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 梭菌门

女性更年期转场:了解激素-口-肠菌群互作与更年期慢病的隐秘关联

谷禾健康

更年期标志着女性衰老的一个关键里程碑,引发激素,组织学和微生物组的变化。

随着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与孕激素的断崖式下降,不仅重塑了女性体内的激素图谱,更改变了口腔、肠道、阴道等关键部位的微生物群落平衡。

最新研究揭示,更年期的症状,从反复的腹胀、顽固的牙周炎阴道感染,其背后与微生物组的“失控”密切相关:肠道菌群的多样性降低可能加剧骨质流失,而口腔微生物的代谢紊乱甚至与心血管风险形成隐秘联动。

激素波动在塑造这些微生物群落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对疾病易感性有影响。雌激素影响微生物群落,而微生物可以代谢并影响雌激素水平。因此,激素与微生物组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复杂且双向的。

联合国大会已将2021-2030年期间定为”健康老龄化十年“。联合国“健康老龄化十年”计划强调,尽管女性寿命更长,但更年期带来的独特健康挑战,如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正威胁着她们的晚年生活质量。

社会经济因素和文化规范(如生活方式和营养习惯)也影响她们的健康和老龄化体验。因此,关注性别特定的健康需求并推广定制化的健康老龄化策略,对于提高老年女性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系统阐述了更年期女性激素波动与微生物组(口腔、肠道、阴道)的动态互作机制,揭示了雌激素下降引发的菌群失衡如何加剧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牙周病等健康风险,这为更年期健康管理从“症状缓解”转向“精准干预”提供了科学依据。

理解更年期转变包括激素变化、环境因素和微生物动态如何影响更年期症状和女性健康。这一见解可能推动精确疗法的开发,以缓解症状并最小化相关健康问题的风险,最终提高更年期女性的生活质量。

01
更年期及其对女性健康的影响

更年期是由于卵巢滤泡活动减少导致的连续12个月自然停经的永久现象,通常发生在50岁左右,但自然变化范围在40~59岁之间。

更年期女性有哪些症状?

常见症状

大多数情况下,更年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导致绝经的几个月或几年称为围绝经期或绝经过渡期。

在过渡期间,卵巢产生的激素量会有所不同。围绝经期可持续 2~8 年。平均约为 4 年

激素变化会引起以下症状:

  • 月经不调
  • 阴道干燥
  • 潮热
  • 盗汗
  • 睡眠问题
  • 情绪变化
  • 脑雾(找词和记忆困难)

此外,更年期时口腔健康会因雌激素水平下降和口腔组织老化而受到影响。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更年期症状。大多数情况下,月经在结束之前并不规律

围绝经期,通常,月经周期跳过一个月并返回。或者跳过几个月,然后再次开始每月一次的周期,持续几个月。围绝经期早期的月经周期往往会变短,随着更年期的临近,月经间隔会越来越远,直到结束。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年龄增长,老化过程以及系统性疾病或药物对口腔变化的影响会增加。口干感、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心理生理障碍引起的并发症是一些更年期女性出现饮食障碍的多种原因之一。

另外,由于老化或雌激素下降导致的免疫功能受损可能会显著影响口腔感染的发生。

并发症

绝经后患某些疾病的风险会增加。比如:

  • 心血管疾病当雌激素水平下降时,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会增加
  • 骨质疏松症在绝经后的最初几年,可能会迅速失去骨密度。这会增加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绝经后经常骨折的骨骼包括脊柱、臀部和手腕
  • 尿失禁随着阴道和尿道组织的变化,可能会突然出现强烈的尿频冲动。然后可能会漏尿,称为急迫性尿失禁。或者会因咳嗽、大笑或举重而流失尿液,这称为压力性尿失禁。也可能更频繁地出现尿路感染
  • 性问题更年期会导致阴道变得更干燥并失去伸展性。这可能会导致不适和轻微出血
  • 体重增加许多女性在更年期期间和绝经后体重增加,因为卡路里燃烧(称为新陈代谢)减慢

更年期与什么因素有关?

  • 荷尔蒙自然下降

30 多岁时,卵巢开始减少控制经期的激素,如雌激素和黄体酮。如果这些激素水平低,较难怀孕。

在 40 多岁时,月经期可能会变长或变短、变重或变轻,并且发生频率更高或更低。随着时间的推移,卵巢会停止释放卵子。那么就没有更多的月经了。这种情况平均发生在 51 岁左右

  • 卵巢切除术

卵巢产生控制月经周期的激素,包括雌激素、黄体酮。切除卵巢的手术会导致立即绝经。

月经停止,可能会出现潮热其他绝经症状。症状可能严重,因为手术会导致激素立即下降,而不是在几年内缓慢下降。

切除子宫但不切除卵巢的手术称为子宫切除术,通常不会立即绝经。卵巢在一段时间内仍然会释放卵子并产生雌激素和黄体酮。

  • 化疗和放疗

这些癌症疗法可导致更年期。它们会在治疗期间或治疗后不久引起潮热等症状。化疗后月经有时会恢复,仍然可以怀孕。

针对骨盆、腹部和下脊柱的放射疗法可导致绝经。用于干细胞移植的全身放疗也可能导致绝经。对身体其他部位(如乳房组织或头部和颈部)进行放射疗法可能不会影响绝经。

  • 原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大约 1% 的更年期患者在 40 岁之前过早绝经。过早绝经可能是由于卵巢没有产生通常的激素水平造成的,也就是原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它可能由基因变化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

  • 肠道菌群紊乱

更年期期间,激素水平变化会影响肠道菌群组成和功能。研究发现某些肠道菌群能直接代谢雌激素和孕激素,形成双向关系:激素影响菌群,菌群也参与激素代谢。这种微生物变化可能加剧更年期症状。

具体我们将在下一章节详细阐述。

02
人体微生物群与更年期关系

更年期时,体内激素变化会改变口腔、肠道、阴道和皮肤的微生物环境。研究发现某些肠道菌群能直接代谢雌激素和孕激素,当女性进入更年期时,激素水平下降导致的生理变化也会影响微生物群的组成和功能。

因此,探索微生物组与更年期之间的复杂相互关系揭示了缓解更年期症状和改善整体健康的有前景途径。通过调整饮食、使用益生菌个性化微生物干预等方法,有望改善更年期女性的健康状况。

doi.org/10.1038/s44294-024-00050-y

宿主、微生物、环境在更年期的变化

宿主变化

更年期期间,女性的身体会发生一系列改变。例如,唾液腺和口腔黏膜(如牙龈、舌头表面)会逐渐变薄甚至萎缩。类似的变化也可能出现在肠道、阴道等对激素敏感的部位,因为这些地方的组织里存在能接收雌激素、孕激素信号的“接收器”(激素受体)。

微生物变化

更年期期间,微生物组多样性(微生物种类分布)和丰富度(种类数量)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受到宿主组织互动、激素代谢和环境变化的影响。

口腔细菌不仅局限于黏膜生态环境,还存在于牙龈或舌头等其他口腔部位。它们被视为能够代谢性类固醇激素的常驻口腔微生物群的一部分。

更年期悖论表现为阴道环境中微生物优势度降低但丰富度增加,这种现象可能适用于微生物群体中的其他身体部位。从临床角度看,微生物适应能力的变化可能导致感染等健康问题。

环境变化

唾液减少:唾液分泌减少,导致口腔干燥,细菌更容易滋生。

雌激素类型转换:卵巢不再生产强效的雌二醇,转而依赖脂肪组织合成的雌酮(效果较弱)。

孕激素“断崖式下降”:这种激素的减少可能削弱身体对炎症的控制能力。

雌激素与微生物组的双向互动

雌激素是与女性内分泌转变相关的主要性激素,包括青春期、妊娠期、更年期。雌激素就像是调节女性身体的总开关,特别在这些重要时期起作用:

  • 青春期:开启“成熟模式”
  • 怀孕期:支持宝宝发育
  • 更年期:逐渐“减少供电”

更年期过渡期间,女性的粘膜组织变薄变干,导致阴道和口腔细菌失调,这可以通过更年期激素治疗来缓解。

微生物组和性激素之间存在动态的双向相互作用,随着一些因素如衰老而变化。

▸雌激素存在两种形式

  • “活跃形式”(游离雌激素):细胞可以立即使用,就像即开即用的电源
  • “储备形式”(与蛋白质结合):结合型雌激素,半衰期比前者长,作为可用雌激素的储存库。它就像备用电源,需要时才启动

人体内的雌激素水平通过以上两种形式的平衡来调节。

▸微生物的特殊能力

肠道里的某些细菌有一种特殊”钥匙”(β-葡萄糖醛酸苷酶),这把”钥匙”能打开储备形式的雌激素,它变成活跃形式,这些特殊细菌群体被称为”雌激素组”细菌。

游离雌激素可以被运输到许多部位,如阴道,并促进微生物组中乳杆菌优势地位。因此,代谢性激素的微生物可以改变宿主对可用性的控制,从而影响与激素相关的生理过程。

▸互相影响的循环

雌激素水平影响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微生物又能影响体内实际可用的雌激素量;循环关系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改变。在更年期,这种平衡被打破。

因此了解这种关系很重要,因为通过调整微生物群(比如益生菌),可能有助于缓解一些更年期症状。

03
更年期会发生什么改变

雌激素:从全身健康到口腔微生态的塑造

雌激素变化如何塑造女性一生的健康轨迹

雌激素,主要以雌二醇雌酮形式存在,在女性从青春期更年期的不同生命阶段经历显著变化

生育年龄雌二醇是最强效且普遍的雌激素形式,随月经周期呈现周期性波动,在排卵期达到峰值。这种激素在生殖功能中扮演关键角色,影响全身健康,维持骨密度、心血管健康、性健康、情绪调节和认知健康。

然而,随着更年期的到来,雌激素动态发生明显转变。卵巢功能下降导致雌二醇产量减少,使雌酮成为主要雌激素形式。与雌二醇不同,雌酮在脂肪组织中合成,在排卵停止后维持某些雌激素活动。不过,在绝经后,整体雌激素活性降低。

在谷禾的检测实践中,也发现部分的45岁以上女性雌激素水平缺乏或偏低。

<来源:谷禾健康肠道菌群检测数据库>

多项研究将这种下降与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认知障碍风险增加相关联。这一时期反映了雌激素在女性一生中的复杂相互作用,雌酮在雌二醇水平降低的情况下提供残留但不足的雌激素效应。这些女性激素水平的波动可能是女性在更年期过渡期间经历的影响其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症状的原因。

雌激素循环途径

Valeri F,et al.Front Neuroendocrinol.2021

激素如何影响口腔健康?

口腔液体自然含有激素。在口腔中,唾液牙龈沟液对维持健康完整性起着重要作用。唾液和牙龈沟液共享一些代谢物和途径,但也有自独特的成分。

唾液主要由水、矿物质、电解质、激素、酶、免疫球蛋白和细胞因子组成。唾液的生理水平对口腔健康至关重要,因为它影响口腔中的各种因素,如防止龋齿、免疫过程、消化。唾液中含有卵巢分泌的高活性天然雌激素17β-雌二醇、孕激素、雌酮

在唾液腺腺泡和导管细胞中发现雌激素-β受体,表明雌激素缺乏可能是更年期女性唾液分泌和无机成分变化的病因。唾液的成分和流量也可能受某些药物影响,如抗抑郁药、降压药、口腔消毒剂和癌症治疗药物。

更年期唾液变化:酸性环境与口腔健康风险的隐秘关联

激素缺乏可能导致唾液在数量和质量上发生变化,破坏口腔内环境平衡,影响口腔微生物群并导致细菌定植。绝经后女性唾液pH值和流量的变化直接导致口腔疾病增加

唾液pH值与年龄之间的关系存在争议

患者体内的氢离子浓度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使他们处于更酸性的环境中。有研究报告显示,与绝经前女性相比,绝经后女性的唾液pH值较低,而其他研究则发现不同组别之间的唾液pH值没有显著变化。

2018年发表的一项病例对照研究(n=80)显示,与对照组(n=40)相比,绝经后女性(n=40)的唾液流量和pH值降低。因此,更年期的激素变化可能导致女性体内pH值更酸性,增加口腔组织与老化相关的损伤风险。然而,身体其他部位的pH值却会增加,从而导致细菌感染

激素波动如何破坏牙龈健康?微生物与炎症

相比之下,牙龈沟含有血清衍生的牙龈沟液。牙龈液中含有雌二醇和孕激素,其波动影响牙龈组织。雌激素降低角质化程度,增加上皮糖原,并影响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蛋白质生成。

孕激素增强血管通透性,减少糖胺聚糖合成,改变胶原蛋白生成速率和模式,并抑制IL-6生成。女性类固醇激素对牙龈产生促炎作用。

存在牙龈炎等牙龈炎症期,这与微观解剖结构改变以及牙龈和龈下细菌群落增加相关。尽管雌二醇水平在更年期期间急剧下降,但雌酮等其他形式的雌激素可能影响牙龈组织。

由于牙龈环境中有常驻微生物生物膜群落,而唾液中含有暂时性浮游微生物群,这两种口腔环境都能在激素波动期间影响宿主-微生物相互作用。因此,研究口腔液体是否含有各种浓度的激素以及微生物群可获取的形式至关重要。

