菌群如拟杆菌、双歧杆菌、真杆菌、普氏菌、梭杆菌,可以代谢人参皂苷并产生具有促进健康作用和显著提高生物利用度的新化合物

比如,人参皂苷Rb1在双歧杆菌的作用下,先变成Rd,继续去糖基化,再变成抗癌和抗糖尿病效果更强Compound K。而且,Rg1去糖基化变成的20(S)-protopanaxatriol(PPT),抗疲劳效果就更强

那么,有些肠道内双歧杆菌含量较高的人,对他们来说,吃人参的效果可能更显著

黄芪中毛蕊异黄酮—拟杆菌属13—抗病毒效果↑

黄芪中的主要异黄酮类化合物有毛蕊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 (CG) 。

来自人类肠道细菌的拟杆菌属 13对 CG 进行去糖基化,获得了糖苷配基毛蕊异黄酮,它比相应的糖苷具有更强的抗病毒能力,可以保护 PC12 细胞免受损伤

去糖基化

doi: 10.1016/j.jare.2023.05.011

毛蕊异黄酮—拟杆菌58—芒柄花素预防癌症

芒柄花素是一种植物雌激素,用于预防和治疗乳腺癌、前列腺癌、结肠癌和骨质疏松症

来自人类肠道细菌的拟杆菌属58能够使毛蕊异黄酮脱水并将其转化为芒柄花素。

此外,毛蕊异黄酮的乙酰化是由菌株梭菌属21-2完成的。

脱水和乙酰化

doi: 10.1016/j.jare.2023.05.011


药食同源成分调节肠道菌群

药食同源物质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是现代营养学传统医学交汇点上的一个研究热点

药食同源物质,如中药材、功能性食品和富含生物活性成分的天然食品,已被证明能够对肠道菌群产生积极影响。这些物质中含有的多糖、多酚、挥发油、皂苷等生物活性成分,都可以调节肠道菌群。

这些生物活性成分不仅为肠道菌群提供营养,还能选择性地促进某些有益菌的生长,同时抑制有害菌的繁殖,从而帮助维持肠道微生态的平衡。

多糖

促进有益菌,减少有害菌,比如说,麦冬多糖可以通过调节肠-肝轴显著保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麦冬多糖显著降低了一些有害细菌的相对丰度,包括乳球菌、肠杆菌、Turicibacter、Tyzzerella、Oscillibacter等,并增加一些有益菌,如Alistipes、Ruminiclostridium、Rikenella。这种多糖还显著增加了两种产短链脂肪酸菌( Butyricimonas、Roseburia )丰度以及乙酸和戊酸的水平,从而改善了炎症反应和肝脏脂质代谢。

促进短链脂肪酸(SCFAs)的产生

枸杞多糖补充剂可降低厚壁菌门与拟杆菌门的比例增加产短链脂肪酸菌,如Lacticigenium、Butyricicoccus、Lachnospiraceae等,从而改善肥胖小鼠的肠道菌群失调。

改善代谢,缓解疾病

银耳多糖通过多途径调节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改善了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银耳多糖可以增加Lactobacillus的丰度,从而改善色氨酸的分解代谢。这导致黄嘌呤酸、KA和吲哚衍生物(如5-羟吲哚、5-羟吲哚-3-乙酸、5-羟吲哚乙酰酸)的增加。

天然多糖因其在缓解运动性疲劳中的潜在效果和较少的副作用而受到关注。研究表明,肌肉功能与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组成密切相关,而天然多糖如决明子、灵芝、枸杞、冬虫夏草等可通过不同机制发挥抗疲劳作用。

doi.org/10.3390/foods12163083

多酚

多酚是药食同源食物中含量丰富的活性化合物,膳食多酚类化合物具有预防慢性疾病的抗氧化剂,而临床试验中证据很弱,主要因为个体间的差异很大。多酚的生物利用度低(5%–10% 被小肠吸收)。这些化合物的生物利用度严格取决于肠道微生物的酶促机制。

肠道微生物群通过改变糖苷配基、糖苷和结合物的结构来影响多酚的生物利用度。

一般来说,口服多酚在上消化道的吸收相对较低;很大一部分多酚积聚在结肠中,影响和改变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摄入多酚可能通过促进有益细菌的生长,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从而使宿主受益。