更年期女性的身体“改造”:从皮肤到骨骼

激素撤退的连锁反应:黏膜屏障弱化与阴道健康警报

卵巢激素受体存在于鼻咽黏膜胃肠道女性泌尿生殖系统中。性激素的作用影响口腔黏膜、牙龈和唾液腺组织。更年期发生的激素变化产生血管运动改变,导致血管通透性炎症介质发生变化。

雌激素和孕激素调节女性生殖道的黏膜屏障和免疫反应,若它们的水平改变可能引起阴道症状。与更年期相关的最常见阴道症状是因雌激素缺乏导致的阴道干燥以及阴道上皮变薄、失去防御元素。

一些最常见的病理状况包括外阴阴道萎缩、复发性尿路感染、细菌性阴道病和阴道念珠菌病。结果,阴道区域出现灼热感、瘙痒和刺痛。

口腔与阴道的”镜像变化”

更年期女性常惊讶于口腔干燥阴道灼痛的同时出现,这背后暗藏黏膜系统的深层关联。在微观层面,口腔阴道上皮在超微结构、角蛋白丝分布、水渗透性和化学成分方面表现出相似性。这一点特别值得注意,因为阴道上皮在更年期期间及之后会经历各种变化,这暗示着对口腔上皮可能的影响。

多项研究发现,两种黏膜的上皮细胞层数没有显著差异。同样,角质化模式和细胞间隙的脂质层分布也很相似。所有这些表明,鉴于它们的微观相似性,绝经后女性阴道黏膜因缺乏激素刺激而观察到的变化也可能以相同方式影响口腔上皮

有研究表明,口腔、阴道和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可能受雌激素水平调节。因此,性激素的减少被发现会引起宿主的炎症反应增加,可能导致口腔微生物平衡失调。这可能导致各种牙龈病理,其中年期龈口炎尤为突出。

口腔里的激素“接收器”与更年期连锁反应

我们的口腔中藏着一些特殊的“激素接收器”——牙龈唾液腺里分布着能感应雌激素、孕激素的受体。就像乳腺组织一样,唾液腺里主要存在雌激素受体α(ERα),而牙龈中则富含另一种“接收器”雌激素受体β(ERβ)。这些受体像开关一样,帮助激素调控口腔组织的健康状态。

  • ERα:主要在乳腺、子宫内膜等器官发挥作用,是维持女性生殖健康的“主力军”。
  • ERβ:新发现的“多面手”,不仅存在于口腔牙龈中,还在结肠等承受压力的组织中活跃。

此外,唾液腺牙龈细胞里还发现了孕激素受体(PR),协同调节激素对口腔的影响。

更年期为何容易“口干”?

唾液腺中的腺泡和导管细胞(尤其是腮腺、颌下腺)密布激素受体。当更年期雌激素断崖式下降,这些“收器”失去信号唾液分泌可能减少,导致口干、黏膜干燥等问题。

激素撤退的全身风暴

更年期后性激素水平的急剧下降,尤其是雌激素水平,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风湿性疾病、内分泌系统、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有众多影响。在绝经前女性中,性类固醇激素通过其受体展示直接血管扩张作用,表明其心血管益处。在年轻女性中,雌激素有助于心脏保护,这一功能在更年期后减弱。

骨质疏松症是更年期另一种常见疾病,尽管其病因复杂。在这一阶段,激素波动和钙代谢改变可能导致骨吸收水平增加,使该疾病在更年期后更为普遍。

doi.org/10.1038/s44294-024-00050-y

更年期转变对口腔的影响

在更年期,由于女性生殖衰老导致的雌激素下降,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这种明显的低雌激素状态影响口腔颌面系统和其他系统,产生各种全身和口腔临床表现,影响女性的健康。

多项研究探索了更年期口腔状况与全身表现之间的关联,发现了积极的相关性。

更年期如何悄然影响牙周健康?

牙周病是一种慢性细菌源性炎症疾病,破坏牙齿支持组织,最终导致牙齿脱落。这是一种多因素病因学病理,由必要但不充分的主要病因因素、易感宿主以及影响两者的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

性激素被认为是重要的修饰因素,可以增加宿主对牙周病原体的易感性,因此影响牙周病的患病率、进展和严重程度。性激素水平的显著波动以及更年期特有的骨质疏松症已导致多项研究将更年期与牙周病联系起来。

骨质疏松症可能导致单位体积内牙槽嵴骨密度降低,这会加速牙周感染引起的骨吸收刺激下的骨质流失。基于这一假设,一项针对绝经后女性的研究未能将较低的系统性矿物质密度与对口腔感染反应中更大的牙周附着丧失相关联,尽管观察到随着患者年龄增长,这种关联变得显著

更年期激素治疗:牙周健康的潜在保护因素

后续研究报告显示,绝经后女性的牙周病患病率高于绝经前女性,而绝经前女性与接受更年期激素治疗(MHT)的绝经后女性的牙周状况相似。一些研究甚至指出MHT是减轻牙痛、改善牙齿活动度降低牙周袋探测深度的保护因素。

最近有研究探讨了绝经后女性牙齿脱落的主要原因是口腔卫生不良骨矿物质密度低低雌激素水平-骨质疏松症牙齿脱落正相关,但需要更多研究来明确更年期与牙周病之间的关系,考虑到与两种状况相关的混杂因素,如高龄、教育程度、慢性疾病、烟草和酒精消费,特别是口腔卫生饮食

颞下颌关节紊乱与更年期的关系

颞下颌关节紊乱(TMD)是一组影响咀嚼肌和颞下颌关节(TMJ)的肌肉骨骼疾病。女性TMD发病率高于男性,以及在TMJ盘中检测到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使研究者考虑女性性激素在这种关节紊乱的多因素病因学中的作用。

一些作者观察到绝经后女性的TMD患病率和严重程度高于绝经前女性。相关研究中,对不同月经周期状态下患有TMD的女性进行的研究得出结论,当雌激素水平较低时,TMD相关慢性疼痛程度、咀嚼功能障碍、抑郁症状和躯体化症状更为严重

然而,其他研究者评估了绝经后女性TMD的存在及其与疼痛和更年期激素治疗(MHT)使用的关系,发现TMD与绝经后期之间没有关系,MHT使用与TMD疼痛之间也没有关系。这些相互矛盾的结果需要进一步研究,以了解更年期对TMJ的影响。

更年期唾液危机:口腔干燥与健康变化的激素关联

雌激素缺乏可能与更年期女性唾液分泌变化有关,这是由于唾液组织改变所致。唾液减少与口腔变化相关,如口腔黏膜光泽丧失、黏膜干燥、舌背裂纹、口角炎、唾液变稠、口腔感染频率增加、非典型位置出现龋齿以及主要唾液腺体积增大。

绝经后女性常见口腔症状包括干燥、灼热感、口腔疼痛、味觉改变、牙齿脱落,通常伴有吞咽困难、发音问题和口臭。

口干或口腔干燥症是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期的主要口腔症状,大多数患者报告唾液流量减少。唾液中孕激素水平与更年期口腔干燥感直接相关。

然而,目前尚不清楚干燥是否仅与激素下降有关,因为药物或衰老等其他因素也会影响唾液分泌率。

更年期口腔干燥与相关综合征

口腔干燥感通常伴随着口腔灼烧综合征(BMS),这也与绝经后期的真菌感染如口腔念珠菌病有关。情绪不稳定,特别在表现为口腔黏膜疼痛灼热的BMS患者中明显,与抑郁或焦虑等心理障碍相关,突显了更年期口腔健康问题的多方面性质。

此外,面部、牙齿颞下颌关节紊乱以及溃疡也有所增加。总体而言,唾液流量减少会导致其他症状,如口味差或异常、吞咽困难、唾液粘稠、口腔黏膜炎、扁平苔藓、口炎和类天疱疮。

因此,通过制定预防性口腔护理计划和针对更年期的特定治疗干预措施,解决老龄女性的口腔疾病非常重要。

04
更年期的口腔微生物组

口腔微生物组是由宿主-微生物互动及环境条件共同塑造的复杂生态系统,分布于口腔软硬组织中。激素波动可直接影响该系统的平衡,例如改变唾液成分(如流量、pH值及抗菌物质含量),从而调控微生物群落的结构与功能。

研究表明,激素水平变化(如青春期、妊娠期及更年期)会通过唾液特性改变,促进特定致病菌增殖或抑制有益菌定植。以更年期为例,雌激素锐减引发的唾液酸化与黏稠度增加,可显著改变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加剧龋齿及牙周病风险。此外,分析口腔微生物组的动态变化,可能成为监测系统性激素波动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口腔微生物组与激素变化的关系

更年期时,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会随着卵巢功能衰退而逐渐降低。但有意思的是,在更年期初期(过渡期),某些性激素可能会暂时升高,这种波动会刺激口腔组织发炎,并扰乱牙龈部位的微生物平衡,导致有害细菌过度繁殖。与此同时,肠道内的雌激素水平变化也会打破人体和肠道微生物之间的平衡,影响消化和免疫健康。

口腔-肠道-雌激素组轴提示全身雌激素和口腔健康之间存在联系。比如,口腔里的某些细菌能分解雌激素、孕激素等激素,甚至反过来调节它们的水平。这意味着,如果雌激素代谢出了问题,最早可能在口腔菌群失衡中表现出来,比如牙龈出血、口臭等症状,都可能成为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

具体来说:

孕激素能“压制”有害菌:研究发现,像奈瑟菌(Neisseria)、葡萄球菌这类容易引发口腔感染的有害菌,遇到孕激素时生长会被抑制,这种效果和激素浓度有关。

“吃激素”的细菌更危险密螺旋体等细菌会“偷吃”人体产生的类固醇(如雌激素)作为营养,这可能让它们变得更活跃,甚至加重牙周疾病

维生素K的替代来源

一些口腔细菌如Prevotella intermedia、Prevotella nigrecens、 Capnocytophaga需要维生素K才能存活,而雌激素和孕激素可以替代这种营养。这些细菌在牙龈组织中随着雌二醇孕酮周期而同步增加。

最近的一项研究调查了雌二醇、雌三醇、孕激素或睾酮对体外口腔生物膜诱导毒力因子表达的影响。研究显示对生物膜形成、微生物组成和蛋白水解活性的影响很小。在口腔牙龈组织中,牙龈含有能够特异性结合雌激素的受体,其微生物组具有β-葡萄糖醛酸苷酶(GUS)作为雌激素代谢酶。

源自人类口腔微生物组的GUS图谱与53种独特的GUS酶相关。许多这些酶在常与牙周病相关的属中被鉴定,如Tannerella, Treponema普雷沃菌属、梭杆菌属。特别是,口腔微生物组中发现的GUS蛋白与胃肠道中发现的不同。性激素影响口腔生态位的确切机制仍在持续探索中。

内源性类固醇与口腔微生物代谢的关联

内源性类固醇能够直接触发正常微生物群改变的能力的发现,为类固醇水平波动标记的口腔和一般健康之间的联系提供了新见解。类固醇脱氢酶已在多个细菌属中被鉴定,包括梭菌属、棒状杆菌属(Corynebacterium)、芽胞杆菌属(Bacillus)、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Nocardia、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链霉菌属(Streptomyces)。这突显了口腔微生物细胞的居民可以通过微生物酶代谢孕激素睾酮

变形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同时拥有5α-和5β-类固醇还原酶,以及3α-、17β-和20α-羟类固醇脱氢酶,促进孕激素和睾酮的代谢。

此外,牙龈沟中发现的其他口腔细菌已知含有参与类固醇转化的细菌酶。例如,密螺旋体通过5α-还原酶、3β-和17β-羟类固醇脱氢酶代谢胆固醇、孕激素和睾酮。

因此,关注更年期过渡期间微生物在激素代谢中的作用,强调了有针对性干预的潜力,并为更年期症状管理的先前未探索的途径提供了启示。

唾液皮质醇如何影响微生物与更年期相关疾病

唾液皮质醇是用于检查人类应激反应的生物标志物。

心身性头颈部疾病如口疮性口炎非典型面部疼痛、口腔扁平苔藓、口腔灼烧综合征(BMS)和口干症与更年期阶段相关。

在一项包括200名绝经后女性的临床试验中,唾液皮质醇水平显示出统计学显著性,证明患有心身疾病的绝经后女性具有更高水平的皮质醇

最近一项关于应激相关皮质醇对口腔微生物组影响的宏转录组功能分析发现,在皮质醇存在的情况下,梭菌门成员变得更加活跃。有趣的是,之前与牙龈炎相关的Leptotrichia goodfellowii活性显著增强。总体而言,口腔微生物组暴露于皮质醇可改变整个细菌群落的活动。

这些变化包括宿主对口腔细菌的免疫应答过度表达,以及细菌方面蛋白质水解、寡肽转运、铁代谢和鞭毛组装的增加。这些活动先前已与功能性菌群失调和口腔疾病(如牙周病)的进展相关。这提出了一个有趣的可能性,即口腔微生物可能直接响应应激激素的存在

更年期对唾液与口腔微生物的隐秘影响:争议与新发现

唾液流量和成分与更年期的关联存在争议。

AMICA项目比较了20名绝经后女性与对照组(19名生育年龄女性)的唾液口腔微生物组。该研究未发现更年期女性与有规律月经周期女性之间唾液口腔微生物组成分存在显著差异。

最丰富的细菌属是已知在健康个体中占主导地位的,如链球菌、奈瑟菌、卟啉单胞菌、普雷沃菌和韦荣球菌

相比之下,研究人群中占主导地位的细菌科是普雷沃菌科和链球菌科。具体而言,绝经后普雷沃氏菌显著增加,而Veillonella tobetsuensis减少。此外,经历严重唾液分泌减少的女性与唾液流量正常的女性相比,细菌谱相似。

研究在绝经后女性唾液中发现了显著的代谢物变化,雌二醇水平非刺激性唾液流量呈正相关。

另一项研究确定了老年女性唾液分泌减少相关的唾液成分差异,特别关注口腔微生物组。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唾液流量减少导致的雌二醇水平下降可能导致更年期口腔问题并改变某些口腔细菌

进一步的大规模人群和纵向研究将阐明更年期转变对唾液环境的影响。

更年期女性的牙周疾病与口腔微生物组

生物膜相关牙周疾病是老年和更年期女性常见的口腔疾病。绝经后女性的龈下微生物组与牙周疾病的存在和严重程度相关。与这种疾病相关的一些最具特征性的病原体属于拟杆菌属、牙龈卟啉单胞菌、螺旋体、牙形螺旋体、拟杆菌目和梭杆菌属

厚壁菌门和拟杆菌属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作为老年患者微生物栖息地的良好指标。研究描述了更年期女性厚壁菌门与拟杆菌属的比例趋向更高。

特定物种在更年期女性的龈下微生物组中存活,不受牙周疾病存在或严重程度的影响。特别是,这些包括Veillonella dispar、Veillonella parvula、口腔链球菌(Streptococcus oralis)和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dentium)。

研究表明,齿双歧杆菌的存在可抑制牙周疾病中的显著病原体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增殖。这一观察可能解释了为什么在没有牙周疾病的老年女性群体中检测到的牙龈卟啉单胞菌水平相对较低

更年期期间口腔微生物组发生变化,特定病原体促进了老年女性的牙周疾病。尽管如此,某些物种在更年期女性的龈下微生物组中持续存在,可能影响牙周健康。

龈沟液与激素变化对牙周健康的影响

龈沟液是一种牙周渗出物,由含有各种与牙周定植微生物群相互作用的代谢物的血清组成。从临床上看,牙周炎症增加激素调节失调的情况如妊娠期和雌激素依赖性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

因此,老年女性牙周疾病相关的许多龈下微生物与年轻牙周病患者研究中观察到的龈下微生物群相似。一个显著的例外缺乏伴随侵袭性牙周炎的聚集性放线杆菌(A. actinomycetemcomitans),这在老年人中很少见。

这些发现表明口腔微生物组与更年期之间存在复杂的动态关系,对研究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更年期激素失衡与真菌失调

虽然先前的研究主要关注细菌物种,但认识共生真菌群落在口腔微生物复杂性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在更年期,由于衰老和激素失衡真菌繁殖增加,导致菌群失调和机会性物种如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的增殖,特别是在绝经后阶段。

以下因素会促进念珠菌病的发展:

  • 抗生素使用
  • 局部或全身免疫抑制,如长期使用全身或吸入类固醇
  • 唾液分泌减少
  • 糖尿病
  • 吸烟

更年期慢性念珠菌病与口腔灼烧综合征

慢性念珠菌病可引起口腔灼烧感,这是口腔灼烧综合征(BMS)的特征症状,这两种情况都与长期服药佩戴活动假牙有关。

虽然在45.16%患有BMS的绝经后女性中检测到白色念珠菌(C. albicans),但其与该综合征病因的关联尚无定论。

口腔环境的酸碱度和唾液分泌量对白色念珠菌的存在似乎没有明显影响,这表明念珠菌在口腔中的定植受到多种因素的复杂影响。虽然更年期的生理变化可能有利于真菌生长,但研究表明更年期本身并不直接增加口腔念珠菌感染的风险。

虽然在绝经后女性中未观察到唾液流量与白色念珠菌侵袭之间的关联,但以往文献表明可能存在潜在联系,特别是在那些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可能影响口腔微生物平衡)的女性中。

最近研究已确定光滑念珠菌(Candida glabrata)是一种机会性病原体,负责黏膜和全身感染,通常见于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和医疗机构环境中。

性激素对多部位微生物组的系统性调节

卵巢激素受体已在脑部、口腔、鼻咽部、胃肠道和女性泌尿生殖系统的黏膜中被发现。这表明神经系统、口腔、肠道、阴道和膀胱微生物组的组成可能受到性激素水平的系统性调节。

尽管我们体内的不同部位(如口腔、肠道和生殖系统)拥有各自独特的微生物环境,但研究发现某些对激素变化敏感的细菌能同时在多个区域生存。例如,某些乳杆菌不仅能在口腔中找到,也能在阴道直肠中繁衍,有时甚至能通过腹部组织从肠道迁移到阴道

当女性进入更年期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会对不同身体部位的微生物群落产生不同影响,改变人体与这些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变化可能是更年期女性在不同身体系统中出现各种症状的原因之一。

性类固醇激素影响的微生物-宿主相互作用

doi.org/10.1038/s44294-024-00050-y

05
更年期女性肠道微生物组

最新研究显示,肠道中的微生物群落可能在女性衰老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特别是对更年期期间体内激素变化有显著影响。由于从口腔到肛门的整个消化系统被视为一个连续的环境,肠道中的细菌可能与口腔中的微生物有关联,反之亦然。

性激素和肠道菌群之间的相互关系

Calcaterra V, et al., Front Endocrinol (Lausanne). 2022

微生物群的α多样性由样本内微生物分布决定,包括存在的分类群的数量和相对丰度。研究表明,由于激素水平下降,更年期与胃肠道微生物群多样性的改变相关。

不过,科学界对此并未达成共识。一些相反的研究结果表明,绝经前和绝经后女性之间没有明显差异。

这些矛盾的发现表明更年期对肠道微生物组的影响可能比预期的更为复杂,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更年期女性肠道微生物组的变化

研究者们正日益关注女性衰老过程中肠道微生物组所经历的变化。一项纵向研究发现,绝经后女性(n=1027)的肠道微生物组比绝经前女性(n=295)的多样性更低

绝经后女性体内以下菌群丰度更高

  • Bacteroides sp. Ga6A1
  • Prevotella marshii
  • Veillonella dispar
  • Sutterella wadsworthensis
  • 厚壁菌门/拟杆菌门
  • Lachnospira
  • Roseburia
  • Odoribacter
  • Bilophila

绝经后女性以下微生物丰度降低

  • Escherichia coli-Shigella spp
  • Oscillibacter sp. KLE1745
  • Akkermansia muciniphila
  • Clostridium lactatifermentans
  • Firmicutes
  • Abiotrophia
  • Parabacteroides johnsonii
  • Veillonella seminalis

PrevotellaSutterella 在其他研究中曾与肥胖相关。同样,肠道拟杆菌可能产生有益或有害影响,这取决于它其他微生物组和宿主因素的关系。能在口腔中找到适宜条件的微生物,如普氏菌属、拟杆菌属和厚壁菌门,在胃肠道水平产生不同类型的群落。

更年期女性 Odoribacter 的增加致短链脂肪酸、氢和硫化氢水平升高短链脂肪酸增加脂肪酸氧化和能量代谢,参与血清素的合成稳定神经元,并增加刺激成骨的循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因此,更年期女性中短链脂肪酸 的Odoribacter 相关增加可能会降低肥胖、高脂血症、抑郁症和骨质疏松症的风险。相反,硫化氢产生增加会导致炎症反应。因此,Odoribacter 既有积极影响,也有不良反应(类似于绝经后综合征的影响)。

Biophila 产生的硫化氢可以放松回肠平滑肌,增加胃肠黏膜的血液供应。更年期妇女体内嗜胆汁细胞增多会导致硫化氢产生增加,引发局部炎症和粘膜损伤,血清内毒素浓度增加,以及几种组织的炎症反应。炎症因子引起的细胞内炎症反应通过干扰胰岛素信号转导导致胰岛素抵抗。在骨骼中,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IL-1和IL-6)增强破骨细胞的功能,导致骨质减少。外周血中的炎症因子穿过血脑屏障,激活中枢神经系统的小胶质细胞,导致神经元炎症,加剧神经纤维缠结和β-淀粉样蛋白的聚集和积累,从而导致阿尔茨海默病

目前尚不清楚更年期过渡期间激素水平的变化是否会影响肠道微生物群的平衡,可能导致菌群失调。

性别&肠道菌群:从青春期差异到绝经后趋同

肠道微生物组的性别二态性指男性和女性在微生物组成和多样性方面的差异。研究发现:

  • 青春期前,男女之间的肠道微生物群没有性别差异
  • 青春期后出现显著变化,男性微生物多样性普遍低于女性
  • 女性展现出更高的肠道微生物组丰富度和更低的普氏菌属(Prevotella)丰度

值得注意的是,绝经后女性的肠道微生物群与男性的相似度高于绝经前女性。

2022 年 4 月发表在《mSystems》上的一项研究研究了近 1,000 名西班牙裔男性、1,000 名绝经后的西班牙裔女性和近 300 名绝经前西班牙裔女性的肠道微生物。研究发现,绝经后女性的微生物组与男性相比,与男性更相似。

这表明性激素水平可能在调节肠道微生物组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普氏菌属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存在矛盾,其效果因涉及的特定菌株而异。有些菌株可能有益,而其他菌株可能与某些健康问题相关,这取决于具体条件和宿主因素。

肠道微生物群功能与更年期健康关系

居住在消化道中的微生物群体执行多种功能:

  • 膳食成分的代谢
  • 合成来自革兰氏阴性菌的脂多糖(参与炎症过程)
  • 内源性成分的代谢,包括女性激素

一些激素与肠道菌群的已知关系

Hussain T,et al.Anim Nutr.2021

研究发现,绝经后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病率增加。这可能与肠道微生物组的变化有关。

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i),属于梭菌目,是短链脂肪酸的生产者。这些短链脂肪酸具有神经活性特性,能够促进脑-肠轴的通信,这是一种有益功能。在克罗恩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已观察到某些瘤胃球菌种类的丰度降低

值得强调的是,与绝经前女性相比,绝经后女性体内瘤胃球菌的丰度较低。这一发现表明,更年期激素变化可能通过影响这些有益菌的丰度,对免疫功能和炎症过程产生影响。

肠道微生物组与雌激素及相关疾病的关系

Hussain T,et al.Anim Nutr.2021

骨健康状态

关于通常影响更年期妇女的骨质疏松症,研究报告了与骨质疏松症严重程度相关的肠道微生物组的显着差异。

那些没有骨质疏松症的人有大量的 Romboutsia、unclassified_Mollicutes 、Weissella

相比之下,骨质疏松症患者下列菌群丰富

  • Fusicatenibacter
  • Lachnoclostridium
  • Megamonas

在骨质疏松症的不同严重程度中,肠道微生物组的变化比阴道微生物组的变化更明显,这表明女性的肠道微生物组可能会影响骨骼代谢。

更年期心血管健康

由于心血管疾病是老年女性的主要疾病之一,近期研究评估了肠道微生物组在激素相关心血管保护中的作用。

一项大型绝经后女性队列研究收集了粪便样本和15种性激素的血清水平,发现雌激素与以下微生物的多样性和丰度相关:

  • Alistipes
  • 柯林斯菌属(Collinsella)
  • Erysipelotrichia
  • 梭菌纲(Clostridia)

有趣的是,研究者提出肠道微生物组可能影响雌酮颈动脉斑块之间的联系。然而,该研究中81%的女性患有艾滋病毒(HIV),这可能干扰性激素与微生物组之间的直接相关性。

另一方面,孕酮降低免疫系统活性,导致对病原体的易感性增加。绝经后,孕酮水平与雌激素同时下降。研究发现,绝经后女性的血浆孕酮浓度可根据肠道微生物组的组成预测循环孕酮水平。

由于缺乏机制研究,确定这些细菌在肠道微生物组中的具体作用及其与更年期的关系具有挑战性。因此,肠道微生物组在女性衰老中的具体健康影响尚未被充分理解。

06
更年期泌尿生殖道微生物组

更年期阴道微生物组变化及健康影响

阴道微生物组在更年期经历深刻变化,影响女性健康和对各种感染的易感性

具体而言,在阴道水平,微生物失衡触发慢性炎症,这可能导致某些感染性疾病风险升高,包括:

  • 萎缩性阴道炎
  • 盆腔阴道炎
  • 细菌性阴道病
  • 生殖器念珠菌病
  • 性传播感染
  • 艾滋病病毒(HIV)

持续的炎症状态和相关感染还可能增加恶性转化的可能性,从而提高致癌风险。

这强调了更年期激素变化对阴道健康和相关风险的潜在影响。激素水平的下降改变了阴道环境,影响了保护性微生物的生存条件,可能导致更易感染炎症反应增强,形成一个可能危及女性晚年健康的复杂互动网络。