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人类试验表明,经口摄入没食子儿茶素-3-没食子酸酯白藜芦醇,持续12周超重男性显著降低拟杆菌的粪便丰度和趋向于降低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 的丰度。

在高脂饮食中补充膳食葡萄多酚导致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包括厚壁菌门与拟杆菌门的比例降低以及AKK菌的大量繁殖。膳食多酚促进肠道细菌Akkermansia muciniphila 的生长并减轻高脂饮食诱导的代谢综合征。

Vemana Gowd, et al.,Trends i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2019


药食同源物质通过肠道菌群影响疾病

下面按照疾病类型分类分为消化系统疾病、肝病、内分泌疾病、神经精神疾病、心血管疾病等,逐一了解药食同源如何通过肠道菌群影响健康。

■ 消化系统疾病

炎症性肠病(IBD)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肠道的慢性病,它会反复,造成肠道发炎和损伤肠道屏障是保护肠道不受病菌侵害的关键。肠道菌群失衡可能会引起IBD。特别是,如果肠道里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多了,它们细胞壁上的脂多糖(LPS)也会增加,这可能会引发过度的免疫反应,导致IBD。

人参→拟杆菌、疣微菌、变形菌↓→LPS↓→抗炎

  • 人参能减轻IBD的症状,它能减少拟杆菌、疣微菌、变形菌等革兰氏阴性菌的数量,从而降低LPS的浓度。这样就能阻止免疫反应过强,减少炎症。人参还能刺激肠道里的自噬过程,帮助控制炎症。

枸杞→副拟杆菌属,Parasutterella,梭菌属↓ 螺杆菌科↑

  • 枸杞也是有益的膳食补充剂,它含有的活性成分AA-2βG能提高肠道菌群代谢物短链脂肪酸的含量,并且增加SCFA受体GPR43和GPR41的表达。AA-2βG还能减少与IBD有关的副拟杆菌属、Parasutterella、梭菌属,增加有益的螺杆菌科。

玉竹提取物→脱硫弧菌科↓

  • 玉竹提取物能调节肠道菌群,减少产生有害气体H2S的细菌,如脱硫弧菌科,这种气体多了会有毒。

除了上面提到的,还有很多药食同源的植物也能调节肠道菌群,帮助治疗IBD,比如山楂、蜂蜜、山药、菊花、酸枣仁、姜黄、黄芪和灵芝。这些植物可能成为治疗IBD的新药物。

多糖治疗IBD的机制

doi.org/10.1016/j.ijbiomac.2023.126799

结直肠癌(CRC)

结直肠癌(CRC)是全球常见的癌症之一,占全球每年所有癌症诊断和所有癌症相关死亡的 10%。长期患有 IBD 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肠道菌群紊乱的患者患结直肠癌的风险更高。因此,发基于药食同源物种的新型、有效但低毒的产品用于预防和治疗结直肠癌变得越来越重要。

灵芝→厚壁菌门、双歧杆菌、乳酸杆菌↑ 拟杆菌门、脱硫弧菌、颤杆菌↓ →预防结直肠癌

  • 灵芝含有的灵芝多糖(GLP),可以帮助减少结直肠癌的发生。研究发现,GLP能够增加有益的厚壁菌门,减少可能与癌症有关的拟杆菌门。GLP还能增加有益菌如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减少与癌症有关的脱硫弧菌和颤杆菌。此外,GLP还能影响一些与结直肠癌相关的生物标志物的水平,显示出它在预防结直肠癌中的重要作用。

西洋参→疣微菌↓→抗炎、抗肿瘤

  • 西洋参也是一种被认为具有抗肿瘤潜力的药食同源物质,它能被肠道菌群转化成具有活性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能够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并改变代谢物的水平。这些活性成分还能减少与肿瘤发展有关的疣微菌。

大枣→双歧杆菌、拟杆菌、乳酸杆菌↑→预防肿瘤

  • 大枣在中国传统医学中具有高营养价值和多种药理作用,尤其是其多糖成分对胃肠道有保护作用。研究发现,大枣中的多糖(JPs)能够增加比如双歧杆菌、拟杆菌和乳酸杆菌,同时还能改善代谢功能障碍,这与特定的肠道微生物群有关。因此,大枣可能有助于降低结直肠癌的风险。