更年期生殖微生物组变化与子宫内膜癌风险

近期研究表明,更年期期间生殖微生物组的变化与子宫内膜癌(EC)风险增加有关。

Walsh等人的研究发现,绝经后女性的微生物组多样性增加,这可能提高疾病风险。具体而言:

  • Porphyromonas somerae和阴道无氧球菌(Atopobium vaginae)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更为常见
  • 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与阿尔茨海默病和牙周疾病相关,且与某氏卟啉单胞菌密切相关

这表明卟啉单胞菌属(Porphyromonas)可能在更年期疾病发展中发挥作用。这些发现突显了女性更年期期间生殖道微生物组变化与癌症风险之间的重要联系,为未来预防和治疗策略提供了潜在目标。

微生物组健康与女性生殖道健康

微生物组健康度指特定环境(如肠道或口腔)中微生物群落的健康状态和恢复力。健康的微生物组具有多样性,由支持宿主健康的有益微生物组成,而失衡的微生物组可能导致疾病。

健康的阴道微生物组中,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通常是占主导地位的细菌,乳杆菌属可以:

  • 产生乳酸
  • 创造酸性环境
  • 帮助防止有害细菌过度生长

乳杆菌的这种优势对维持阴道健康和预防感染至关重要。

它们形成一种保护性屏障,通过多种机制(包括pH调节、抗菌物质产生和竞争性排斥)抵抗病原体。

在更年期过渡期间,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会影响这种微生物平衡,导致乳杆菌减少有害菌增加,从而增加感染和其他健康问题的风险

更年期悖论:阴道微生物组变化的双面性

更年期悖论描述了绝经前绝经后女性阴道微生物组之间观察到的相互矛盾趋势。这一现象的特征是:

  • 乳杆菌(Lactobacillus)优势减少
  • 阴道微生物组的微生物丰富度增加

因此,绝经后女性的阴道微生物组可能变得更加多样化,适应生态位内更广泛的微生物物种谱。这似乎违反了通常认为的微生物多样性对健康有益的观点。

导致更年期女性优势度和丰富度之间这种悖论关系的因素包括:

  • 激素水平变化
  • 阴道pH值变化
  • 宿主免疫应答的变化

从临床角度看,这种悖论可能导致健康问题,如由于微生物适应性变化引起的感染,强调了在更年期女性医疗保健中解决这些微生物组变化的重要性。

这表明阴道微生物组的最佳状态在生命不同阶段可能有所不同,而不仅仅是追求最大的多样性。

更年期荷尔蒙变化对阴道微生物生态的影响

首先,与更年期相关的荷尔蒙变化改变阴道环境,从而影响微生物群落。绝经期间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导致阴道pH值和湿度水平发生变化,创造了一个不太有利于某些微生物物种生长的环境,特别是在绝经前女性中占主导地位的乳杆菌

阴道微生物组被分为五种群落状态类型(CST),其分类取决于乳杆菌物种的存在和丰度:

  • CST I:以卷曲乳杆菌(L.crispatus)为主
  • CST II:以加氏乳杆菌(L.gasseri)为主
  • CST III:以惰性乳杆菌(L.iners)为主
  • CST IV:缺乏乳杆菌,包含厌氧微生物,如普雷沃菌属和加德纳菌属(Gardnerella)
  • CST V:以詹森乳杆菌(L.jensenii)为主

编辑​

随着绝经的发生,许多女性从乳杆菌占优势的状态转变为CST IV状态,这种变化可能增加对某些感染和健康问题的易感性。这种转变反映了荷尔蒙调节对维持健康阴道微生物组的重要性。

绝经后阴道微生物组变化及健康影响

绝经后女性经历乳杆菌水平降低,导致微生物多样性增加。然而,这可能增加厌氧菌定植的易感性,与多种感染相关。

当细菌多样性增加时,检测到的物种包括:

  • 普雷沃菌属 (Prevotella)
  • 卟啉单胞菌属 (Porphyromonas)
  • 肽杆菌属 (Peptoniphilus)
  • 厌氧球菌属 (Anaerococcus)
  • 消化链球菌属 (Peptostreotococcus)
  • 戴阿利斯特杆菌属 (Dialister)
  • 无氧球菌属 (Atopobium)
  • 加德纳菌属 (Gardnerella)
  • 巨球菌属 (Megasphera)
  • 芽胞杆菌属 (Bacillus)

其中一些与特定阴道感染相关,如细菌性阴道病(BV)。临床研究表明,BV的特征性厌氧菌过度生长与绝经后女性的微生物组相关,与绝经前女性相比有明显差异。

此外,研究已发现非乳杆菌占优势的阴道菌群与阴道干燥之间存在相关性。阴道干燥、性交疼痛和阴道疼痛症状更严重的女性往往具有更大的阴道微生物多样性,且不以乳杆菌为主。

普雷沃氏菌菌卟啉单胞菌是女性生殖道和口腔的组成部分,它们参与细菌性阴道病口腔牙周炎等多微生物感染。这表明微生物组变化可能在多个身体系统中产生广泛影响。

绝经前后免疫功能与阴道健康差异

绝经前后女性在免疫功能和阴道健康方面的差异也可能导致微生物多样性与丰富度的悖论。免疫反应和阴道上皮完整性的变化能够影响微生物定植模式和群落结构。

乳杆菌的保护作用

乳杆菌通过乳酸发酵保护女性免受侵入性病原体的侵害,促进阴道和膀胱健康。绝经前后最显著的差异乳杆菌水平的降低。乳杆菌的主要代谢途径是乳酸和糖原。乳杆菌通过乳酸(一种主要的抗菌剂)消灭失调的微生物和各种病原体,从而维持微生物平衡。

乳酸水平变化

绝经前:乳酸含量占总量的98%

绝经后:乳酸浓度显著降至94.2%,阴道液pH值升高

雌激素与糖原关系

较高水平的雌激素促进阴道上皮中糖原的积累有利于乳杆菌的优势地位。增加的游离糖原水平促进更厚的复层鳞状上皮和保护性粘液层形成,这也与较高的乳杆菌水平相关。

绝经前:阴道粘膜中游离糖原水平显著高于绝经后

绝经后: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阴道微生物组和上皮受到影响

绝经后女性乳杆菌水平较低,可能是由于雌激素依赖性糖原可及性降低。此外,在患有阴道萎缩的女性中,细菌微生物组缺失

这些变化说明了激素、上皮环境微生物组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解释了为什么绝经可能导致微生物多样性增加但并不总是有益健康。

阴道与泌尿生殖系统微生物组的相互关系

泌尿生殖系统与阴道密切相关。阴道微生物组与泌尿系统胃肠道系统中的其他微生物群落相互作用。阴道乳杆菌可能对泌尿道起保护作用。此外,泌尿道可能作为阴道乳杆菌储存库,并可能帮助在因更年期相关代谢变化或病理引起的菌群失调后重新定植。

在乳杆菌物种中,詹森乳杆菌(L. jensenii)也常见于尿道,与惰性乳杆菌(L. iners)和卷曲乳杆菌(L. crispatus)一起,是阴道中最常分离出的菌种。阴道中乳杆菌丰度与其在尿道中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因此,促进乳杆菌在阴道中的定植可以积极影响其在泌尿系统中的存在,从而在女性健康中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在绝经后

这一发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表明针对阴道微生物组的干预可能会对整个泌尿生殖系统健康产生连锁效应。绝经后这种微生物生态系统的变化可能解释了为什么许多女性在更年期后容易出现泌尿道感染和其他泌尿系统问题,强调了在更年期医疗保健中考虑整个泌尿生殖轴的重要性。

更年期泌尿生殖系统并发症影响50岁或以上女性的三分之一

泌尿系统也可能因粘膜干燥而受到影响。可能出现的泌尿生殖系统症状包括性交疼痛、排尿困难和复发性尿路感染(UTI)。存在一种称为更年期泌尿生殖综合征(GSM)的病理状态,影响约50%的更年期女性,同样影响女性的性健康和功能健康。更年期引起阴道微生物组的变化,导致阴道症状。

2021年的一项研究确定普雷沃氏菌卟啉单胞菌(经典的牙周病原体)是与接受抗生素治疗的尿路感染相关的微生物

2013年的一项横断面研究(n=87)表明,轻度或中度外阴阴道萎缩表现出更大的微生物组多样性缺乏乳杆菌,而没有外阴阴道萎缩的女性则表现出以卷曲乳杆菌为主的微生物组。因此,阴道微生物组动态的复杂性需要多方面的方法来阐明潜在机制。

未来研究应采用纵向研究和先进的组学技术,揭示宿主生理、微生物组成和环境因素在更年期阴道微生物组塑造中的复杂相互作用。通过更多地了解这些动态,可以开发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促进阴道健康并减轻更年期女性感染的风险。

07
更年期常见健康问题 针对微生物组的干预措施

更年期常见的肠道健康问题

随着更年期荷尔蒙的变化,消化通常会变得更加不可预测。许多女性会出现腹胀、便秘、胃酸倒流和食物敏感,这些在过去从来都不是问题。这些问题与消化缓慢、胃酸降低和肠道细菌的变化密切相关。了解这些症状发生的原因以及如何管理它们可以帮助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肠道健康。

腹胀和胀气

随着消化速度减慢,食物在肠道中停留的时间会更长,从而导致发酵和气体积聚激素波动会进一步影响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移动的效率,从而引起不适。此外,肠道细菌的变化会破坏正常的消化,使腹胀更加频繁和明显。

通过肠道菌群检测可甲烷菌、硫化氢代谢菌等特定菌群的丰度,从而制定针对性策略。若检测j结果显示产甲烷菌丰度高,需减少豆类、十字花科蔬菜摄入;若硫化氢菌为主,则限制红肉和含硫食物。

如何干预?

  • 逐渐增加纤维摄入量 过快摄入过多纤维会使腹胀恶化。从暂时减少全谷物、蔬菜和豆类开始。
  • 保持水分 喝足够的水有助于纤维通过消化道,防止气体积聚。
  • 确定触发食物常见的罪魁祸首包括十字花科蔬菜(西兰花、卷心菜)、碳酸饮料和人造甜味剂。
  • 尝试对肠道有益的草药生姜、茴香和薄荷茶可以自然缓解腹胀和胀气。
  • 摄入益生元富含益生元的食物可以滋养有益菌群,如富含菊粉的洋蓬子、菊苣根、大蒜(熟)、洋葱(熟)。

便秘和消化迟缓

当雌激素水平下降时,消化系统会减慢,导致食物在肠道中停留的时间更长。随着胃酸和酶的产生降低,分解食物变得更加困难,导致消化缓慢。此外,肠道肌肉收缩减弱会使排便不那么规律,从而导致不适。

肠道菌群检测报告中,一些产丁酸菌可能辅助判断菌群代谢能力,若丁酸菌不足,补充菊粉或抗性淀粉(如青香蕉);若普氏菌属丰度高,也可以改用其他例如低聚半乳糖。

如何干预?

  • 增加镁摄入量柠檬酸镁或甘氨酸镁有助于放松肠道肌肉和缓解便秘。
  • 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亚麻籽、燕麦和绿叶蔬菜促进规律性排便。
  • 保持适当运动运动会刺激消化系统,因此步行、瑜伽和伸展运动会有所帮助。
  • 尝试益生菌双歧杆菌和乳酸菌等有益细菌可改善肠道蠕动并支持正常排便。

食物敏感和炎症增加

肠道通透性增加引起的肠漏,使未消化的食物颗粒进入血液,引发免疫反应。肠道细菌的变化会改变身体处理某些食物的方式,使其更容易产生敏感性。较高的炎症水平也会使身体对乳制品、麸质和加工食品更敏感,导致消化不适和不耐受。

如何干预?

  • 识别触发食物保留食物日记以跟踪症状并查明问题食物。
  • 吃抗炎食物包括姜黄、肥鱼、绿叶蔬菜和浆果,以帮助平息炎症。
  • 支持肠道内壁修复骨汤、L-谷氨酰胺和胶原蛋白可以帮助增强肠道屏障。
  • 吃发酵食品酸菜、开菲尔和酸奶有助于恢复有益细菌。

支持更年期肠道健康的食物

吃合适的食物可以在平衡肠道菌群、减少腹胀改善消化支持更年期的整体健康方面产生巨大影响。由于激素变化会影响肠道功能,因此专注于富含纤维、益生菌、抗炎和营养丰富的食物有助于维持消化平衡。

减少肠道炎症的健康脂肪

Omega-3 脂肪酸和健康脂肪支持肠道内壁的完整性并减少消化道的炎症。

《营养生物化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Omega-3 脂肪酸补充可以改善绝经后妇女的肠道微生物群健康并减少炎症

建议每天摄入约250-500毫克Omega-3脂肪酸。

健康脂肪的最佳来源

  • 肥鱼:鲑鱼、沙丁鱼、鲭鱼
  • 坚果和种子:核桃、杏仁、亚麻籽、奇亚籽
  • 健康油:特级初榨橄榄油、鳄梨油、椰子油
  • 鳄梨和橄榄

如果经历持续的肠道炎症,健康的脂肪会有所帮助,但它们本身并不总是足够的。有针对性的抗炎营养计划可以进一步减轻更年期与肠道相关的症状。

舒缓肠道的抗炎食物

慢性炎症会削弱消化并导致食物敏感。抗炎食物有助于修复肠道内壁并减少腹胀

最好的抗炎食物:

  • 姜黄(含黑胡椒,吸收更方便)
  • 生姜(舒缓消化并减少恶心)
  • 绿叶蔬菜(菠菜、羽衣甘蓝、瑞士甜菜)
  • 浆果(草莓、蓝莓、覆盆子)
  • 绿茶(富含支持肠道细菌的多酚)

如果炎症导致持续腹胀或肠道不适,可以考虑进行功能医学肠道健康咨询,确定食物触发因素和解决方案。

《营养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大豆补充可以改善绝经后妇女的雌激素水平。

骨汤和胶原蛋白用于肠道内壁修复

更年期会削弱肠道内壁,增加肠漏和炎症的风险。骨汤和胶原蛋白含有谷氨酰胺等氨基酸,有助于增强肠壁

最佳来源:

  • 自制骨汤
  • 胶原蛋白肽(可添加到咖啡、冰沙或汤中)
  • 富含明胶的食物,如慢煮肉类

如果怀疑肠漏导致了食物敏感性,可以考虑优先解决肠漏方案来帮助治愈和恢复消化。

多补充水分

保持水分可以保持消化顺畅并防止便秘。除了喝水,吃补水食物也会有所帮助。

最佳保湿食物:

  • 黄瓜、芹菜、西瓜、橙子
  • 凉茶:薄荷(用于腹胀)、生姜(用于消化)、洋甘菊(用于肠道放松)
  • 椰子水(富含促进肠道功能的电解质)

益生菌

益生菌是发酵食品中的活性微生物,存在于酸奶、酸菜和酸面包,也可以在膳食补充剂中找到。摄入益生菌可以改善消化、增强免疫系统并调节雌激素水平。

改善肠道健康

它们被认为通过恢复有益菌和抑制肠道有害菌的生长来改善肠道健康。肠道微生物平衡的转变可以导致改善雌激素代谢,有助于维持健康的雌激素水平。

一项研究发现,连续六周每天食用益生菌补充剂的女性肠道健康显著改善。

改善雌激素水平

研究表明,益生菌对雌激素水平有积极影响,通过增加β-葡萄糖醛酸酶的产生,这是一种促进体内雌激素排泄的酶。

根据《临床胃肠病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益生菌补充可以改善代谢综合征的绝经后妇女的雌激素水平

益生元

益生元是人体无法消化但肠道微生物组可以消耗的纤维素类型。

益生元可以在许多食物中找到,最佳益生元来源:

  • 大蒜、洋葱、韭菜
  • 芦笋、洋蓟、蒲公英青菜
  • 香蕉、苹果、浆果
  • 燕麦、大麦、亚麻籽

改善肠道健康、调节雌激素水平

摄入益生元促进肠道中有益菌的生长,减少有害菌的数量,有助于改善肠道健康并调节雌激素水平。

研究表明,益生元对雌激素水平有积极影响,通过增加短链脂肪酸的产生,这可以帮助调节雌激素水平。

《营养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益生元补充可以改善绝经后妇女的雌激素水平

此外,益生菌和益生元还可能对与激素失衡有关的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症产生积极影响。

《功能性食品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连续12周食用益生菌补充剂的多囊卵巢综合症女性,睾酮水平下降,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这两个指标与多囊卵巢综合症密切相关。

总之,益生菌和益生元对肠道健康和激素平衡,特别是在女性中有积极影响。将这些补充剂纳入饮食中可能对与激素失衡有关的疾病有益,如多囊卵巢综合症。

然而,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来全面了解它们的影响机制,也可以借助肠道菌群检测了解自身需求,确定最佳的剂量和补充时间。

维生素D

这种维生素在维持肠道健康和免疫功能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些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包括富含脂肪的鱼类、蛋黄和强化的乳制品。

《妇女健康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维生素D补充可以改善绝经后妇女的肠道微生物群组成并减少炎症

缓解压力

压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它可以对肠道微生物组产生深远的影响。

压力改变肠道菌群组成

几项研究表明,慢性压力可以改变肠道细菌的组成,导致有益菌的减少和有害菌的增加。

例如,发表在《大脑、行为和免疫》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压力诱导的肠道微生物组变化与炎症性肠病的风险增加有关。

压力影响激素的产生和代谢

此外,压力还可以影响激素的产生和代谢,包括雌激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是压力反应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已知与下丘脑-垂体-性腺(HPG)轴相互作用,后者调节雌激素的产生。

研究表明,慢性压力可以破坏这些轴的调节,导致雌激素水平的改变。

因此,减少压力水平可以是改善肠道健康和恢复雌激素水平的有效策略。一些减压的方式包括冥想、深呼吸练习、瑜伽、定期运动

一项研究发现,定期运动可以改善绝经后妇女的雌激素水平,运动还可以降低患乳腺癌等雌激素相关疾病的风险。

– 每天练习10-15分钟的正念冥想或深呼吸练习

– 每天进行至少3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或骑车

– 将力量训练融入每周的运动计划中

– 减少暴露于压力因素,如过度的工作负担或负面关系

– 参与有趣的活动,如兴趣爱好或与亲人共度时光,以减轻压力水平

然而,肠道健康并不是一刀切的。每个女性的身体对激素变化的反应都不同,对一个人有效的方法可能对另一个人不起作用。这种个体差异肠道菌群的独特组成密切相关。例如,部分女性因产甲烷菌丰度过高而对豆类敏感,而另一些人可能因丁酸菌不足而需针对性补充抗性淀粉。

通过肠道菌群健康检测可通过解析菌群结构,明确优势菌群(如普氏菌、双歧杆菌)及致病菌定植状态,指导膳食调整方向。了解功能基因及代谢物水平(如短链脂肪酸、硫化氢等),判断炎症风险与营养吸收能力,从而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通过定期复测评估益生菌定植率或益生元/饮食干预后的菌群重塑效果,避免盲目补充

08
结 语

更年期作为女性生命周期的关键转折点,其健康管理已从传统的症状缓解转向基于微生物组学的精准干预。肠道菌群与雌激素代谢的双向调控机制、菌群失衡与更年期综合征的关联性研究,为健康老龄化提供了全新的科学视角。

然而,现有研究过度依赖西方人群样本,地理与生活方式差异(如饮食结构、环境暴露)导致微生物组数据缺乏多样性,限制结论的普适性。例如,非洲或亚洲女性因饮食差异可能具有独特的菌群特征。

解决这一差距至关重要。包括来自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等更多样化人群的研究,可以提供对更年期如何全球性影响微生物组的更全面理解。更具地理包容性的方法将有助于揭示微生物群落的变异,从而开发更个性化的干预措施,更好地满足不同群体更年期女性的需求。

随着研究的深入,未来将围绕以下方向展开:

检测技术的革新与普及

精准医疗的核心在于“检测先行”。宏基因组测序、代谢组学及AI驱动的数据分析技术将推动肠道菌群检测的标准化。

唾液、阴道分泌物等多部位微生物组联合检测技术的开发,将揭示“口腔-肠道-生殖道”微生物轴的联动机制,为系统性干预提供依据。

个性化益生菌/益生元产品的迭代

基于菌群检测结果的靶向菌株筛选与定制化产品研发将成为主流。例如,针对绝经后女性双歧杆菌丰度下降、产甲烷菌过度增殖等问题,开发含特定菌株的益生菌组合,或设计差异化的益生元配方。

同时,微生物代谢工程技术的应用,可人工合成具有抗炎、调节雌激素功能的代谢产物,为药物开发开辟新路径。

数据驱动的健康管理平台

整合肠道菌群数据、激素水平、临床表型及生活方式的多组学数据库将构建更年期健康管理的智能中枢。AI算法可通过分析大规模队列数据(如中国更年期女性队列),预测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等风险,并推荐个性化干预方案,同时联动医疗机构进行动态跟踪。

跨学科研究与产业协同

微生物组学与内分泌学、免疫学、营养学的交叉融合,将催生“微生物-激素”共调控疗法。例如,通过靶向调控肠道菌群的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促进雌激素再循环以缓解阴道萎缩;或利用益生菌代谢产物调节骨吸收相关通路,降低骨质疏松风险。此外,中医药与微生物组研究的结合有望挖掘传统疗法的现代科学价值。

未来,随着技术的突破与产业链协同,女性将不再被动应对更年期挑战,而是通过“检测-干预-监测”的全周期管理,实现从激素平衡到全身健康的精准调控。通过整合肠道菌群检测、激素水平分析与临床表型数据,可构建预测模型,为女性提供从症状缓解到疾病预防的全周期方案。

注:本账号内容仅作交流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主要参考文献

Nieto M R, Rus M J, Areal-Quecuty V, et al. Menopausal shift on women’s health and microbial niches[J]. npj Women’s Health, 2025, 3(1): 3.

Tatullo M, Nor J, Orrù G, Piattelli A, Cascardi E, Spagnuolo G. Oral-Gut-Estrobolome Axis May Exert a Selective Impact on Oral Cancer. J Dent Res. 2024 May;103(5):461-466.

Park MG, Cho S, Oh MM. Menopausal Changes in the Microbiome-A Review Focused on the Genitourinary Microbiome. Diagnostics (Basel). 2023 Mar 21;13(6):1193.

Shen X, Wang C, Zhou X, Zhou W, Hornburg D, Wu S, Snyder MP. Nonlinear dynamics of multi-omics profiles during human aging. Nat Aging. 2024 Nov;4(11):1619-1634.

Hu S, Ding Q, Zhang W, Kang M, Ma J, Zhao L. Gut microbial beta-glucuronidase: a vital regulator in female estrogen metabolism. Gut Microbes. 2023 Jan-Dec;15(1):2236749.

Peters BA, Santoro N, Kaplan RC, Qi Q. Spotlight on the Gut Microbiome in Menopause: Current Insights. Int J Womens Health. 2022 Aug 10;14:1059-1072.

Łaniewski P, Herbst-Kralovetz MM. Connecting microbiome and menopause for healthy ageing. Nat Microbiol. 2022 Mar;7(3):354-358. 

揭秘猫狗的微生物世界:肠道微生物群的意义和影响

谷禾健康

“铲屎官”们都希望自己的宠物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但是猫狗都不会说话,平时我们只能从它们的精神状态来判断它们是否健康,但这并不准确。去宠物医院又不太方便,很多猫咪和狗狗还会对抽血等检查有所抗拒

肠道微生物检测在人类中的应用已经相对成熟,而猫咪和狗狗与人同为哺乳动物,身体结构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近年来关于猫狗等宠物肠道微生物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宠物体内具有大量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以及病毒稳定的微生物生态平衡健康成长意义重大。肠道微生物群有助于宿主新陈代谢抵御病原体、影响免疫系统,并通过这些方式直接或间接影响宿主的行为情绪等。

许多因素会影响微生物群的生态平衡,包括饮食年龄、种族、是否绝育等。当体内微生物平衡被打破或者病原微生物入侵时,宠物的机体便遭受破坏,进而影响健康

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讲述

Part 1: 猫狗体内的微生物群

Part 2: 影响猫狗微生物群的因素

Part 3: 宠物肠道微生物群影响健康

Part 4: 恢复宠物肠道菌群的措施

Part1
猫狗体内的微生物群

微生物群是微生物的复杂集合,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古细菌和原生动物。猫狗体内的微生物群包括肠道微生物群和皮肤微生物群和口腔微生物群等。

宠物胃肠道微生物群对其健康的影响最为重要,也是数量最庞大的微生物群落。它们可以帮助宠物消化食物、合成维生素、维持肠道黏膜屏障等。

胃中的细菌计数在10^4和10^5 CFU/ml 之间;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中,细菌计数通常较低 (10^5 CFU/ml),但在某些狗和猫中可达到10^9 CFU/mL。回肠含有越来越多的不同微生物群,大多数为10^7 CFU/mL;结肠中的细菌计数介于10^9和10^11 CFU/g。

狗狗身上的微生物群落

Lee D,et al.J Anim Sci Technol.2022

猫咪身上的微生物群落

Lee D,et al.J Anim Sci Technol.2022

狗肠道内的细菌

狗的核心细菌主要五个主要门组成:厚壁菌门(Firmicutes)梭杆菌门(Fus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变形杆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

狗肠道菌群的一个特征是梭杆菌丰度高

狗与人类和小鼠具有相似的变形杆菌放线菌的相对丰度,但它是三个物种中唯一具有高丰度梭杆菌的。使其成为狗肠道微生物群一个独有的特征

Garrigues Q,et al.Front Vet Sci.2022

•厚壁菌

厚壁菌门是肠道微生物群中最丰富的三大细菌门之一,具有高度的物种多样性。它们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在肠道中产生丁酸盐,丁酸盐被结肠细胞用作能量来源