■ 肝 病

酒精性肝病(ALD)

酒精性肝病(ALD)与长期喝酒太多有关,它包括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等不同的肝脏问题。喝酒太多不仅会伤害肝脏,还会让肠道菌群不平衡破坏肠道屏障,这会影响肠道和肝脏之间的正常联系,导致肝病。

枸杞→阿克曼氏菌、瘤胃球菌↑→保护肝脏

  • 枸杞有助于保护肝脏,减少酒精引起的肝损伤。枸杞能减少肠道里的炎症,提高抗氧化能力,帮助维持肠道屏障的完整。它还能增加比如阿克曼氏菌和瘤胃球菌科_UCG_014,这些细菌有助于产生对肠道屏障有益的短链脂肪酸,尤其是丁酸盐。同时,枸杞还能减少有害菌,降低其产生的有害物质,从而减轻肝脏的炎症反应。

灵芝→瘤胃球菌、普雷沃氏菌、颤杆菌克属↑→改善脂肪代谢、抑制炎症

  • 灵芝能增加肠道有益菌,如:Ruminiclostridium _9、Prevotellaceae _UCG-001、Oscillibacter、Ruminococcaceae _UCG-009等,这些细菌与提高短链脂肪酸含量、改善脂肪代谢、抑制炎症等功能有关。
  • 山茱萸中的山茱萸环烯醚萜苷(CIG)也显示出预防酒精性肝损伤的潜力,它的效果优于水飞蓟素。

沙棘、葛根、黄芪及其相关加工产品的药食同源物种的研究表明,它们通过肠道菌群在预防和减轻ALD方面发挥越来越多作用。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肝脏中脂肪积累过多,这与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有关,可能导致肝细胞损伤炎症。虽然NAFLD的肝脏变化与酒精性肝病(ALD)相似,但NAFLD患者并不饮酒过量。目前,除了运动和饮食调整外,还没有特定的药物被批准用于治疗NAFLD。

黄芪多糖→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比例↓→抗炎

  • 黄芪多糖(mAPS)能减少肝脏和结肠中GPR41和GPR43蛋白的表达,这可能和它干预下肠道中厚壁菌门/拟杆菌门的比例下调有关。黄芪多糖可能通过调节能量平衡来减缓NAFLD的进展,并可能具有抗炎作用。

决明子中的蒽醌+益生菌 DM9054 和 86066→预防 NAFLD

  • 决明子有助于缓解便秘和保护肝脏。在高脂饮食引起的肝损伤模型中,决明子提取物能够改善脂肪积累、肠道屏障损伤和炎症。决明子的效果与其调节肠道菌群的能力有关,将降胆固醇益生菌 DM9054 和 86066 与决明子中的蒽醌相结合,可有效预防 NAFLD(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展,并且联合用药的效果比单独使用其中一种药物更明显。

其他药食同源的物质,如砂仁、茯苓、山楂、葛根,也显示出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来预防和治疗NAFLD的潜力,可能通过激活相关的信号通路来发挥作用。

其他肝病

其他肝病还包括其他亚型,比如肝纤维化肝硬化,它们可能由炎症或外界因素引起。

覆盆子→双歧杆菌、Turicibacter↑→肝功能改善

  • 覆盆子提取物可改善因CCl4引起的肝纤维化,并能增加双歧杆菌和Turicibacter,这与肝功能的改善有关。
  • 栀子能减少胆汁淤积引起的肝损伤。栀子多糖可以调节肠道菌群,降低胆汁酸水平,减少肝脏炎症,修复肠道屏障。

马齿苋→阿克曼氏菌和粪杆菌↑→减轻肝肾损伤

  • 马齿苋是一种可以作为食物补充的草药,它可以通过增加肠道中的有益细菌,比如阿克曼氏菌和粪杆菌,来减轻因食物中重金属镉暴露导致的肝肾损伤。

这些草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显示出在肝病治疗中的潜力。

doi: 10.1016/j.jare.2023.05.011

■ 神经和精神疾病

阿尔茨海默病(AD)