厚壁菌门的另一重要类别是杆菌,主要由乳杆菌属和链球菌属组成。乳酸杆菌产生乳酸乙酸,能够刺激免疫功能并在抗原耐受性中发挥重要作用。

•拟杆菌

狗中第二个最主要的细菌是拟杆菌

拟杆菌能够使用各种类型的底物进行发酵(其中包括蛋白质和各种碳水化合物),拟杆菌还可以使用聚糖与肠道组织相互作用,提供保护免受病原体侵害。

注:在患有炎症性肠病的狗中观察到该菌的丰度减少

•梭杆菌

与人类不同,梭杆菌是成年犬肠道微生物群的三个主要细菌门之一,更具体地说是梭杆菌属,约占总相对丰度的20%

虽然梭杆菌与人类的胃肠道疾病有关,但这种门在健康的狗中很常见。此外,由于梭杆菌在狗和猫体内的丰度高于人类,并且由于它们能够将蛋白质降解为氨基酸和肽,因此推测梭杆菌(Fusobacterium)是食肉动物肠道代谢的关键细菌

•变形菌

变形菌门多种多样,包括一些机会性病原体,如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沙门氏菌(Salmonella)和弯曲杆菌(Campylobacter),它们对宿主的健康有潜在影响。

虽然变形菌的丰度增加确实与生态失调炎症性疾病有关,但这些细菌也被证明在健康的狗中大量存在。

变形菌具有多种功能,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代谢,但与拟杆菌一样,它们的主要功能似乎是维持肠道厌氧环境以实现正常微生物组功能

放线菌

放线菌门是狗中数量最少的门,约占成年狗微生物群的4%。该门的相对丰度在幼犬中甚至更少,研究发现56日龄以下幼犬的粪便中放线菌的含量不到1%。

该门的一个重要属是双歧杆菌。在人类中,双歧杆菌是婴儿肠道的首批定植者之一,在宿主的全身和粘膜免疫以及母乳低聚糖降解中发挥关键作用。

注:虽然在1至7周大的幼犬中观察到了双歧杆菌,但在任何年龄较大的犬中均未检测到,这表明它是幼犬肠道的特定细菌

狗其他部位的微生物群

•口腔微生物群

在口腔微生物中,拟杆菌门(60%)是最主要的,其次是变形菌门(20.8%)、厚壁菌门(11.4%)、梭杆菌门 (4.7%)和螺旋体门 (1.7%)。

在属水平上,口腔微生物群包括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39.2%)、 梭杆菌(4.5%)、二氧化碳嗜纤维菌(Capnocytophaga)(3.8%)、德克斯氏菌(Derxia)(3.7%)、莫拉菌(Moraxella)(3.3%) 和伯格菌(Bergeyella)(2.7%)。

•鼻腔微生物群

在健康狗的鼻腔微生物群中, 莫拉氏菌(Moraxella最丰富的物种,其次是叶杆菌属(Phyllobacterium)、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和心杆菌(Cardiobacteriaceae)。

•皮肤微生物群

在皮肤微生物群中,最主要的细菌是变形杆菌草酸杆菌科(Oxalobacteraceae)。

•阴道微生物群

从狗的阴道中分离出最常见的细菌是乳杆菌大肠杆菌和假中间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pseudointermedius)。

猫肠道内的细菌

关于健康猫肠道细菌的研究较少。家猫是专性食肉动物,依赖大量摄入动物组织来满足其营养需求。这导致其对低葡萄糖高蛋白质代谢的适应。

与人类或其他哺乳动物相比,猫不太依赖肠道微生物群通过微生物发酵获取能量。尽管如此,稳定和平衡的微生物群对于维持肠道健康仍然至关重要。

猫胃肠道中厚壁菌门(68%)占主导地位,其次是变形菌门(14%)、拟杆菌门(10%),梭杆菌(5%)和放线菌(4%)。

猫胃肠道中的主要细菌群

Lyu Y,et al.Front Microbiol.2020

然而,这些细菌群的百分比通常因物种个体具有差异。这些差异可能是由动物的生活环境或使用的不同实验方法引起的。

★ 猫和狗的肠道菌群差异

一项研究比较了喂养适合的饮食下狗和猫的粪便微生物群,发现猫的物种数量比狗多,暗示其多样性更高;然而,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实这一发现。

具体来说,变形菌在狗体内更丰富,而放线菌中的相对丰度更高

猫其他部位的微生物群

一项研究调查猫口腔微生物的水平。主要是变形菌门(75.2%),其次是拟杆菌门(9.3%)、厚壁菌门(6.7%)、螺旋体门(1.8%)、梭杆菌门(1.3%)和放线菌门(0.6%)。

猫狗身上的真菌

在真菌水平,在狗粪便中检测到子囊菌(Ascomycota)、担子菌(Basidiomycota)、球囊菌(Glomeromycota)和接合菌(Zygomycota) 。

子囊菌门是唯一在猫肠道内检测到的真菌。

•一些真菌感染对猫狗有害

皮肤癣菌病是指皮肤和毛发的浅表真菌感染,常见病原体有:

•犬小孢子菌(影响猫、狗和人类皮肤上层的真菌)

须毛癣菌疣状毛癣菌毛癣菌(影响30%的犬,尤其是梗类犬

石膏样小孢子菌(是一种与土壤有关的皮肤癣菌)

马拉色菌是猫狗动物皮肤菌群中最普遍的真菌M.pachydermatis被称为存在于皮肤微生物组中的酵母,但它也可以充当可引起皮炎的病原体。

隐球菌是一种常见的猫狗真菌感染,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可以引起呼吸道症状眼部症状等。

曲霉菌是一种常见的环境真菌,可以在猫狗身上生长,引起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等。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真菌感染症状治疗方法可能不同,如果发现宠物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

猫狗身上的病毒

家养的猫狗身上一般不存在病毒,或是之前通过疫苗产生免疫,已经存在抗体。猫狗身上的病毒对其基本都是有害的

•狗狗容易感染的病毒

犬瘟热病毒犬细小病毒、犬副流感病毒、犬腺病毒1型(传染性肝炎)、犬腺病毒2型(传染性喉气管炎)、犬冠状病毒、狂犬病毒

一些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

(1)犬瘟热病毒(狗瘟)

潜伏期3—9天,传播方式:直接接触,间接接触
双相热:体温先升高,再降低,然后再升高。 体温升高到39.5~41度,持续1~3天 ,然后下降到正常之后再升高,持续时间不定。
呼吸道症状:眼鼻流脓性粘液、喷嚏、咳嗽、严重时出现肺炎、以腹式呼吸为主。
消化道症状:食欲降低、呕吐、排水样便或粘便,严重时血便,病犬极度脱水,消瘦。
神经症状:抽搐、痉挛 。可能先从嘴角开始,表现为嘴角皮肤抽搐。也可能先从四肢开始抽搐,开始是一肢轻微抽搐,然后加重,频率增加,最后四肢或全身抽搐。
皮肤角化症:鼻部角化干裂、脚垫角化形成硬脚垫病。
眼睛损伤:临床上以角膜炎、结膜炎为特征 ,角膜变白,重者可以出现穿孔、角膜溃疡、失明。


(2)犬细小病毒
出血性肠炎型:接触感染潜伏期3~14天,平均5~7天。呕吐,粪便稀薄,呈喷射状或出现血便,味腥臭。
心肌炎型:40日龄左右的幼犬 ,无明显临床症状,突然衰竭死亡是幼犬患本病的唯一体症。

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感染幼犬, 发病急,传播快。出现咳嗽、流涕、发热

(4)犬腺病毒1型(传染性肝炎)
潜伏期2~5天。体温升高,随后降低。呕吐,腹痛腹泻。多数两周内死亡,致死率10~25%。
肝炎病变:蓝眼睛(角膜水肿和前葡萄膜的炎症)。肝脏增大,色淡;胆囊壁增厚,出血,呈黑红色。

潜伏期在7天内
呼吸道症状:持续性高热、先是阵发性干咳,后是湿咳并有痰液,浆液性至粘液性鼻漏、扁桃体炎、喉气管炎和肺炎。

潜伏期1~8天,感染途径是消化道。
胃肠道症状:反复呕吐 ,粪便由糊状、半糊状至水样,橙色或绿色,含黏液或血液 (血便),随着日龄的增长,死亡率降低。

•猫咪容易感染的病毒

猫瘟(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猫病毒性鼻气管炎、猫杯状病毒猫冠状病毒

一些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

猫瘟(猫泛白细胞减少症 ):
潜伏期为2-9天 ,传染途径是接触带病毒的尿粪或经吸血昆虫及蚤类
发热为40℃左右,顽固性呕吐 ,腹泻后期带有血液,呈咖啡色 ,脱水、眼球下陷 ,循环血液中的白细胞减少 。

猫病毒性鼻气管炎:

潜伏期约2~6天
阵发性喷嚏和咳嗽 ,羞明、流泪、结膜炎,鼻腔分泌物增多 ,鼻液和泪液初期透明,后变为粘脓性。
急性病历通常持续10~14天。成年猫死亡率较低。


猫杯状病毒:
潜伏期约2—3天 ,传播方式:直接接触,间接接触。
浆液性和粘液性鼻漏。口腔溃疡是该病特有的症状,并且有时是唯一的症状。

注意

猫狗的真菌病和病毒通常只在宠物之间传播,但也有可能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影响。

这些真菌和病毒可以通过接触患病宠物或宠物的环境而传播给人类,引起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或是消化系统感染等疾病。

特别是对于免疫力较弱的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孕妇等,感染的风险更高

例如近日陕西西安,一名9岁女孩突然发高烧到40度,伴随寒颤四肢发凉头痛精神差

经检查确诊猫抓病,猫抓病是由汉氏巴尔通体感染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主要宿主就是猫狗,部分孩子被抓咬也很容易感染,被抓伤后一定要及时处理。

因此,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定期带宠物进行检查,确保宠物健康;

2.及时给宠物接种疫苗,预防宠物感染病毒;

3.定期给宠物清洁并驱虫,避免宠物身上携带寄生虫;

4.在和宠物玩耍后洗手,避免细菌病毒通过手传播。

Part2
影响猫狗微生物群的因素

饮食年龄、种族、生长环境、绝育、疾病状况和相关疗法在内的多种因素已被证明会影响猫狗的微生物组成

Garrigues Q,et al.Front Vet Sci.2022

1

饮食

饮食已被认为是影响哺乳动物肠道微生物群生物多样性和功能特征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

家犬目前被认为是杂食动物,商业宠物食品的配方旨在提供均衡的营养摄入,同时补充高浓度的纤维碳水化合物

而结肠较短的家猫仍然被认为是专性食肉动物。尽管如此,家猫的商业饲料富含植物来源的成分。

✦常量营养素含量对狗微生物群组成影响显著

一项研究发现,与具有相似常量营养素含量的传统(动植物混合)膨化饮食相比,仅用植物来源的蛋白质制备的膨化饮食不会显著改变狗的微生物组。

另一项针对健康狗的研究测试了宏量营养素成分的重大变化,其中包括4种为减肥肾脏疾病低脂肪抗过敏而配制的处方饮食。减肥饮食在常量营养素(更高的蛋白质和纤维)方面发生了最剧烈的变化,并导致微生物群组成发生了最大的变化。

✦高蛋白低碳水饮食更适合猫

研究评估了断奶后使用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饮食 (HPLC)的小猫与断奶后使用中等蛋白质/中等碳水化合物 (MP/MC) 饮食的小猫的微生物组

发现高蛋白/低碳水饮食增加了物种多样性,在高蛋白/低碳水喂养的小猫中增加5个属是已知的丁酸盐生产者

罐头饮食是一种额外的高蛋白替代品,通常单独喂养或与膨化饮食结合使用。研究表明,猫食用罐头会增加水的摄入量,从而减少自主能量摄入量并降低尿液比重,这可能对某些健康状况有益

高蛋白饮食对猫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影响

Pilla R,et al.Vet Clin North Am Small Anim Pract.2021

✦以生肉为主的饮食

近年来,用生肉饮食(RMBD)代替更传统的商业干粮来喂养猫狗已经变得越来越流行。生肉饮食提供重要的健康益处,包括减少牙齿疾病和清新口气、缓解关节炎、增强免疫反应更健康的皮肤和闪亮的皮毛。

然而生肉饮食也会改变宠物体内的微生物组成,增加接触人畜共患病原体的风险。

以生肉为主的饮食对猫狗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Alessandri G,et al.Microb Biotechnol.2020

总而言之,这些研究证据强调了不同饮食成分猫狗肠道菌群的塑造作用。需要根据宠物具体的状况选择合适的饮食

2

年龄

在影响肠道微生物群的众多因素中,年龄是对微生物组成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肠道微生物群的发育在出生时就开始了,并且其组成会随着宿主生命的不同阶段而不断演变

关于与年龄相关的差异,常见的发现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肠道微生物组多样性减少乳酸杆菌增多。在一些研究中,观察到梭杆菌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著下降,这与在人类中的结果相反。

梭杆菌在人类百岁老人中的流行率(阳性样本的百分比)并不低于老年人和年轻人。

接下来以狗为例,具体表述一下不同生命阶段微生物群的差异

幼犬从出生到成年菌群的变化

Garrigues Q,et al.Front Vet Sci.2022

✦产前暴露和出生时肠道定植

最初人们认为,哺乳动物的子宫内胎儿期是无菌的,在分娩后的最初几个小时内,通过接触母亲的阴道皮肤摄入母乳接种微生物

细菌可能在子宫内就从母体转播给胎儿

这种想法最近受到了挑战,因为分子技术的出现允许检测不同哺乳动物胎盘、子宫或羊水中的细菌,细菌可能在子宫内从母亲传播给胎儿

通过分析胎粪和胎盘样本的微生物群组成,探索了狗胎儿宫内细菌定植的可能性:在出生后立即收集的86.5%的胎粪样本和57%的胎盘样本中检测到细菌。

在幼犬和人类中,分别来自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的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Neisseria zoodegmatis是从胎粪和胎盘中分离出的最常见的细菌。

葡萄球菌似乎是母犬子宫内膜微生物群最常见的属之一,而链球菌更多地存在于母犬的阴道中,这证实了通过阴道分娩出生的幼犬胎粪微生物群部分类似于母犬阴道,并支持微生物的潜在经胎盘转移

✦幼崽哺乳期乳杆菌丰度增加

出生后,新生小狗的胃肠道很快被微生物定植并且非常不稳定。在生命的前2天,微生物群大约60%的细菌群落的厚壁菌门为主。

注:这个时期微生物群的低微生物丰度和多样性促进了外部细菌的潜在定植

虽然厚壁菌门在最初2日时主导肠道,但在出生后的头几周其相对丰度显著下降,梭状芽孢杆菌属从2日龄幼犬中鉴定出的总序列的10%开始下降, 在3周时下降到1%

尽管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总体下降,但幼犬肠道中乳杆菌科的丰度却增加了100倍。结合这些细菌消化牛奶低聚糖产生乳酸的能力,这表明幼犬肠道丰度的增加不仅与氧稳态有关,还与幼犬在整个新生儿期摄入的母乳有关。

从2天到21天,细菌丰富度显著增加。这些信息表明,幼犬胃肠道细菌的重要变化发生在生命的最初几周,甚至在幼犬开始吃固体食物之前。

✦断奶引起的微生物群变化

狗的断奶被描述为幼犬饮食从母乳逐渐过渡到固体饮食,通常发生在3周大左右,结束于8周左右,此时小狗与母亲分开并且没有无法再喝奶了。

断奶标志着幼犬肠道菌群建立和发展的重要一步,因为新型食物的到来促进了某些菌群的丰度和活动

拟杆菌丰度增加

如前所述,拟杆菌从第2天的 <1% 丰度增加到第56天的39%, 并一直增加到成年。

拟杆菌是狗肠道中一种多糖降解菌,多糖对于断奶后的幼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它们的饮食开始主要由富含复合碳水化合物的宠物食品组成。

梭杆菌丰度增加

虽然不像拟杆菌那么重要,梭杆菌在断奶后也看到其相对丰度增加,与狗的年龄呈正相关

梭杆菌可以发酵蛋白质氨基酸以产生短链脂肪酸和支链挥发性脂肪酸。可以假设断奶后梭杆菌丰度的增加肉类产品的摄入有关。

✦成年后肠道微生物群丰度趋于稳定

犬科动物和猫科动物的肠道微生物群在整个成年期保持稳定,到老年时会发生进一步变化。衰老通常与营养生活方式生理学的持续改变有关,伴随着免疫系统的衰退(免疫衰老),导致慢性低度炎症,并对肠道微生物群落产生影响。

3

品种

品种是微生物群个体间变异的主要来源。专门探索狗粪便微生物群差异的研究发现不同品种之间的α或β多样性没有差异,但微生物组成存在差异

✦相同饮食和居住条件下不同犬菌群丰度不同

在马尔济斯犬中,梭杆菌(Fusobacteria)数量丰富,而在贵宾犬中,厚壁菌(Firmicutes)和放线菌(Actinobacteria)数量丰富。即使在相同条件下饲养并接受相同饮食时也是如此。

然而,由于在这些研究中观察到的大多数狗都超过1岁,该品种对成长中狗肠道细菌群的影响仍需要更多探索。

✦同一窝的幼崽菌群更相似

此外,与来自不同窝的幼崽相比,来自同一窝的小狗显示出更相似的双歧杆菌种群。这些发现支持这样一种观点,从母亲到她的后代的垂直传播在新生儿肠道微生物群生物多样性组成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4

绝育

绝育猫狗健康的影响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目前有一些研究表明,绝育可能会对宠物的肠道微生物组成产生影响。

一项研究发现,绝育后的雄性猫狗肠道中的某些菌群数量会发生变化,如乳杆菌Lactobacillus)、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等菌群的数量会,而肠球菌Enterococc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等菌群的数量会增加。这些变化可能与代谢免疫等方面有关。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绝育宠物肠道微生物的影响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实,而且不同的绝育方式(如手术绝育、化学绝育等)可能会对肠道微生物产生不同的影响

此外,宠物的饮食、生活环境等因素也会对肠道微生物产生影响,因此在绝育后需要注意宠物的饮食生活环境,以维护宠物的肠道健康

5

健康状况及病原体感染

消化系统疾病如腹泻、便秘、胃肠炎等会对猫狗微生物群产生影响,破坏肠道微生物群的平衡,导致有益菌的减少有害菌的增加

免疫系统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等也会对猫狗微生物群产生影响,破坏肠道微生物群的平衡,导致免疫系统功能异常。

炎症性肠病期间肠道微生物群的紊乱

Hernandez J,et al.Microorganisms.2022

✦感染寄生虫改变肠道微生物群

许多肠道寄生虫被证明会引起宠物肠道微生物群显著改变,其中贾第鞭毛虫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肠道寄生虫,可导致腹泻,其带来的改变最为明显。

贾第鞭毛虫与许多细菌群落的丰度呈正相关,例如普雷沃氏菌Prevotella)和厌氧螺菌(Anaerobiospirillum succiniproducens)。这些细菌会导致肠道屏障粘液的脆弱化。这种脆弱化使肠贾第鞭毛虫更容易切割屏障并允许更多肠道病原体肠道定植

此外,在22周大的幼犬中,贾第鞭毛虫的高负荷也与约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johnsonii)的减少相关。

这种细菌是幼犬特有的,并且由于免疫调节病原体抑制上皮细胞附着特性,可能在幼犬肠道健康的早期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病毒感染影响肠道微生物群

犬细小病毒是影响狗的最常见病原体之一,会导致腹泻出血性肠炎和幼犬死亡。在一项研究中,四只幼犬在6周大时自然感染了犬细小病毒,肠道微生物群发生严重改变,变形杆菌丰度增加,主要是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拟杆菌Bacteroidetes)和梭杆菌Fusobacteria丰度减少

有趣的是,犬细小病毒阳性幼犬的这些细菌变化并不是永久性的。在感染后2周(一旦从临床细小病毒病中恢复),微生物组成又恢复到与非犬细小病毒感染组相似的组成。

6

其他外源化学物质

宠物受益于先进的兽医护理,并接受与人类相同类别的药物治疗(如抗生素、抗炎药、疫苗等)。与此同时,其中的化学成分也会对宠物的肠道微生物群产生影响。

✦药物改变了宠物肠道菌群丰度

近年来,一些研究评估了某些异生素对人类和宠物狗肠道微生物群的影响。给健康狗服用奥美拉唑会导致厚壁菌门梭杆菌门比例升高,胃幽门螺杆菌数量减少,十二指肠总细菌数量增加

双酚A的影响可以推断到人类,因此,宠物被认为是人类健康生物哨兵

✦食品内的化学物质对宠物肠道菌群也有影响

除了出于医学原因服用外源性药物外,人类和宠物狗每天都会接触到影响宿主和肠道微生物群的环境化学物质。研究证明了双酚A(一种广泛存在于食品罐头中的内分泌干扰化学物质)对宠物肠道细菌组成的影响。

在许多细菌属和物种中发现了干扰,包括拟杆菌属、均匀拟杆菌、瘤胃球菌属罗氏菌属、巨单胞菌属、梭杆菌属、链型杆菌属(Catenibacterium)和普氏粪杆菌。

Part3
宠物肠道菌群影响健康

这里的健康我们分为两部分来讲,一个是影响宠物自身的健康,一个是与主人之间的健康关联。

1-影响宠物自身健康

微生物群可以影响宿主的许多方面,包括生理、行为、繁殖和健康

胃肠道微生物群促进食物分解以及代谢物的产生,如短链脂肪酸、次级胆汁酸等。微生物群还将营养物质和代谢物释放到体内,影响免疫细胞和炎症反应等。

这里我们从宠物的肠道菌群参与消化吸收、影响肠道屏障、影响代谢、免疫、神经系统等多方面来了解肠道菌群具体如何影响宠物健康。

参与消化吸收

肠道微生物可以分解和代谢宠物食物中的一些难以消化的成分,如纤维素、淀粉等,从而帮助宠物消化吸收营养物质

例如,碳水化合物发酵导致短链脂肪酸的产生,短链脂肪酸可以为肠道上皮细胞的生长发育提供营养支持促进肠道上皮的生长与分化。

蛋白质发酵产生短链脂肪酸、氨基酸和支链脂肪酸。

√ 影响微量元素的合成吸收

同时,肠道菌群还参与合成动物生长发育必需的氨基酸、维生素等,如B族维生素、维生素K、烟酸、泛酸等。

此外,肠道中微生物还能够能促进机体对钙、铁、镁、锌等多种离子的吸收,这些离子对于促进身体某些结构的生长与发育,如:骨骼、牙齿等,对体内氧的输送等有重要作用。

影响肠道屏障

胃肠道微生物群促进定植抵抗,通过竞争排斥提供针对潜在病原体的微生物屏障。这层“菌膜屏障”就像是一层保护伞,对于不慎食入的病原菌进行抑制并排斥,维持体内微生态的平衡状态

宠物肠道中一些有益菌可以与肠道上皮细胞相互作用,促进上皮细胞的修复和再生,增强肠道屏障的完整性减少有害物质的渗透

影响免疫功能

√ 影响先天免疫和适应性免疫

例如,在健康成年猫中补充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可增加外周血粒细胞的吞噬能力并降低血浆中内毒素的浓度。

此外,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能通过刺激免疫细胞产生重要的细胞因子白介素促进动物机体内重要的免疫细胞——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成熟,增强免疫细胞的对病原体的杀伤力。

√ 刺激宿主产生各种抗菌化合物

例如抗菌肽。微生物代谢物也可以诱导抗菌肽表达:例如,短链脂肪酸石胆酸可通过不同途径诱导抗菌肽LL-37的表达,这在哺乳动物针对侵袭性细菌感染的先天免疫防御中起着关键作用。

肠道微生物可以与宠物的免疫系统相互作用,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从而帮助宠物应对病原体的侵袭。

影响代谢

肠道微生物可以产生一些有益的代谢产物,如短链脂肪酸等,这些代谢产物可以维护肠道黏膜屏障的完整性,抑制有害菌的生长,从而维护肠道健康

肠道微生物组进行的代谢对宿主的影响

Ziese AL,et al.Vet Clin North Am Small Anim Pract.2021

√ 影响代谢相关疾病

•肥胖

肠道微生物群通过其对肠道的直接影响及其对远端器官的间接影响,与肥胖的发展有关。

肠道微生物群会影响胆汁酸的代谢;细菌代谢产生的游离胆汁酸可以抑制细菌种群的生长,例如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它们被认为可以预防肥胖

•糖尿病

各种微生物研究表明,胃肠道微生物群糖尿病等肠外疾病中发挥作用。改变的肠道微生物群组成与猫和狗的糖尿病的发展有关。

例如,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患有1型糖尿病的狗肠道菌群失调,粪便中浓度发生变化。

此外,与同龄的健康猫相比,患有糖尿病的猫的肠道微生物多样性显著降低,产生丁酸盐的细菌也减少了。

•肾脏疾病

慢性肾脏病是猫和狗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有研究发现肾脏病肠道微生物群之间也存在关联。

与健康猫相比,患有慢性肾脏病的猫的粪便微生物组的丰富性和多样性降低,这与先前对患有慢性肾脏病的人类肠道微生物的研究一致。

影响神经系统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群与身体的主要神经内分泌系统,即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之间的密切相互作用,并将其称为“脑-肠微生物轴”。

√ 影响情绪和行为

该系统控制应对压力的各种身体过程,从而影响宠物的行为和情绪,如焦虑、抑郁等。有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群的失衡会导致猫狗出现抑郁情绪。

√ 记忆力较弱的狗放线菌相对较多

在一项研究中,测量了宠物狗的肠道微生物群组成,并检查了它与年龄记忆力之间的联系。

表现较差(即记忆力较弱)的狗的粪便样本中放线菌Actinomycetes相对较多。这一结果与人类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某些放线菌的高丰度一致。

注:该研究的局限性包括犬数量相对较少、用于测试行为关联的样本量较小以及品种和喂养方式差异较大。

因此,宠物的肠道微生物群作为一项重要的健康指标,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宠物的肠道微生物组种类、丰度及整体健康状况,包括菌群失调、疾病风险的评估等;还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判断宠物的情绪和行为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兽医或宠物主人更好地了解宠物的状况,并根据检测结果制定相关的治疗或饮食计划

注:相比于普通的检查,肠道微生物检测只需提取少量粪便,不用带宠物去医院,更加方便与安全

2-宠物菌群与主人健康的关联

研究发现宠物的肠道微生物群与其主人的肠道微生物群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因此,通过观察宠物的肠道微生物群情况,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主人的肠道微生物状况健康