阿尔茨海默病(AD)的大脑中淀粉样斑块和神经纤维缠结的形成,会导致大脑损伤和认知能力下降,目前还没有治愈的方法。近年来,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也就是我们体内的“第二大脑”,可能通过肠-脑轴影响阿尔茨海默病的发展。

茯苓→乳酸杆菌↑产内毒素菌↓→产GABA

  • 茯苓能减少某些与胆管炎和阿尔茨海默病的发展有关的细菌数量。茯苓还能减少产生内毒素的细菌,这些内毒素能引起神经炎症和大脑中淀粉样蛋白清除率的降低。同时,茯苓能增加产生神经递质GABA的益生菌乳酸杆菌的数量。

黄芪→Roseburia、Lactobacillus↑→延缓淀粉样蛋白的沉积

  • 黄芪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能降低血清中的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水平,这有助于延缓大脑中淀粉样蛋白的沉积,因为黄芪能增加有益菌Roseburia和Lactobacillus。

天麻→约翰逊乳杆菌、鼠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改善认知障碍

  • 天麻通过减少神经元内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改善了阿尔茨海默病小鼠的认知障碍。这可能与肠道中约翰逊乳杆菌、鼠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等有益细菌的增加有关。

西洋参和黄芪→异杆菌属、嗜粘蛋白阿克曼氏菌、乳酸杆菌↑→有助于治疗AD

  • 西洋参和黄芪的干预能增加短链脂肪酸,尤其是丁酸,这与肠道中异杆菌属、嗜粘蛋白阿克曼氏菌、乳酸杆菌等有益细菌的增加有关。这些研究表明,通过调节肠道菌群,中草药可能对治疗阿尔茨海默有积极作用。

茯苓在阿尔茨海默治疗中作用

doi: 10.1016/j.jare.2023.05.011

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影响很多人的生活。科学家认为,大脑中某些化学物质,比如GABA去甲肾上腺素(NE)和血清素(5-HT)水平降低,可能会导致抑郁症。还有一种叫做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物质,它在调节抑郁症状中也很重要。

豆豉→瘤胃球菌↑ 拟杆菌↓→抗抑郁

  • 豆豉在小鼠身上的抗抑郁效果不错。豆豉能够增加瘤胃球菌科_UCG-008,这种细菌的增加有助于减少抑郁症状相关的GABA和BDNF的下降,同时还能提高5-HT、BDNF和NE的水平,减少拟杆菌的数量。

肉苁蓉→瘤胃球菌↓ 拟杆菌↑→缓解抑郁症

  • 肉苁蓉是另一种草药,它对拟杆菌和瘤胃球菌的调节作用与豆豉相反,也能提高大脑中5-HT的水平,从而可能有助于缓解抑郁症。

茯苓→普雷沃氏菌、异杆菌、苍白杆菌↓→抗抑郁

  • 茯苓是一种含有三萜提取物的草药,它能够增加小鼠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减少普雷沃氏菌、异杆菌(Allobaculum)、苍白杆菌(Ochrobactrum),发挥抗抑郁作用。

焦虑症

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主要症状是过度紧张、担忧失眠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茯苓→Blautia↓瘤胃球菌、普雷沃氏菌↑→抗焦虑

  • 茯苓是一种传统药材和现代功能性食品,被广泛用于治疗焦虑和不安。研究表明,茯苓通过减少Blautia和增加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来发挥抗焦虑作用,这些变化与减少炎症反应有关,特别是在由慢性睡眠剥夺引起的焦虑大鼠模型中。
  • 百合和酸枣仁是两种传统中药,几千年来一直用于治疗失眠。现代研究发现,这些药材能够改善失眠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并显著调节与肠道菌群相关的代谢物,通过肠-脑轴发挥治疗效果。

doi: 10.1016/j.jare.2023.05.011

■ 心血管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AS)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心血管疾病,可能因为血脂异常等问题引起,是全球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研究发现,一些天然物质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来帮助缓解动脉粥样硬化。

人参皂苷→Muribaculaceae、乳杆菌、双歧杆菌↑

  • 人参皂苷Rc (GRc) 通过改变肠道菌群缓解动脉粥样硬化,如Muribaculaceae、乳杆菌、Ileibacterium、双歧杆菌增加;如:Faecalibaculum、Oscillibacter、Eubacterium_coprostanoligenes_group则减少。这些变化与多种代谢物有关,可能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氧化三甲胺 (TMAO) 可以预测动脉粥样硬化早期阶段,它与胆固醇代谢氧化应激有关。