具体来说,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方式:

√通过宠物的肠道微生物群反映主人的菌群

研究表明,宠物和主人的肠道微生物群中存在一些共生菌群,如双歧杆菌乳酸菌等,因此可以通过宠物的肠道微生物群反映主人的肠道微生物群状况。

√通过宠物的微生物群反映主人的疾病风险

宠物与其主人共享家庭环境,因此暴露于相同的环境因素。一些研究表明,与没有疾病的狗相比,患有非传染性疾病的狗的主人更容易患上述疾病。据报道,与非糖尿病犬相比,患有糖尿病的犬的主人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

宠物和主人的肠道微生物群健康状况与一些疾病的风险存在一定的关联,如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因此可以通过宠物的肠道微生物群反映主人的疾病风险

√反映主人的生活方式

宠物和主人的生活方式也会对肠道微生物群产生影响,如饮食、运动、应激等,因此可以通过宠物的肠道微生物群反映主人的生活方式

在谷禾肠道菌群检测报告中,就有这样的特殊案例:

报告显示,该宠物样本菌群构成非常单一,实际测序深度很高,达到10万,但仅检出167种菌,绝大部分是大肠杆菌

下面的表是根据人的菌群结果评估的,可以看到构成多样性非常低

下面是主要菌门和属还有种的构成,种部分列出了注释有菌名称的丰度大于0.1%以上的菌。

下图是菌属构成表:

可以看到,菌属构成中弯曲杆菌占比较高

除此之外,其他的病原和机会致病菌主要检出了大肠杆菌,占比77%,属于严重超标,空肠弯曲杆菌,产气夹膜菌和痢疾志贺氏菌都有超标:

注:空肠弯曲菌(上图中红色箭头指向菌Campylobacter jejuni),有内毒素能侵袭小肠和大肠黏膜引起急性肠炎

经过沟通后,我们了解的情况如下:

主人反映该宠物猫有腹泻,其主人也有长期腹泻情况,因此送检了其本人和宠物猫的粪便样本做肠道菌群检测,了解菌群构成,找出腹泻原因,以便后续治疗。

因此,宠物的微生物群组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算是主人的健康哨兵

Part4
恢复宠物肠道菌群的措施

随着年龄生活方式药物的影响,健康宠物的肠道微生物平衡可能受到影响甚至会被破坏,从而引发各种疾病。我们应该采取何种方法来恢复其健康呢?

肠道微生物群可以通过饮食调整、抗菌剂、益生元和益生菌以及粪菌移植进行调节。这些治疗方法每一种都具有不同的优点副作用。因此必须考虑潜在的疾病,因为没有针对所有类型生态失调的治疗方法。

饮食调整

饮食是影响宠物肠道微生物群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的饮食组成会对宠物肠道微生物群的生态平衡产生不同的影响

根据不同宠物制定相对应的饮食

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是大部分宠物必需的营养物质,是促进机体生长重要营养素。合理控制这些营养素的摄入是维持肠道健康的关键。

不同年龄段的宠物对营养素的吸收能力不同。老年犬猫由于肠道消化功能逐渐退化,不能较好地吸收,需要根据不同的宠物状态制定相对应的饮食

适量的功能性脂肪酸,如Omega-3脂肪酸可以增强宠物机体免疫力预防炎症,减轻其胃肠道疾病的发生。

注意宠物粮成分

宠物食品制造商在其产品中添加的一些成分会对猫狗的肠道菌群整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人工色素抗氧化剂等食品添加剂减少肠道细菌的数量。在购买前最好能阅读食物的配料表,选择适合自家宠物当前阶段的粮食。

谷禾在此提出了两种饮食建议供大家参考

“无谷物狗粮”

存在关于无谷物狗粮的争论。有些兽医认为不应该用任何谷物喂养宠物,有些人则说它可以适量喂养。

不建议吃的原因包括体重增加、胃肠道炎症增加、过敏等。如果狗不耐受谷物,可能会出现皮肤发痒、呕吐、胃部不适、脱毛、腹泻、感染和胀气。

换句话说,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可以尝试一下无谷物食物并监测症状是否有所改善。

•在饭菜中加入骨汤

骨汤含有多种有益营养素,但与肠道健康最相关的是胶原蛋白。胶原蛋白是一种结缔组织,有助于维持包括肠道和皮肤在内的身体器官的结构。

狗狗的肠道内部衬有一层叫肠粘膜的组织。粘膜的作用是防止食物分子和细菌等危险物质从肠道进入血液。

然而,粘膜可能会受损,导致肠道变得可渗透。换句话说,像细菌这样的物质可以通过。这就是所谓的“肠漏”。

通过给狗狗吃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比如骨头汤,可以加强粘膜中的结缔组织,从而减少肠漏程度。

让宠物拥有良好的心情

研究发现压力会引起体内激素的变化,从而引起肠道微生物组的变化。特别是,压力会触发皮质醇激素的释放。皮质醇对身体有多种负面影响,包括血压升高肠道健康受损

保持良好的心情有利于宠物健康成长,以下是一些有助于宠物减轻压力的方法:

1.提供足够的运动和活动:适当的运动和活动可以帮助宠物消耗能量,缓解压力。主人可以带宠物出门散步、玩耍等。

2.提供安全感:宠物可能会因为分离焦虑或其他原因感到不安。主人可以给宠物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例如提供一个温暖舒适的床铺、一个安静的角落等。

3.提供适当的社交环境:宠物需要与其他宠物和人类进行社交互动。主人可以带宠物参加社交活动,例如去公园或参加宠物聚会等。

4.适当的训练:训练可以帮助宠物建立自信和独立性,从而减少压力

施用益生菌、益生元

益生菌、益生元的施用也会影响和改变微生物群的组成。益生菌和益生元已经在人类中广泛运用,在宠物中也同样适用,现在许多宠物粮中已经添加了益生菌

许多在宠物健康方面研究的益生菌属于乳杆菌属双歧杆菌属肠球菌属

益生菌可以通过多种机制改变常驻微生物组,包括通过代谢相互作用刺激常驻细菌的生长改变病原菌的丰度,或通过与宿主上皮细胞上皮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间接影响健康

益生菌对狗的治疗作用

Mondo E,et al.Open Vet J.2019

一些研究报告了在宠物饮食中添加益生元的好处。事实上,它们能调节肠道微生物群并保护动物免受肠道感染。

猫和狗接受益生元的治疗效果

Mondo E,et al.Open Vet J.2019

注意

一些人建议益生菌中使用的细菌最好来自宿主同一物种的肠道;然而,对于目前市场上用于猫和狗的大多数益生菌而言,情况并非如此,并且没有研究将狗或猫来源的益生菌的功效与来自其他物种的市售菌株进行比较。

对市售兽医益生菌的审查揭示了质量问题,包括标签不准确和生存能力差; 其他人对安全性提出了担忧,还需要更多研究来了解在猫和狗中使用益生菌的效果。

抗生素治疗

当饮食调整不起作用时,患有慢性肠病的狗和猫会接受抗生素治疗

常用的抗生素:

甲硝唑

甲硝唑对粪便微生物组和代谢组有显著影响,无论是单独使用还是与水解蛋白饮食结合使用。

施用甲硝唑后,微生物组丰富度降低。微生物组的变化伴随着粪便乳酸杆菌增加、粪便和血清中氧化应激标志物增加以及胆汁酸转化受损

泰乐菌素

泰乐菌素用于治疗对泰乐菌素有反应的慢性腹泻,这通常会影响成年犬。许多研究强调了它的效率,但其作用机制仍然未知。

恩诺沙星

恩诺沙星是另一种用于治疗肠病的抗生素。它是一种氟喹诺酮,可用于治疗肉芽肿性结肠炎

使用抗生素同时还会减少有益菌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抗生素治疗某些疾病存在禁忌症。事实上,大量使用抗生素可能会减少有益菌的数量,促进潜在病原体数量的增加,并促进抗菌素耐药现象的发生。

在停用抗生素后,微生物的变化可能会持续数年,而一些细菌类群的数量可能永远不会恢复到初始状态。

一些研究人员表明,抗生素实际上会改变微生物组成,从而降低细菌多样性,因此它们会导致生态失调的发生。在过去的几年中,抗菌素耐药性的现象不断增加,并具有重要意义。人类与宠物的密切关系甚至会导致抗菌素耐药性细菌转移人体。

粪菌移植

调节肠道微生物群的一种新方法是“粪便微生物群移植”。粪菌移植是指将来自供体的粪便物质溶液施用到受体中,主要是为了改变受体的微生物组成

该手术可通过十二指肠镜检查、鼻胃管/鼻空肠管、结肠镜检查、灌肠或口服胶囊进行。

患有肠病的狗经粪菌移植后得到改善

报告证实一只患有难治性炎症性肠病的贵宾犬在粪菌移植后也产生了积极作用。这只狗通过灌肠接受了九次粪菌移植。6个月后,狗的临床炎症性肠病活动指数和粪便稠度得到改善

另一项研究描述了一只患有慢性结肠炎艰难梭菌感染的8个月大的法国斗牛犬。这只狗接受了单次口服粪菌移植。排便频率粪便稠度在2至3天后显著改善,至少6个月未观察到复发。

对患有急性腹泻的犬只进行一次粪菌移植效果非常成功。使用粪菌移植代替抗生素可以预防负面后果,例如微生物多样性降低、特定细菌类群发生变化、丰度和代谢转变。

粪菌移植对宠物其他慢性疾病也具有治疗效果

粪菌移植在治疗患有慢性肠病或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等慢性疾病的狗时也显示有效的结果。需要注意的是,在粪便移植几天后病情有所好转,但随后往往会复发。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可能需要多次粪菌移植

如今,在动物实践中,粪菌移植有可能改善与生态失调相关的急性和慢性疾病的健康状况。由于对其使用的研究较少,其标准化需要进一步研究。

噬菌体

噬菌体是一种能够侵染细菌的病毒,是生物圈中广泛分布,但是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还较少。

噬菌体可以裂解消灭有害菌

噬菌体通过尾丝蛋白与宿主菌表面受体特异性结合侵染细菌使其裂解,精准消灭有害菌不影响有益菌

30分钟内可杀灭99.9%的宿主菌,且不受细菌耐药性限制。

面对细菌耐药、抗生素残留等问题,噬菌体作为天然的细菌杀手,是防治细菌性疾病最佳选择

有研究表明,噬菌体可以裂解肠道中的有害菌例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降低了肠道有害菌数量,有益于肠道有益菌(如乳酸菌类)的繁殖和生长,起到了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

噬菌体还有利于免疫器官的发育和体液免疫功能的提高

结语

研究宠物的微生物群不仅有益于其自身的健康,也有益于它们主人的健康,因为伴侣动物与人类具有相同的生活环境、相似的饮食模式和微生物群落

对于猫狗的肠道菌群仍然有很多未知和亟待发掘的意义,有望成为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检测和干预渠道。谷禾欢迎更多相关领域的合作伙伴共同推进和完善猫狗相关肠道菌群的研究和应用。

主要参考文献

Tian T, Zhou Y, Xu Y, Xu Y. Intestinal microbial 16S sequencing and LC-MS metabonomic analysis revealed differences between young and old cats. Heliyon. 2023 May 19;9(6):e16417.

Sinkko H, Lehtimäki J, Lohi H, Ruokolainen L, Hielm-Björkman A. Distinct healthy and atopic canine gut microbiota is influenced by diet and antibiotics. R Soc Open Sci. 2023 Apr 26;10(4):221104.

Garrigues Q, Apper E, Chastant S, Mila H. Gut microbiota development in the growing dog: A dynamic process influenced by maternal, environmental and host factors. Front Vet Sci. 2022 Sep 2;9:964649.

Deschamps C, Humbert D, Zentek J, Denis S, Priymenko N, Apper E, Blanquet-Diot S. From Chihuahua to Saint-Bernard: how did digestion and microbiota evolve with dog sizes. Int J Biol Sci. 2022 Aug 1;18(13):5086-5102.

Li Y, Ali I, Lei Z, Li Y, Yang M, Yang C, Li L. Effect of a Multistrain Probiotic on Feline Gut Health through the Fecal Microbiota and Its Metabolite SCFAs. Metabolites. 2023 Feb 3;13(2):228.

Pilla R, Suchodolski JS. The Gut Microbiome of Dogs and Cats, and the Influence of Diet. Vet Clin North Am Small Anim Pract. 2021 May;51(3):605-621.

Balouei F, Stefanon B, Sgorlon S, Sandri M. Factors Affecting Gut Microbiota of Puppies from Birth to Weaning. Animals (Basel). 2023 Feb 6;13(4):578.

Kubinyi E, Bel Rhali S, Sándor S, Szabó A, Felföldi T. Gut Microbiome Composition is Associated with Age and Memory Performance in Pet Dogs. Animals (Basel). 2020 Aug 24;10(9):1488.

You I, Kim MJ. Comparison of Gut Microbiota of 96 Healthy Dogs by Individual Traits: Breed, Age, and Body Condition Score. Animals (Basel). 2021 Aug 18;11(8):2432. 

1
客服