银杏内酯B→拟杆菌↑、幽门螺杆菌↓→TMAO↓

  • 银杏内酯B (GB) 是一种从银杏籽中提取的物质,它能降低TMAO的浓度,并且与肠道中拟杆菌的增多和幽门螺杆菌的减少有关,这可能有助于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草果→异杆菌、脱硫弧菌↓ Ruminococcus_2↑→降低胆固醇

  • 草果中的多酚提取物和精油能够改变与7α-羟化酶 (CYP7A1) 相关肠道菌群,抑制异杆菌(Allobaculum)、脱硫弧菌、增加Ruminococcus_2,并提高CYP7A1的表达,这有助于将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并排出体外,从而降低胆固醇水平。

灵芝→普氏菌、产短链脂肪酸菌↑→改善血脂异常

  • 灵芝及其活性成分的干预可以通过促进特定良性细菌(如普氏菌和产短链脂肪酸菌)的生长来改善血脂异常。

这些研究表明,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天然物质可能在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方面发挥作用。

doi: 10.1016/j.jare.2023.05.011

■ 内分泌疾病

糖 尿 病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紊乱,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作用不足造成的。根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2021年的数据,全球有 5.37 亿人患有糖尿病。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在控制宿主的生理和代谢方面至关重要,其失调与糖尿病的进展有关。

枸杞→瘤胃球菌科、Intestinimonas→GLP-1、PYY↑→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 枸杞多糖改变了糖尿病小鼠肠道菌群组成,增加了产短链脂肪酸菌Ruminococcaceae_UCG-014、Intestinimonas。短链脂肪酸能够通过激活肠道L细胞上的受体(GPR41和GPR43)来增加GLP-1和PYY的分泌,这有助于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并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罗汉果→Elasimicrobium↑、脱硫弧菌、大肠埃氏菌属-志贺氏菌属↓

  • 罗汉果提取物干预后,糖尿病小鼠肠道菌群紊乱得到恢复。与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抵抗呈负相关的Elasimicrobium相对丰度显著增加,而与这些因素呈正相关的Lachnospiraceae_UCG-004相对丰度降低。此外,罗汉果提取物及其成分对机会性致病菌脱硫弧菌和大肠埃氏菌属-志贺氏菌属的抑制作用可能有助于糖尿病治疗。

桑叶→ Romboutsia、Oscillatoriales cyanobacterium↓ Alloprevotella、副拟杆菌、Muribaculaceae↑→缓解糖尿病

  • 桑叶通过调节宿主与微生物之间的代谢轴来缓解糖尿病,它能逆转与乳酸和其他代谢物相关菌群,如Alloprevotella、Parabacteroides、Muribaculaceae、Romboutsia、Oscillatoriales_cyanobacterium的失衡。

马齿苋→ 支链氨基酸↓→ 减缓糖尿病

  • 马齿苋提取物通过降低与厚壁菌门相关的支链氨基酸(BCAAs)的生物合成,从而降低血清支链氨基酸水平,减缓糖尿病的进展。注:血清中的支链氨基酸水平与胰岛素抵抗有关。

肥 胖

肥胖已成为全球严重的健康问题,药食同源物种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和相关信号发挥其抗肥胖活性。

  • 石斛及其成分对代谢综合征有治疗作用。石斛膳食纤维(DODF)能够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来缓解肥胖小鼠的症状,增加有益细菌如阿克曼氏菌、双歧杆菌、Muribaculum的数量,减少有害细菌嗜胆菌的数量。同时,DODF还能改善代谢表型,提高能量代谢,增加乙酸盐和牛磺酸的产生,降低血清中的低密度/极低密度脂蛋白(LDL/VLDL)水平。
  • 灵芝菌丝体水提取物(WEG)也能降低高脂饮食小鼠的体重、炎症和胰岛素抵抗。WEG通过调节肠道菌群,降低产生内毒素的变形菌水平,保持肠道屏障的完整性,减少代谢性内毒血症。
  • 陈皮提取物能够影响参与胆汁酸代谢的细菌,如乙酸酯和Bilophila,减轻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
  • 枸杞多糖(LBPs)作为益生元,通过改变肠道微生物群(如变形菌和乳酸菌)和短链脂肪酸代谢来改善肥胖症状。

这些研究表明,通过调节肠道菌群,药食同源物种可能成为管理肥胖的有效策略。

doi: 10.1016/j.jare.2023.05.011

■ 其他疾病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茯苓多糖>

茯苓多糖(PPs)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来缓解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茯苓多糖显著增加副拟杆菌属、梭杆菌属、Parasutterella等有益菌,同时改变结肠上皮中关键基因表达,调节激素水平,抑制前列腺炎症

恶性黑色素瘤 <黄芪多糖>

黄芪多糖(AP)能够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来降低髓系抑制细胞(MDSC)的数量和相关分子的表达,增加CD8 T细胞的数量,削弱MDSC抑制CD8 T细胞杀死肿瘤细胞的能力。黄芪多糖干预下,与假长双歧杆菌负相关与约氏乳杆菌呈正相关L-谷氨酸和肌酸显著上调,揭示了黄芪多糖抑制肿瘤生长的治疗能力。

乳腺癌 <茯苓>

茯苓能够通过增加有益细菌如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减少有害细菌如硫酸盐还原菌脱硫弧菌Mucispirillum等,来改善乳腺癌小鼠的菌群失调。

骨质疏松症 <杜仲叶提取物>

杜仲叶提取物补充剂能够促进保加利亚乳杆菌的生长增加粪便和血清中的短链脂肪酸浓度,表现出抗骨质疏松症活性。

慢性肾脏疾病 <茯苓补充剂>

茯苓补充剂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来延缓慢性肾脏疾病的发展。

05
药食同源干预和开发的注意事项


药食同源-循证依据

药食同源领域的研究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它融合了传统智慧与现代科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的健康新视角。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对药食同源物质的安全性、独立性效益以及它们如何影响肠道菌群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药食同源物质的安全性是其研究的首要关注点。历史上,许多药食同源物质已被人类长期安全食用。这块还可以探索这些物质在不同剂量、不同人群中的使用效果,以及可能的长期影响。

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来证明药食同源物质的疗效和安全性?

它涉及到的是研究设计、实验方法、数据分析等,目的是建立药食同源物质功效的科学证据基础。这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文献回顾:查找和分析现有的研究,了解药食同源物质的历史和当前的知识状态。

实验室研究:在细胞和动物模型中测试药食同源物质的生物活性。

临床试验:通过随机对照试验等方法,在人体中测试药食同源物质的效果。

横断面研究:在某一时间点对大量人群进行调查,了解药食同源物质的使用情况及其与健康状况的关联。

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综合多项研究的结果,以评估药食同源物质的整体效果

长期跟踪和安全性评估:对药食同源物质进行长期跟踪,评估其长期使用的效果和潜在的副作用。通过毒理学研究和临床监测,确保药食同源物质的安全性。

法规和标准化遵循相关法规和指南,同时应确保药食同源物质的质量,包括纯度、稳定性和成分标准化。

利用微生物组数据进行疾病筛查和个性化预防

doi.org/10.1038/s41579-023-00998-9


如何监测其效用?

目前常用的监测手段包括生理指标监测(心率、血压、血糖等)、生物标志物检测(血液、尿液等)、肠道菌群检测、自我报告和问卷调查等。

症状记录:记录使用药食同源物质前后的症状变化,如疲劳感、消化问题、睡眠模式等。

免疫功能检测:例如,灵芝多糖可以通过增加NK细胞活性和T细胞增殖来增强宿主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可以检测外周血中NK细胞活性和T细胞亚群比例来评估灵芝多糖的效用。

肠道通透性检测:例如,枸杞多糖可以通过上调紧密连接蛋白(如Occludin和ZO-1)的表达来增强肠道屏障功能。可以通过检测血清中细菌内毒素(LPS)的水平来间接评估肠道通透性,从而评估枸杞多糖的效用。谷禾肠道菌群检测报告中也有相关详细的菌群代谢产物水平提示。

肠道菌群检测:可以用来评估特定药食同源物质(如中药材、功能性食品)对肠道菌群组成的影响。通过比较干预前后的菌群变化,可以了解这些物质如何改变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丰度等,这有助于监测治疗效果和疾病进展。同时,结合大数据分析与生物信息学技术,能够识别出一些特定菌群的变化疾病风险评估,根据肠道菌群评估营养状况,找到一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

doi.org/10.1002/imt2.230


药食同源技术创新

提高生物利用度

例如,基于纳米技术的人参皂苷Rb1递送系统,可以显著提高其在肠道中的稳定性和吸收率。这种新型递送系统不仅可以提高药食同源物质的效果,还可能降低所需剂量减少潜在的副作用。

新的药食同源物开发

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从大量的药食同源物质中筛选出具有潜在药用价值的候选物质。通过分析这些物质的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和用途,结合肠道菌群检测技术和药食同源的研究,为药食同源物质的深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推动理论创新和技术进步,发现新的生物活性物质和药物靶点,同时可以推动新药食同源物质和/或功能性食品的开发

药食同源物质与现代药物的协作

药食同源物质与现代药物协同作用的研究,例如,灵芝多糖可以增强某些化疗药物的抗肿瘤效果,同时减轻其副作用。这种协同作用的研究不仅可以提高现有治疗方案的效果,还可能为开发新的联合治疗策略提供依据。

污染问题监测的新型解决方案

药食同源产品的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食品安全和污染的问题,如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等。确保产品的安全性是药食同源产品开发的重要挑战。

肠道菌群检测可以作为评估和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工具。

  • 建立基于肠道菌群的安全性评估体系,比如,选择一些对环境毒素敏感的指示菌群,定期监测这些菌群的变化,作为产品安全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 某些益生菌株具有吸附和降解环境毒素的能力。可以考虑在药食同源产品中添加这些具有解毒能力的益生菌,增强产品安全性。


展望未来

每个人的基因、代谢类型、生活方式、健康状况都不同,对营养的需求也各异。随着科技的发展,药食同源可以与肠道菌群检测、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基因编辑等前沿科技相结合,为实现精准、高效、可持续的个性化营养提供更多创新的可能。比如,根据个人的肠道菌群特点选择合适的药食同源物质,满足个性化的营养需求,从而提高营养干预的有效性依从性

药食同源的研究涉及营养学、医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等多个学科,推动了跨学科研究的发展。这种跨学科合作有助于深入理解食物、营养和健康之间的复杂关系,有助于制定促进全民健康的膳食指南


主要参考文献

Xia X, Xiao J. Natural Ingredients from Medicine Food Homology as Chemopreventive Reagents against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by Modulating Gut Microbiota Homoeostasis. Molecules. 2021 Nov 17;26(22):6934.

Yang, Minmin, et al. “Advances in understanding of health‐promoting benefits of medicine and food homology using analysis of gut microbiota and metabolomics.” Food frontiers 1.4 (2020): 398-419.

Zhong, Huan, et al. “The evolu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medicine and food homology.” Acupuncture and Herbal Medicine 4.1 (2024): 19-35.

Zuo WF, Pang Q, Yao LP, Zhang Y, Peng C, Huang W, Han B. Gut microbiota: A magical multifunctional target regulated by medicine food homology species. J Adv Res. 2023 Oct;52:151-170.

Neu, J. The evolution of personalized nutrition. Nat Med 30, 1826–1827 (2024).

Sun-Waterhouse, et al. “Transformation from traditional medicine-food homology to modern food-medicine homology.” Food & Medicine Homology 1.1 (2024).

Doris Vandeputte, Personalized Nutrition Through The Gut Microbiota: Current Insight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Nutrition Reviews, Volume 78, Issue Supplement_3, December 2020, Pages 66–74

Chen, Jiali, et al. “Dietary therapies interlinking with gut microbes toward human health: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iMeta: e230.

Singar S, Nagpal R, Arjmandi BH, Akhavan NS. Personalized Nutrition: Tailoring Dietary Recommendations through Genetic Insights. Nutrients. 2024 Aug 13;16(16):2673.

Guess, N. Big data and personalized nutrition: the key evidence gaps. Nat Metab 6, 1420–1422 (2024).

Simon, Marie‐Christine, et al. “Gut microbiome analysis for personalized nutrition: the state of science.” Molecular Nutrition & Food Research 67.1 (2023): 2200476.

1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